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明朝的倭寇在浙江哪些地方

明朝的倭寇在浙江哪些地方

时间:2022-05-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抗倭英雄戚继光15.抗倭英雄戚继光戚继光,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汉族,山东登州人。其中戚继光便是沿海抗倭将领之一。不久,东南沿海的倭寇日益猖獗起来,于是戚继光又从山东赶到浙江,镇守宁波、绍兴、台州三府。这一地区是浙江海防的咽喉要地,受倭寇的侵扰十分严重,戚继光决心痛击倭寇,严惩无赦。他上任后不久,一股倭寇登陆窜到浙江,戚继光立即整军迎敌。戚继光闻讯后,立刻调动军队,火速奔赴台州截击敌人。

抗倭英雄戚继光

15.抗倭英雄戚继光

戚继光,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汉族,山东登州人。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

明代中叶,许多倭寇窜到我国的东南沿海一带进行骚扰。倭,是日本的古代名称。从元朝末年起,日本九州一带的封建诸侯,纠集一些武士、商人和海盗,几十人一伙,几百人一帮,带着武器和货物,出没于我国东部和东南沿海一带,他们时常杀人放火,抢劫财物,当地居民称他们为“倭寇”。沿海人民对这群倭寇恨之入骨,纷纷组织起来,保卫家乡。明政府也委派将领,调集军队,到沿海地区剿灭倭寇。其中戚继光便是沿海抗倭将领之一。

戚继光,字元敬,出生在山东,生活在明代中期。他父亲戚景通暮年得子,心里格外喜悦,希望孩子能长大成人,继承自己的事业,成为一名光辉的人物,因此给他取名叫戚继光。

戚继光从小就聪明好学,父亲是个将官,经常和客人谈论军事,戚继光时常侧耳倾听,并常和小朋友玩打仗的游戏,堆泥巴作城墙,搭瓦块作营垒,削木棍糊纸当旗帜。客人们都称赞他,说他将来会有大出息。在父亲的严格教育和熏陶下,他读书、写字、练习武艺,学到了不少爱国思想和军事知识,立下了雄心壮志,要做一个保家卫国、奋勇杀敌的将帅。

十七岁那年,父亲病故,他承袭父亲的武职,做了登州卫(今山东蓬莱县)指挥佥事,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

戚继光来到登州后,听到百姓诉说倭寇在山东沿海地区烧杀抢掠,给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心中忧虑不安,更坚定了他保国安民的志向。他在一本兵书的空白处写道:“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夏天,明朝政府提升戚继光为署都指挥佥事,负责从现在的黄河河口到山东江苏交界一带海岸的防务。那年他才二十五岁,深感自己肩上担子的分量,于是修筑工事,整训士兵,严明军纪。

戚继光刚开始整顿纪律,就碰到了一件棘手的事儿。有个军官,论辈份是他的舅父,竟公然依仗自己是长辈,不肯听从命令。戚继光十分犯难,心想:处分吧,别人会说晚辈处罚长辈,无情无义;不处分吧,这整顿纪律就无法进行。军纪不严,怎么能打胜仗?治军避亲,何以服众?他左思右想,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他先是以长官身份,当众给舅父以严格的军纪处分,然后在当天晚上,以外甥身份,把舅父请来,向他赔礼。舅父被戚继光坦荡的胸怀和诚挚的态度所感动,当面给戚继光跪下,十分感动地说:“你执法如山,做得对,我以后再不会违背命令了!”这事不胫而走,戚继光不徇私情、大公无私的行动,赢得了将士们衷心的尊敬与爱戴,个别不法军官再不敢恣意妄为,某些无所事事的兵油子,也不敢为所欲为了。新的战斗军风在军中日益增长。纪律严明,秋毫无犯,使山东沿海的倭寇不敢再进犯。

不久,东南沿海的倭寇日益猖獗起来,于是戚继光又从山东赶到浙江,镇守宁波、绍兴、台州三府。这一地区是浙江海防的咽喉要地,受倭寇的侵扰十分严重,戚继光决心痛击倭寇,严惩无赦。他上任后不久,一股倭寇登陆窜到浙江,戚继光立即整军迎敌。骄横的倭寇根本不把明军放在眼里,他们兵分三路,在三个倭酋(倭寇的首领)的率领下,举着倭刀,气势汹汹地猛冲过来。戚继光见此情景,急忙跳上一块高石,张弓发矢,一连三箭,把三个倭酋射倒,稳住了自己的军队,溃散的明军又重新集合起来,杀退了倭寇。

这次战役虽然获胜了,但是戚继光感到,剿平倭寇仅靠自己的少量人马是不够的,便决定训练一支精干的军队。于是他选拔农民、矿工等,按小队编制起来,进行严格地训练。而且要求军纪严明,赏罚分明。他认为,擂鼓该进,即使前面是刀山火海,也要奋勇前进;鸣锣该退,即使前面有金银珠宝,也要坚决退回。他训练的这支队伍,逐渐扩大到两万多人。他们作战勇敢,纪律良好,被称为“戚家军”。

