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西方家庭教育理念

西方家庭教育理念

时间:2022-05-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西方家庭教育理念在这一节中主要是向家长们介绍一下西方家庭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开阔视野,起到学习和借鉴的作用。

西方家庭教育理念

【教学目标】在这一节中主要是向家长们介绍一下西方家庭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开阔视野,起到学习和借鉴的作用。

首先讲一个我在欧洲的亲身经历:

那是2001年,我在英国的时候到一个朋友家去做客。我记得是夏天,孩子们刚好放暑假。我们在喝茶的时候,我这个朋友12岁的儿子进来了,出去的时候看到他的头发后面剪了一个“耐克”的标识,就是商标。我当时觉得特别好奇,我就问为什么放在发型上?是理发厅给剪的吗?家长的态度如何?

让我惊讶的是,这个很酷的发型竟是我朋友给孩子剪的,看我听了后有点大惊小怪,就说:这孩子特别喜欢耐克,运动鞋和衣服几乎都是这个品牌的,所以,他也喜欢把耐克标志放在发型上。而且,我朋友谈到这件事的时候特别自豪,没有一点无可奈何的表情。后来我们又把话题谈到孩子的男女朋友的事情,她说,像她儿子那么大的孩子,有很多都有异性朋友了,当我说在中国不可能的时候她反而觉得特别地诧异。

我有一位同学和一个法国人结婚了,她的丈夫有两个孩子,女孩13岁了,和他的前妻一起生活,但是周末会经常来父亲家,有一次我的同学给我打电话,告诉我她前夫的女儿明天要带男朋友到他家来,她准备给他们做中餐。这件事情是在我到英国之前,所以,我当时觉得好奇怪,后来她来电话告诉我,那个男孩子穿得非常地正式,还打着领带到他家,就像个小大人。

我想这样的事情绝不可能在我们的家长和孩子身上发生。因为不符合中国家长的教育思想,而且会被邻居、亲戚、朋友笑话说孩子不听话,家长教育得不好等,无法被世俗所接受,就从这一个小小的事情就可看出中西方家庭教育的很大区别。

由于历史传统、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从这些差异也可以借鉴和学习。

一、西方家庭教育理念之一:尊重和理解

(一)西方家长尊重和理解孩子的心理和选择

西方家长普遍认为孩子从出生那天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无论是家长、老师还是亲友,都没有特权去支配和限制他的行为,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能替孩子做选择,而是要使孩子感到他是自己的主人,甚至在什么情况下说什么话,家长都要仔细考虑,尊重和理解孩子的心理。

在国外,家长不可以偷看孩子日记和信件,因为这不仅侵犯了孩子的隐私,还会关闭孩子发泄情感的、自我调节心理的渠道。可这种情况在中国的家长中会发生,还说是为了孩子好。

就拿大学的专业选择来说吧。在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几乎没有父母要你学什么?父母可以建议,选择权一定是孩子的。父母要尊重他们的选择。我有一个大学同学,大学毕业后到了美国,她的两个女儿都出生在美国。一次电话里很气愤地告诉我,因为前一天购物的时候她看到有两件衣服很好看,就给她的女儿买了,那时她的女儿15岁,她本以为她会很开心。而她的女儿问:你征求我的意见了吗?我有让你给我买吗?这在中国孩子身上是不可能发生的。她很生气,但她知道美国的孩子都是这样的,即便你想给他花钱,都要经过他的同意。

所以,在国外,孩子很小就学会为自己做主,有独立的意识。

(二)中国家长的支配欲强,要求孩子顺从自己的意愿

中国家长则大都要求孩子顺从、听话。家长认为孩子是家长的私有财产。有这样的观念以后,当孩子一出生,刚刚有一点懂事的时候,父母就朝着这样的方向去教育了。所以很多的父母经常抱怨: 我的儿子他不听话了,每天都快把我们累死了。 你越不让他碰什么东西,他就偏要碰,不让他乱跑,怕磕到桌子。刚刚摔了一下,现在老实了,总是没有记性。这样的家长至少还让孩子动,有的家长更过分了,怕孩子把刚刚收拾好的家弄脏,就让孩子坐在那里不动,孩子只能看书,看书累了就看电视。一个人不可以到楼下去玩,怕不安全。孩子只好听话,时间长了孩子就失去了朝气,同时也失去了生活的乐趣和学习的乐趣。

