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与孩子的成长合二为一

与孩子的成长合二为一

时间:2022-05-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每一个阶段,孩子都会出现里程碑式的成长表现,我将提供一些建议,告诉你如何针对每一个阶段的情况,加强孩子的情商。菲尔德的研究表明,婴儿出生后3到6个月这段时间里,是母亲的抑郁症对婴儿神经系统发育造成影响的关键时期。菲尔德后续的一系列研究表明,这些受母亲抑郁症影响的婴儿在与托儿所的老师以及未患抑郁症的父亲相处后,情况有了显著的提高。

“正当我觉得我终于搞定这个小屁孩,终于弄清楚他要吃多少东西,睡多长时间,哭闹时我该怎么哄他时,一切又都变了!”新手父母这样的感慨,你听过吗?

这句话讲的是事实,因为养育孩子就意味着不断地改变。随着孩子的成长,我们不断调整自己的生活,去适应他们最新的需求、恐惧和兴趣,培养各个阶段的能力。然而,在这些不断变化的背后,唯一不变的是:每个孩子都需要爱他、关心他,给他情感呵护的父母。

在这一章中,我将分别对孩子的5个阶段进行解读,包括孩子的婴儿期、幼儿期、幼童期、少年期和青春期。在每一个阶段,孩子都会出现里程碑式的成长表现,我将提供一些建议,告诉你如何针对每一个阶段的情况,加强孩子的情商。

在每一个年龄段,理解什么是正常的,可以预测孩子在不同的阶段最需要什么,将帮你更好地理解他们的感受,帮助你成为更称职的情绪管理训练导师。

婴儿期

|3个月左右|

婴儿与父母的情感关系是从何时开始建立的呢?谁能给出答案?有些人推测,婴儿在妈妈的子宫里时,就已经开始感知母亲感受到的紧张或平静了;有些人说,在孩子一出生,父母喂养孩子、抱着摇晃孩子、安抚孩子时,这个过程就已经开始了;还有一些人认为,这开始于孩子出生几个星期后的某个神奇瞬间——当孩子冲着妈妈或爸爸露出纯真的笑容时,那些失眠的夜晚和多日的辛苦终于在这一瞬间变得充满价值。

然而,有很多父母认为,与孩子真正的交流开始于孩子3个月以后,这时孩子已经开始喜欢和父母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发展心理学家用“发亮” (brightening)来形容这个年龄的婴儿的眼神,因为从这时开始,孩子才第一次真正地看着父母,与他们对视。作为一个仅3个月大的娃娃,他已经开始通过大量的观察和模仿来认识和表达情绪了。这意味着,从这个年龄开始,父母就可以通过积极的回应和关注,来对他们的宝宝进行情绪管理训练了。

研究表明,在与幼小的婴儿交流时,父母们会想出各种方法来吸引孩子的注意。例如,父母常常使用一种被称为是“妈妈语” (motherese)的说话方式与孩子交流(虽然爸爸也能流利地使用这种儿语)。这是一种高而尖的说话方式,说话缓慢而又不断重复,常常还伴随着夸张的面部表情。尽管这种“儿语” (baby talk)夸张,富有喜剧色彩,但父母们使用它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它真的很管用!当婴儿看到或听到父母这样说话时,他们整个人都会高兴起来。

很多父母还会和孩子进行一些无声的面部表情的交流,双方轮流做出表情。例如,妈妈会扬起眉头,然后婴儿会照着做;当婴儿吐舌头时,妈妈也跟着吐舌头;一个人发出“咕咕”“咯咯”的声音,另一个人就发出相似音高和节奏的声响来回应。婴儿会觉得这种模仿很有趣,尤其是当父母换一种别样的方式来模仿时。例如,孩子拿着拨浪鼓在地板上敲了3下,妈妈会通过声音作出相同的节奏——这会让孩子感到奇妙无比。

这种模仿式的对话对孩子而言有着重要意义,因为这让孩子觉得父母对自己很关注,对自己的感受有反应。对婴儿而言,这是他们第一次体会到被人理解的滋味;这也是情感交流的开端。

研究者对妈妈们和她们3个月大的婴儿进行了研究,向我们展示了婴儿在情感交流方面有着多么丰富而又令人印象深刻的表现。在一项被称为是“无表情游戏” (The Still Face Game)的实验中,研究者爱德华·特罗尼克(Edward Tronick)要求妈妈们看着宝宝,但要抑制自己的表情,不能像平时那样和孩子进行面部表情的交流。看着对自己毫无反应、面无表情的妈妈,婴儿不断地尝试主动开启与妈妈的“对话”,做出一个接一个可爱的面部表情。据研究者观察,婴儿们平均尝试了4种不同的方法去吸引母亲的注意,最后终于放弃了。为了研究父母的抑郁情绪对3个月大的孩子有何影响,特罗尼克让妈妈们在自己3个月大的孩子面前假装有点伤心、失落。妈妈小小的情绪变化却在婴儿身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的情绪变得很不好,略显孤僻,不爱作出回应。这样的研究告诉我们,即使是3个月大的婴儿也期望父母在情绪上投入并作出回应。

这些研究形象地告诉我们,在与父母相处时,婴儿不是被动地回应,而是采取积极的行动与父母交流。他们试着与父母在情感上相联系,让父母逗自己,与自己玩耍。

那么,如果父母长时间对孩子毫无反应,或者以消极态度与孩子相处,会对婴儿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蒂法妮·菲尔德(Tiffany Field)研究了患有抑郁症的妈妈对婴儿造成的影响,答案很令人忧心:与身患抑郁症的妈妈相处后,婴儿们身上也会体现出忧郁、愤怒和烦躁不安等情绪,他们活力不够,与他人和周围环境的参与程度较低。如果妈妈的抑郁症状持续一年以上,孩子们就会在成长和发育中出现持久的障碍

菲尔德的研究表明,婴儿出生后3到6个月这段时间里,是母亲的抑郁症对婴儿神经系统发育造成影响的关键时期。菲尔德和同事们对两组3个月大的婴儿进行了对比研究(一组的妈妈患抑郁症,而另一组妈妈则没有),他们在这些孩子身上没有发现什么差异。但当他们对6个月的婴儿进行对比研究时,发现妈妈未患抑郁症的孩子会咿咿呀呀地说话,而妈妈患有抑郁症的孩子则不爱表达,神经系统功能的测试分数也较低。

婴儿的大脑对一件事情产生正面抑或负面的感觉,也会受到妈妈的抑郁状态的影响。科学家们通过观测婴儿的脑电图数据(如脑波)对孩子的情绪反应进行了研究。消极情绪和正面反应是由大脑两个不同的部分分别加工的。华盛顿大学的研究者杰拉尔丁·道森(Geraldine Dawson)正是利用这个方法,观测了婴儿对肥皂泡从窗帘后面升起时所作的反应。结果,他们意外地发现,抑郁症妈妈的孩子把这件极为中性(没有任何感情色彩)的事件在情绪上理解为负面的。

尽管这些研究结果显示,抑郁、不爱表达的妈妈会对婴儿产生负面的影响,但是希望还在。菲尔德后续的一系列研究表明,这些受母亲抑郁症影响的婴儿在与托儿所的老师以及未患抑郁症的父亲相处后,情况有了显著的提高。这些研究从另一个侧面证实,成年养育者会对幼小孩子的情绪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在幼小的婴儿学着读懂父母的情绪提示并进行模仿的同时,他们也在经历另一个里程碑式的变化:在与他人进行情绪交流或社会互动时,学习调节生理反应的能力。很多发展心理学家认为,孩子们是通过间歇地参与或退出与他人的互动来实现这一点的。这一分钟里,小家伙还对大人非常专注,对他们作出回应,与他们玩耍,下一分钟里,他却看向别处,即使大人拿着玩具逗他或者用儿语与他交流时,也不作出回应。有时,大人对婴儿的变化无常感到困惑,但有证据表明,婴儿从与大人的互动中退出是因为他需要这么做。在与大人互动的过程中,他可能感到心跳加快,或者进入一种难以承受的生理状态,就像凯马特大卖场(K-mart)的顾客在商家宣布第三轮特卖会即将开始以后,忽然感到自己处于过度兴奋的状态,迫切地需要休息。正因如此,他移动了目光,转过头去,尽自己所能避免再和大人做任何交流。这个小婴儿正在学习如何平静下来。

