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环境因素决定情绪

环境因素决定情绪

时间:2022-05-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情绪的三因素论认为,情绪的产生受到环境事件、生理状态和认知过程三种因素的影响,其中认知过程是决定情绪性质的关键因素。如果环境因素单独决定情绪,那么各组被试处在“决乐”环境的也应当快乐,处在“愤怒”环境的应当愤怒,但结果也不是这样。基于上述思想,沙赫特提出,一个人的情绪状态是由认知因素、生理因素和环境因素这三种信息在大脑皮层整合的结果。

情绪的产生

人在产生情绪的时候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情绪变化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一个人的情绪特征是如何形成的?对此,心理学家们提出了种种情绪理论。下面简要介绍一种受到广泛重视的理论——情绪的三因素论。

情绪的三因素论认为,情绪的产生受到环境事件、生理状态和认知过程三种因素的影响,其中认知过程是决定情绪性质的关键因素。

20世纪60年代,美国一个叫沙赫特的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饶有趣味的实验。在此实验中,要给被试注射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是一种激素类药物,人注射了以后,就会出现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呼吸急促等生理变化,但它对人的视觉无明显影响,也不会引起皮肤发痒等反应。

实验前先告诉被试,注射药物的目的是为了研究它对人的视觉是否有影响(这是为了掩蔽研究的真实目的,使实验结果更加可靠)。然后,把被试分为三组。告诉第一组肾上腺素的真实效果,如心跳加快、面红耳赤等,此组为知情组;告诉第二组被试假的药效,如皮肤发痒等,因为此组被试并不知道药物的真实效果,所以此组为假知情组;对第三组被试不做任何说明,所以此组为不知情组。这就是说,这三组注射的药物是一样的,引起的生理变化当然一样,只是他们得到的认知信息不同。

药物注射完以后,被试被个别地带到休息室等待药物起作用。休息室里已经有一个人。被试想当然地认为他也是一个刚刚接受了注射的被试,可实际上他是沙赫特的助手。此人对一半被试故意装出快乐的样子,用纸团和纸篓玩篮球,跳呼啦圈舞等,营造欢乐的氛围。对另一半被试,沙赫特的这个同伙存心营造一个令人愤怒的氛围:他与被试一起填一张涉及个人隐私人身攻击的调查表,他不断地咒骂、斥责,最后撕碎了调查表,愤怒地冲出室外。

随后询问每个参加实验的被试的心情,结果如下:处在快乐情景的第二组(假知情组)和第三组(不知情组)被试也很愉快,处在愤怒情景的这两组被试也很愤怒;而第一组(知情组)被试与他们不同,并不觉得自己怎么高兴或愤怒。

对这个实验的结果可做如下的分析:①第一组被试没有感到有对自己身体的反应作出它种解释的必要,因为他们早就明白,体内的反应是注射的药物引起的,环境因素(同伴的行为)无论快乐和愤怒,都与己无关。因此他们没有情绪反应。②第二组和第三组被试对他们所体验到的身体反应没有现成的解释,因而他们受到实验室同伴行为的暗示,把生理反应同快乐或愤怒环境联系起来,得到一种新的解释,于是产生了愉快或愤怒的情绪体验。

这个实验表明:①无论是生理反应是还是环境因素都不能单独决定情绪。因为如果生理反应单独决定情绪,那么全体三组被试的情绪应当是一样的,但结果不是这样。如果环境因素单独决定情绪,那么各组被试处在“决乐”环境的也应当快乐,处在“愤怒”环境的应当愤怒,但结果也不是这样。②生理反应与环境因素的结合也不能决定情绪。因为按照两因素结合的设想,分别处于“快乐”和“愤怒”的三组被试,应当产生相同的情绪体验,而事实也不是这样。③只有在环境作用和生理反应的基础上,有了认知因素的参与,才能决定情绪。第一组与第二组、第三组被试对他们所处的环境和生理反应的解释不同,从而产生了不同的情绪反应。

基于上述思想,沙赫特提出,一个人的情绪状态是由认知因素、生理因素和环境因素这三种信息在大脑皮层整合的结果。即认知过程通过回忆和对当前情境的评估产生结果,并将此结果送至大脑皮层;肌肉、腺体、内脏向大脑皮层输入生理变化的信息;环境中的刺激因素通过人的感知功能向大脑输入外界信息,大脑皮层将这些信息综合起来,从而产生一定的情绪反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