长大一些了呢?每天上学哪些衣服可以穿,哪些不可以穿,都要有家长来安排。选择哪个中学、交什么样的朋友,父母都要干涉。包括上大学,选专业都是由父母来决定的。我们父母好像都忘记了是谁在上大学,谁在学习?所以,当你问上高中的孩子你将来准备上那所大学,学习什么专业的时候,他们经常回答:不知道,或还没考虑这样的问题。因为父母为他们决定、为他们做主已经习惯了,就像我们前面讲的学习画画的男孩,学会了等着、看着,没有了自己的思想。

而有的父母不仅没有意识到危险,还以此为荣,只要孩子听话。但是他们没有看到后来的危机。所以,当孩子毕业的时候,也就是被社会淘汰之时。

二、西方家庭教育理念之二:学会独立

(一)西方家长让孩子自己动手学会独立

西方家长一般都相信孩子具有自我反省和自我教育的能力,所以孩子需要自己劳动,自己生活,从劳动中得到快乐,从动手中获得各种知识,学习各种技能。孩子能做到的,就让他自己做,这是对孩子的尊重。

比如在西方有很多这样的情形:父亲或母亲在前面走,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跟在后面走。他们认为这对孩子独立性的培养十分重要。

学生打工在国外是相当普遍的事情,挣自己的零用钱。上大学后,大部分家庭孩子的学费都是自己付的,与家长有钱没钱没有关系。成年后即便家长主动给孩子钱,孩子一般都不会接受的。

(二)中国家长对孩子是层层保护、种种溺爱

中国的家长生怕孩子磕着碰着,往往要抱着或拉着孩子走。上了大学,还要管学习,生活,甚至交朋友结婚、生孩子,都是由父母安排的。

我们的大学生家长要每月给孩子生活费。我们经常会听到家境一般的家长说,负担一个大学生挺不容易的,每月都要给钱。在国外听不到这样的抱怨,即使父母替孩子交学费也都是借给孩子的,以后要还的。要不孩子就向政府贷款

我们有的家长没有意识到,你不给孩子独立的机会,说得浅了叫“溺爱”,说深了叫“犯罪”。家长总害怕或担心孩子上当、受骗或遇到挫折等问题,但你剥夺了孩子的成长和成长过程中应有的收获和快乐。没有错误的人生是苍白的,同样,犯错误的过程也是成长的过程。

很多的经历就像我们的生理现象一样,孩子到了青春期一定是要叛逆的,只是有的孩子表现得不强烈而已,不强烈不代表没有。例如:有的家庭教育比较民主,孩子经常和父母沟通、交流,父母也关心孩子的心理需求等,所以孩子的叛逆表现不明显,有表现的时候父母及时发现,通过沟通化解了问题。

孩子大了,本应该懂得分担家长,体恤父母的辛苦,而家长偏要承担一切,结果我们可想而知了。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叫“鲶鱼效应”的定律。源于日本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古时候日本渔民出海捕鱼捉鳗鱼,因为船小,回到岸边时,鳗鱼几乎死光。但是有一个渔民,他捕的鱼每次回来都是活蹦乱跳的。他的鱼卖得价钱也比别人的贵一倍。没过几年,这个渔民就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富翁,直到身染重病,不能出海了,渔民才把这个秘密告诉儿子:在盛鳗鱼的船舱里,放进一些鲶鱼,为了对付鲶鱼的攻击,鳗鱼也被迫反击,始终处在战斗的状态中,鳗鱼的本能被充分地调动起来,所以就活了下来。

渔民孩子告诉儿子,鳗鱼死的原因是它们知道被逮住了,等待它们的就只有死路一条,生的希望就破灭了,所以在船舱里过不了多久就死掉了。

许多人都知道草原上狼的例子。澳大利亚的一个大牧场上经常有狼群出没,这些狼经常吞噬牧民家养的羊。于是,牧民请求政府和军队将狼群赶尽杀绝。政府下了一番工夫,命令军队消灭狼群。 狼没有了,羊不再遭受狼的袭击,数量大增,牧民对此非常高兴,认为预期的设想实现了。

可是,过了几年以后,牧民们却发现羊的繁殖能力大大下降,羊的数量锐减,并且新出生的小羊个个体弱多病,羊毛的质量也大不如从前。牧民这才明白,失去了自己的天敌,羊的生存和繁殖基因也退化了。于是,牧民又请求政府再引进野狼,狼重新回到了草原上,羊毛的质量和体格都提高了。