戚继光带领着戚家军,针对东南沿海地区多山多水,不便长驱驰骋的地理形势,和倭寇擅长设伏、冲锋、短兵相接的战术,创造了一种名为“鸳鸯阵”的战术,以一队为一个作战单位,各种武器配合使用。敌人距离稍远就用火器和弓弩射击,近了就命令士兵们列好阵势向前冲杀。前面的两个人使长武器,遮挡敌人长枪重箭,随后的两个人使用带枝梢的竹刀或利刃,既能刺敌,又能遮拦刀枪。后面的人使用更长的武器,能先发制人,迅速刺敌。再后面的人使用短兵器,最后是火兵。这种阵法可攻可守,指挥灵活,每次与倭寇作战,都能大量杀伤敌人。戚继光又招募许多渔民,组成了水军,使之能在海上打击敌人。

1561年,倭寇又一次进犯浙江,沿海各地形势又紧张起来。倭船总共几百艘,人数达到一、二万人,声势非常浩大。戚继光得到消息,马上率军杀敌,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败退的倭寇盘据在险要地势负隅顽抗。戚继光率领大军不顾山路崎岖,岩壁陡峭,奋勇向前攀登,敌人终于抱头鼠窜。狡猾的倭寇知道戚家军大部分开赴前方,台州之地空虚,便乘隙而入。戚继光闻讯后,立刻调动军队,火速奔赴台州截击敌人。兵士们从早到午步行七十余里赶到台州城外,早已人困马乏,又水米未进,都急着进城吃饭休息。戚继光严厉地对士兵们说:“现在是吃饭的时候吗?倭寇离城已经很近了,我们要赶快去消灭敌人,然后再吃饭!”一声令下,士兵们都忍着饥乏,抖擞起精神,在战鼓中列阵前进,与倭寇激烈交战。戚继光在敌阵上亲斩倭酋,追击敌人四十余里,逃跑的倭寇全部淹死在江里。戚继光率军歼敌五百多人,还救出了被掠走的百姓五千多人,而自己仅阵亡三人,这次战斗大获全胜。

这次大战胜利后不久,又有一支两千多人的倭寇进犯台州,戚继光带领身边的一千五百人,临敌不惧准备迎战。双方对峙了三天,倭寇见台州不易攻取,便退兵进袭处州。戚继光预料到敌人一定要取道上峰岭,于是他急忙率兵赶到上峰岭设下埋伏,命令士兵手执松枝隐蔽起来。当倭寇经过上峰岭时,只见满山松涛,渺无人马,就放心大胆地前进。当敌人走到山岭一半的时候,戚继光一声号令,千名健儿好似神兵天降,冲下山来。士兵们列成鸳鸯阵,冲锋陷阵,敌军被截为两半,首尾不能相顾,阵容大乱,被戚家军杀得抱头鼠窜,还有不少人掉下山涧摔死。戚继光又率军乘胜追击,在当地百姓的协助下追歼了漏网的倭寇。这次战役又大获全胜,台州的百姓都出城慰劳他们,为他们献出酒肉,夹道欢呼,祝贺戚继光军队的辉煌战绩。

戚继光在浙江先后九战九胜,使倭寇闻风丧胆,倭寇暂时不敢再进犯浙江了。

浙江的倭寇暂时平息了,而福建又有倭寇的侵袭和骚扰。戚继光又马不停蹄地来到福建驱倭,他率军一鼓作气,连续攻克倭寇六十个营,歼敌数千名。戚继光的威名又在福建广为传扬,倭寇对他又恨又怕,称他为“戚老虎”。

不久,戚继光又攻打盘据在乎海卫的倭寇,戚家军以雷霆万钧之势攻入敌阵,戚继光跃马当先,率众冲杀,迅速夺取了敌人的中央阵地,插起了绣有“戚”字的大旗。经过一番激战,大败了倭寇。由于戚继光奋力平倭,把入侵福建的倭寇也完全肃清了。

戚继光在他戎马生涯的战斗中,不仅极其勇猛,还善于运用灵活多变的战略战术克敌制胜,他根据自己长期的作战经验,先后写成了《纪效新书》、《练兵纪实》两部价值很高的兵书,成为我国古代军事科学上的宝贵遗产。他的一生,如同他写的诗一样:“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月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他转战于大江南北,赢得了人民爱戴和尊敬的民族英雄称号。浙江、福建一带,至今还保留着大量有关戚继光和戚家军的遗迹和传说。相传,戚继光在平倭战争中创造了一种便于携带的军粮,就是中间带孔可以用绳穿起来的小圆饼,后来当地人民为了纪念他,就把这种带孔的小圆饼称为“光饼”。福建的一些地方现在还保持着吃“光饼”的风俗。

◆作为伟大的军事家、杰出的民族英雄,戚继光是我国历史上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光辉典范。他率领戚家军投身沿海抗倭第一线,转战十余年,荡平危害东南沿海的倭寇,为巩固祖国海防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和意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