对抚养孩子缺乏经验的人可能会意识不到,孩子也需要“休息时间”。他们不停地逗孩子,通过玩具或讲儿语来刺激孩子。小小的婴儿当然无力反抗,他没法要求这位强势的玩伴停下来,也不能去另一个房间;他甚至连用毯子把头蒙起来的力气和协调能力都没有。终于,他只能依赖自己最常用也最有效的方式来反抗了——他开始放声大哭。

这种父母与孩子间的不协调情况司空见惯。一些研究者估计,父母不能读取婴儿提示的情况占到70%。但别担心,因为婴儿期是一个不断摸索和尝试的过程,对父母和孩子而言都是如此。只要父母细心观察,对婴儿的需要有灵敏的反应,他们与孩子的情绪交流就会不断提高,错误理解婴儿提示的情况也就不那么经常发生了。

因此,我对情绪管理训练型父母的建议是:关注孩子的情绪,并适时作出回应。例如,婴儿在进行一段时间的互动后,忽然变得毫无兴趣,那不妨给他时间让他安静下来。如果当你的宝宝被抱在怀里,有很多人和他说话时(比如家庭聚会中),他开始哭闹,这种情况下,可以把他抱到安静的房间里,让他从过度兴奋的状态中平静下来。

如果婴儿因为太过紧张而无法让自己平复下来,尽你所能帮他恢复平静。对父母和孩子而言,针对孩子的性情找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也是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但这里有一些常用的技巧可以分享,如调暗灯光、摇晃婴儿、轻轻地和他讲话或者抱着他踱来踱去,让他感觉你们在用温和、有韵律的步伐一起移动。轻音乐、摇篮曲、温柔的抚摸和轻轻的拍打,都是父母们认为有效的方法。有些孩子甚至可以通过白色噪音获得安慰,如洗碗机工作的声音或收音机无线电波的声音。

研究证实,对孩子的情绪较敏感的父母更善于培养孩子的情商。当孩子需要从一种高度兴奋的活动中恢复平静时,敏感的父母能及时发现。这种情绪管理训练的模式,让孩子有更多机会练习如何从一种高度刺激的状态中恢复到一种相对平静的状态中,帮助婴儿学习安抚自己,调节自己的生理状态。

当婴儿因情绪紧张或太过兴奋而难受时,如果家长懂得以安慰的方式作出回应,他们的行为本身也是在教给孩子重要的课程。首先,婴儿将知道, 自己强烈的消极情绪将对周围的世界造成影响——大哭时,父母会作出回应。其次,小宝宝会知道,当自己经历强烈的情绪时,是有办法平复的。在这个年龄段,婴儿们将通过父母来获取安慰。但随着小宝宝渐渐长大,他会把父母的安慰方式努力吸收为自己所用,试着用一些方法来安慰自己,这正是情绪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出于同样的原因,婴儿在生活中也需要足够的刺激,使他们有机会练习从兴奋的状态恢复到平静状态。我们在第6章里讨论过,父亲与孩子进行的高强度体能游戏往往能给孩子带来这种体验。同时鼓励父母想出更多的游戏创意,教孩子通过玩游戏来认识各种不同的情绪,并学着去表达这些情绪。研究显示,这可以从简单的模仿婴儿的行为开始。例如,当婴儿吐出舌头,父母也跟着吐舌头;当婴儿咳嗽一声,父母也跟着学。婴儿会接着再做吐舌头或咳嗽的行为,如此一来,一个新的游戏就产生了。

父母与孩子玩耍时要很活跃,情感足够投入,可以重复一些简单却可爱的短句,做一些温柔、有节奏感的动作。通过这样的玩耍方式,婴儿将熟悉游戏的流程,学会预测你接下来的行动。这就好像他在对自己说“哦,好家伙,又开始 ‘扭扭乐’[1]的游戏了”,或者“哇哦,抓痒痒游戏又来了”。当他真正乐在其中时,他就会在过程中学着表达自己的喜悦感,如微笑、咯咯地乐出声来、兴奋地直跺脚,或者长声尖叫。这种反应让父母也玩得更尽兴了,最终能创造出一种充满爱意、互动感十足的积极交流方式,让父母与孩子的感情联结进一步增强。

|6~8个月|

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来说,生活意味着一系列的探索和发现,不断认识新的事物、新的人和新的地方。与此同时,他们也在学着用新的方式向周围的人表达和分享自己的感受,如喜悦、好奇、恐惧、沮丧。婴儿认知能力的不断发展,也在为进行情绪管理训练提供更多的机会。

对6个月大的婴儿来说,最重要也是最典型的一个成长变化莫过于当他不再关注某个人或物时,他依然能在脑海里想着这个人或物。过去,他只能在关注这个人或物的同时想着它们。但现在,他能看见一个玩具小丑,觉得很好玩,然后抬起头看着自己的父母,与他们分享自己关于这个玩具小丑的感受。这种成就表面上看起来极为寻常,但它却开启了一个游戏互动和情绪共享的新世界。现在,他能邀请你和他一起玩那些令他着迷的东西,他也能和你分享他对这件事物的感受。为了增进这种情商发展趋势,你不妨接受宝宝的邀请,和他一起玩弄这个物品,模仿他对这件物品的情绪感受。这将促使他分享更多自己的体会,进行更多的情绪表达。

到8个月时,婴儿学会了爬行,开始认识自己周围的环境。与此同时,这个小小的探险家也学会了区分不同人的脸庞,这一成长为他第一次感受到恐惧做好了准备;你会在他身上看到一系列对陌生人的焦虑感。一个原来对商店里遇到的每个人都笑的小宝宝,现在却将脸埋在妈妈的肩膀上;曾经很乐意投入新保姆怀抱的他,现在却对父母产生了一种特别的依赖;当父母准备把他留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或者留给陌生人照看时,他会焦急地缠着父母。

在这个年龄段,婴儿对语言的理解能力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这为他进行情绪交流创造了条件。尽管他还需要过好几个月才能自己说话,但他已经能够听懂很多语句,并能对一些简单的指示作出回应,比如“去把你的白熊给我拿过来”。当我女儿莫利亚在这个年龄的时候,如果我对她说“宝贝,你看起来很累。把头放在爸爸肩膀上,休息一会儿好吗”,她就会照做。

情商关键词

社会参照

指人通过比对他人行为或社会规则而对自己产生评价的过程。

这一系列成长变化,包括行动能力、转移注意力的能力、对父母的依赖程度、语言的理解能力和对未知的恐惧程度,被心理学家们称为“社会参照” (social referencing )。当婴儿接触一个特别的物品或经历一个特殊的事件时,会向父母寻求情感信息的提示。例如,当他走向一只陌生的小狗时,如果听到妈妈在旁边说“不行,别去那儿”,婴儿能综合理解妈妈的话语、语调和面部表情,进而理解潜在的危险。同样,当婴儿走向一个吵闹的玩具机器人,回头看到妈妈脸上露出放松的微笑时,他就知道这个机器人是安全的,可以放心地玩。从这种意义上讲,父母实际上在孩子的情绪生活中扮演了一种“安全基地” (safe base )的角色。婴儿因此能够自由地去探索,因为他知道, 自己可以时不时地回到这个基地寻求支持。