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没有竞争的环境是没有活力的。如果我们的孩子每天都在父母的呵护下生长,时间长了,同样不仅身体变得懒惰了,包括思想也同样变得懒惰了,自然就失去了本该有的本能。家长想一想,当我们自己遇到问题或困难的时候,虽然会沮丧或不开心,但一旦克服或征服了困难,是不是很有成就感?所以,家长的溺爱实际剥夺了孩子的生存本能,失去了成长过程中本该经历的痛苦和快乐。而且,有的错误或是苦难即使现在没有遇到,你也不能保证今后孩子长大了不会遇到。如果那时候遇到问题不知道该如何处理的话,那才叫悲哀了。所以,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应该让他们学会独立,学会为自己负责,承担该承担的责任

当太阳升起时,非洲草原上的动物就开始奔跑,狮子知道,如果它跑不过羚羊就会饿死;羚羊也知道,如果它跑不过狮子就会被吃掉。由此可见,如果一种动物没有竞争力,该种群自然要面临绝种的危险。同样一个人没有竞争了,那么这个人无疑要准备接受被淘汰的考验。

记住: 溺爱孩子就是在培养没有竞争力的孩子,最终要被社会所淘汰。

三、西方家庭教育理念之三:给予自然发展空间

(一)西方家长让孩子自由发展

西方人希望孩子成名成家的观念相对比较淡薄,他们并不煞费苦心地设计孩子的未来,而是注重孩子的自由发展,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为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具备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他们的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

基于这种观念,西方国家的很多家庭都十分重视孩子从小的自身锻炼。他们普遍认为,孩子的成长必须靠自身的力量,因此从小就培养和锻炼孩子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例如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装配摩托车,分担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简单木工修理等活计。此外,还要外出当杂工,如夏天替人推割草机、冬天铲雪、秋天扫落叶等。西方孩子从小就从事送报等劳动,本身就是一种吃苦精神的磨炼。在寒冷的冬天,当中国的同龄孩子还在热被窝里熟睡时,西方孩子早已起来挨家挨户去送报了。这在娇惯子女的中国家长看来可能有些“残忍”,而正是这看似“残忍”的教育,造就了西方孩子独立自强的生活本领。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孩子逐渐成长为具有独立生存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二)中国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过分看重学习,爱与别人家的孩子比较,而且还是拿自己孩子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比,用孩子的弱势对比别人的强势

中国的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因而提出了超越孩子实际水平的高要求,采取了拔苗助长的教育方式,最终导致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和氛围在家庭里到处弥漫。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除生活上加倍关心外,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为使孩子学习成绩好,将来“光宗耀祖”,学习之外的事情家长都不让孩子干,似乎学习好就是万能的。而对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健康程度、道德情操以及公民意识等则关心甚少,有的甚至完全不顾。从孩子出生到成年,家长几乎把孩子的一切都包了下来,做饭、洗衣服、打扫、攒钱供孩子读大学、出国、结婚、养儿育女等。

心理学上有一种界定,说现代人的交往中,有一种行为叫做“非爱行为”。什么意思呢?就是以爱的名义对最亲近的人进行的非爱的掠夺。这种行为往往发生在夫妻之间、恋人之间、母子之间、父女之间,也就是世界上最亲近的人之间。夫妻和恋人之间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场面:一个对另一个说:“你看看,我就为了爱你,放弃了如此之多;我就为了这个家,才如此这般,所以你必须要对我重视或者回报”。不少母亲也经常会对孩子说:“你看看,自从生了你以后,我工作也落后了,人也变老变丑了,我一切都牺牲了,都是为了你,你为什么不好好念书呢?”所有这些,都可以称为“非爱行为”,因为,它是以一种爱的名义所进行的一种强制性的控制,让他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

下面介绍几种典型的几种“非爱行为”:

一是带附加条件的爱:许多父母并没有意识到对孩子过高、过多的要求就是一种“非爱行为”。

二是没有原则的爱:最常见的就是家长无限制满足孩子物质上的要求。

三是强制或限制的爱:就是家长往往打着爱的旗号,要么替代包办孩子的生活,要么强求孩子达到自己的标准。

我曾经看到有一本写如何为人父母的书,作者是一个英国的心理学女博士。她在书的开头说了一段非常好的话。她说: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距离和独立是一种对人格的尊重,这种尊重即使在最亲近的人中间,也应该保留。

尽管我们的家长都希望孩子成才、幸福,而这样的家庭教育既不可能令孩子成才,也难以让孩子得到幸福,因为社会的竞争,绝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更多的是意志、心理状态和做人的比拼。

四、西方家庭教育理念之四:重视与孩子心灵沟通

(一)西方家长注重沟通重视心理健康

西方的家长更加重视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因而很注意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关心孩子的心理需要。家长把快乐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来实施,他们经常和孩子一起讨论问题,孩子遇到不顺心的事也愿意跟家长商量。而且,家长经常和孩子一起活动,让孩子有被爱、被关注的感觉。

