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怎样写好“飞虫禁不起花诱惑”的材料作文

怎样写好“飞虫禁不起花诱惑”的材料作文

时间:2022-05-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怎样写好“飞虫禁不起花诱惑”的材料作文写作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许多路过的飞虫往往经不住花的诱惑扑上花蕊,贪婪地吮吸花蜜,谁知这种花会分泌一种黏液并能开能合,当它粘住了贪吃的飞虫后,花瓣就合拢了,将飞虫变成了腹中之物。为什么会成为“花”的腹中之物?各种媒体迅速作出了反应,发出了300多条巨鲸突然死亡的报道。战胜诱惑,还必须充实自己的心灵。

怎样写好“飞虫禁不起花诱惑”的材料作文

写作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非洲草原上生长着一种色彩绚丽、芳香扑鼻的花。许多路过的飞虫往往经不住花的诱惑扑上花蕊,贪婪地吮吸花蜜,谁知这种花会分泌一种黏液并能开能合,当它粘住了贪吃的飞虫后,花瓣就合拢了,将飞虫变成了腹中之物。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当今开放的社会,诱惑人的东西实在太多。从大的方面看,如权力、金钱、美女等,面对这些诱惑,假如人丧失理智,失去做人的原则,就会成为诱惑的奴隶,成为国家、家人的罪人。从小的方面看,诱惑人的东西更加多样化,对象不同,诱惑不同。就学生而言,如被电脑诱惑,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而不能自拔等。

作文提供的是一个寓意性材料,讲的是色彩绚丽、芳香扑鼻、其花瓣又能自动开合的花,飞虫因贪婪吮吸花蜜而最后成了花的腹中之物的故事。我们必须展开联想与想象并引起深思,社会上哪些人像贪婪的“飞虫”?为什么会成为“花”的腹中之物?联系自身或热点问题,也可收集当今因经不起诱惑而犯下滔天罪行的一些大官员的事例,选择一个角度,对读者或警示,或启示,或感悟……

写作供料

沙丁鱼智胜鱼群

许多年前,在浩瀚的大海上,出现了令许多渔民也为之惊叹的壮观场面:有300多条巨鲸此起彼伏、乘风破浪地向同一个方向追逐、狂奔。群鲸由深海游向海湾,由海湾游向浅滩……最后搁浅在海滩。

各种媒体迅速作出了反应,发出了300多条巨鲸突然死亡的报道。

这是为什么?

原来这些巨鲸在追逐沙丁鱼,不知不觉被困在海湾的浅滩里。生物学家费里德里克·布朗·哈里斯这样说:“这些小鱼把海上巨人引向死亡,鲸鱼因为追逐小利而暴死,为了微不足道的目标而耗费了自己巨大的力量。”有着巨大力量和潜力的鲸群,竟然惨败在小沙丁鱼的手下。

狒狒与圈套

非洲土著人抓狒狒有一绝招:故意让躲在远处的小狒狒看见,将其爱吃的食物放进一个口小里大的洞里。等人走远,狒狒就欢蹦乱跳起来,它将爪子伸进洞里,紧紧抓住食物,但由于洞口很小,握有食物的爪子无法从洞中抽出,这时人只管收获猎物。因为狒狒舍不得那些食物,越是惊惧和急躁,将食物攥得就越紧,爪子就越无法从洞中抽出,它受到眼前一点物质利益的诱惑,致使自己钻进别人的圈套。

诱惑的恶果

正是青黄不接的初夏,一只母老鼠掉进了一个盛得半满的米缸里,这飞来的口福老鼠自然不会放过,但饿慌了的它仍是十分警惕的。这不,上一回自己的三个孩子因为贪吃涵洞里的玉米棒而毙命了,刚从悲哀里缓过神来的它这回多了一个心眼,先用舌头舔一舔表层的米粒,几个时辰以后,发现自己依然口不干,舌不燥,头不疼,反倒觉得有点多虑了。接下来自然是一通饱吃,吃完倒头便睡,不知不觉中这样丰衣足食地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有时,它也想跳出来算了,但一想到这么多这么好的白米,嘴里便直发痒痒,直到有一天,它发现瓷器米缸见了底,才觉得现在这样的高度是自己难以企及的了,心里不由得发了慌。更要命的是此刻的它已肥得如一只笨拙的肥猪,没有弹跳力了。这样下去的结果自然只有两个,不是成为主人的棒下鬼就是饿死缸中。