当婴儿向父母寻求社会参照时,说明孩子与父母之间已经建立起感情的联结,这种联结让婴儿感到安全。得益于出生前几个月时进行的模仿游戏,孩子此时已经能够熟练地读懂父母的情感提示了。他知道自己能相信一些父母发出的信号,如面部表情、身体语言和语调等。这里需要补充的是,父母间的婚姻冲突将对这一发展进程造成影响。苏珊·迪克斯坦(Susan Dickstein)和罗斯·帕克研究发现,在父母出现婚姻矛盾时,婴儿会对妈妈表现出正常的社会参照,却不会对爸爸表现出来。我们认为,这种表现反映出男人的一种习惯:当婚姻开始破裂时,男人会在情感上退出家庭生活,既不和妻子在情感上交流,也不和孩子联系感情。相比之下,婚姻不幸福的女人,即便对丈夫疏远,也会继续和孩子保持情感上的联系。

当婴儿处于这个年龄段时,父母可以像一面镜子一样与孩子交流,进而增进与孩子间的感情联结。也就是说,当孩子表露情感时,父母通过语言和面部表情来映射孩子的感觉。这是进行早期情绪管理训练的重要方式——帮助孩子把感觉转化成语言表达。你可以配以适当的面部表情,对孩子说“你现在有点伤心(害怕、开心等),是这样吗”或者“你现在感觉有点累了,坐在爸爸腿上休息一会儿好吗”。如果你对婴儿的感受理解准确,他是会表现出来的。但如果你总是理解错误,也不要灰心;这种情况很常见,但所幸婴儿是很善解人意的。

要记得,婴儿常常在你身上寻找情感提示。你可以借助这一点来帮助他应对面对陌生人的焦虑;这种对陌生人的焦虑感在这个年龄段很普遍。例如,家里来了一位新保姆,而妈妈显得很放松,或者给了这位保姆一个拥抱,那么婴儿就会得到提示:这位陌生人是值得信任的。

|9~12个月|

在这个阶段,婴儿将知道,人与人之间可以共享情绪和想法。例如,当他把摔坏的玩具递给爸爸时,听到爸爸说“哦,它坏了,真糟糕。你一定感到很难过吧”,9个月大的婴儿就能理解,爸爸体会到了自己内心的感受。而在这之前,当父母与孩子共情,通过声调的变化、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映射孩子的感受时,婴儿是在学习如何表达情绪。但那时的婴儿还无法理解,父母可以和自己有着相同的感觉和想法。现在,知道情绪和想法是可以共享的,而这又促使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感情联结得以加强。理解到这一点,对进行情绪管理训练又是一步极大的飞跃,因为它让双向的情感交流成为可能。

与此同时,婴儿也渐渐理解,周围的人和事物有一定的恒常性。例如,一个球滚到了椅子下面看不见了,这并不代表它不存在了。妈妈离开房间,听不到自己说话了,但她还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还会回到自己身边。

在这个阶段里,随着婴儿探索“客体恒常性” (object constancy)的概念,他们也开始对藏东西和重新发现它们很感兴趣,如把小东西放进抽屉里后再拿出来,把东西藏起来再找出来;或者,他会把吃饭的勺子从高脚椅上扔到看不见的地方,让你不断帮他捡回来。

情商关键词

容体恒常性

即认识到一个物体暂时 不能被五感感知,并不代表它已经不存在。

随着对物体和人的恒常性概念的理解,婴儿也在经历另一种重要的变化:对特定的人的依赖性增强了,具体而言,通常是自己的父母。即使你不在身旁,他也知道你是存在的,因而会想你,在你离开时会求你留下来。当看到你穿上外套或预感你准备出门时,他会变得紧张不安,开始吵闹。当你离开后,他知道你一定在什么地方,而自己又不知道这个地方在哪儿,所以就会产生一种失落感。因为他对时间没有任何概念,因而向他解释你将离开多长时间通常是不起作用的。

为了研究婴儿对父母不同的依恋类型,心理学家们观察了1岁大的婴儿在被陌生人照顾时,对父母离开后又回来的反应。这些研究者发现,情感上感觉安全的孩子,当父母回来时会表现得有点失落,但当父母安慰他们时,他们乐于接受,乖乖地让父母抱着,听他们说话。但情感上感觉不安全的孩子,当父母回来时,大致会出现两种不同的表现:第一种是回避型,当父母回来时,孩子会无视他们,表现得一切如常。而当父母试着安慰孩子时,他会一把将父母推开,表现出抗拒。另一种是焦虑型,当父母回来时,孩子会扑在父母身上,很难哄。如果你的孩子有这两种情感上不安全的表现,那说明当你们相处时,你需要再多给他一些情感上的支持;当孩子表达情绪时,需要你以共情、关心和爱意来回应他,这将让你们之间的感情联结更加坚固。

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而言,他们会在父母离开时出现分离焦虑。为了帮助他们缓解这种感觉,当父母离开时,应该向孩子保证自己还会回来。尽管一个1岁大的宝宝或许还不会说话,但他已经可以听懂大量的语句了,所以一句安慰也是很有效果的。但要记得,他常常在你身上寻找情感提示,如果你离开时显得很焦虑或者害怕,那么他也会有同样的感受。因此,找一个放心的人帮你照看孩子,并留出时间和孩子一起与这个陌生人熟悉起来,会让你和孩子都感觉更放松。你也可以在家里训练宝宝适应分离的能力,让孩子在家里独立探索某个空间。例如,当他爬到另一个房间(有婴儿安全设施的房间)时,让他自己进去待着,过一会儿再去看他。如果你们同时待在一个房间里,而你有事需要到另一个房间,你可以告诉他你要去哪儿,过一会儿就会回来。慢慢地,他将知道,父母会离开,而这不是什么可怕的事;当父母说自己会回来时,完全可以相信他们。

要记得,通过表达对孩子想法和感受的理解,你能让孩子感觉更安全,你们之间的情感会更稳固。在和他相处或玩耍的时候,有很多这样的机会。你也可以发明一些新的创意游戏,通过模仿以及一系列其他表达方式来传递情绪。

当我女儿莫利亚在这个年龄时,我们发明的一个游戏叫“手指脸谱”。每天晚上,我会拿出笔,在一个手的每个手指上画出有不同面部表情的小人。大拇指上画的家伙总是很生气,食指上的人总是很悲伤, 中指上的人总是很恐惧,无名指上的人很吃惊,小指上的人很开心。画好以后,莫利亚会坐在我的腿上,和这些家伙们聊他们这一天过得怎么样。大拇指会说:“噢,我这一天过得太糟糕了。我很生气,真想踢东西。”食指会说:“我今天也过得不好,我很伤心,很想哭。”然后,他们会反过来问莫利亚:“那么,你今天过得怎么样呢?”莫利亚会想一会儿,然后抓住和她有着相似感受的手指,这也是帮助她标注情绪的好时机。“哦,你今天过得很伤心。”随着她渐渐会表达更多的语句,她可能会在选择小人的时候,加上自己的话语,如“想妈妈”。然后我会说:“你今天很伤心,因为你很想念妈妈,她上班去了。”通过这样的方式,我就在对她进行共情。“我理解你的感受,”我会接着说道,“有时,妈妈去上班了,我也感觉很难过,因为我也想念她。”

幼儿期(1~3岁)

从1岁到3岁这段时期里,你的孩子将有一个更明确的自我概念,并将学着使用自己的自主能力。然而,你也可能在这个阶段里与孩子“可怕的两岁”相遇。这个时期里,孩子会越来越相信自我,并且会表现出不顺从。他的语言能力正在飞速发展,而这时你最常听到的词可能是:“不行!”“这是我的!”“我自己做!”“我就想要!”这时,家长可以通过情绪管理训练来处理孩子的挫败感和愤怒。