比如:国外有许多孩子养宠物,小猫小狗等,如果父母不同意他们养宠物,一定要告诉孩子不同意的道理。如果孩子一定要坚持那就要自己担负起看管他们的责任,不要影响其他的事情,这样父母就会同意。并不像我们的家长,家长说了算,根本不听孩子的解释。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健康的心理对于孩子的成才和健康人格的塑造至关重要。

(二)中国家长更关心生理需求而忽视心理需求

中国不少家长的做法却正好相反,他们日常生活中对子女的关心基本上集中在孩子的生理需要方面,很少关心甚至根本无视孩子的心理需求,忽视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和性格、意志的磨炼。其结果是在相当程度上导致了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过低,以至经不起生活中的压力和挫折,即使是一件小事也能使他沮丧、颓废、自暴自弃,动辄离家出走,甚至轻生厌世。此类事件近几年各媒体屡有报道,这些大部分都是家庭教育水平低下的结果,更确切地说是家长忽视对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而造成的悲剧。

每个人都渴望被爱,孩子更是如此。孩子是需要关怀和呵护的,父母应多腾出一些时间陪陪孩子,我们可以做的最伟大的事情莫过于让别人知道他们能够爱并且被爱着。在交流中,无声的行动有时与话语一样起到交流的作用,更能体现父母对孩子的爱和赏识。所以,在国外,特别是欧洲,到了周末很多商店都是关门的,全家一起到郊外过周末,通往郊区的路上都是汽车,基本每个家庭都带孩子去郊外,在享受大自然生活的同时和孩子娱乐,到大自然中去学习。我们在电影里也常常看到房车,有的家庭开房车,没有房车的就在小汽车后面加一个小拖车,车上拉着自行车、帐篷什么的,还有的到郊外去骑马。总之,家长一般都是要和孩子一起过周末的,所以,在国外基本是没有人加班的,国外有个规定,如果加班的话,要给平时工资的好几倍,即使这样也很少有人加班。

世界上最宝贵的并不是拥有很多财富,而是只要父母和孩子可以快乐地生活在一起,就是最幸福的事情。做父母的无论工作多忙、事业多重要,都要尽量抽出时间陪陪孩子,让孩子感到亲情的温暖,生活的幸福。因为只有父母的爱和关心,才是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关键。

五、西方家庭教育理念之五:从小培养生活行为和习惯

(一)西方家长从小教起从日常培养好习惯

西方家长重视从日常行为与情感中对孩子进行“做人的教育”,注重从内心情感去尊重别人,看重的是日常生活的行为与习惯的培养。而且,父母以身作则,做孩子行为的榜样。

大家可以在电影里看到过这样的情景,外国人每个人一个盘子,每次吃饭的时候,盘子里是没有剩饭的。虽然这是生活中的小事,可是我们中国的孩子就没有这么好的习惯。

因为我经常在国外,所以比较了解外国人的习惯,在一起吃饭从来不给夹菜的。有一次,一位荷兰的朋友到我家做客,咱们中国人的习惯就是热情,所以,我妈妈一看她把碗里的饭都吃了,就认为她特别地喜欢,马上又给添了饭菜。我的朋友看着碗里的东西,难受极了,已经吃饱了不说,如果这次再吃干净,我妈妈可能还给她。我看出来了,就告诉妈妈不要再给了,我妈妈还说我不够大方。

在中国的情况不用我说大家都知道,如果行人要过马路,一定要注意汽车,不管是红灯还是绿灯,也就是人要躲汽车。在国外,汽车遇到红灯一定要停下,等到变了绿灯才可以走。不管马路上有没有人。如果已经变绿灯了,汽车也一定要等人走后才可以开过去。如果在小的路口,没有红绿灯,只要司机老远看到行人都要慢下来,等行人过去以后,汽车才可以走,如果见到老人,不可以鸣笛催促老人。这些就是生活中的小事,但表现的是一个人的修养和对别人的尊重。这些行为习惯一定要从小养成。

(二)中国家长不够重视“做人的教育”

中国家长和教师往往脱离孩子心理发展的实际,经常讲一些做人的大道理,而自己的以身作则不够,例如在公共场合大声说话、对人没有礼貌等。

再看看我们现在的独生子女们。70年代的独生子女政策开始实行,现在我们第一代的独生子已经成家立业,他们的孩子也到了该上学的年龄了。而这一代人的特殊生长环境,让他们现在很困惑。因为每个家长只有一个孩子,万般宠爱于一身,所以他们不知道一个馒头是要分给兄弟姐妹,不懂得大孩子的衣服小了给小孩子穿,不懂得什么叫“补丁”……

