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自然之美——美的形态

自然之美——美的形态

时间:2022-05-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自然美与社会美总称为现实美,而艺术美则是现实美的反映。然而,就是这些自然物却也可以作为人们的审美对象,日久天长地与人们的审美活动发生着密切的关系。音乐作品中有许多都是作者对大自然之美的有感而发,进而歌颂大自然的力量。人既是唯一的审美主体,又是最美的审美对象。这是因为人是万物之灵,是物质发展的最高形态。

美的形态

第二节 美的形态

客观世界是极其丰富的,美的形态也千差万别。但是,按照它们所属现实世界的不同领域和范围,按照美的性质,可把美分为三大种类,即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自然美与社会美总称为现实美,而艺术美则是现实美的反映。

一、自然美

所谓自然美,即是指自然界中自然物与自然现象的美。诸如日月星辰、山水花木、鸟兽虫鱼、园林田野等等,都属于自然美的范畴。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除了赋予了我们各种生存所必需的物质,如阳光、雨露、空气、水以及各种食物等,更给了我们无穷无尽的精神享受,是人类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源泉。

根据是否直接打上人类实践的烙印这一基本标准,可以将自然美分成未经加工改造的和经人类直接加工改造的两种类型。

在神秘诡奇的自然界中,有许许多多的事物并未经过人类实践活动的直接作用;有些自然物,不但人们从未涉足,甚至连其真面目也未可知。然而,就是这些自然物却也可以作为人们的审美对象,日久天长地与人们的审美活动发生着密切的关系。像浩渺的星空,多彩的云霞,红彤彤的朝阳,皎洁的明月,辽阔深邃的海洋等,都属于未经直接改造的自然对象这一形态的自然美。

还有一类是经过人们直接改造、加工、利用的自然对象。这一类自然美带有人类实践活动的种种痕迹和烙印,直接体现着人类改造自然的本质力量,带有人的能动创造的特定标记。人的最重要的本质,就是能通过实践,通过使用工具、制造工具,从事物质生产并创造一个对象世界。正是通过物质生产,自然被改造了,成了人的作品,从而人在他所创造的对象世界中观照自己,面对此类形态的自然美,人们能在直观自身中获得审美的愉悦。那绿化了的荒山,金黄的麦田,绵延千里的防风林,健壮的牛羊,碧波荡漾的水库等等,就都同时体现着人类巧夺天工的智慧和大自然的造化。

在大自然四季转换、动静交替的过程中,蕴含着如音乐般的旋律起伏、节奏高低,本身就如一部和谐、完美的音乐作品。大自然中的一切都可以作为音乐美的表现对象,也都可以在音乐中找到相应的作品。因为正是大自然的美引发了各类艺术家的创作灵感,人类才有了那么多的艺术珍品……比如,文学家优美的辞藻、画家多姿多彩的图画、雕塑家具有神韵的造型艺术、音乐家扣人心弦的乐曲等等。

音乐是艺术的一种,它通过有组织的乐音所形成的艺术形象来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也反映自然中的美。大自然是艺术创作的源泉,是音乐的永恒主题,没有大自然的美,就没有音乐艺术的美。音乐作品中有许多都是作者对大自然之美的有感而发,进而歌颂大自然的力量。

两千多年前,哲学家们就提出,音乐起源于模仿。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说:“在许多重要的事情上,我们是模仿禽兽,做禽兽的小学生。从蜘蛛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燕子学会了造房子,从天鹅和黄莺等歌唱的鸟学会了唱歌。”

在《乐府古题要解》中就曾记载:伯牙学琴,三年刻苦钻研但并无很大成就。他的老师成连就划船把他载至蓬莱山,留他一个人在孤岛上。伯牙身单影孤,心中悲苦,但闻海水澎湃,山林呼啸,群鸟悲鸣。于是伯牙移情于天地,操琴作歌,终成天下作曲妙手。成连正是给了伯牙一个与大自然交流、陶冶心情、体验人生的环境,使他加深了对人生的体验,丰富了艺术感觉,于是创造出了有艺术神韵的音乐作品。

音乐艺术活动源于大自然,例如,各种鸟儿动听的叫声,凤凰展翅的优美舞姿,使我们的音乐家创作了《空山鸟语》《百鸟朝凤》等大量作品;大自然中五彩缤纷的花草、飘飘扬扬的雪花、郁郁葱葱的树林、奔流不息的河水、浩瀚而神秘的大海、巍峨耸立的群山、活泼可爱的动物等等更是许多音乐家热衷的题材。大自然千变万化,奇异的自然风光以及它所蕴含的神奇的力量,给了音乐家无限的想象和无穷的动力。

被称为“乐圣”的德国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正是故乡莱茵河畔的美丽风光,激发了他艺术的灵性,使他走上了音乐创作的道路。少年时代,他经常长时间地伫立在莱茵河畔,眺望远处起伏的山峦,凝视冲出峡谷的河水,甚至不愿让任何人去打扰他。在离开故乡十余年后,他还写道:“我的家乡,我出生的美丽的地方,在我眼前始终是那样的美、那样的明亮,和我离开它时毫无两样。”(罗曼·罗兰:《贝多芬传》,人民音乐出版社1978年版,第7页)。而且,对故乡自然美的这种深切感受,始终是他后来音乐创作的重要内容之—。很难想象,如果没有来源于自然美的灵感,贝多芬怎么能写出不朽的《田园交响乐》?

