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政治改革,荣耀蒙古

政治改革,荣耀蒙古

时间:2022-05-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元朝官僚礼节耶律楚材在窝阔台统治时期,还从政治、法律、礼制等方面进行革新。在托雷监国两年后,蒙古贵族宗亲召开大会,选举大汗。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耶律楚材从行政上予以改革,主要是削弱地方势力,以此来巩固中央集权。耶律楚材在汉化改革的道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政治改革从一开始就遭到蒙古贵族的反对。

元朝官僚礼节

耶律楚材在窝阔台统治时期,还从政治、法律、礼制等方面进行革新。可以说耶律楚材在振兴蒙古民族史上功不可没。

重拾君臣礼,巩固中央权

判断一个民族文化的先进程度,必须要看其礼制是否先进与完善。

对于这一点,耶律楚材汉化落后的蒙古民族,为其制定跪礼,开蒙古君臣跪礼之先河,树蒙古国之皇威,可谓蒙古社稷之功臣。

确立跪礼

成吉思汗病逝后,未立新主。在托雷监国两年后,蒙古贵族宗亲召开大会,选举大汗。此次选举,窝阔台与托雷互相谦让,以至于会议开了四十多天都还没有结果。这和其他朝代略有不同,皇位大家不抢着去做,反而互相让来让去,看来是一个可开化的民族。

耶律楚材眼看会议不断被拖延,知道再这样下去就会引起争端,于是上奏托雷,希望他遵从成吉思汗遗命,早日让窝阔台继位。耶律楚材看出托雷的犹豫之意,便说:“过了明天,就再没有吉利的日子了。”

耶律楚材在天象和占卜方面的成就,蒙古统治者是极为信服的,于是他们在第二天为窝阔台准备了登基大典。而登基礼制由耶律楚材制定。

在窝阔台继位时,耶律楚材依照中原礼制之传统,要求所有蒙古宗亲能够按照君臣之礼跪拜。此举和蒙古素有的习俗完全不同。

一直以来蒙古并没有什么严格的君臣之礼,像成吉思汗这样的大汗,也只不过是部落联盟的头儿,虽拥有军事权力,和其他部落首领却一直以兄弟相称,并未表现出君臣之分。

而跪拜礼却是中原礼制中对至高无上皇权的肯定,并且不可超越。

为了确立跪礼,耶律楚材便向窝阔台的大哥察合台游说:“你虽然是大汗的兄长,但从职位上看仍然是臣子,按照礼节,臣下应该对君王实行跪拜。只要你带头跪拜,其他人就莫敢不拜了。”

察合台认为耶律楚材说得有理,便照做了。这为蒙古皇族树立了皇威,跪礼也一直被延续着。登基大典后,察合台还感慨一番,对耶律楚材高赞道:“你真是社稷的功臣啊!”

巩固中央集权

任何一个朝代,都存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矛盾。而蒙古帝国统辖的区域越来越大,该怎样管理才能保证中央对地方的绝对控制,达到中央权力不受侵犯的目的呢?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耶律楚材从行政上予以改革,主要是削弱地方势力,以此来巩固中央集权。

在窝阔台的支持下,蒙古国有了自己的中央行政机构,设立中书省,并确立了绝对的权力。后期又实施军民分治的措施,将军权、民权和财权三权分立。这在上文中已经详细介绍过了。

这个举措大大加强了元朝的中央集权制度,而且还有效压制了地方势力的滋长,避免了分裂因素的扩张,可谓一箭双雕。

轻徭役赋税,重法度刑责

耶律楚材当政时期,他还在赋税制度上加以改革,减轻民众的徭役赋税,并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条文加以约束。

赋税制度

蒙古族是游牧民族,一直以来不断向外扩张,进行掠夺,主要是因为待在草原上,很多生活日用品都无法供给。

而其掠夺方式却极为野蛮,攻克一个地方之后,往往是把人、财、物都打劫一空,然后论功分赏。

这种蛮荒的掠夺对中原农耕文化造成了极大破坏,也使生产力停滞不前,甚至倒退。最为关键的是,蒙古人攻克了中原地区却不知如何来统治。

他们一直以游牧为生,根本不知农业经济到底有多重要,以至于有一次,一些大臣上书窝阔台说:“汉人对我蒙古国来说没什么用,我们干脆把这些中原人消灭干净,然后把他们的土地用来放牧。”

对此,耶律楚材劝说窝阔台:“陛下将南伐,军需宜有所资,诚均定中原地税、商税、盐、酒、铁冶、山泽之利,岁可得银五十万两、帛八万匹、粟四十余万石,足以供给,何谓无补哉?”(《元史·耶律楚材传》)

耶律楚材充分抓住了窝阔台的心理,有的放矢,说服了窝阔台。他接下来便制定了一系列的赋税制度来统治中原地区。

他制定了地税、丁税、商税等制度,但都为民着想,税率相对较低。当时就有人反对这么低的税率,耶律楚材解释说:“历史上,许多赋税最初定得都很轻,后来由于官员各方面的剥削都变重了,所以如果开始就定得很重,后来人们就过不下去了。”

