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张良拾黄石公兵书

张良拾黄石公兵书

时间:2024-05-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张良虔诚拜师张良虔诚拜师张良,字子房,汉族,传为汉初父城人。汉高祖去世后,吕雉夺权,将韩信、英布等人先后处死,张良隐退,幸免于难。张良还是忍住性子,便蹲下来,替老人穿上了鞋。张良望着老人的背影,觉得很奇怪。张良连忙答应了。张良迎上前去,施了礼。总之,正是张良的虔诚拜师,才让老师看到“孺子可教”的一面,传道授书于张良,这也成了张良此生最大的收获。警世良言君子隆师而亲友。

张良虔诚拜师

张良虔诚拜师

张良(约前250—前186),字子房,汉族,传为汉初父城人。汉高祖刘邦的谋臣,秦末汉初时期杰出的军事家,汉王朝的开国元勋之一,“汉初三杰”(张良、韩信、萧何)之一。以出色的智谋,协助汉高祖刘邦在楚汉之争中最终夺得天下。汉高祖去世后,吕雉夺权,将韩信、英布等人先后处死,张良隐退,幸免于难。

张良,字子房,是战国时的韩国人。韩被秦灭亡时,他虽然年轻,却胸怀大志,到处求师访贤,要为韩国雪耻。

有一天,他散步走到一座桥旁边,看见桥头上坐着一位胡子全白了的老人。老人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脚尖勾着鞋不停地晃动。张良觉得好笑,就多看了他几眼,老人见张良瞧自己,忽然一抬脚,把鞋甩到桥下面去了。然后,老人对张良说:“喂!你去,把我的鞋捡上来!”张良听了,心里很不高兴,可再一看,老人胡子、头发都白了,又挺可怜他,就强忍住性子,把鞋捡了上来,送到老人跟前。谁知那老人又把脚往前一伸说:“你给我穿上。”张良还是忍住性子,便蹲下来,替老人穿上了鞋。老人笑了笑,慢慢地站起来,什么也没说,大摇大摆地走了。张良望着老人的背影,觉得很奇怪。他刚转身要走,老人又回来了,对他说:“你这个小家伙不错,我愿意教你学点儿本事。五天以后的早晨,你在这儿等我。”张良连忙答应了。第五天早晨,他刚上桥,就见老人已经站在桥上了。老人生气地说:“你怎么让我老头子等你呀?这样可不行。要想学,再等五天吧!”又过了五天,张良一听鸡叫,就起身往桥上去,可老人又先到了。张良只好认错。老人瞪了他一眼说:“你要真想学,过五天再来。”说罢,拂袖而去。盼到第四天,到了晚上,张良连觉也没睡,半夜就到桥上等着。过了一会儿,老人一步一步地走过来了。张良迎上前去,施了礼。

老人高兴地说:“年轻人要学本事,就得这样啊!”老人从怀中取出一卷兵书,递给张良说:“你好好读这部书,将来准能成就大事业。”张良接过书,道了谢,还想再问些什么,老人转过身,头也不回地快步走远了。从此,张良专心致志地钻研这部兵书,最终成了一位著名的军事家,帮助汉高祖刘邦统一了全中国,开创了历史上有名的大汉王朝。

▶妙语点睛

张良的成功得益于老师送给他的兵书《太公兵法》:面对一个素不相识的老人故意让他捡鞋、穿鞋,他都能一再忍住性子,帮老人捡了又穿;当老人要教他本领时,他能一次比一次去得早,最终赢得了老人的认可和信赖,授之以决胜天下的兵书,助其成就大业。

总之,正是张良的虔诚拜师,才让老师看到“孺子可教”的一面,传道授书于张良,这也成了张良此生最大的收获。

▶警世良言

君子隆师而亲友。 ——《荀子·修身》

疾学在于尊师。 ——《吕氏春秋·劝学

事师之犹事父也。 ——《吕氏春秋·劝学》

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经: 途经好其人:爱戴教授自己的人,虚心向他 们 求教。隆礼:尊崇礼义) ——《荀子·劝学》

片言之赐,皆事师也。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