不论孩子处于哪一个发展阶段,父母都应该站在孩子的视角,看待他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幼儿在这段时期里最重要的任务是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因此要尽量避免让他感到无助,没有权力和控制力。在我们的亲子小组中,有一位女士讲述了自己的一段经历:喂药器里装满了粉红色的药水,这是治疗儿子耳朵感染的药。她像往常一样,用毛巾把儿子裹起来,搂紧他,准备强行把药灌到他嘴里。“但这次他却疯了似的反抗,无论如何也不吃药。”她解释道,“这时,他的姨妈进来了,从我手中接过喂药器,对他说:‘你是想自己吃药吗?’我儿子点点头,把喂药器接过来,将药水灌到了自己嘴里,喝得一干二净。”这个小男孩想要的,只是对这种情形些许的掌控。

在孩子处于这个年龄段时,如果父母能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一些简单却实在的选择权,将对孩子的成长极为有利。比如,你可以说:“你今天想穿什么?夹克还是毛衣?”而不要说:“外面很冷,你必须穿上外套。”在划定行为界限时,只关注孩子的安全,当然是在自己心安的前提下。给孩子提供一个令人兴奋、有安全措施的环境,将让整个过程变得轻松。

在孩子争取自我肯定的过程中,他们也对周围的小朋友越来越感兴趣。事实上,从很小的时候开始,他们就对周围人的差异和共同之处颇为好奇。研究型心理学家T.G.R.鲍尔(T. G. R. Bower)通过调查发现,在两部分别记录小男孩和小女孩活动情况的电影中,小男孩更喜欢看记录小男孩活动的那部电影,而小女孩更喜欢看记录小女孩活动的那部。更令人惊奇的是,当鲍尔对这两部电影做了改动,不显示人像,而只在人物的关节处用点来代替(膝盖、手肘等位置),小男孩依旧喜欢看记录小男孩的那部电影,小女孩亦然。

尽管这个时期的幼儿对彼此有着浓厚的兴趣,但他们却不具备良好的与他人相处的社交技能。事实上,在孩子一起玩耍、学习分享的过程中,经常风波不断,这要归因于“幼儿所有权规则” (toddler rules of ownership):( 1)我看见的东西就是我的; (2)你的东西,如果我想要,它就是我的; (3)如果它是我的,它永远都属于我。父母应该理解,这样的行为和态度并不代表孩子有自私的品质;这只是幼儿学习表达自我的一个过程。这个年龄的孩子只能考虑自己的观点,而不能体会他人会有不同的想法。因此,分享的概念在他们面前就会显得苍白无力。

幼儿在争抢玩具中,往往也会产生积极的效果,那就是情绪火花。情绪火花产生时,也是父母进行情绪管理训练的最佳时机。父母可以认同孩子的情绪,帮助他们为自己的愤怒或挫败感贴上标签(“当有人抢你的玩具时,你很生气”“现在不能玩球,你感到很沮丧”)。父母也可以尝试着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如向他介绍轮流玩的概念。一旦矛盾演化成打架,父母要做的,一方面是要让打人的孩子知道“我们不能打人”,告诉他不能因为气愤就去伤害别的小伙伴;另一方面,要关注挨打的孩子,给他以共情和安慰。同时要记得,如果孩子显露出一丝愿意与人分享的意愿,称赞他并给予鼓励,但不要过于期待这一点。在这个年龄段,孩子们分头玩耍是更好的方法,也就是两个小朋友在各自的领地里独自玩耍。

只要他还是个幼儿,关于玩具归属的冲突就不会停止。但你要尽可能地减少这样的冲突。你要向孩子解释清楚,只有愿意与小伙伴们分享的玩具,才能带着去托儿所或者朋友家里。如果有小伙伴要来家里做客,要提前让孩子选出几样不愿意分享的专属玩具,帮孩子把这些玩具藏到一个隐蔽的地方,等待小客人的光临。这样一来,孩子将体会到他一直渴望拥有的权力和控制力。

除了自我意识的增强,幼儿在这个成长阶段的另一个重大特点是对扮演游戏的兴趣。在2岁到3岁之间,孩子们开始学着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的样子说话或做事。这时,孩子已经具备了将以往的行动和事件储存进大脑,留待日后利用,并在行为中根据记忆进行模仿的能力。当看到2岁的孩子学着做饭、刮胡子、擦地或者打电话时,你一定会觉得很有趣吧。看着他温柔地亲吻自己的泰迪熊,或者严厉地批评玩具娃娃做了错事,对大人将是一个重要的提醒:孩子是在通过周围的人学习应对情绪呢。

幼童期(4~7岁)

到4岁时,小家伙就已经满世界蹦跶了,认识新朋友,体验各种不同的环境,学习和认识新鲜事物。但伴随着这些体验,挑战也随之而来:学校很有趣,但老师们却希望你能老实地坐着,只关注手头的事情;你慢慢学会了与朋友相处,但他们有时却会让你生气,伤你的心;现在,你是个大孩子了,已经理解火灾、战争、盗窃和死亡等可怕的事情,但却常对它们感到恐惧。

战胜这些挑战,要求孩子具有调节情绪的能力,而这是这一阶段的孩子面临的最重要的成长任务。在这段时期里,孩子需要学习克制不恰当的行为,集中注意力,在某种特定的场合学会规范自己的行为。

孩子情绪调节能力的增强离不开与朋友关系的培养。通过与小伙伴的相处,他们学会了如何更准确地交流,如何交换信息,当被误解时如何澄清自己的立场;他们学习如何轮流发言和玩耍;他们学习分享;他们知道在玩耍时如何发现彼此的共同点,如何面对冲突并化解它;他们学着理解他人的感受、愿望和要求。

这足以见得,友谊是培育孩子情绪成长的土壤。因而,父母要保证孩子有与伙伴单独、 自由相处的时间。我们已经知道,即使是很小的孩子也会与别的小伙伴建立稳固、长久的感情。我们也知道,孩子与伙伴的关系和感情应该受到父母的尊重和严肃对待。

对于4岁到7岁的孩子而言,最好的游戏方式是两人一组,因为这个年龄的孩子很难搞清楚该如何应对一种以上的人际关系。作为家长,你会觉得这很令人烦恼,尤其是看着两个孩子一起拒绝另一个孩子加入时。但家长要明白,孩子这种行为并不是自私的表现。他们才刚刚建立了两人为单位的关系,因而不想让别人打乱现有的秩序。然而,小家伙们并不知道该如何恰当地表达(他们可不会说“比利,对不起,就我们现在的成长阶段而言,我们只能容纳两个人的关系”),他们常常采用较无情的方式来表达,如:“比利,你走开。你已经不再是我们的朋友了!”有些孩子甚至对自己的父母也会做出相似的举动。例如,一个孩子对爸爸说:“爸爸,走开!我不再爱你了。我只爱妈妈一人!”事实上,孩子想表达的是她这一刻很享受和妈妈在一起的亲密时光。理解了这一点,面对孩子的冷落,爸爸就不应该太往心里去。毕竟,小孩子总是变化无常的。所以,当看到两个孩子拒绝第三个孩子加入时,父母要以平常心对待,邀请那个被拒的小朋友参与一个新的游戏或活动。

那么,当看到你的孩子排斥别的小朋友时,该如何处理呢?我认为,最好的方法是和蔼地告诉孩子该如何处理人际关系,让他知道善良是美好的品德,时常考虑他人的感受也是非常优秀的品质。你也可以给孩子一些提示,让他知道该如何向那个小朋友解释,例如“我现在只想和珍妮弗玩,我想晚些时候,我们再一起玩吧”。

