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化学计算条件转化

化学计算条件转化

时间:2022-05-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化学计算条件转化化学计算条件转化面对有难度的化学题,首先需要准确理解、熟练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其次要做好问题、条件、关系等转化。下面介绍几种化学计算的典型转化方式。若用化学反应方程式分步求解,计算繁杂、失分率高。4.一般转化为特殊有些化学计算题若从一般情况考虑,思路不畅、计算繁杂,有时考虑其特例,可将问题具体化,从而简化计算、迅速求解。

化学计算条件转化

化学计算条件转化

面对有难度的化学题,首先需要准确理解、熟练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其次要做好问题、条件、关系等转化。

所谓转化,本质上是将较为复杂、隐晦、困难的问题,通过一定方法和技巧转化为较为简单、明朗、容易的问题,目的是把不会做的题转化为会做的题。因此,转化做得好坏对能否解题有直接影响。下面介绍几种化学计算的典型转化方式。

1.陌生转化为熟悉

接触到一个难以解决的陌生问题时,要以已有知识为依据,将所要求解的问题与已有知识进行联系比较,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将陌生转化为熟悉,再利用已掌握的知识解决新问题。

例9 现有25℃的硫酸铜饱和溶液300克,加热蒸发掉80克水后,再冷却到原来的温度,求析出CuSO4·5H2O多少克(已知25℃时,CuSO4溶解度为20克)。

分析:结晶水合物的析晶计算难度大,是因带结晶水晶体析出会导致溶剂水量的减少,从而使结晶水合物继续从饱和溶液中析出,这样依次重复,最终使晶体的总量趋向于定值。因而,结晶水合物的析出过程实质上是无数次结晶的总结果。从数学上看,这是一类无穷递缩等比数列的求和问题,但初中学生未学。仔细分析题意,可抓住析晶后溶液仍为饱和溶液这一信息。设m1为溶质质量,m2为溶液质量,可得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S的关系为:

S∶(100+S)=m1∶m2

这就完成了化陌生为熟悉。现设CuSO4·5H2O的质量为x,则晶体中含CuSO4的质量和含结晶水的质量分别为

160x/250=0.64x,90x/250=0.36 x

由以上公式可得:

img203

解之可得x=28.2克。

例10 溶质质量分数为3x%和x%的两种硫酸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A.2x% B.大于2x% C.小于2x% D.无法计算

分析:求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课本无例题,教师也未必补充,题目新颖,陌生度大,看似无从下手。

若把题中两种硫酸等体积混合想像成熟知的等质量混合(化陌生为熟悉),则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x%。硫酸越浓密度越大,故等体积混合时,较浓硫酸的质量比混合溶液质量的一半要多,所以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应大于2x%。

2.局部转化为整体

复杂的化学问题多由几个小问题组成,若将这些小问题分离开来逐个分析解决,耗时费力且易出错。如能抓住实质,把问题转化为一整体状态考虑,常可简化思维过程,收效明显。

例11 一包FeSO4和Fe2(SO43的固体混合物,测得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1%,问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分析:这是用化学式计算物质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常见题。通常是先分别求出两化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再相加得到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进而算出硫元素在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

这种一步步递推的求解方法,思路和方向都对,但运算复杂,作为简答或填空题,一步不慎就可能失分。抛开定势思维,把S和O组成的原子团SO4看成整体(化局部为整体),铁元素占混合物的质量分数为31%,则SO4占混合物的质量分数为69%。在SO4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img204

故硫元素占混合物的质量分数为69%×33.3%=23%。

例12 KOH固体置于空气中,经测定含84.9%的KOH、5.1%的KHCO3、2.38%的K2CO3和7.62%的H2O。将此样品若干克投入98克10%的盐酸中,反应完全后,再加入20克10%的KOH溶液恰好中和。求蒸发中和后的溶液可得固体多少克。

分析:此题提供的数据多、信息量大。若用化学反应方程式分步求解,计算繁杂、失分率高。若抛开数据和细节,将溶液看成一整体(化局部为整体),则无论是KOH、K2CO3还是KHCO3,与盐酸反应最终均生成KCl。由于KCl中的Cl全部来自于盐酸,故可得关系式:KCl→HCl。据此可算得KCl固体的质量为:

img205

3.退中求进的转化

把一个较复杂的问题“退”成一个或几个简单问题,复杂问题常可迎刃而解。退就是转化,是退中求进的思维,常用于解决复杂化学问题。

例13 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向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25克胆矾(CuSO4·5H2O)或蒸发掉55克水均可得到饱和溶液,求该温度下硫酸铜的溶解度。

分析:设想不饱和硫酸铜溶液是由饱和溶液和55克水两部分(化复杂为简单)组成,55克水中若溶解25克胆矾(含16克CuSO4和9克H2O),恰好也是该温度下的硫酸铜饱和溶液。

根据溶解度定义,可得:

img206

解之可得S=25克。

例14 向1 000克未知溶质质量分数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过滤、干燥后得到蓝色固体19.6克。在所得滤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再加入足量盐酸,最后得到6.4克固体,求原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

分析:这道综合性题目可分解成三个容易作答的小题目。

得到19.6克氢氧化铜,多少硫酸铜参加了反应?(32克)

与铁粉反应生成6.4克铜,多少硫酸铜参加了反应?(16克)

据此,原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是多少?(4.8%)

将一定难度的综合题分解为数个简单题,实现由繁到简、由难到易的转化,这样做不仅学会了思考问题的方法,还增强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对后续化学课程的学习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4.一般转化为特殊

