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知道”分子,让我把你摇醒

“知道”分子,让我把你摇醒

时间:2022-05-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知道”分子,让我把你摇醒“知道”分子,让我把你摇醒五四新文化运动近百年,我们谈论这个话题,不仅仅有一个回望、纪念的意义,同时也希望对推动现实社会加快向现代化转型起一点建设性的作用。我的发言标题袭用了孙绍振先生最近一篇文章的标题,他的原题是《北大中文系,让我把你摇醒》。有人讥刺知识分子应该叫“知道”分子,因为他们几乎完全抛弃了知识分子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知道”分子,我要把你摇醒!

“知道”分子,让我把你摇醒

“知道”分子,让我把你摇醒

五四新文化运动近百年,我们谈论这个话题,不仅仅有一个回望、纪念的意义,同时也希望对推动现实社会加快向现代化转型起一点建设性的作用。

我的发言标题袭用了孙绍振先生最近一篇文章的标题,他的原题是《北大中文系,让我把你摇醒》。记得多年前,我曾突萌一点小“野心”,想写一部以纪实的方式全面呈现五四运动的书。当时我工作的军报记者站在南京军区宣传部,宣传部资料室里有不少涉及五四运动的原始资料。我看了不少资料,发现实际情况和广为流行的一些观点并不相符。比如,我们热爱鲁迅,但学界称鲁迅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是否准确,就值得商榷。因为,“旗手”应该是走在最前面的人,是这场运动的发轫者。鲁迅是新文化运动中文学成就最突出的文学大家,也是思想启蒙大家,是毫无疑问的。但五四新文化运动最初发出声音的并不是鲁迅。1940年,在蔡元培逝世时,陈独秀说:“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社会发展之必然的产物,无论是功是罪,都不应该专归到哪几个人;可是蔡先生、适之和我乃是当时在思想言论上负主要责任的人。”对这问题且不论。等到我看完周策纵先生的大著《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我便丢下搜集到的所有资料,放弃了写书的想法,因为我感到这是一部研究五四运动的里程碑式的著作,其中不仅充满学术新见,也类似《万历十五年》那样生动可读,因它不是纯学术性的,而是依据具体史料来阐述观点,正是我所期待的客观、具体了解五四运动的一部书。我再写类似的东西无法超越,明智的态度是放弃。

在今天确有不少学界人士,即使不是全面否定五四新文化运动,也是以反思历史的名义夸大了五四运动的某些负面效应。如有人认为五四运动的后期导向了“暴力革命”,而中国现代化的路径应该是渐进式改良。这问题讨论起来很复杂,我认为历史发展有它内在的必然逻辑,置身其中和当“事后诸葛亮”感觉恐怕完全不同。我再举一个实例:美国汉学家葛浩文先生写过一部《萧红传》,去年来中国领萧红文学奖,途经上海,我跟他有机会就现当代文学讨论了近两个小时。他就有一个观点,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是失败的,其持论依据是提倡白话文,使中国作家的汉学功底和语言能力大大倒退。纯粹从文学语言角度说不无一定道理。现代文学史上的那批大家,胡适、鲁迅包括陈独秀虽倡导白话文,但他们的国学功底都非常扎实。在这方面,当代一线作家大概连当年的鸳鸯蝴蝶派都不如。但葛先生显然忽略了提倡白话文在开启民智、传播新思想、新知识方面的伟大贡献,包括马克思的理论进入中国。我不知道,如果用文言文来翻译《资本论》,是否有可能?因此,五四新文化运动在发挥启蒙作用、推动中国向现代化转型方面的伟大功绩应该得到充分肯定。文学革命只是新文化运动的组成部分,并非全部。五四新文化运动所倡导的某些核心理念,在今天尚未过时,如“科学”与“民主”。现代化的两个重要指数:经济的繁荣富强和政治上的高度民主,都仍与这两个理念密切相关。

但当下中国社会的现代化,显然要面对的实际问题与近一个世纪前完全不同。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国走向现代化,需要继续高举“启蒙”的大旗。新媒体文化产业与新世纪文化启蒙两者并无冲突,两者完全可以兼容。应该让文化产业承载启蒙的功能,在重塑国民人格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比如,说文化产业一个重要的方面大概离不开具有强势影响力的影视剧。如果影视剧仅仅考虑收视率娱乐大众,我们的影视剧的质地就永远只能在低水平循环。但是承载有价值的先进理念和人文思考的影视剧,则可以做到内容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兼容。但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容易,比如电视台要靠广告生存,收视率低了,就会受到来自广告商的压力

前面绕了一大圈,我最想说的是两点:当下中国推进现代化的全面进步需要继续启蒙。但今天“启蒙”应立足于当下中国的实际,仍然要强调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照搬西方社会和学人的观点和价值观,可能会遇到水土不服的境况。某些理念很时髦,挂在嘴上也很容易让人觉得此人思想很前沿,但实际操作起来会困难重重。中国现代化应该走“中国式现代化”之路。如同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道路,每一个国家也都应该有自己的发展路径。这当然不是为了强调“中国式”而排斥吸收他人好的东西。在刘绪源与李泽厚的对话中,我看到李泽厚为中国现代化设计的路线图是:首先是经济发展,然后是个人自由,再后是社会公正和政治民主。我看了觉得很有见地。但具体到某一点,都有很多复杂的问题需要面对和探讨。

接下来第二个问题:谁来担当启蒙的重任。这是一个需要文化巨人又缺少文化巨人的时代。今天的陈独秀、蔡元培、胡适、鲁迅在哪里?类似高尔基那样的不断思考民族性、国民人格存在问题的作家和知识分子在哪里?一种市场化后的物化的强大牵制力,几乎使所有知识分子都在做一些有利个人生存、却无助于社会启蒙和社会进步的事。他们“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对各种社会问题几乎视而不见。不要说启蒙,有些人为了获得个人某些利益,抄袭、复制、钻营几成常态。有人讥刺知识分子应该叫“知道”分子,因为他们几乎完全抛弃了知识分子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还有人形象地描述,当下大学教授忙于“两找”:一是找项目,二是找发票

“知道”分子,我要把你摇醒!

2012.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