但如果你的孩子是被排斥的那一个,认同他的感受很重要。接下来,你可以帮孩子想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如邀请另一个小朋友和自己一起玩,或者想出一些可以自己单独玩的游戏。本书88页提到的梅根和妈妈之间的对话,就是家长如何使用情绪管理训练解决这种情形的实例。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不仅需要学习重要的社交技巧,也需要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幻想游戏,发挥游戏创意,设计游戏角色并进行表演。小孩子常常通过幻想游戏来帮助彼此应对生活中的复杂问题和压力。幻想游戏让孩子能触碰到那些被压抑的情绪,进而提高孩子的情商,这和大人需要通过催眠或视觉想象的途径减轻压力是同一个道理。我的学生劳里·克莱默(Laurie Kramer)就发现,幻想游戏是帮助孩子适应新出生的弟弟或妹妹的最佳方法。如果让伙伴扮演家里的新成员,孩子作为大哥哥或大姐姐就会体验到对这个新宝宝的各种不同的情感,从敌对到接受再到爱抚。如果孩子选择扮演父母的角色,他就有机会与这个小宝宝玩耍,教导、批评、呵护他。

在其他研究中,我也深切体会到幻想游戏能够让孩子达到的情感深度。在我们的观察研究中,有一个小女孩正在玩过家家的游戏,这时她对小伙伴说道:“我们不需要像妈妈和吉米(她妈妈的新男朋友)一样老去小睡。我们不像他们那么累。”过了一会儿,小伙伴问道:“你妈妈关门时,对你说什么呀?”小女孩回答道:“她说:‘别进来。’”她不理解为什么妈妈会排斥自己,她接着说道:“她不想我在旁边。她不爱我。”

幻想就像一扇神奇的门,帮我们开启孩子的内心,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担忧。实践情绪管理训练的父母可以借助扮演游戏来与孩子沟通。孩子们常常将内心的想法、愿望、沮丧和恐惧等感受映射到玩旧的娃娃身上。这时,父母通过简单的映射性话语,或者扮演起另外一个玩具的角色,就可以鼓励孩子继续探究情感,给孩子以安慰。下面这则对话就是一个例子,请注意这位父亲是如何轻松地利用孩子的幻想和映射来与孩子交流的。

孩子:小熊是个孤儿,因为熊爸爸和熊妈妈不要它了。

爸爸:小熊的爸爸妈妈离开它了吗?

孩子:是的,它们走了。

爸爸:它们还回来吗?

孩子:永远也不回来了。

爸爸:它们为什么要离开呢?

孩子:因为小熊向熊妈妈发火了。

爸爸:我认为,偶尔生气也是可以接受的。熊妈妈一定还会回来的。

孩子:你说得对。它回来了。

爸爸(拿起另一只小熊玩偶,用妈妈的口气说道):妈妈刚才去扔垃圾了。现在妈妈回来了。

孩子:你好,妈妈!

爸爸:你刚才生气了,但这很正常。有时我也会生气。

孩子:我知道了。

鼓励孩子假扮一个角色是需要技巧的。但一旦孩子开始尝试,父母就会发现这是一个轻松又有效的方法。例如,你的孩子希望自己快快长大,变得更加强壮,当他对你说:“我原来很小,但我现在已经可以挪动沙发了。你知道吗,超人还会飞呢?”这时,孩子似乎在期待你的允许,带他体验成为超人带给他的力量和自信。你可以引领他开启这次奇妙的幻想之旅,对他说:“很高兴见到你,超人先生!你现在就要飞起来了吗?”

在进行扮演游戏的过程中,孩子还会时常穿插一些现实生活中的话题。例如,当你们正在玩芭比娃娃或者恐龙战队时,孩子突然对你说:“我很害怕再和那个保姆待在一起。”“我活到多大岁数的时候会死啊?”听到这些,不要感到太意外。

尽管你不明白这些想法是如何产生的,但可以肯定的是,扮演游戏激起了孩子的某种情绪,让他很想与你分享。扮演游戏让一切显得很自然,让你们感觉很亲密,这让孩子感觉很安全,离你很近,所以他愿意把心里浮现的这些念头与你分享。这时,他等于暂停了游戏,来触碰这些情绪,这时你最好也停下来,就他此刻的感受来一场心灵相通的谈话。

在4岁到7岁之间,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会体会到一系列的恐惧和焦虑,而幻想游戏正是帮助孩子应对这些焦虑的有效方法,故而在幼童中非常受欢迎。孩子恐惧的事物或许有很多,但是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因无助而产生的恐惧。我曾经无意间听到两个5岁的小男孩在讨论“世界上所有能置你于死地的事物”。他们提到了“抢劫犯、恶人、怪物”等,而他们最害怕的是“鲨鱼”。他们讨论了各种能战胜这些可怕事物的方法,接着说起了自己“曾经是小孩子”的时候,甚至还傻乎乎的怕黑。但这两个小男孩说,现在自己长大了,再也不用为这些蠢事情担心了。

这些谈话提醒我,即使我们不让孩子意识到这个世界上存在危险,他们也会制造出自己心中的“怪物”。幻想的过程,也是他们应对无力感和脆弱感的过程。在幻想中,面对强大的怪物,孩子们感到战栗、恐惧,但他们也在试着想出各种方法来驯服这只怪物,其实也是在驯服心中的恐惧。这让孩子感到更有力量,不再那么脆弱。

在实际生活中,情绪管理训练型父母也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帮助孩子感觉更强大。在幼儿时期,父母就可以给孩子一些日常生活中基本的选择权,如穿什么衣服、想吃什么、想去哪儿玩等等。另一个重要的方法是,当孩子已经足以担当一些事情时,给他们做这些事情的自主权。例如,当他们尝试自己洗头发或者玩一种新游戏时,父母应该给予鼓励,配以适度的指导。当你的孩子因为系不上鞋带而苦恼时,千万不要帮他做,那样做等于在告诉他“你的能力不行”,而要对孩子的沮丧感表示认同,如“长鞋带是挺不好系的”。即使最后孩子仍然需要帮忙,他也知道, 自己的感受,你很理解。

对被遗弃的恐惧。正是出于这个原因,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会特别着迷《白雪公主》和《雾都孤儿》这一类的故事。白雪公主的父亲去世了,小女孩的命运落入了邪恶的继母之手。在《雾都孤儿》中,奥利弗为了养活自己,从小就是孤儿的他当过乞丐和小偷。这些故事生动地表达了孩子在这个年龄段共同的焦虑:他们害怕有一天被遗弃。

被遗弃的恐惧对孩子而言是如此真实、如此普遍,所以我建议家长避免用威胁、管教抑或开玩笑的方式告诉孩子你们要遗弃他。每当孩子显露出这种对被遗弃的恐惧时,使用情绪管理训练技巧来认同他们的感受,并向他们保证,你们会永远爱他、照顾他,满足他生活中的各种需求。

对黑暗的恐惧。对于孩子而言,黑暗意味着无限的未知,它是一个神秘的所在,潜藏着所有未知的恐惧和无名的怪物。当孩子慢慢长大,他们会渐渐明白,黑暗其实没什么可怕的。然而,在这个年龄段,孩子们惧怕黑暗的想法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他们需要灯光来驱赶恐惧,还需要知道父母就在周围。

千万不要因为孩子惧怕黑暗,就误以为孩子是个胆小鬼,更不要压抑或否定孩子对黑暗的恐惧,仅仅是为了让他更坚强。我认识的一位父亲就有这样的经历。当儿子要求在房间里安装夜灯时,这位父亲拒绝了,因为他担心自己的儿子长大了会是个胆小鬼。然而,过了几个夜晚以后,他发现儿子的焦虑感增加了。他不仅恐惧黑暗,还担心失去父亲对自己的信赖。当夜里因为怕黑而失眠时,他甚至担心自己第二天上学时会变成一个笨蛋。最后,这位父亲终于理解了孩子的心情,给儿子的房间里装了一个夜灯。从那以后,全家人晚上睡觉都踏实多了。

