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范文程为什么能始终稳居“大清第一文臣”之位

范文程为什么能始终稳居“大清第一文臣”之位

时间:2022-05-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范文程是清初一代重臣、文臣之首、汉官中最突出的代表人。那么,在“满官”、“汉官”矛盾尖锐的满清朝廷,范文程为什么能历经四朝,在皇权更迭的血雨腥风中,始终稳居“大清第一文臣”之位呢?范文程出生于辽东沈阳卫,是清朝著名的开国宰辅、文臣领袖,并且被列为中国历史上“十大谋士”之一。因此,在明争暗斗、血雨腥风的清初政局中,范文程能始终稳坐“大清第一文臣”的位置。

范文程为什么能始终稳居“大清第一文臣”之位

范文程为什么能始终稳居“大清第一文臣”之位?

范文程是清初一代重臣、文臣之首、汉官中最突出的代表人。那么,在“满官”、“汉官”矛盾尖锐的满清朝廷,范文程为什么能历经四朝,在皇权更迭的血雨腥风中,始终稳居“大清第一文臣”之位呢?

范文程,字宪斗,号辉,出身于名门仕宦家庭。范文程是宋朝大学士范仲淹的第十七世孙。范文程的六世祖名叫范岳,明朝初年在湖北云梦县任县丞。因为范岳在洪武年间获罪,因此范家从江西的乐平县被谪往当时的边陲重镇辽东都司的沈阳卫,范氏自此成为沈阳人。范文程的曾祖父名叫范锪,是明正德十二年的进士,在朝廷官至兵部尚书,但由于其为人刚直不阿,因而受到当权大臣严嵩的排挤,只好弃官回乡。

范文程出生于辽东沈阳卫(今沈阳市),是清朝著名的开国宰辅、文臣领袖,并且被列为中国历史上“十大谋士”之一。天命三年(公元1618年),努尔哈赤攻陷抚顺,范文程“仗剑谒军门”,参加后金政权。清太宗时期,范文程是主要谋士之一,深受清太宗皇太极的倚重,凡是涉及社稷安危的大计,如进攻明朝、进攻朝鲜、抚定蒙古、国家制度建设等等,范文程无不参与其中,对清朝的建立和巩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范文程自幼好读书,不仅头脑聪颖、才思敏捷,而且性情沉稳刚毅。投奔努尔哈赤以后,范文程对清廷一直忠心耿耿,绝无二心,无论换了哪个皇帝,他都有自知之明,因此,在他经历的整个清初的三朝四代历史上,范文程留下了丰功伟绩。

范文程是皇太极的最重要谋臣,因此难免招致摄政王多尔衮的诸多猜忌。顺治五年,摄政王多尔衮命令范文程等人删改《太祖实录》,范文程知道此事关系重大,一旦政局有所变动,就可能招致杀头之祸,于是他以养病为由,闭门不出。

范文程知道自己一生所进的奏章,大多都关系到重大的决策问题,尤其是皇太极当政时期,很多重要的奏章都是出自范文程之手。范文程把自己撰写的所有文件的草稿统统焚毁了。在范文程看来,这些东西都是非常危险的。纵观历史,历代伟人之作多是出自属下之手,但凡渲染此等事者,往往都没有好下场。范文程深谙此道,他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为了避免“功高震主”,以求“安身避祸”。

顺治十一年八月,顺治帝特加封范文程为少保兼太子太保。由此可以看出,顺治帝对范文程是相当敬重的。但此时,范文程却要急流勇退了。他在上疏称谢的同时,以体弱多病为由请求“退休”。顺治帝婉言慰勉,同意他“暂令解任”。然而,范文程去意已定。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以及官场政治的凶险,范文程是了然于胸的。

“退休”之后,范文程只是与亲朋好友种种花草、树木,写写诗词、歌赋,教教学生,再也没有过问政事。

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八月,一代谋臣范文程病逝,终年70岁。康熙帝亲撰祭文,并赐葬于怀柔县的红螺山,立碑以纪其功绩。几十年之后,康熙又亲笔书写了“元辅高风”四个字,做为祠堂横额。

范文程一生历经大清三朝四世,功绩堪比西汉之张良、大明朝之刘基。范文程面对各种复杂的形势,做到了识大体、顾大局,言所当言,为所当为,而且最后和张良一样,功成身退。因此,在明争暗斗、血雨腥风的清初政局中,范文程能始终稳坐“大清第一文臣”的位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