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传统街区的公共空间与互动

传统街区的公共空间与互动

时间:2022-03-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相反,在评事街等南京城南老街,作为一个传统街区,是以人为尺度而设计建造的。不同尺度、不同比例的公共空间具有不同的氛围与活力。城市中心的公共活动多为被动性接触,是连锁反应。这种偏爱却导致了城市公共空间的死亡。
传统街区的公共空间与互动_以评事街等城南传统街区为例_城市角落与记忆Ⅱ———社会更替视角

四、传统街区的公共空间与互动——以评事街等城南传统街区为例

1.物质规划对公共空间和互动的影响

(1)有隔墙——无隔墙

有无隔墙这一点,盖尔是针对小汽车时代的“邻里单位”社区设计而言的。在佩里的邻里单位社区规划思想(5)中,房门是朝向绿化带的,目的是让住户能够欣赏具有生态美景、乡村特色的绿色风景。而停车的平台则是设计在房间面朝街道的一段,作为车库使用。这样的设计显然是以小汽车为核心的设计,而忽略了街道的交往功能,忽略了人的交流需要。现代社会中新型社区中也基本上是多隔断的,虽然私密性较强,但阻碍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形成邻里关系的冷漠。相反,在评事街等南京城南老街,作为一个传统街区,是以人为尺度而设计建造的。街道上房屋的门口朝向基本是相对的,或者错位相对,一出门就可以直接面对对面的邻居,或相视一笑,或寒暄几句……这样的出入口设计,有助于人们形成交往,形成具有认同意义的交流圈子。

img9

img10

(2)间距长——间距短

在城南老街区中,街道的宽度一般为2~3米,而且有些巷子不到一米,俗称“一人巷”。这样的间距设计有利于人与人的交流,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传统街区互动。在社会学的研究中,有人研究过100米以内的社会性视阈。(6)

img11

img12

爱德华·T·霍尔(Edward T.Hall,1966)在《隐匿的尺度》中研究了西欧及美国文化圈的不同交往形式的习惯距离。亲密距离:0~0.45米,是一种表达温柔、舒适、爱抚以及激愤等强烈感情的距离。个人距离:0.45~1.30米,是亲近朋友或家庭成员之间谈话的距离,家庭餐桌上人们的距离就是一个例子。社会距离:1.30~3.75米,是朋友、熟人、邻居、同事等之间日常交谈的距离。由咖啡桌和扶手椅构成的休息空间布局就表现了这种社会距离。公共距离:大于3.75米,是用于单向交流的集会、演讲,或者人们只愿旁观而无意参与这样一些较拘谨场合的距离。(7)

虽然这样的尺度研究并不一定与中国人的传统习惯完全一致。但是,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建筑的大尺度和小尺度会对公共空间的塑造和人际互动的形成产生巨大的影响。纷繁生活始于足下,慢速度、小尺度与精心的细部设计将更有助于公共生活的形成。不同尺度、不同比例的公共空间具有不同的氛围与活力。所有有意义的社会活动、深切的感受、交谈和关怀都是在人们停留、驻足、休息或步行时发生的。问题是如何减少人们在这一过程中所遇到的干扰,使得空间既十分紧凑,给人以丰富的体验,又有足够的回旋余地。人们乐于互动受主观因素影响很大,当我们在间距较短的传统街区走动时,我们会感到互动的需要,会产生交流的冲动。另外,老街区蜿蜒或富于变化的街道可以使步行变得更加有趣,而且弯曲的街道比笔直的街道通常在聚集人群、进行交流方面更具有优势。

(3)高速度——慢速度

img13

img14

公共空间中的户外活动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每一种活动类型对于物质环境的要求都大不相同。城市中心的公共活动多为被动性接触,是连锁反应。人们在户外逗留的时间越长,发生邂逅的几率越高,交谈的情况也越多。高速度交通和慢速度交通对人们在户外逗留的时间有很大的影响。在老街区的街道,一般交通方式是步行,偶尔使用三轮车和自行车。步行这种慢速交通使得人们在行走过程可以产生更多的互动,笔者在调查过程中,看到基本上整条街区的人们都相互熟悉,而对我们这些陌生人的到来则很惊奇。这种慢速行走过程中的打招呼、寒暄等对整个街区人们的了解熟悉,对整个街区归宿感的构建产生了较大的作用。