崇尚自然、返归自然,在宇宙间、在大自然中体验人生,这可以说是一种最高层次的人类精神存在方式,是一种从平庸凡俗的日常生活和生存状态中升华了的人生体验、生命体验。艺术家回归自然的体验源于对某种生命存在价值的探寻,对生命永恒境界的追求

二、社会美

社会美是指社会生活中诸事物的美。

社会生活是由人的实践活动和人构成的,所以,社会美既体现在人类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又体现在人类社会实践的成果上。社会实践的过程,是人的本质力量作用于对象世界的过程,美就体现在这流动的过程中。社会实践的成果凝结了人的本质力量,美就在这感性成果中显现出来。

社会美的核心是人的美。

社会美是一种重在内容的美,而社会美的内容是由人和人的活动构成的,所以社会美归根结底是人的美。人既是唯一的审美主体,又是最美的审美对象。人体,这个人类的外在形貌,这个自然的造物、劳动的造物,带着人类二三百万年演进的痕迹和信息,是地球上最神圣、最杰出的美形物。这是因为人是万物之灵,是物质发展的最高形态。

人的美除了外在相貌形体的美以外,更重要的是心灵美,人的内心世界的美,思想品质、精神面貌的美。人的最根本的特点在于人有思想和情感,人有巨大的创造力。人的最根本的美在于内心世界的美,即有崇高的理想、高尚的道德情操、聪颖的智慧才能,体现出和谐的人品,能以自身的创造性行为促进人类发展。同时,人的灵魂越是纯净,情感越是丰富,见识越是渊博,品格越是高尚,它外在的精神显现就越是具有迷人的风采和美的韵味。不能设想,一个丰满标致的女人,动作放浪轻挑,会给人以美的感觉。也不能设想,一个健壮挺拔的男子,满眼浑浑噩噩,会给人以美的感受。所以,完整意义上的人的美,应是具有强健肌肉和曲线魅力的身躯,与他的精神风范相一致,因而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去充实、陶冶、美化人的心灵。

三、艺术美

艺术美是艺术家对客观现实生活的能动反映,是艺术家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艺术家在对客观现实生活细致观察、体验和感受的基础上,经过对现实生活丰富素材的加工、改造,融入自己的审美理想,并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从而创造出可供欣赏的艺术形象。艺术美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是观念形态性的美。

艺术美是艺术家对现实美的主观反映,任何艺术形象无不体现着艺术家的心灵,倾注着艺术家的情感,无论是艺术创造还是艺术鉴赏,没有强烈的情感介入,就无法进行。

1939年在延安除夕联欢会上,诗人光未然朗诵了西渡黄河时目睹在险峡急流中船夫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而创作的《黄河》,冼星海听后深受感动,他感到诗歌中有伟大的气魄,描写出数千年来黄河的历史:愤怒的黄河,桀骜不驯的黄河,夹带着泥沙和喧嚣、耻辱和愤恨、生机和希望,从而激起了冼星海脑海中一个个跳动的音符,火焰般的创作激情,使一部代表中华民族精神丰碑的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在短短的六天内就创作完毕。作品气势磅礴,展现出一幅惊心动魄的画面;它向世人发出了怒吼,奏出了中华民族不可辱、不可战胜的凯歌!

情感性是艺术美的重要特征之一。艺术能表现情感,更重要的是它能以优于其他任何方式来充分地、自由地展示人们的想象和认识世界的情感欲望和情感力量,充分地、全面地、深刻地表现人类丰富多样的情感,而且艺术表现的情感是在对自然情感深刻体验后,经过选择、积淀、强化、升华等处理后的情感,其感染力是其他任何方式所无法比拟的。一旦我们进入艺术的情感世界,喜怒哀乐,都是审美体验。

艺术美需要情感,而情感越强烈、越深厚,就越能打动人、吸引人。我国著名诗人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感人心者,莫先事情。”《梁山伯与祝英台》,虽然梁山伯和祝英台执著地相爱,但在封建社会礼教的桎梏下,却不能实现其真爱。当他们的爱情遭到扼杀时,他们不顾一切地与封建礼教抗争,至死不渝。正因为作者把梁祝的爱情表现得如此强烈、如此悲壮,才引起了一代又—代人灵魂的震颤,使无数人流下悲痛的泪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