在家里爷爷奶奶常说的是:只要你学习好就是我们家的小功臣。 所以,即便考上大学,也不懂得礼貌谦让。经常会在图书馆占得座位大而不亦乐乎,今天宿舍里谁没有打水或卫生没做而告到老师那里要换宿舍,根本不懂得什么是关爱。但是这些真的怪这些孩子吗?国家的国策没有错,是家长只注重了成绩,而忽略了品德教育,忽视培养孩子好的习惯。

今天的教育是做什么的?我们一直谈教育要循序渐进,这不仅适用于智力教育、知识教育,同样适合于做人做事的道德教育。教育不仅仅是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的文化的学习,教育关乎一个人的成长过程,是培养孩子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过程。一个坏的习惯可能会毁掉孩子的一生,一个好的习惯,可能就是人生成功的开始。这不是夸大其辞,这样的例子有很多。

福特公司不仅是美国汽车产业的巨头,而且改变了整个美国的国民经济状况,谁又能想到该奇迹的创造者福特当初进入公司的“敲门砖”竟是“捡废纸”这个简单的动作。

当时福特刚刚大学毕业,他到一家汽车公司应聘,一同应聘的几个人的学历都比他高,所以,福特认为自己没有希望了。当他敲门走进董事长办公室的时候,发现门口地上有一张纸,他很自然地弯下腰把纸捡了起来,看了看,原来是一张废纸,他顺手把他扔进了垃圾箱。董事长对这一切看着眼里。福特刚说了一句话:“我是来应聘的福特”。董事长就发出了邀请:“很好,很好,福特先生,你已经被我们录取了。”这个让福特惊异的决定,实际就源于他那个不经意的动作。从此以后,福特开始了他人生的辉煌之路,直到公司改名,让福特公司闻名全世界。

我很早以前也听过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个到美国使馆签证的中国学生,当天很幸运地拿到美国签证,可能是太高兴了,一出门就随地吐口痰,紧跟着就被叫了回去。签证官说:我们国家不欢迎像你这样的有不良习惯的人。

生活中的习惯决定了人一生的命运。所以,有些人常常说自己的命不好,实际是你自己的问题。很多人都在埋怨孩子这不好,那不好。可有谁埋怨我们自己教育的问题吗?

六、西方家庭教育理念之六:鼓励创新、探索

西方家长“鼓励创新”,而中国家长往往“满足于克隆”,前者鼓励孩子去超越前人,后者教导孩子在前人面前止步。

(一)西方家长鼓励创新

西方家长相信孩子具有同成人一样的独立研究、独立动手的能力,能以宽容的心态去营造一个利于培养孩子创造力的环境和氛围。他们对孩子所做的种种探索行为往往持积极、肯定的态度,鼓励孩子在生活中提出不同的见解,并对其中的疑问进行积极的探索。

即使家长认为孩子的某一行为并不具有积极的效果,他们也不会过多地干涉,而是让孩子在自己进行的探索中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予以纠正。

(二)中国家长往往满足于“克隆”

中国家长对孩子的探索活动大部分是持否定态度的。他们往往把孩子自己进行的“探索活动”视作“胡闹”而加以制止。所以,这也决定了我们的学习方法就是死记硬背,一味地灌输知识,不启发和教导孩子思考和提出问题。

例如美国孩子拆了家里的闹钟,若能装回,多数家长会称赞孩子,若是装不回,许多家长会与孩子一道把闹钟装上,甚至鼓励孩子再拆掉重装一次。但中国孩子若拆了家里的闹钟,就算自己能装回,恐怕也没几个敢告诉家长的。

孩子往往在家长的严格管教下熄灭了创造性火花。

1979年6月,中国曾派一个访问团,去美国考察初级教育。回国后写了一份三万字的报告。

1. 学生无论品德优劣、能力高低,无不趾高气扬、踌躇满志,大有“我因我之为我而不同凡响”的意味。

2.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大字不识一斗,加减乘除还在掰手指头,就整天奢谈发明创造,在他们眼里,让地球掉个头好像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3. 重音、美、体,而轻数、理、化。无论公立还是私立,音、美、体活动无不如火如荼,数、理、化无人问津。