耶律楚材这种以赋税治中原的方法,保全了中原地区的农业文化。而他轻赋税的思想,又是一切从民众出发,有助于恢复发展生产。

颁布法典

蒙古过去的主要法令、法典是部落联盟间的“扎撒”,基本没有自己的法律。

随着蒙古统治区域的不断扩大,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问题也显现出来,而且愈发严重。

针对这一现状,耶律楚材依据中原法律制定了《便宜一十八事》,以此作为临时法律。这部法典在税收、贪污、死刑的处理方式等方面加以约束,对当时的社会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

但这只是临时法律,还很不健全。可是蒙古的游牧文明根本制定不出适合中原的法律,于是他们沿袭金朝留下来的《泰和律》,以此管理中原地区。金朝受汉化影响较深,故其《泰和律》还是比较适合中原地区的。

通过一系列法律、赋税制度的制定和推行,中原地区渐渐稳定下来,经济又开始复苏。而这一切,很多都要得益于耶律楚材对蒙古的汉化,可以说,是耶律楚材保全了中原。

砥柱中流断,藏舟半夜移

明星陨落

耶律楚材,蒙古帝国杰出的政治明星,对元朝影响深远。当他陨落之时,真可谓砥柱中流断,藏舟半夜移。

耶律楚材在汉化改革的道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政治改革从一开始就遭到蒙古贵族的反对。而且窝阔台也并非对他言听计从,有时也会有所矛盾,故其部分措施并未被实施。

1241年,窝阔台去世,脱烈哥那(窝阔台皇妃)以长子远征尚未归来为由,擅自夺取国家政权,并统治五年之久,史称“乃马真摄政”。

在这段时期,耶律楚材对乃马真皇后的很多做法都极为不满,弹劾却被排挤。公元1244年,耶律楚材悲愤而死,一颗政治明星就此陨落。

耶律楚材祠

耶律楚材对蒙古统治中原贡献颇多,所以他去世的消息传出之后,举国悲恸。许多蒙古人都痛哭流涕,如同丧失自己的亲人,整个蒙古国接连几天都听不到奏乐的声音。而汉族士大夫们听说此事,更是涕泣相吊这位重用儒士的杰出改革家。

当时人们对耶律楚材的死都感到非常悲痛和惋惜,有许多人给予他极高的评价。与他同时代的暮之谦在《中书耶律公挽词》中写道:“忽报台星折,仍结薤露新,斯民感天极,洒泪叫苍旻。”挽词的悲痛之情显而易见。

后世人也对他评价极高。明朝的张溥认为他对蒙古国的贡献非同一般, “相二帝,辟草昧,开基元德”,功绩可与周召二公相比。还有人评价他“功德塞天地”。

耶律楚材生前要求葬于故乡的翁山(今北京颐和园的万寿山)。元世祖二年( 1261年),忽必烈遵从其遗愿,将其遗骸移葬此处。元文宗时期,又追封他为广宁王,谥号文正。

乱世文人

耶律楚材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在文学上也有较高造诣。他著有《湛然居士集》,收录了660余首诗。这些诗歌多取材于他随成吉思汗南征北战时的风土民情、奇瑰景观。诸多诗篇中,介绍西域的就有 50多首,这些诗成为后人研究西域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耶律楚材擅长写七律,其诗韵律流畅,气调沉稳,时而雄健豪放,时而风骨柔情,时而又情调苍凉。此处列其《阴山》一首:

八月阴山雪满沙,清光凝目眩生花。 插天绝壁喷晴月,擎海层峦吸翠霞。

松桧丛中疏畎亩,藤萝深处有人家。 横空千里雄西域,江左名山不足夸。

耶律楚材的很多诗词都以自己为题材,写出了他起起伏伏的人生。例如他在词《鹧鸪天·题七真洞》中就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花界倾颓事已迁,浩歌遥望意茫然。 江山王气空千劫,桃李春风又一年。

横翠嶂、架寒烟。野花平碧怨啼鹃。 不知何限人间梦,并触沈思到酒边。

耶律楚材在文学上的贡献远不止这些,单从这一方面来说,他都堪称乱世之文学巨人,足以名留文坛。

盖棺定论

耶律楚材在蒙古汉化的道路上殚精竭虑,他的一系列汉化改革,使得蒙古渐渐向汉文化靠拢。他的很多措施也保全了中原地区的先进农业文明,并使之得以延续绵永,使得天下太平,民富安康。

在当时,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他的很多主张也没有能够成功实施,但他在蒙古汉化的道路上,却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元世祖忽必烈继位以后,沿袭了耶律楚材在经济、政治、军事、赋税等方面的改革,并将其发扬光大,可见耶律楚材影响之深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