首页 理论教育 东北财富的时光琥珀

东北财富的时光琥珀

时间:2022-0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48年11月2日,沈阳解放,人民政府接管沈阳,着手恢复经济,太原街日渐繁华,同时民权街也被改为“太原街”。这一次拆迁范围囊括了整个泛太原街地区,包括东起天津街、西至太原北街、北起北二马路、南到商贸饭店以北的3.2万平方米,动迁居民270余户、企业40家。与此同时,太原北街东侧北段的店铺在接到拆迁通知后,家家打出“动迁大甩卖”的标语。
东北财富的时光琥珀_国之长子

太原街初名“两条街”,后称“西四条街”,日本帝国主义入侵沈阳后,改成“春日町”。图为日据时期的“春日町”街景。

对沈阳人来说,太原街有两种意义。首先,这是一条南起南十马路,北至市府大路的一条长长的街路。而在更多人心中,这是沈阳市乃至全省著名的有百年历史的重要商业街区。从1908年至今,沈阳城百年风云变化都在太原街上留下了深刻的痕迹,站在太原街上,仿佛站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整个沈阳城的百年沧桑都沉浸在这条一直喧闹的街路上。

太原街经历了太多人、太多故事,承载着沈阳人的岁月和情感,仿佛一块凝聚了时光与财富的琥珀,鉴证了百年来东北商业文化的每一段历程。

百年太原街

在这张老地图中,从沈阳站东望,百年前太原街商圈尽收眼底。

太原街始建于1906年,初名为“两条街”,后称“西四条街”。当时沈阳城以方城为中心,太原街地处西部,人烟稀少,并不繁华。1919年,日本帝国主义势力入侵沈阳,实际掌控沈阳站周边地区,设满铁附属地,太原街归满铁附属地辖域。越来越多的日本移民迁入沈阳,开始在满铁附属地生活,太原街比邻沈阳站,因而率先形成小规模商业街,并在未经中国政府允许的前提下,被日本侵略者冠以日式地名“春日町”;中华路以南的一条街则称“青叶町”。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疯狂掠夺资源,一步步加大侵略步伐,同时为满足侵略和移民需要,着力发展经济。这一时期,太原街已经形成颇具规模的商业街。在太原街区,有一百多家各国商铺,两万多日本人,是东北地区乃至全国都著名的繁华商业街区,其中包括中谷时计店、春日町菜市场(今位于中兴商场地段)等当时的著名商场。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国民政府沿用以其他城市名字为街道命名传统,将此街定名“太原街”,青叶町改为“民权街”。尽管街道名字更改,其商业街区的作用并没有更改,当时政局动荡,商业发展有所萎靡,太原街虽仍是沈阳地区最繁华的商业街区,但也显出凋敝之象。

1948年11月2日,沈阳解放,人民政府接管沈阳,着手恢复经济,太原街日渐繁华,同时民权街也被改为“太原街”。此后在经历1953年公私合营之后,太原街商区经济状况明显好转,而1958年大跃进则进一步促进了其发展。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随着社会兴起破“四旧”和国际政治斗争形势的变化,太原街改名“修正大街”。改革开放后,恢复“太原街”名称,太原街发展进入了黄金时期。这期间百货、副食、轻工行业纷纷入驻,火热的夜市也在此登场。1983年,太原街是军民共建一条街,成为“全国商业文明一条街”,并正式成为步行街。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相继有中兴、商贸饭店、香港新世界百货等商贸企业在太原街落户,太原街逐渐向现代化商业街发展。

在阿尔卑斯山有种雄鹰,在其开始老化时,会用它的翅膀和尾巴用力去摩岩石,直到老化的羽毛脱落,换上新生的羽翼再次翱翔在天空,并因此可以多活五十多年。太原街就如同阿尔卑斯山上的雄鹰,屡经蜕变,方一再占据沈阳及东北商战潮头。

20世纪80年代,太原街邮局中购买报纸,杂志的人群。

拆迁改造的记忆

在很多老沈阳人心中,太原街是沈阳历史的断面,而对太原街的大规模拆迁改造,则是切开这断面的巨斧。在经历了几代商业的起伏之后,太原街已初显老态,数十年的时光在这些破旧的楼宇里沉浸,历史的倒影在这里慢慢流转。