(4)不同标高——同一标高

img15

img16

公共活动作为一种原初的接触形式,为其他的接触形式创造了基础。公共活动的首要先决条件是相聚在同一空间。相聚在同一个空间中才有可能产生接触。这样才意味着在城市或居住区内有机会观察和倾听他人,也意味着可能获得有价值的信息。传统街区对住户之间房屋标高的设计、住房与公共空间标高的设计,都体现了宜人尺度的思想。住户之间房屋、住房与公共空间的标高都基本一致,这为邻里的交往和公共空间活动的形成,打开了方便之门。住户可以方便而自由地进出,能够在城市建筑和人群之中流连,能够从空间、建筑物和城市中得到愉悦,能够轻轻松松与人见面聚会、交流交往……正因为如此,城南传统街区才能够形成如此丰富多彩的公共空间生活,才能够形成具有社区意义的归属感。而室外空间活动,作为一种独立的行动和一种可能的开端,在同一标高的衡量下也具有现实的意义。

(5)避开他人——接近他人

柯布西耶的“阳光城市”反映了对于阳光、光线和开敞空间的偏爱,直接向阳布置与联排式的公寓楼根据阳光的方向采用开放性的行列式建筑布局。这种偏爱却导致了城市公共空间的死亡。它忽视了建筑与公共空间中的社会心理因素,对公共空间不感兴趣;认为街道和广场是多余的,代之以公路、行人道和无际的草地。公共空间提供的功能与人所实际需要的相距甚远成为新城区的特征,而以汽车为主的交通系统使户外活动更加减少。这种忽视宜人尺度公共空间塑造、以避开他人为目的的规划甚至被戈登·库伦称为“荒漠规划”。

img17

img18

与之对应,传统街区却具有接近他人的建筑布局设计。由于当地住宅布局形式比较密集,这使得大量彼此相连或靠近的住户间产生了十分近便的距离,即使相距较远的住户,由于出入家门必须经过他人门前,因而也形成了许多住宅之间的接近距离。距离的拉近,使得个人闯入他人生活之中,从而导致一种不由自主的联系,这有助于产生熟人群体。各个家庭并无一个限定明确、属于自家的户外场所,在实际的活动方式上也就具有渗透性。“多进穿堂院落”式的空间组织形式使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有较多的接触机会,造就了和谐的邻里关系。各家各户做饭烧菜、谈天说地都不局限在自家范围,公共场所的交流互动由此兴起。

2.传统社区的公共生活与互动

亚历山大提出“事件模式”这一概念时说:“每个地方的特征是由不断发生在那里的事件的模式所赋予的。空间中的每一模式都有与之联系的事件模式……空间和事件一起的整体模式是人类文化的一种要素,它包括文化创造、文化转换,并紧紧固定于空间之中……”(8)城南传统街区街道的物质环境、房屋的结构设计以及街道的宽度等物质规划都为人们的交往互动这一事件模式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它们使街区居民能够更好地融入街道的公共生活。在综合与分解、吸引与排斥、开放与封闭等不断更新变化的过程中,评事街、绒庄巷这几条老街区的公共生活日渐丰富,人们的互动更加频繁,这在一定程度上创造了良好的社区心理归属感。

正如《雅典宪章》所认为的那样,城市核心具有社区活动的内涵,而不只是聚集的地方。城市核心的活动必须与物质环境、心理和审美合为一体,必须包含三个方面的特征:①给予交往的机会,免除孤独的痛苦;②具有休憩和参与的活动;③使人身心愉悦,唤起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

老街区的传统街道不仅构成了公共活动的空间网络,同时也承载着老街区居民的心理归属感。老城区室外活动的人群构成复杂,互动内容多样。每一种室外活动内容几乎在老街的小街小巷中都存在,尤其是在拥有小型交易市场、夜市的街道上,更是老街区公共生活发生的高潮地带。而每一条街道上都或多或少有一些店铺,人们的日常购物也十分方便。在步行的范围内可以解决大部分的生活所需,不仅丰富了老街区的经济生活,也为老街区街头公共生活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而作为几户里弄住宅共享的小巷,由于其强烈的领属感而被居民用做日常的起居和家务活动,整个老街区俨然成为一个大家庭。正因为如此,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就越来越多,人的活动吸引了更多的人。加之商业活动的进入,整条街的活力越来越强。

