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戚继光抗击倭寇

戚继光抗击倭寇

时间:2022-05-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555年,戚继光调赴浙江就任都指挥使之际,中国东部沿海正不断受到倭寇侵犯。戚继光不把数量有限的部队分兵把口,而形成一个拳头主动出击,在台州九战九捷。◆“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戚继光保国卫民、戎马一生,率军于浙、闽、粤沿海诸地抗击来犯倭寇,历十余年,大小八十余战,终于扫平倭寇之患,被誉为民族英雄。

●戚继光抗击倭寇

25●戚继光抗击倭寇

戚继光,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山东登州人。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与俞大猷齐名。卒谥武毅。世人称其带领的军队为“戚家军”。

明代名将戚继光,不仅有一腔爱国热情和战场指挥才干,还是一位锐意进取、对军事制度进行改革的创新者,其行为成为明朝后期衰败阴暗局面中的一个亮点。

1555年,戚继光调赴浙江就任都指挥使之际,中国东部沿海正不断受到倭寇侵犯。一股40多人的倭寇登陆后竟深入腹地行程千里,从浙东窜入安徽、江苏,一路掠杀,还围绕南京城兜了一大圈。当时在南京驻有军队12万人,却不敢出战。最后这股倭寇虽然被歼,但军民伤亡竟达3000多人!

当时中国人口和军队数量都超过倭寇海盗多倍,倭寇海盗本非正规军,然而明军几十年间在沿海却陷于被动挨打的局面。仔细分析这一反常现象,可以看出当时中日双方在军事组织和战术上的差距。倭寇虽缺乏统一指挥,只以小股力量杀人越货,却体现出日本下层社会结构的严密,其大小头目对下属能施以严格管制和指挥,还采取了飘忽不定的狡诈战法并配备了仿西洋火枪而制成的鸟铳,因而屡屡以少胜多。明朝军队量多而质差,重要原因是因其实行“卫所”世兵制,每个“军户”出丁一人,代代不变。此制度建立后,士兵逃亡和换籍者众多,至明中叶以后卫所出现大量空额,所剩残卒也多为军官役用,训练废弛。偌大的明王朝,能作战的兵力十分有限。

戚继光奉命抗倭后,立即改革军制,不用卫所制的世兵,招募流亡农民和矿工,组建新部队。这些士兵多受过倭祸之害,戚继光就此以“保国卫民”训导官兵,同时严肃军纪,实行“连坐法”,规定全队退却则队长斩首等法规,使所部战斗意志高昂。他还摈弃旧式“看武艺”的训练法,采取了鸳鸯阵等新战术,并建立了队、哨、营等新编制,组织调度比较灵活。戚继光还注重研究葡萄牙和日本的新式火器,仿制出鸟铳和“佛朗机”炮,从而使明军进入了冷热兵器混用的阶段。

严明的军纪、职业化的训练水平、东亚最先进的装备、百战百胜的战绩使戚家军名扬天下。

嘉靖三十八年(1559),戚家军成军于浙江义乌,总兵力四千人,主力是义乌农民和矿工。自成军起,大小数百战未尝败绩。比较有名的大战有:嘉靖四十年台州之役,经新河、花街、上峰岭、藤岭、长沙等战斗,十三战十三捷,斩杀真倭3000余级,烧杀溺毙无算;福建之役,总兵力六千,经横屿、牛田、林墩三战,斩真倭5000余级,其中横屿之战是一场精彩的步炮协同作战,先以火炮击沉倭寇战船并轰击倭寇大营,再以突击队强行登陆突破倭寇本阵,斩杀倭寇头领;嘉靖四十二年莆田的平海卫、仙游、王仓坪、蔡丕岭四战,斩真倭20000余级;另于广东剿灭勾结倭寇的海盗吴平,斩从倭30000余级,吴平逃亡海上。戚家军创造了以平均每伤亡兵力22人,换取斩杀敌人1000余级的冷兵器时代敌我伤亡比的奇迹。

军制改革后,戚家军这支崭新的军队出现在浙东沿海战场,抗倭形势迅速改观。戚继光不把数量有限的部队分兵把口,而形成一个拳头主动出击,在台州九战九捷。大感惊恐的日本海盗转而窜扰福建、广东沿海后,戚家军也随之南调。戚继光根据倭寇在海边游动需要一些据点和岛屿作为巢穴的特点,也以主动攻击为主,其中夜袭横屿岛一仗歼敌2000人。戚家军经过在浙江、福建、广东三省转战10年,倭寇因惧歼而不敢再犯。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戚继光保国卫民、戎马一生,率军于浙、闽、粤沿海诸地抗击来犯倭寇,历十余年,大小八十余战,终于扫平倭寇之患,被誉为民族英雄。

img1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