对噩梦的恐惧。对于每个孩子来说,噩梦都是非常可怕的,对幼小的孩子而言更是如此,因为他们尚不能清楚地区分梦境和现实。如果你的孩子从睡梦中哭醒,你要抱着他,和他谈一下刚才做的梦,向他解释这一切都不是真的,陪着他,直到他恢复平静,并再次向他保证,那些可怕的事物已经消失了,他现在很安全。

除了这些方法以外,父母还可以通过一些解释梦境和睡眠的故事,帮助孩子应对噩梦带来的困扰。多丽丝·布雷特(Doris Brett)写的《安妮的故事》(Annie Stories)就是一本很好的书。这是作者特意为了帮女儿安妮应对噩梦而写的书。在这本书中,安妮告诉妈妈,有一只可恶的老虎一直在追她。妈妈因而给了她一个隐形的魔戒,让她带着睡觉。后来,当安妮的梦境中再次出现这只老虎时,她想起了自己的戒指,就勇敢地站出来与老虎对峙。安妮后来发现,老虎只是想和她做朋友。所以,安妮又多了一个盟友,帮她一起对付其他可怕的事物。

在我向女儿莫利亚讲述了安妮的故事后,她决定把这个故事的主角更名为“莫利亚”。后来,我看见莫利亚站在洗手间的马桶上,和镜子里的自己讲这个故事。她关于噩梦的恐惧很快就消失了。虽然她还是会偶尔做噩梦,但已经不再那么害怕了。

家庭矛盾带来的恐惧。我们在第5章中已经讨论过,家庭矛盾会给孩子带来焦虑,让他们觉得自己的安全受到了威胁。随着他们渐渐长大,他们会意识到家庭冲突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当父母吵架时,会担心父母可能会分居甚至离婚。除此之外,孩子们还常常把家庭矛盾的责任置于自己身上,他们觉得自己是父母矛盾的罪魁。他们还觉得自己有能力解决这场冲突,认为维护家庭的完整是自己的责任。

父母应该谨记,切勿让孩子卷入夫妻矛盾中来(详见第5章)。同时,当孩子见证了你们争吵的过程后,也要让他们知道这起矛盾是如何解决的。正如心理学家马克·卡明斯指出的那样,幼小的孩子可能还不能理解言语上的和解,但当他们看到父母彼此原谅,互相拥抱时,他们会感到安心。

对死亡的恐惧。这个年龄的孩子已经知道了死亡,并且会询问相关的问题。对父母而言,做到诚实很重要,要让孩子知道,你理解他们的焦虑和难过之情,而不要对他们说这种想法很傻,或这件事很微不足道。例如,如果孩子失去了一个朋友、亲人或宠物,你要认同他的悲伤之情,和他一起缅怀这个人或小动物,拥抱他,给他安慰。忽略或者缩小孩子的悲伤情绪,并不会让这些情绪凭空消失,只能让孩子觉得,你在谈起死亡这件事时很不自然;将来,如果孩子遇到什么重大的事时,他将很难向你开口。

无论你的孩子在恐惧什么,父母要记住,恐惧是情绪中自然的一部分,并将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积极的角色。在担心孩子可能因为恐惧而止步不前、不敢探索和学习时,你也应该知道,他们也需要了解这个世界有时是一个危险的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恐惧能帮助孩子适度地保持警惕。

在与孩子谈论关于恐惧的话题时,别忘了使用情绪管理训练的基本技巧。当孩子表现出恐惧情绪时,认同他的感受,帮他标注这种情绪,感同身受地和孩子谈论恐惧的话题,与孩子一起进行头脑风暴,寻找应对各种威胁的方法。在谈论如何应对火灾、陌生人或疾病等威胁时,也是你谈论如何预防这些情况发生的好时机。例如,当孩子表达出对火的恐惧时,对他说:“想一想,如果家里起火,的确挺可怕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装置了烟感器,这样,一旦有东西燃烧,我们就能及时得到提醒。”

同时要记得,孩子有时会通过非直接的方式来表达心中的恐惧。例如,当孩子询问当地是否有孤儿院时,他可能并不是想听一场关于社会福利的演说,而是在表露自己害怕被遗弃的恐惧之情。因而,父母要懂得倾听问题背后的情绪,尤其是当孩子提及敏感的话题如遗弃或死亡时。[2]

少年期(8~12岁)

到了这个年龄段,孩子就开始参与更广泛的社会群体,并对社会影响力逐渐有所了解。他们开始注意到,在他们的群体里,谁受欢迎,谁被排斥。与此同时,孩子的认知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并逐渐体会到情商的重要性。

随着孩子对来自同伴的影响力感受越来越强烈,你将发现,他会不惜一切代价,来避免在同伴面前显得尴尬。在这个年龄段,孩子们开始对自己穿的衣服、背的背包有特别的要求,就连参加什么样的活动也有自己的想法。他们会努力避免让大家关注自己,尤其是当他们害怕自己的形象或行为会招致批评或嘲弄时。尽管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领导者,而非跟随者,但在这个年龄段,顺从他人是完全正常的。顺从他人,意味着孩子越来越熟练地读懂他人的社会提示,这种能力将让他终身受益。在8岁到12岁这个时期,这种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个年龄的同伴有时会非常残忍,会无情地嘲弄和羞辱他人。读懂他人的社会提示,能帮助孩子降低发生这种情况的概率。在这个年龄段,嘲弄就像一个大锻炉,很多行为标准都由此塑造。嘲弄在女孩和男孩中都极为普遍,只不过对男孩而言,嘲弄往往还伴随着体力的较量。

既然代价如此之高,孩子们因而渐渐学会了顺从。他们明白,在面对嘲弄时,最好的回应方式就是忍耐。当团队首领拿走了你的帽子或者骂你时,反抗、哭诉、告密或发怒只会惹来更多的羞辱和排斥。如果能逆来顺受,你反而有更大的机会保护自己的尊严。正是出于这种考虑,这个年龄的孩子在与同伴相处时常常切断自己的情绪和感受,不在同伴面前显露感情,这种方式被称为“情感切除” (emotion-ectomy )。孩子大都能掌握“情感切除”这项技能,但我们观察发现,接受情绪管理训练的孩子掌握得最好,因为他们从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掌握了调控情绪的能力。

对于优秀的情绪管理训练型父母而言,孩子们对同伴“洒脱”和“隐忍”的态度令他们很困惑。从亲子小组中我们发现,大部分父母都错误地以为,在这个年龄,当孩子与同伴发生冲突时,最好的做法是让孩子与这个人坐下来谈自己的感受,共同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策略可能对学龄前的孩子而言非常有效,但对8~12岁的少年而言则会变成一场灾难,因为在这个年龄,表达情绪反而会给他们带来麻烦。接受情绪管理训练的孩子可能已经具备认识到这一事实的社会洞察力。他们能够读懂同伴的社会提示,并随之作出回应。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在压抑自己情绪的同时,也在感受智力飞跃带来的影响力。在10岁左右,孩子们会感受到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我喜欢把这个年龄的孩子比作《星际迷航》(Star Trek)中的大副斯波克先生(Mr.Spock),他很少显露自己的情绪,但却享受逻辑推理的乐趣。这时,孩子回应世界的方式,就像自己的大脑是台计算机。例如,当家长告诉9岁的儿子“把袜子捡起来”,他或许会一手举着一只袜子,反问你道:“你没告诉我把它放哪儿。”

对成人世界的无礼和嘲讽,是这个阶段的孩子典型的行为,因为他们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是:非黑即白,非对即错。当孩子长到10岁到12岁时,他们一下子意识到,原来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的专制存在,有那么多不符合逻辑的事情存在。在他们的意识里,这个世界就像是《疯狂》杂志(Mad)的现实演绎。在他们眼里,大人就是虚假的伪君子,与此同时,对成人的嘲讽和轻蔑变成了他们最主要的“情绪”。