4. 课堂几乎处于失控状态。学生或挤眉弄眼,或谈天说地,或跷着二郎腿,如逛街一般,在教室里摇来晃去。

最后在结论部分是这样写的:

美国的初级教育已经病入膏肓,可以这么预言,再有20年,中国的科技和文化必将赶上和超过这个所谓的超级大国。

在同一年,作为互访,美国也派了一个考察团来中国。他们在北京、上海、西安的几所学校,也写了一份报告,在见闻录部分,也有四段文字:

1. 中国学生上课时喜欢把手放在胸前,除非老师发问时,举起右手,否则不轻易改变;幼儿园上课时则把手放在背后,室外活动时除外。

2. 中国的学生喜欢早起,七点钟之前,中国的大街上见到的最多的是学生,而且他们喜欢边走路边用早餐。

3. 中国的学生有一种作业叫“家庭作业”,据一位老师解释,它的意义是学校作业在家庭的延续。

4. 中国把考试分数最高的学生当作学习最优秀的学生,他们在学期结束时,一般会得到一张证书,其他人则没有。

在报告的结论部分他们是这么写的:

中国学生是世界上最勤奋的,在世界也是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他们的学习成绩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同年级学生比较都是最好的。可以预测,再用20年的时间,中国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必将把美国远远地甩在后面。

25年过去了,美国“病入膏肓”的教育制度共培养了几十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和一百多位知识型的亿万富豪,而中国没有哪一所学校培养出这样的人才,两家的预言都错了。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教育不是灌输,是点燃火焰。

现在我们想一想第一节课讲的2009年IEA的报告,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第一,但想象力与创造力却排名倒数第五。大陆的中小学只有4.7%的学生自觉有好奇心和想象力;不到1.5%的学生想锻炼自己的想象与创造力。

我们再回到开始讲的北京名校理科高考状元报考美国名校的故事,现在我们家长知道为什么被美国名校拒绝的原因了吗?

美国名校选择留学生的标准不纯看学业的表现。东方人重视各种头衔以及洋洋洒洒的奖状或经历,但对美国名校来说,他们更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学生内心世界里最真诚、最有兴趣的部分。美国学校会看学生是否真心投入某件有意义的事,而不是有计划、有目的性地参加。

如果从名校的这些标准来看,他们注重的就是我们前面讲的几点。中国奥数竞赛获奖人数越多,获得诺贝尔奖的希望就越小。不仅如此,中国每年有2千多名从美国毕业的博士生,但是中国出现一位像盖茨、戴尔、乔布斯这样的企业家了吗?我们中国有多少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和富豪?只知道读书而不会做别的事,便是书呆子。书呆子和只会吃饭的饭桶是一个样子。这话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的。我想,外国的许多老师和专家可能就是这么看我们中国学生的吧。所以,也就有了高考状元被美国名校拒之门外的事件发生。

(三)创新力和逆向思维能力是社会竞争力

不仅一个人没有了创新能力会面临竞争的失败,企业也同样。我前几天看新闻,SONY 由于企业巨额亏损,宣布2012年底前,全球大量地裁员约一万人,占企业的6%,原因是市场竞争激烈,还有产品缺乏创新。所以,缺乏创新的企业都难以生存了,而企业的创新就是人才的创新。

家长经常说现在竞争太激烈了,如果成绩不好,以后很难找到好的工作。社会的竞争真的决定成绩、知识和能力吗?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很大的电信公司招聘,招聘只有一个要求,要求懂一种叫“莫尔斯”的密码。因为是一家大的公司,所以,来应聘的人很多。应聘的当天,来应聘的人员被带到了楼道的两排椅子旁,让他们在这里等候。但是环境非常嘈杂,楼道里传出很多声音,应聘人员在那里等着。这时来了一个小伙子,已经没有座位了,他就在楼道里站了一会,突然就走进了应聘的房间。过一会,人力资源的人带着这个小伙子出来并说:你们别等了,这个职位已经有人了,就是这个小伙子。其他人非常不服气,我们等了这么半天,为什么这个职位就给他了呢?工作人员回答说:从你们一进来,就有一个声音一直在说,谁听懂了这句话,就可以直接进来,这就是“莫尔斯密码”。你们谁也没有听懂,只有这个小伙子听懂了,他就进来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在激烈竞争的今天,只有知识是不够的,除了知识之外,还有很多需要我们知道、了解和学习的东西。如果只是学习死知识,在这样的信息时代,竞争不可能取胜的。

七、国外家庭教育方法品鉴

下面介绍美国和日本的家庭教育方法,供中国的家长参考,或许可以得到一些启发。

(一)美国家庭教育中培养品德修养的12法则:

