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高欢作乱两魏分立

高欢作乱两魏分立

时间:2022-05-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高乾的一席话,正中高欢下怀,两人相见恨晚。高欢立即派使者到京城向魏主报告尔朱氏的罪行;说明自己起兵的目的,同时起大兵向京城进发,讨伐尔朱氏。高欢与尔朱氏两军相敌,尔朱氏兵强马壮,高欢兵力远不如尔朱氏强大,虽然高欢军队英勇善战,但一时还不能扭转敌强我弱的军事态势。高欢迫于形势,听从了孙腾的建议,将鲁郡王元朗立为皇帝,这就是北魏历史上后来被称为安定王的元朗。

尔朱荣被杀后,尔朱荣的弟弟尔朱世隆和侄儿尔朱兆领兵进入京城,废除了孝庄帝元子攸,改立长广王元晔为帝。尔朱世隆不喜欢元晔,又擅自改立元恭为帝。尔朱兆对叔叔私立新王而没与自己商量感到不满,要领兵去攻打叔叔。尔朱世隆生怕叔侄之间闹起纠纷来被外人钻了空子,连忙派人去做尔朱兆的工作,给了尔朱兆很大的面子,尔朱兆这才息怒,两人言归于好。可是从此之后,叔侄之间便留下了隔阂。

当魏国内部发生动乱的时候,当年被尔朱荣倚为左右手的幽州刺史刘灵助认为时机已到。他给自己卜了一卦,卦象显示:尔朱氏将会迅速衰亡,而北魏这个时候已经败亡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了,正是天下英雄起四方的时候,自己可乘这个时候起兵。于是,他便自号燕王,扬言要讨灭尔朱氏,为故主元子攸报仇。刘灵助起兵时,河北的高乾、高敖曹兄弟驻兵冀州,部下兵多将广。尔朱兆担心高氏兄弟作乱,北方四州便不好收拾了,派人传达自己的命令,要高氏兄弟领兵讨灭刘灵助。高氏兄弟也看透了尔朱兆的阴谋,干脆起兵攻进信都,公开与尔朱兆对敌,并在城中祭祀先王元子攸。尔朱兆派兵去攻击信都,反被高氏兄弟一阵掩杀,大败而归。

晋州刺史高欢曾帮助尔朱荣成了大事,后来尔朱荣怕高欢得势后会对自己形成威胁,也曾动过杀机。高欢对尔朱荣的心事了解得很清楚,因此高欢虽在表面上与尔朱氏非常亲和,但在心里却一直存着防备之心。这时见有机可乘,也想独立,便领兵进逼信都,声称要攻平信都,为国家除去逆贼。当高欢军队进到信都城郊驻扎休息时,高乾夜中出城,到高欢军营中来见高欢。高乾对高欢说:“尔朱氏残酷无道,将士们无不痛心。现在天下大乱,正是英雄举事的时候,明公您德高望重,应该以天下大义为名,讨平尔朱氏,成就自己的千秋大业。我信都城虽小,但也有户口十万,粮草丰富,愿助您共成大业!”高乾的一席话,正中高欢下怀,两人相见恨晚。当晚议论到半夜,策划好了明天进城的行动计划。第二天,高乾开门将高欢迎进城中,又以高乾的铁骑兵突入刘灵助的营中,将刘灵助杀死,刘灵助只短暂地当了几天的燕王便一命归西。

尔朱兆见刘灵助的叛乱已被平定,怕高欢会乘机发展自己的势力,日后不好控制,便以魏主的名义下诏,召高欢进京,赐高欢为渤海王,让高欢入朝做官。此时,尔朱世隆官居太保,专揽朝政大权;尔朱兆兼督十州的军事,尔朱天光进位大将军,尔朱仲远镇守大梁、兼兖州刺史,朝廷大权全部落入尔朱氏的手中。高欢只受了王封,却不进京城,只在自己的晋州招兵买马,积蓄力量,准备与尔朱氏决一雌雄。尔朱兆见高欢不肯入朝,也不愿激他造反,便进封高欢为大都督大行台,兼领冀州刺史。

高欢的职位越高,胃口也就越大,雄心勃勃地要与尔朱氏决战。高欢的部将们也经常怂恿高欢早与尔朱氏决裂。高欢又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计策:他所辖的领地,大部分是北方六镇的军民,一段时间里,在六镇人中流传着一种议论,说是尔朱兆给高欢写了一封信,说是六镇旧人留在关内,将来还会作乱,要分期分批地将六镇旧人送到北方的少数民族地区去。听了这种话,大家都很忧心,有些人来向高欢打听有没有这件事时,高欢却故意支支吾吾闪烁其词,使别人更加认为尔朱氏真的要将六镇旧人遣送到北方去,都从心里恨起了尔朱兆。