出现这些判断和评价,是因为孩子正在形成自己对价值观的认识。你会发现,孩子到了这个年龄后,非常关心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公正的。他们设想这个世界是一个“纯粹的所在”,所有人都能得到公平的对待,纳粹或者战争从来都不曾出现,暴君和专制从来都没存在过。当他们看到成人的世界里充斥着奴隶买卖和残酷迫害异端的宗教法庭时,他们对这个世界更是充满了蔑视。他们开始怀疑,开始挑战,开始独立思考。

然而,讽刺的是,这个时期的孩子也开始对同伴显露出专制和暴政的倾向。他一面呼吁每个人都应该拥有自由表达的权利,一面又要求衣柜专属于自己,不允许其他兄弟姐妹共享,并且坚持穿一种设计风格的运动衫;他一面为化妆品行业在动物身上做实验的残暴行径深为痛心,一面又在休息时排斥某个同学,不让他一起玩篮球。

面对孩子的反复无常,父母应该如何应对呢?我的建议是父母应该放宽心,并认识到这个年龄段正是一个探索与尝试的阶段。孩子用专权的方式对待周围的伙伴是正常的,也是健康的成长过程。这表明,在自己和同伴的世界中,他们具备认识这个小世界的标准和价值观的能力,并试着去融入这个团体,避免被排斥。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孩子不公平地对待其他小朋友,要让孩子知道你的感受,把它当作一次传递善良和公平对待他人等良好价值观的好时机。然而,除非孩子真的做出了什么出格的行为,否则我不赞成父母用尖刻的言语和严重的惩罚措施来对待孩子。拉帮结派、向同龄人施加压力,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而言都是正常的行为。

当孩子抱怨自己被人排斥或被不公平对待时,父母应该使用情绪管理训练的技巧,来帮助孩子应对难过和愤怒等情绪,帮孩子想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和他一起探索一个人应该怎么建立友谊、保持友谊。当他想像同龄的孩子一样穿衣打扮、说话做事,并试着融入他们时,不要忽视或改变他的意愿。相反,父母要肯定并接纳他的愿望,成为他的盟友,帮他实现这一想法。

对于孩子的嘲弄,我建议父母们不要把这些指责太往心里去。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而言,对大人价值观表现出无礼、嘲讽和轻蔑是正常的。如果你真心觉得孩子对你很无礼,可以针对具体的事告诉他你的感受(“当你嘲笑我的发型时,我感觉你很不尊重我”)。这是一个传递价值观的好时机,教会孩子懂得在家里互相尊重,善良待人。和小时候一样,孩子在这个年龄段也需要与父母建立感情的联结,如果父母能通过这条联结,给孩子以善意的指引,那就再好不过了。

青春期

当孩子十几岁时,他们最关注的问题是自己的身份问题:我是谁?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应该成为谁?因而,当父母遇到孩子的青春期,看到孩子在自我意识中不能自拔时,不要感到太意外。随着与周围朋友的关系成为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他对家庭的兴趣将大大缩水。因为他正通过朋友关系发现自己是谁,认识自己在家庭以外的世界里的角色。然而,即使面对朋友关系时,青春期孩子的关注焦点仍然是自我。

在研究孩子与朋友相处的过程时,我们录下了一段两个十几岁小女孩的对话,这段对话生动地演绎了青春期孩子关于自我的思考。

两个小女孩刚一见面,其中一个女孩告诉对方, 自己在夏令营里为一些有情绪问题的孩子作辅导。听到这些,另一个小女孩没有问这位新朋友关于这件事的细节,而是把新伙伴的经历当作了一个跳板,借此探索自己关于自我的思考。“哇,这真有趣啊,”另一个女孩回应道,“但我永远都不可能那样做。我很没耐心。当我姐姐把她的小宝宝给我看时,我接过来了,觉得他好可爱。可是等他一开始哭,我就急忙把他还给姐姐了,就像对他说 ‘不用了,谢谢’一样。我觉得我永远都做不了妈妈,那不可能,因 为我没耐心。我不明白,为什么你有那样的耐心,去为那些孩子 做辅导。我想我应该向你学习,但我不敢肯定我真的能做到。你觉得我可以吗?”

就这样,小女孩的独白继续着,拿自己与新朋友比较,想象着自己能否改变、成长,思考自己身上有哪些自己喜欢的优点,哪些自己厌恶的缺点。即使她愿意让谈话的焦点转移到朋友身上,也是因为她想通过对方来进一步地认识自己,而不是想与这位新朋友更加亲近。对于大多数十几岁的孩子而言,友谊就像一辆脚踏车,他们骑着它去探索自我。

这个例子或许不能代表所有的青春期孩子,但却向我们展示了青春期孩子自我专注的动机。十几岁的孩子正在经历一场自我发现之旅,他们不断地改变方向,先是这个方向,再换作那个方向,跌跌撞撞中寻找一条属于自己的真实的道路。他们探索关于自我的新的身份、新的事实和新的方面。这些探索对于十几岁的孩子而言是完全健康的。

然而,这条道路并不总是平坦的。荷尔蒙水平的改变,让青春期的孩子有时会急刹车,有时会失去控制,情绪起伏不定、大起大落。不利的社会因素在青少年脆弱时乘虚而入,让他们面临毒品、暴力或性行为等风险。然而,无论如何,他们关于自我的探索从来都没有停止,成为人类发展中自然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探索的过程中,青春期的孩子面临的最大一项任务就是理性与感性的整合。如果我们把少年期的孩子比作《星际迷航》中极度理性的斯波克先生的话,那么对青春期的孩子而言,最贴切的形象就是柯克船长。在他指挥“进取号”星际飞船行驶的过程中,当需要做决定时,他的极度感性和人性的一面频频受到理性经验和逻辑思维的挑战。当然,精明的船长懂得如何在二者之间实现完美的平衡,为全体船员展现无可挑剔的领导力。在置身于一个情景中,心和大脑发出不同的声音时,青春期的孩子也只能效仿柯克船长,试着作出准确的判断了。

在面对异性时,或者在应对自我接纳等问题时,青春期的孩子更容易遇到相似的情形。例如,一个女孩发现自己对一个男孩很有好感,但却又很难尊重他(“他真是很帅。但当他一开口,一切都毁了”)。一个男孩发现自己正在滔滔不绝发表意见,而他父亲也曾这样做过,他当时还站出来抗议(“我简直不敢相信!听我说话的口气,和我老爸一模一样”)。就这样,青春期的他们忽然发现,这个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的。它有很多面,有一些是灰色的,有一些是其他颜色的,正是这些不同的侧面共同构成了现在的自己。

一个人青春期的道路是艰难的,作为他们的父母, 日子也并不好过。因为十几岁的孩子如果要探索自我,就必须摆脱来自父母的束缚。正如咨询师兼作家麦克尔·李维拉(Michael Riera)在书中写的那样:“在孩子的青春期之前,你在孩子的生活中扮演着‘经理’的角色:安排行程,预约家庭医生,计划周末户外活动,指导他完成家庭作业。你密切地关注着孩子的学校生活。当孩子遇到问题时,他第一个求助的人就是你。但到了青春期,所有这一切都不再适用了。没有接到任何通知,也未经过你的允许,你这个 ‘经理’被解雇了。现在,你必须挣扎着重新站起来,重新制订战略和计划;如果你想在孩子的青春期乃至以后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影响,你就必须转变自己的角色,成为一个顾问,重新上岗。”

当然,这是一个精准而又高难度的转身。客户不会雇用一个给自己带来压力的顾问,更不会容忍他威胁到自己正在经营的生意。客户需要一个值得信任的顾问,理解自己的目标,提供详实的建议,帮助自己实现这一目标。而在这个年龄阶段,青春期的孩子的首要目标是实现自主。

