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名作家博客的精神书写

名作家博客的精神书写

时间:2022-05-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名作家博客的精神书写三、名作家博客的精神书写应该看到,很少有名作家愿意把自己未经发表的文学作品直接拿到博客中“晾晒”,大部分名作家创建博客不是用来进行文学创作或展示自己作品的。从中我们不难发现,经过门户网站认证的名作家博客实际上更是一个有效的信息交流平台,是名作家本人的精神栖息地和信息发布的平台。

名作家博客的精神书写

三、名作家博客的精神书写

应该看到,很少有名作家愿意把自己未经发表的文学作品直接拿到博客中“晾晒”,大部分名作家创建博客不是用来进行文学创作或展示自己作品的。在网上逛一圈就会发现,凡是直接在网络发表文学创作的基本都是非名作家或一般的文学爱好者。当然,专业中文网站除外,它们有正规的运营机制,对发表在其上的文学作品负责,于是,也就有了签约的网络作家或驻站作家。而博客不同,博客只是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空间,不管你是不是有名,也不管你是不是作家。即便是名作家,也很少有人直接将博客文章制作成出版物,当然,韩寒等人例外,问题是并非每个作家都是韩寒,并非每个作家的作品都如韩寒的作品(12)(随笔漫谈),正因为是韩寒,所以很多不是作品的文字也成了作品,美其名曰“杂文”。对于大多数作家来说,文学作品的知识产权是作家独一无二的隐形资本,它恰恰不适合在博客空间直接发布,于是,我们在很多名作家博客上看到这样的郑重声明:“本博客所有文章版权归属××所有,不得私自转载和采用,如有需要,请联系××邮箱。”这就形成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说起来像个悖论:博客原本就是展示个人隐私的地方,但是,作家们偏偏又不放心在这个上面展示自己最隐私(独一无二)的文学作品,那么,新浪等门户网站为何要开辟名作家博客专区?名作家开博客的动因何在?受众能从名作家博客之中得到什么呢?

门户网站开辟名作家博客,自然是为了影响力、知名度和人气,而名作家开博客的动因主要也是为了影响力、知名度和人气,这是商业时代的价值特色,二者神交已久,真是一拍即合,相辅相成。新浪为名作家提供了平台,名作家为新浪赚够了人气,提升了品牌,扩大了影响。如前所述,名作家博客的内容很多并非是作家们文学创作的首次传播形式,但是,名作家博客文字毕竟也是作家们的文字创作,总体上能够彰显作家们的创作风格和创作特色。语言是文学的生命,语言也是作家们安身立命的不二法宝,只要是作家的语言,就必然有作家的创作,可以说,除了小说(以写小说为主),散文、诗歌、报告文学、杂文、评论和国学等文字均能在作家博客中找到蛛丝马迹,甚至还有一些文字真的是作品的第一次传播。退一步讲,以小说为例,即便不是第一次传播,而是转帖,或者传统出版后的数字化发表,在作家博客上也方便读者对作家作品的整体性阅读。比如,你可以在余华的博客中阅读到他的《兄弟》,而这不需要你花钱买书。

尤其重要的是,一直以来,名作家创作的隐秘性,名作家生活的神秘性,名作家们的轶闻趣事,等等,无一不是读者十分乐意了解的。有了博客这样的个人空间,名作家借此从幕后走向台前,卸下面罩,展示“真我”。博客记录了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志趣和爱好、人格和性格,乃至吃喝拉撒和狐朋狗友等方方面面。基于原始的“偷窥欲”和“认知欲”,受众去“围观”和阅读,由此可以了解作家丰富的个人世界,知道作家更多的事情。比如我们可以从莫言的博客中知道莫言原来也喜欢书法,并乐此不疲,将提携人的打油诗也贴出来,供人一笑。当然,我们也不排除名作家开辟博客,很多只是“玩票”性质,凑凑热闹,尝尝新鲜而已,但是,由于名作家本身的知名度和社会地位,访问量依然很高。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叶永烈,当他在以女儿名字命名的博客上发文,观看者寥寥。而当他在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博客上发文,围观者极多。我们再以金庸先生的新浪博客(13)为例,它只有一篇文章,具体说是一个简单的《声明》。这篇2007年4月17日的声明主要是讲有人盗用他的大名在博客上发文,而他自己其实是不会电脑,虽然在学习电脑,但至少这一二年内不会在博客上发文。很显然,这样的声明似乎是“不是文章的文章”,受众欢天喜地以为可以见到金庸先生的“真迹”,但进去之后可能会失望。当然,还不至于完全失望,因为此文章配有一张图片,表明这是金庸先生亲笔题写的文字。我们由此得知,金庸先生根本就不玩网络,即便是这篇“声明”,也是由新浪管理员发到博客中的。另外,这篇文章上还有一篇奇怪“消息”,内容是“金庸大师独家做客新浪征集广大网友提问”,就是这样的一句话博客,却也有一百多万的点击量。不管有没有文章,新浪要的是金庸先生的名头,有了这个名头就可以制造影响力,就可以获得聚宝盆。从中我们不难发现,经过门户网站认证的名作家博客实际上更是一个有效的信息交流平台,是名作家本人的精神栖息地和信息发布的平台。一些名作家常常会用博客记录自己参加了什么活动,见到了什么人,或者出版了什么书籍,等等。在这一点上,郭敬明和郑洁渊等人做得尤其出色,他们把博客当成了理想广告发布地。郭敬明的博客中到处可见《小时代》的广告,郑洁渊的博客中贴满了他出版的各类图书和杂志,而余华甚至也在自己的博客上帮哈金先生做起了图书广告。除了以发布信息来制造舆论外,博客更多时候是名作家用文字制造舆论影响大众的“意见领袖”,他们类似于作家的官方网站,比如韩寒博客,他的“杂文”真够杂,但是,现在他的博客竟有近6亿(14)的阅读量,且每一秒都在增加。事实上,这种舆论影响力是名作家开设博客进行精神书写的内在动力,甚至,这样的动力对于所有博客开设者来说都适合。要知道,在微博没有诞生之前,很多的社会热点或新闻舆论都是博客制造,特别是名人博客,即便现在有了微博,名人博客仍旧是制造社会热点的集散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