过了不久,高欢又向六镇军民出示了从并州送来的军符,说是尔朱兆已经正式发出命令,要选调一万兵马先去北方讨平步落稽(步落稽是北方少数民族的一个部落)。当队伍出征时,高欢亲自出城送行,并对着军士们洒泪痛哭,大家都被高欢感动了,不由得一齐痛哭起来。高欢强忍住哭声对大家说:“我与各位,多年转战,亲同弟兄,没想到主上误听尔朱氏谗言,将各位调到遥远的北方去,今日分手,真好像是生离死别!诸位到北方去,很难生还,如果误了行期,按军法也是要死,叫我如何是好?”说罢,高欢又是痛哭不止。大家被高欢这么一哭,激动得群情沸腾,一齐说:“像这样的死去,还不如反了罢!”高欢说:“大家如要造反,不可没有主帅。否则,军队没有纪律,将会是一群乌合之众,如何行兵打仗?”众将士们一致推高欢为主帅,高欢也就直任不辞。正在此时,有人来报告说:“高乾已经杀掉了尔朱羽生,殷州城已经被高乾占住了。”高欢听到这个消息,精神更是一振,大声道:“今天也只好造反了!”高欢立即派使者到京城向魏主报告尔朱氏的罪行;说明自己起兵的目的,同时起大兵向京城进发,讨伐尔朱氏。

尔朱氏听说高欢起兵来伐,马上向朝廷报告说高欢谋反,尽起天下精兵共讨高欢。由尔朱氏的亲族尔朱兆、尔朱仲远、尔朱天光、尔朱度律等为主将,共同领兵抵御高欢。

高欢与尔朱氏两军相敌,尔朱氏兵强马壮,高欢兵力远不如尔朱氏强大,虽然高欢军队英勇善战,但一时还不能扭转敌强我弱的军事态势。长史孙腾向高欢献计道:“现在朝廷与军民隔绝,国家的号令不知道从哪里出来,我们的将士们还背着个造反的名义,这很难鼓舞将士们的斗志。不如先选立一个元氏宗亲为王,用皇帝的名义来维系军心。”高欢迫于形势,听从了孙腾的建议,将鲁郡王元朗立为皇帝,这就是北魏历史上后来被称为安定王的元朗。元朗以高欢为侍中丞相,都督中外军事,高乾为侍中司空,高敖曹为膘骑大将军,领冀州刺史,孙腾为尚书左仆射。令高欢领兵讨伐尔朱氏。

此次出兵,高欢以皇家正统的名义出现,胆气虽然比以前壮了许多,但敌我势力悬殊这个劣势还是没能改变过来。参军窦泰向高欢献了一条反间计,使得高欢精神大振。也正由此一计,才使得尔朱氏一蹶不振,同时也使高欢逐步登上了权力的顶峰。

尔朱兆的军里忽然传出了许多谣言,说是尔朱兆当年因尔朱世隆改立皇帝的事情要杀尔朱世隆,尔朱世隆现在准备将尔朱兆杀掉。尔朱兆正因为当年的事情耿耿于怀,听了这个传言,信以为真,对叔叔尔朱世隆产生了戒备心理。同时,在尔朱世隆的军里,也传出了许多谣言,说尔朱兆过去与高欢情同手足,现在两人又互通书信,要将尔朱世隆杀掉,尔朱世隆对尔朱兆的戒心也是与日俱长。

一天,尔朱兆带着三百来人到尔朱仲远的军营里来探察,尔朱仲远亲自出营迎接,尔朱兆不敢直接进入军营,却在外面探头探脑地张望,尔朱仲远也对尔朱兆的行为产生了疑惑,脸上的表情不自然起来。尔朱兆见尔朱仲远的神情有异,马上带着人掉头而去。从此之后,尔朱氏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高欢乘机将尔朱氏军队各个击破。尔朱兆的部将斛斯春、贾显度、贾显智三人见尔朱氏大势已去,在军中突然行动,把尔朱氏弟兄及其部将们一网打尽,或斩首或捆绑,送到高欢处。公元532年,高欢率得胜军队,从邺城进入洛阳。高欢认为元朗是皇帝的远族后代,不能当皇帝,便想另立皇帝。经过朝臣们一番讨论,准备迎立无脩为皇帝,这就是北魏的孝武帝。孝武帝元脩即位,将高欢加封为大丞相、天柱大将军、太师,世袭定州刺史,并将高欢的女儿纳为皇后。如此一来,高欢在朝中的权势更是无人可比。

高欢集朝廷军政大权于一身,在朝中独断独行,连皇帝都不放在眼里,孝武帝元脩对此深为担忧。尔朱兆的部将斛斯春因杀尔朱仲远等人有功,被孝武帝元脩封为侍中,早就有意要将高欢除去。他察觉出皇帝对高欢已有戒心,便向孝武帝元脩进了两条建议:一是在朝中添置武官,在各地选拔武将们来朝中都督各地的军队。再与拥兵关西的尔朱氏旧部贺拔岳相联系,以贺拔岳为外援,并封贺拔岳的弟弟贺拔胜为荆州刺史,这是防止高欢的一个手段。其次是对高欢与高乾实行离间计,让高欢与高乾二人之间产生隔阂,削去高欢的一个助手,分散高欢的势力。