第一,归属法则。

要保证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要在充满爱的环境中成长,要在温暖的环境当中成长,强调父母要给孩子一个“爱家的理由”,孩子才会真得爱这个家。

我们现在好多家庭,孩子都不愿意待在这个家里,不愿意回家,不愿意和父母说话,还没有成人就渴望早点离开家。有的父母还说:孩子没有孝心,没有良心。其实这不完全是孩子的问题,如果家庭里充满亲情、温暖、关心、理解,孩子能不愿意回家吗?大人也一样,有的父亲不回家或回家很晚。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在外面代表快乐,回家就是痛苦。回家后不仅没有关心,还要盘问。

所以,美国人都强调责任在父母一边,家长要给孩子一个爱家的理由、回家的理由。

第二,希望法则。

美国的家庭认为父母眼中传达给孩子的希望就是孩子最好的动力。就是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任何时候都要鼓励孩子给孩子支持。在父母眼中孩子永远是最棒的。

可我们的家长恰恰相反。孩子永远听不到家长的肯定,看不到未来的希望。如果考试考好了,家长会说:有什么骄傲的,班上还有比你考得好的。如果考试考得不好,就更不得了。孩子本来就不好受,回家不仅得不到父母的安慰,还要接受批评,甚至否定的痛苦。你没希望了,你太笨了,你让我们失望等一系列打击孩子的话。 原来的好孩子被父母经常这样的贬低、挖苦和不信任,可以就会变得一蹶不振,失去信心,毁掉未来。我们应该向美国的家长学学。

第三,力量法则。

美国社会认为,家长永远不要和孩子斗,父母不能用对待成人的方法和方式与孩子赌气,不要强制要求孩子。

这也是中国家庭沟通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尤其是有青春期孩子的家庭,一些家长不懂得教育和孩子的生长规律,认为孩子造反了,不听话了,变坏了。所以,千方百计要和孩子斗,一定要搞赢孩子。认为不让孩子“服帖”的话以后就不得了啦。所以,文武一起上,直到孩子不反抗为止。家长要知道孩子的不反抗不是因为你对了,他听话了是因为他还小,没有足够的反抗能力,他的心里或许还会记恨。家庭中的战争本来就没有胜负之分,很多家长偏要斗出个结果,实际是两败俱伤。所以,家长一定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和孩子想办法沟通和交流才是最好的教子方式。

第四,管理法则。

在孩子未成年以前管束孩子是父母的责任,这一点应该引起家长的重视。

美国的家长虽然孩子从小就注重培养独立、平等、尊重的人格意识,但并不是没有原则,放任自流。特别是18岁以前,父母不能把未成年的子女推给别人,就是一定要在父母身边长大。在国外如果父母要去外地工作一段时间,都是一家人一起跟着走的,没有说把孩子留给爷爷妈妈或姥爷姥姥的情况。

而中国的家庭,特别是年轻一些的父母,生孩子是他们的任务,之后一切都成了爷爷奶奶的事情了。当然有的父母也是自己带孩子的。所以,现在出现了许多问题,教育方式的不同、溺爱、袒护等造成家庭矛盾,甚至孩子误入歧途。

第五,声音法则。

强调家长一定要倾听孩子的声音,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是家长了解孩子、理解孩子、引导孩子的前提。如果连倾听都做不到,孩子的教育就处于“盲人骑马”的状态。

我们许多家长不听孩子说话,只要孩子听他们的,还埋怨孩子不和他们沟通。

第六,榜样法则。

通过言传身教对孩子产生正面影响。孩子需要父母给出正面的影响,给出孩子正面的榜样,孩子才可以健康地成长。离孩子最近的父母每天说脏话、打麻将,还每天骂孩子,那孩子怎么能考出自己的水平呢?

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所以,我们父母是要给孩子一个好的榜样,就要从现在开始,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

第七,求同存异法则。

尊重孩子的看法,并尽量理解他们。我们经常说孩子与家长是有代沟的。虽然每个成年人都知道,当处理问题的时候就忘记代沟的存在了。所以,当家长和孩子对待问题产生分歧的时候,中国家长就要孩子必须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办。可美国的家长不是,如果遇到意见不一致双方都坚持自己的意见,家长就保留意见,求同存异。也就是给每个人空间。我们的家长可以试试这样的方法去理解孩子,去解决问题。