那么,如何成为孩子的顾问呢?如何才能给孩子足够的自主权,让他逐渐成长为羽翼丰满的大人,而与此同时与孩子保持足够的亲密,成为他的情绪管理训练导师呢?通过下面的小提示,我们或许可以做到这一点。这些观点主要来自于已故的心理学家、作家海姆·吉诺特。

青春期的到来意味着父母需要与孩子保持距离,父母应该接受这一点。例如,父母必须认识到,十几岁的孩子需要有自己的隐私权。偷听孩子的谈话,看孩子的日记,或者问很多试探性的问题,这些行为会让孩子失去对你的信任。这样做反而会在你们之间竖起交流的屏障。当艰难的时刻到来时,你的孩子将会把你看作是敌人,而非盟友。

除了尊重孩子的隐私权之外,还应当尊重孩子偶尔有不安或不满的权利。诗人兼摄影师戈登·帕克斯(Gordon Parks)曾经这样记录自己的青春期:“在痛苦的名义下,我在失落中狂喜。”给孩子空间,让他体会这种感受的深度,避免问类似“你到底怎么回事”这样的问题。当你的孩子悲伤、愤怒、焦虑或沮丧时,这样的问题只能显示你在否定他的感受。

此外,当孩子向你敞开心扉时,不要急切地表达你对他的理解。十几岁的孩子有着新锐的视角,因而也相信自己的经历是独一无二的。当父母让他们觉得他们的行为很浅显、动机显而易见时,他们会感觉受到了羞辱。因而,父母应该耐心地、抱着开放的心态去倾听,不要一开始就觉得自己知道并理解他要表达的一切。

青春期是孩子张扬个性的时期,因而孩子会选择一些你可能并不欣赏的衣服、发型、音乐、艺术和说话方式。要记住,孩子的选择不需要得到你的允许,只需要得到你的接纳。

出于同样的原因,父母也应该尽量避免在言行、打扮等方面约束孩子。让孩子的服饰、音乐、姿势和俚语专属于自己,正如一句话说的那样:“我和我的父母不同,我为此感到骄傲。”

尊重你的孩子。现在,花一点时间想象一下,父母大都如何对待他们青春期的孩子呢?而如果换作你的好朋友以这样的方式对待你,你会感觉如何?如果朋友频频提醒你的缺点,并在敏感的话题上嘲笑你,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如果朋友长篇大论,对你指指点点,告诉你应该怎么生活,你会如何?你可能会感觉,这个人不太尊重你,不考虑你的感受。时间久了,你就会渐渐疏远这位朋友,不再由衷地信任他。

当然,我并不是说父母应该像对待自己的朋友一样对待孩子(父母与孩子的关系远比朋友关系要复杂得多),但是父母至少应该像尊重朋友一样尊重孩子。因此,我建议你们避免用嘲弄、指责或羞辱的方式来对待孩子。向孩子传递价值,但要避免长篇大论或者对孩子评头论足。没有人想被人说教,青春期的孩子尤其不希望如此。

当孩子的行为引发冲突时,避免使用标签(懒惰、贪婪、邋遢、 自私)来评价孩子的品质。针对具体的行为,告诉孩子你的感受(“你没洗碗就走了,这让我很反感,因为我需要替你完成这项工作”)。当然,也要避免使用逆反心理学——例如,心里希望孩子这样,却要求孩子做相反的行为,因为你已料定孩子会和你对着干,因而最终如愿,得到预期的效果。这种策略会让孩子感到困惑,并感觉自己被操控,感觉大人不诚实,并且这招很少真正管用。

给孩子一个好的社区环境。一句有名的谚语这样说道:“举全村之力才能养好一个孩子。”这句话对青春期的孩子而言太正确了。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我建议你们积极参与孩子的日常生活,了解他生活中的朋友,认识这些朋友的父母。

有一次,在犹太教堂集会上,我听到一位妈妈的演讲。她的女儿做了很多工作,帮助埃塞俄比亚的难民安置下来。这位妈妈的演讲主题正与此有关。这位妈妈承认,女儿的所作所为是一种 善良和慈善的慷慨行为,她认为女儿是一个很优秀的人。“尽管我和丈夫都为养育了这样一个女儿感到骄傲,”这位妈妈说道,“但我想把养育女儿的功劳归功于整个社区。”她接着讲道,女儿在十几岁的时候,遇到了一些困难,不愿和父母说。但她知道,在这期间,女儿经常花时间待在朋友的家里,和朋友的父母们聊天。因为这些家庭都属于同一个社区,她知道他们和自己的家庭有着相同的价值观。“我信任这个社区,正因为如此,我女儿才 得以成长为一个值得我们为之感到骄傲的人。”这位妈妈说,“但 女儿不是光靠我们养育,整个社区都是她的家。”

父母不能给孩子一切,在青春期的时候尤其如此,因此,我建议父母给孩子一个关心他、支持他的社区。这可以是宗教集会、教堂、学校,也可以是邻里之间;可以是你的家族亲戚,也可以是你的朋友知己。选择哪一种形式都不重要,关键在于他们要和你有着相同的价值观,而你给孩子提供了接触他们的机会。在孩子的青春期,他们可能会不可避免又自然而然地疏远你,而这些人就可以成为你的依靠,给孩子指引与支持。

鼓励孩子自主决策,继续做孩子的情绪导师。在孩子的青春期,父母究竟应该在多大程度上参与孩子的生活呢?这恐怕是一个艰难的决定。和以往一样,父母应该鼓励孩子掌握自主权,允许他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现在是他们为重要的事情做决定的时期。现在也是恰好的时机让你对他说:“决定权在你。”对于孩子的判断,表达你的信任,而不要急于预测他的决定会有一个惨败的结局。

鼓励孩子自主,也意味着要允许孩子有时作出一些不理智(但一定是安全的)的决定。父母要懂得,孩子从失败中学到的和从成功中学到的一样多。如果父母善解人意,给孩子以支持,就更加理想了。当孩子失败时,父母能帮助他应对由失败带来的消极情绪,并和他一起想出改进的方法,使孩子在将来做得更好。

需要再次提醒父母的是,我们的研究显示,当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实践情绪管理训练时,孩子长大后将更容易取得成功。这些孩子情商更高,理解并接受自己的感受。他们有更多机会独立解决问题,有更多与他人一同解决难题的经验。因而,他们在学业上的成就更显著,与周围人的人际关系更好。有了这些因素作保障,这些孩子在青春期时面临毒品、犯罪、暴力和不成熟性行为等风险的概率较低,而这些风险正是所有父母最担心孩子在青春期时会涉足的。

因而,我建议你们关注孩子的日常生活,接受并认可孩子的情绪体验。当问题出现时,感同身受地去倾听,而不要作任何评价。当他有问题找你帮忙时,做他的盟友。正是这些简单的方法,成就了父母和孩子之间终身的感情联结。

高情商教养要点

◎在与父母相处时,婴儿不是被动地回应,而是采取积极的行动与父母交流。他们试着与父母在情感上相联系,让父母逗自己,与自己玩耍。

◎通过表达对孩子想法和感受的理解,你能让孩子感觉更安全,你们之间的情感会更稳固。

◎友谊是培育孩子情绪成长的土壤。因而,父母要保证孩子有与伙伴单独、自由相处的时间。

◎父母要懂得倾听问题背后的情绪,尤其是当孩子提及敏感的话题,如“遗弃”或“死亡”时。

【注释】

[1]原文为“grab-the-toe-and-twirl-the-feet-in-opposite-circle game”。——编者注

[2]更多关于儿童恐惧、焦虑的话题,建议阅读《让孩子远离焦虑》,该书简体中文版由湛庐文化策划出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