高乾此时正好逢父丧住在京城中。按古代的规矩,父母死后,儿子做官的要辞去官职,在家守孝闲住。高乾闲住在家,孝武帝将他召进宫中,举行便宴招待他。席间,孝武帝对高乾说:“你为朝廷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你我虽是名义上的君臣,实际上我们应该以弟兄相称才是。我愿与你订立盟约,生生世世永不相负!”高乾见皇帝对自己这样信任,也很感激。

时隔不久,高乾在京城中听说孝武帝元脩与关西的贺拔岳经常来往,担心其中有不利于高欢的地方,便写了一封密信给高欢,劝高欢早日进城,干脆将皇帝废了。高欢在接到高乾的信时,同时也听说了高乾与皇帝经常在一起密谋的事情,只是暗自做好防备,却没有在口里说出来。高乾见高欢的态度暖昧,怕自己长住京城会出事,请求调出京城。这时,孝武帝元脩又故意传诏对高欢说:“高乾与我在京城中有约,不知道为什么又忽然要离开京城,请大将军代向高乾致意。”高欢听皇帝说与高乾之间有密约,便将高乾劝自己当皇帝的密信交给了孝武帝,孝武帝抓住了这个证据将高乾治罪杀头。

高乾死后,高欢才醒悟过来,自己是被孝武帝骗了。本来还不一定打算要将新皇帝废掉,从此后,便存心要将皇帝废去。孝武帝得知了高欢的心思,秘密通知贺拔岳和其部下宇文泰共同讨伐高欢。高欢也使了一次反间计,派左丞翟嵩进入泰州去挑拨贺拔岳和他的部将侯莫陈悦之间的关系,并使侯莫陈悦杀掉了贺拔岳。贺拔岳死后,大家推举贺拔岳的老部下夏州刺史宇文泰为主帅,领兵击败了侯莫陈悦,关西一带原来属于贺拔岳的地盘全部归宇文泰所统辖。

宇文泰占据关西后,军事实力迅速扩大,具有了与高欢相对抗的能力。高欢一方面怕宇文泰一旦势大后不好控制,一方面怕孝武帝与宇文泰搅到一起后对自己不利,也迅速起兵向字文泰发起进攻,目的是要将孝武帝与宇文泰之间分隔开,使得他们首尾不能相应。孝武帝元脩看透了高欢的心思,连下几封诏书要求高欢停止出兵,可是高欢仍然我行我素,孝武帝心中的担忧一天超过一天。

公元534年夏,中军将军王思政建议:“高欢的心术,已经是世人皆知了,如果还继续住在洛阳的话,不但不能控制高欢,只怕还会受高欢的控制。高欢兵势很大,一旦高欢领兵回朝,皇上的行动就不能自由了。现在较为可行的是西奔长安,收集贺拔岳的旧部,以宇文泰为主要依靠力量,从长计划,才有制胜的可能。”孝武帝觉得王思政说得很对,准备派使者先去关西和宇文泰取得联系,再定行止。东郡太守裴侠反对这么做,他说:“宇文泰已经雄踞关西,志不在小,早迟也要与高欢差不多。现在形势是:如果与高欢对敌,马上就面临着败亡,如果向西去与宇文泰会合,后患也在不远的将来。只能先避开高欢的锋锐,然后再另作计议。”孝武帝觉得这个建议很正确,便暂时停止了向西去与宇文泰会合的计划。

就在孝武帝犹豫不决的时候,高欢的大兵行动迅速,已经迫近了洛阳。孝武帝顾不上再与大臣们商量什么讨敌的方略,匆匆忙忙地向西去依靠宇文泰,一路上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长安。听说皇帝到达长安,宇文泰派赵贵、梁御领两千骑兵去迎接皇帝,自己又亲自出城到郊外将孝武帝迎进城中。孝武帝到了长安,将宇文泰封为大将军兼尚书令,又将妹妹嫁给宇文泰,不久生了个儿子,叫作宇文觉,这就是后来的北周开国皇帝孝愍帝。

孝武帝逃到长安后,高欢觉得自己大大地失算了。孝武帝一走,高欢成了无主之臣,过去还好以天子的名义要挟天下,现在弄得没有了皇帝在身边,行动变得名不正言不顺了。便连续向孝武帝上了四十道表章,请孝武帝回到洛阳来。表章中的言辞写得非常恳切:表示只要孝武帝回到洛阳,自己将率领朝中的大小臣僚们出城迎接; 自己出兵讨伐宇文泰,只是为天下大计着想,并无二心。高欢的四十道表章上去后,孝武帝连回书都没有一封,弄得高欢非常尴尬。高欢便宣称孝武帝不能作为国家的代表,将孝文帝的玄孙元善见立为皇帝。元善见当皇帝时才11岁,朝政大权完全掌握在高欢的手中。到此时为止,原来的北魏被分成两个国家。因高欢拥立的皇帝在洛阳,与在长安的孝武帝正好一东一西,历史上便把这两个政权称为东魏和西魏。

西魏在宇文泰的控制下,实际上也是一个傀儡政权。公元534年底,宇文泰与孝武帝之间越来越不和,最后孝武帝被宇文泰毒死,改立孝文帝的孙子、南阳王元宝矩为皇帝,这就是西魏的文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