调查和分析表明,人及其活动是最能引起人们关注和感兴趣的因素。只要有人存在,不管在哪里,人及其活动总是吸引着另一些人。人们为另一些人所吸引,就会聚集在他们周围。新的活动又在正进行着的活动附近萌发了。所以,人的活动是营造城市公共空间活力的重要因素。

城南老街区街道日常活动时间表

img19

正如雅各布斯所说,多样性是大城市的天性。图表中所表现出的城南老街区日常生活的多样性、复杂性,正体现了传统街区的活力。传统街区作为一种聚落形式,集聚着大量的人口。街区中个人的兴趣、能力、需求等千差万别,并且在自身生活目的的驱使下,个人与群体之间相互适应,形成了复杂的城市功能以及多样化的城市空间。这种城市环境的复杂性显示了文化的复杂性,文化的复杂性则是“城市多样性”在文化领域的具体表现。城市的稳定成长必须高度重视对文化多样性的传承与塑造。

孩子们在公共空间中嬉戏玩耍、邻居们在街边店铺前散步聊天、街坊们在上班途中会意地点头问候……这些“街道芭蕾”(雅各布斯语)活动意味着更加充实、更加丰富的生活,意味着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城市社区建设的重要问题在于如何保存传统社区浓厚的生活气息,如何赋予社区真正的人的尺度。丰富多彩的社区生活、多样性的日常活动,都为整个街区活力的形成与保持,为整个街区归属感与实在感的营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居民在长期的相处过程中,结成了丰富的社会网络,即通过丰富多彩的公共生活气氛体现出来的一种场所精神。可以这样说,正是人们的相互交往和丰富的激情感受构成了富于生气的城市生活,而单调枯燥的体验则使城市死气沉沉。公共空间的设计是否合理,对人们的互动和交往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设计合理的公共空间能够较好地激发、拓展人们的交往机会和行为;反之,则会阻止、扼杀人们的交往机会和行为。从距离、分隔、速度、可接触性等角度,传统社区的物质结构将人们聚集到了一起,而新型社区在很大程度上却做不到这一点。公共空间的物质形式创造了良好互动的基础,老街区丰富多彩的互动形式促进了社区归属感的建立。与几位老街区居民的访谈,证实了以上观点。接受访谈者大多认同自己作为社区中一员的角色,基本上认为这个社区对他们的人生非常重要。尽管该地区的居住条件较差,尤其是住房质量和基础设施已经满足不了现代城市生活的需要,但是本地的居民大多表示非常愿意在此居住。这说明人们虽然需要维持正常生活的必要条件,但更注重和谐的人间温情,更需要构建自身心灵的归属。

部分访谈资料摘录(9)

访谈一:

访谈对象:男,62岁,居住在评事街

我家这间房子都有100多年历史了,我从小就居住在这里,我很喜欢这里,周围都是熟人,能聊天、谈论自己想谈论的事情,我的孙子也很喜欢这里。他们老是说这里比住在城里舒服,他们似乎把这里当做城市的乡村。因为这里大家都很熟悉,谁家有困难都会相互帮助,会相互理解。我很自豪我是这里的人,我出去跟别人都说,我是老南京人,我居住在评事街。

访谈二:

访谈对象:女,35岁,居住在评事街

我还是比较喜欢这个地方的,毕竟我也在这里住了好些年了。但是这里的基础设施和房屋都很老旧了,不安全,周围都是高楼大厦,听说这里要拆迁了吧。我还是比较留恋这里,评事街毕竟代表了很多南京的文化,但是时代在发展,城市也会发展……我现在考虑的是,拆迁以后政府将如何安置我们。但是,以后周围的老邻居就没有了,这种良好的邻里关系就没有了,以后也没有这么有意思的聊天、散步……还是蛮遗憾的。

访谈三:

访谈对象:女,16岁,居住在评事街

在这里我好开心的。虽然我只有周末才到爷爷奶奶这里来,平时都住家里,家在龙江那边。但是我从小就喜欢这个地方,记得从小周围的邻居就很喜欢我,给我买东西吃,带我在这条街上玩,即使把我扔在这条街上,我也不会丢的,因为大家都认识我的。如果这边拆迁了,真的很可惜。我以后会很怀念小时候那段美好的时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