牛顿怒斥贿赂者

1865年,英国著名物理学家牛顿,被任命为国家造币厂厂长。当时英国货币紊乱,私铸掺假蜂起,贿赂贪赃成风。有一次,一位权势人物向牛顿行贿,要他为自己私铸钱币,但牛顿不为6000英镑的贿金所动,不仅拒绝接受,并怒不可遏地对贿赂者吼道:“我希望你立刻出去。”写作链接

战胜诱惑

朱 右

现在是喧嚣的信息时代,震动人的感官的东西越来越多,然而,能震动人的心灵的东西越来越少。现代社会,千姿百态,五彩缤纷,充满着诱惑。

在这五光十色的社会里,若要成就一番大事业,必须战胜诱惑。

诱惑,来自方方面面,既有物质的,又有精神的;既有自然的,也有来自社会环境的……诱惑来自现代传媒——打开电视,各频道使出浑身解数,拼命向你“争宠献媚”,如果你抵不住“声色”的诱惑,那么你的学习、工作就会退避三舍;诱惑,来自喧嚣的城市,来自炫目的舞厅,来自华丽的商厦;诱惑,来自名山大川,来自异域风情……

坦然,是面对诱惑的最好心境,也是人格的升华。世界上有太多美好的东西,然而,我们应该明白什么才是我们要追求的,人活着是为了一种信念,并为这个信念执著地走下去。这需要我们以坚强的意志抵制诱惑,战胜诱惑。

人在喧闹的繁杂中容易丢失自己,要战胜诱惑,注定就要忍受寂寞。寂寞是从物欲的陷阱里解脱出来的休息。了却繁杂,寻觅一个清清静静的所在,独享一会儿自在和轻松,心不被物欲所奴役,身不为世俗所驱,让人格升华,让情感净化,让心田润泽。我们面对一个万象纷呈的世界,滚滚红尘中难免有扰人的尘埃。正因如此,我们需要有一颗能安于寂寞的心,平静面对一切。这样,心绪就不会因喧嚣的尘世而焦灼和浮躁,物欲就不会与世俗随波逐流,情感也不会陷入难拔的旋涡。

战胜诱惑,还必须充实自己的心灵。哲人说,聪明的人不仅要打扮自己的外表,更要装饰自己的心灵。如果一个人经不住物质的诱惑,只在乎是否有华丽的外表,而放弃了自身素质的提高,那么这个人还谈什么魅力气质。就像一只漂亮的花瓶,里面也只是毫无生机的花。作为一个生命,我们有责任使自己的灵魂走得更远,也有义务选择好自己的人生航道。生命首先需要装扮的是心灵,是求知,从无知走向求知,才会从平庸趋往伟大。因为这个社会绝不可能只倚重于曼妙的舞姿和一掷千金的做派,能让你大放异彩的也决不是炫目的外表和包装,更有一种闪亮的东西,那就是思想的价值和对待生活认真而不虚妄的态度。

战胜诱惑,同时也教我们珍惜感情。或许有人认为,在现在这个充满物欲和金钱的世界中,感情已退居其次,变得不那么重要了。但是有一点却始终不会改变,那就是再多的金钱和财富都不会使幸福永驻,唯有人们之间那最可贵的情感,历久弥深,才会使你感觉到温暖。我们不能做个心灵残缺的人,不能因为狂迷于“拜金”或其他原因,而冷落或放逐了一颗爱心,要让自己的内心永远充满阳光。

人生之旅迢迢千里,各种诱惑无处不在。就让坦然做一潭你凝望的秋水,让寂寞做一处你歇息的驿站,让知识带给你一方纯洁的心灵净土,让爱心为你捎去困惑时的慰藉。

战胜诱惑,就拥有了凄清却美丽的人生,当你从物欲的深渊中走出,道路就在你眼前展开,你孤守着一片“单调”,但最终却给世界添上一道色彩……

点评

本文论述的侧重点不在于为什么要“战胜诱惑”,而在于怎样“战胜诱惑”,这样论证就更具现实性与深刻性。怎样战胜诱惑,作者开出了三帖药方:一是要有坦然的心境,二是要用知识充实心灵,三是要用爱心过滤或净化心灵。对症下药,富有针对性与说服力。