第八,惩罚法则。

当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可以给适当的惩罚,但要说清楚,惩罚绝对不是体罚,惩罚的目的是要让孩子知道以后不能再这样做。目的是让孩子记住。比如在家里,孩子之间打架,父母会让他们到不同的房间去反省一会,但绝对不是小黑屋,或到了吃饭的时候还不让孩子出来。而是过一会都平静了再让他们出来,问明情况,讲清道理,互相还要道歉才可以。

第九,后果法则。

让孩子理解其行为可以产生的后果,一定要培养他们做事负责的态度。如果不小心打破了邻居的玻璃,孩子都要亲自道歉,或用做零工挣钱买新的玻璃安上等。父母决不会无原则地替孩子出门求情。中国的情况往往是孩子犯了错,家长出来搞定,托人情、花钱买单。所以,现在社会上会出现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开车撞死人都不在乎,因为父母可以搞定,自己从来不知道什么叫责任。

第十、结构法则。

让孩子知道什么是道德底线,什么是法律底线,让每一个人都能有尊严地活着。大家知道,药家鑫的家庭教育最大问题就是忽视了对孩子进行的道德底线和法律底线的教育,才会出现这种现象。家长只注重分数、成绩以及孩子将来能否考上大学,而忽视了做人最基本的原则和道德教育,值得我们家长警醒。

第十一、20码法则。

距离法则就是强调父母和孩子之间要拉开距离,不要靠得太近,父母和孩子至少有保持20码的举例,让孩子有独立的空间。

有一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的一个实验:在一个刚刚开门的阅览室,当里面只有一位读者时,就派一名陌生人坐在这位读者的身边。实验进行了80次。结果证明,没有一个被试者能够容忍一个陌生人紧挨着自己坐下,有的人甚至明确地问:“你干什么?”

这个实验得出一个结论:没有人能容忍他人闯入自己的空间。人与人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即便最亲密的两个人之间也是一样的。

孩子也同样有这样的需求,如果离孩子太近了,就像每天拿着放大镜,所以,看到的都是不足。家长要给孩子空间,让孩子有成长的空间和快乐。我们常说距离产生美。

第十二、“四何”法则。

父母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了解“与和人在一起、干何事、在何地、何时回家”。就是在给孩子自由的同时,要掌握最基本的情况。就像一个放风筝的高手,风筝飞得再高、再远,那根线却永远在你的手中。

从以上的对比中我们不难看出,中西方的家庭教育从宏观到微观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西方家长在家庭道德伦理观念、家庭教育价值观以及能力培养、品德教育、创造性激发等方面都值得我国家长认真研究学习。不是说国外的东西都好,美国也会有青少年犯罪的社会问题,所以,我们还要根据事情学习和借鉴适合我们的东西。

(二)日本的家庭教育特点

第一、重视礼仪教育。

日本家庭教育非常重视对子女的礼仪教育。母亲做好了饭没告诉孩子吃,孩子是不能够自己先吃的。孩子在吃饭前,必先说一声“那就不客气了”。孩子每次离家或归家都有一套礼仪规矩。孩子每次出门都要和母亲、父亲说一声“我走了”,每次回家进门都要说一声“我回来了”。日本孩子文明礼仪行为已成为他们的习惯。

第二、重视对孩子的自立教育。

日本家庭从小就培养孩子自主、自立的精神。大部分家庭要求孩子做家务劳动,包括吃饭前后的帮忙、烧饭;让孩子收拾整理自己的房间及身边的东西;让孩子自己去买东西,等等。

日本父母非常支持孩子在学校里学好烹饪、缝纫等课程。在日本,孩子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适应生活和环境的能力都比较强。

第三、重视孩子抗挫折的教育。

日本的小孩走路时摔跤,父母不是主动扶他起来,而是鼓励他们自己去克服困难。在东京一个小公园,我有一次看到一个小学生在玩悬挂的游戏,由于她没有抓牢距地面2米多高的木杠而重重地摔在地上,她的父亲及姐姐都没有去扶他,而是跟她说了些什么,她的泪水含在眼里,但终于自己站了起来,又继续玩了。在日本,小学生在冬天都穿短裤,有的孩子腿冻得都发紫了,父母并不“心疼”,而是支持鼓励孩子那样做。

第四、重视创新教育。

日本家庭教育从小重视对孩子创新人格的培养,重视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和冒险精神。孩子提出的各种问题,父母都尽量解答。从小就鼓励孩子提问题,鼓励孩子有独立的想法、看法。父母经常带孩子到科技馆去看书,借阅图书,玩各种创造性游戏,发展孩子的想象力。日本父母很重视对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给孩子买来组装玩具,鼓励孩子从不同的角度组装各种各样的模型,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