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的真实国民财富只是名义财富的财富虚数

中国的真实国民财富只是名义财富的财富虚数

时间:2022-03-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必须具备“绿色控制”能力,从追求单纯经济增长到追求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科技协调发展,将人口文化与环境文化理念,从单纯自然环境保护扩展到教育、科技、企业经营及废物处理等诸多环节之中。由此可见,建立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科技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及其运行机制势在必行。
现实价值_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科技可持续发展研究

(1)环境脆弱

从中国国情看,国土面积的65%是山地或丘陵、70%每年受季风影响、33%是干旱或荒漠地区……20世纪50年代到21世纪初,每年沙化土地扩大面积从560平方公里增加到2460平方公里,中国18个省的471个县、近4亿人口的耕地和家园,正受到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威胁。1952年中国人均耕地2.82亩,2007年人均耕地减少到1.4亩。在各地轰轰烈烈的“圈地”热潮中,仅最近7年全国耕地就减少1亿亩,被占耕地大量闲置。同时,土地利用强度的不断提高,使得土地肥力衰退,中国的中低产田比例由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2/3增加到21世纪初的4/5。中国目前废水排放总量为439.5亿吨,超过环境容量的82%,七大江河水系劣五类水质占40.9%,75%的湖泊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一个残酷的现实是55%的国土面积不适宜人类生活和生产。

(2)资源稀缺

中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稀缺,成为制约发展的突出矛盾。中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600多个城市中400多个城市缺水,其中110个城市严重缺水。中国人均耕地拥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石油、天然气、铜和铝等重要矿产资源人均储量,分别占世界人均水平的8.3%、4.1%、25.5%、9.7%。三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能源浪费大、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日益凸显,人与自然的矛盾从未像今天这样突出。无序、无度消耗,透支宝贵资源。

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资源瓶颈和环境容量严重制约,存在三大问题:一是资源消耗增长过快;二是资源利用效率过低;三是资源再生化率不高。中国每新增GDP1元钱,比世界其他国家平均多消耗3倍以上、比日本多13倍以上能源。从资源再生化角度看,中国资源重复利用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比如中国水资源循环利用率比发达国家低50%以上。目前中国GDP数字里有相当部分是以牺牲后代的发展机会为代价。有些GDP增量用科学发展观衡量,非但不是业绩,而是一种破坏。据测算,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中至少有3%至7%,是牺牲自然资源和环境取得的,在GDP中属“虚数”或“环境欠账”。从实现可持续发展角度看,理想状况是每年从GDP增量中拿出40%至60%用于补偿环境损失。

(3)生态赤字

从中国生态赤字来看,1985~2007年的22年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期,GDP的平均年增长率为9.5%,如果令“名义国民财富”等于100%,当扣除损失成本和借用成本、生态赤字后,22年来中国的“真实国民财富”只是名义财富的78.2%,财富虚数是21.8%,意味GDP的实际年平均增长率只有7.4%,即每年有2.1个百分点为“虚数”。

从目前中国经济发展所处阶段看,一方面GDP总量超过11万亿人民币,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为解决非持续发展问题提供物质技术基础;另一方面中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从低收入国家进入中低收入国家行列。国际经验表明,一个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即意味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经济结构变动深刻,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产业之间以及占有资源不同的人群之间,收入差距还会拉大。而随着收入提高及差距拉大,各种利益关系日益复杂,如果处理不当,就容易引发社会不稳定。拉丁美洲和东南亚一些国家都在这一阶段出现经济停滞甚至社会动荡。从中国国情出发,面对日趋短缺的资源和脆弱的环境压力,中国既无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的环境容量,也无雄厚资金和技术优势,近年来环境治理费仅占GNP的0.7%,妥善解决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科技发展问题的唯一选择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4)经济增长方式仍然粗放

由于经济总量比过去大得多,粗放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资源消耗增加;加之中国资源相对短缺,对国外资源和国外市场依赖程度加大等,也会使来自国际的经济摩擦高发并呈常态化。许多大宗消费的战略性资源,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过高。2007年中国消耗的铁矿石和氧化铝约50%、铜约60%、原油约34%依靠进口。如果维持现有消费水平不变,全球化能源总储量只能维持人类消费50年左右;而在全球能源总产量中,国际贸易量不到50%,且重要资源被少数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所垄断,国际自由贸易量的比例更低。因此,单纯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发展模式,不能持久。中国如果不能摆脱传统发展战略模式,全面小康建设遭遇严峻的挑战,必然导致不可持续性的未来发展危机。

中国必须具备“绿色控制”能力,从追求单纯经济增长到追求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科技协调发展,将人口文化与环境文化理念,从单纯自然环境保护扩展到教育、科技、企业经营及废物处理等诸多环节之中。由此可见,建立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科技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及其运行机制势在必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