语言流畅,极富激情。

“海飞丝”洗发水

佚 名

腊月二十八那天,我匆匆忙忙地赶回了家。

其实,父亲早在一个月前就写信给我,信重复了“不要节省,饭要吃饱,衣要穿暖”等五年来一贯的内容之后,末尾加了一句“过年了,早点儿回来”。可我学业实在太繁重,没时间——不,这只是借口,事实上我潜意识里已经不太想回家了。在上海求学的时间长,有时候觉得上海和家乡简直就是正反两个“命题”:在上海我喝自来水,用“海飞丝”洗头发,和同学高谈阔论,看各种各样的精彩影视节目……可是,在家乡我只能喝又黄又苦的井水,用碱粉洗头,和儿时的伙伴相对无言,看14英寸黑白电视机中寥寥无几的电视节目……

但生活总还是生活,家乡也总还是家乡,每年的春节我还是要从一个“命题”到另一个“命题”的。

家里没什么变化,墙壁上还贴着我从小学一年级一直到高中三年级得的所有的奖状,有些奖状已经泛黄,但被擦得很干净;打开14英寸电视机,屏幕上照样跳动着朦胧的“雪花”;井水的味道也没变,还是又苦又涩;破旧的衣橱上还是,不对,衣橱上竟然有一瓶“海飞丝”洗发水。我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差点大叫起来。

母亲说:“那是你爹从县城买回来的。”我很奇怪,父亲洗头发是从来不用洗发水的。每个月只用碱粉洗一次头发,那还要等到村上的剃头匠挨家挨户剃到我们家的时候,而且洗头发时碱粉不多放,放多了他觉得是浪费:“留着可以发好几锅馒头呢!”在电视上看到洗发水广告,父亲还常教育我:“别信这个,碱粉洗头发最好,有钱多买点吃的,不要在这上面花冤枉钱。”我有时不爱听,就顶他两句:“‘海飞丝’能去头屑,碱粉能吗?”母亲也护着我:“儿子都已经长大了,你管那么多干吗?”

大年三十那天,我们全家都洗头发,父亲又要去拿碱粉,被我拦住了:“爹,你不是买了洗发水了吗?”

父亲愣了一下,才想起来:“瞧我这记性!”

洗完头发,父亲竖起大拇指:“这洋玩意儿洗完了,就是舒服。”

我也洗了头发,可觉得有点不对劲,仔细看看瓶子的包装,我知道了让儿子别花冤枉钱的父亲,这次自己却的的确确花了冤枉钱:“海飞丝”是假的。但为了不让父亲心疼那二十几块钱,我没有告诉他。

正月初十,我有些事,就提前向另一个“命题”转移了。临行前,按照家乡的传统习俗,父亲点燃一串长长的鞭炮,母亲则红着眼圈,依依不舍地问我:“放暑假还回来吗?”

我小心翼翼地回答:“暑假要搞社会实践,可能……可能没时间回来。”“不能回来就算了,学业要紧。”母亲说着从围裙里拿出了那瓶“海飞丝”,“本来这洗发水,你爹买来留着给你寒假和暑假用的,既然你不回来了,就带到上海去吧。”

我的鼻子一下子就酸了,忙接过洗发水,转头就走了,走出去老远,才敢回过头去,鞭炮还在炸响,泪眼蒙眬中,我发现父亲花白的头发在焰火的映衬下,已经凝成一片永恒的召唤。

点评

全文情节和情感围绕洗发水展开和升华。一方面是亲情和乡情的召唤,一方面是现代都市文明的诱惑。“我”在这两者之间艰难抉择。文章结尾,在“我”奔向另一个“命题”时,“我发现父亲花白的头发在焰火的映衬之下,已经凝成一片永恒的召唤”,“亲情的召唤”和“都市文明的诱惑”得到了妥善的、合理的解决,这虽是必然的,也是发自内心的,同时也是感人的。文章写得如此感人,得益于细节的描写,得益于情节安排的巧妙,更得益于作者提炼了一个似曾相识、自己却从未梳理过的一个情感故事。这样的故事就发生在你我的身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