有些化学计算题若从一般情况考虑,思路不畅、计算繁杂,有时考虑其特例,可将问题具体化,从而简化计算、迅速求解。

例15 在两种化合物X2Y和YZ2中,Y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0%和50%,则在化合物X2YZ3中Y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分析:依两种化合物中Y的质量分数虽能求得Y在X2YZ3中的质量分数,但难度大、技巧性高,计算易出问题。由Y在X2Y中的质量分数,假设Y的原子量为40(化一般为特殊),由题意得X的原子量为(100-40)/2=30,Z的原子量为40/2=20。然后将X、Y、Z的原子量代入到X2YZ3中,得Y的质量分数为:

img207

例16 某结晶水合物化学式为R·nH2O,R式量为M,加热a克这种水合物使其失去结晶水,剩余残渣为b克,求n值。

A.bM/(18a) B.M(a-b)/(18b) C.18 M/ab D.aM/b

分析:此题经特殊化处理可简捷获解。设加热后残渣质量与原物质质量相等,即a=b(化一般为特殊),则n应等于零,代入各选项验证可知,只有选项B符合,故B为答案。这种思维方式对于求解某些字母型选择题常常有特效。

5.隐含转化为显露

有些题目表面看来缺条件,实际上解题条件就隐含在语言叙述、化学现象、化学原理之中。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充分挖掘题中隐含条件,化隐为显,架设由未知到已知的桥梁。

例17 将镁粉和碳酸镁的混合物置于氧气中灼烧,直至质量不再改变为止。经测定,灼烧后所得固体质量与原混合物质量相同,求原混合物中镁粉和碳酸镁的质量比。

分析:整个题目全用文字叙述,没有一个可供直接利用的具体数据。仔细审视题意,抓住关键词语,将“灼烧后所得固体质量与原混合物质量相同”转化为(化隐含为明显)“Mg吸收的O2质量等于MgCO3分解放出的CO2质量”,即可由2Mg~O2和MgCO3~CO2,导出44Mg~16MgCO3。这一关系式表明,在原混合物中镁粉与碳酸镁的质量比是(44×24)∶(16×84)=11∶14。

例18 已知某混合物由Na2S、Na2SO3、Na2SO4三种物质组成。其中钠元素质量分数为m,求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分析:混合物中三种元素只知一种元素的质量分数,要求另一元素的质量分数,通常情况无法求解。观察三种物质的化学式,发现隐含着十分重要的解题条件,即Na元素和S元素之间的质量比恒为(23×2)∶32(化隐含为明显)。现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m,则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2m/46,故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m-32m/46=1-39m/23

6.文字转化为图示

有些化学计算题叙述冗长、信息点多,一时难以理顺各种关系。若将文字信息转化为图示信息,则有可能使题意清晰条理、过程形象具体,从而可发现解题途径。

例19 把47克氧化铜与炭的混合物充分加热后冷却。已知反应中炭已消耗完,剩余固体的质量为36克。向此固体中加入100克4.9%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后,将滤液蒸发掉46克水,再冷却到t℃时,溶液恰好饱和(无晶体析出)。求:原混合物中含多少克炭;t℃时CuSO4在水中的溶解度。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和关于溶解度的计算三个重要知识点,所给信息头绪多、综合性强、逻辑思维要求高。若将文字信息转换成图示信息(见图14-2),则能帮助理清脉络,找到解题的关键点。

img208

图14-2 解题辅助思考图

例20 在托盘天平的两边各放置一只烧杯,烧杯内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同种盐酸(皆过量),调节天平至平衡。现向左边烧杯中投入纯锌7.8克,若要使反应后天平仍保持平衡,右边的烧杯中应加入多少克碳酸钙固体?

分析:不少学生见到天平平衡的计算问题有畏惧感,原因在于对平衡过程理解模糊。若根据题意将文字转化为图示(见图14-3),则增重和失重关系一目了然,就有可能降低问题的难度。

img209

图14-3 例20示意图和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7.8克锌与盐酸完全反应可放出氢气0.24克,故左边烧杯实际增重为:

7.8克-0.24克=7.56克

质量为y的CaCO3与盐酸完全反应,放出CO2的质量为44y/100,右边烧杯实际增重为y-44y/100。欲使反应后天平仍保持平衡,左、右烧杯增加的质量应相等,故有:

7.56克=y-44y/100

解得y=13.5克。

7.逆反转换

对从正向思考难以求解的选择题,可以转换角度假设某一结论正确,反推出题干条件是否成立,从而判断原假设是否成立。

例21 在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发现有少量金属析出,过滤后往滤液中滴加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析出的少量金属可能是什么?

A.Cu和Ag B.Cu C.Ag D.无法判断

分析:滴入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可知析出金属后溶液中还有Ag。若析出金属为Cu,因Cu与AgNO3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溶液中不可能有Ag。故析出金属只能是Ag,正确答案为C。

例22 5.6g不纯的铁片(含下列金属之一)和足量稀硫酸完全反应,产生氢气0.21g,则铁中所含杂质可能是( )。

A.Zn B.Cu C.Ag D.Mg

分析:所给5.6g铁片不纯,故由方程式

img210

可知反应最多产生0.2g氢气。现产生氢气为0.21g>0.2g,说明所含杂质不但能与酸反应产生氢气,且比同质量的铁产生氢气多,对照各选项,只有Mg符合这一要求,因而正确答案为D。

请你参与

(1)取12.7g含杂质的氯化亚铁溶于水,并与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反应得到30g氯化银沉淀,则氯化亚铁中所含杂质是( )。

A.NaCl B.CuO2 C.BaCl2 D.KCl

(2)一些不纯的二氧化锰粉末,测知其含氧的质量分数为38.5%,且其中只含一种杂质,则这种杂质可能是( )。

A.氧化铁 B.铁粉 C.二氧化硅 D.氧化铜

正确答案为:(1)A;(2)C。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