20世纪90年代,太原街在经历了80余年的发展后,街路坑洼,建筑残破,若想延续这条商业巨龙的生命力,一场大刀阔斧的拆迁改造迫在眉睫。1997年,沈阳市投资700万元,吹响太原街改造工程的号角。首批改造中,以太原北街为重点,打通太原街辐射的吉安、泰安等6条街路,一扫太原街局部的乱象。

太原北街的改造成功,不仅让市政府看到了太原街改造的成果和必要性,更让太原街上的大大小小商户感受到拆迁带来的便利。1998年,太原南街北段全面改造正式启动,1997年建成的太原北街商业步行街向南延伸至民主广场,同时将太原北街北段与西塔街相连。不久,长江公路道桥建成通车,太原北街北端延伸至联合路,极具历史意义地打通了和平区与皇姑区两大商圈。

2003年,太原街迎来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拆迁改造。这一次拆迁范围囊括了整个泛太原街地区,包括东起天津街、西至太原北街、北起北二马路、南到商贸饭店以北的3.2万平方米,动迁居民270余户、企业40家。拆迁从这一年的9月8日开始,最先开始拆迁的是太原北街天津街西面的老房子,这些有着近百年历史的高低错落的建筑,很快成为一片废墟。与此同时,太原北街东侧北段的店铺在接到拆迁通知后,家家打出“动迁大甩卖”的标语。不远处拆迁工地的尘土与商家此起彼伏的吆喝叫卖声一同弥漫在太原街街道四周,成为这条百年街区新乐曲。

在持续六年的拆迁改造后,太原街脱离了老照片里的样貌,蜕变成完全现代化的商业街区。这里虽有些许往事不再的遗憾,却也尽显大浪淘沙后的璀璨星光。

陈旧街区的拆迁,不仅拆除了那些破旧濒危的楼房,也将一些老字号企业迁出太原街。沁园春食品商场、东北电影院、东北饭店、妇女儿童商店、长江食品商店、四季面条馆等40余家曾经伴随了几代沈阳人的老字号,默默地退出了太原街的舞台。

尽管是为了拆迁和改造的需要,但当时人们对于东北电影院和东北饭店的拆迁颇感惋惜。东北电影院和东北饭店,这一娱乐一餐饮两大老字号,是许多辽沈人心中的娱乐和美食天堂。东北电影院始建于1938年,建筑宏大,曾是全国知名的观影集会场所,不少外地人来沈阳,都专程到东北电影院看场电影,体验一下当年的亚洲顶级影城。

至于为何要拆除这两座历史久远的建筑,有关部门做出了这样的解释:中兴—沈阳商业大厦南面,正在兴建时代华纳影城。该建筑建成后将是一座体量超巨大的美国式休闲娱乐城,势必会对一路之隔的东北电影院造成极大的冲击,致使东北电影院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

至于东北饭店,则因墙身瓷砖斑驳脱落,形象老态龙钟,实难以与时代时尚建筑为伍,被认为既没有文物古迹价值,也没有改造装修的必要。

不过,此番拆迁改造激活了区街国有、民营企业齐头并进,吸引了外资企业蜂拥而来,其良好收效,也很快在经济数字上体现出来了:仅2006年,太原街地区第三产业收入总额达213亿,占全区三产收入394亿的54%,同比增长近37.4%。

太原街的辉煌,不仅仅在于它巨大的经济能量,也在于它影响了一代代沈阳人的生活方式。那些曾现于街头的老字号饭店,人头攒动的各类书店、影像店带给沈阳人的充实感,以及流光幻影的电影院留给青春的珍贵记忆,是沈阳人心头不灭的光芒。

如今,太原街仍领跑沈阳商业文化的发展:以太原街为中心辐射周边69条街路形成面积约1.72平方千米的太原街地区,聚集着国有、民营、股份合作制、外资、集体企业1200多家,个体、私营企业3000多家,为社会安置就业人员6万多人。

太原街,在历经百年风雨之后,仍是全国知名商业街,人们期望它在电商大行其道之时,还能换羽再造,继续着不朽的商业传奇。

1990年中秋前夕,沈阳太原街沁园春副食商店内,顾客们正在争相购买月饼。

20世纪90年代末期太原街上的繁华景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