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我国期刊政府评价的历史沿革

我国期刊政府评价的历史沿革

时间:2022-05-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期刊政府评价的历史沿革一、我国期刊政府评价的历史沿革我国已有200余年的期刊发展史。此次评奖,共从全国3500余种科技期刊中评选出优秀期刊351种,其中获一等奖的期刊50种,二等奖期刊100种,三等奖期刊201种。此次评选还议定,每3到5年举办一次“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这是我国期刊史上第一部社会科学期刊质量标准,标志着我国期刊的政府评价进入了有章可循的阶段。

我国期刊政府评价的历史沿革

一、我国期刊政府评价的历史沿革

我国已有200余年的期刊发展史。[1]但一本刊物办得好坏一直只停留在读者“心知肚明”的认识层面,始终未能建立科学的期刊评估机制和评估体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一情况有所改观。

(一)“全国优秀科技期刊”的评选

1992年,国家科委、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署联合举办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奖活动,这是我国第一次由国家期刊出版管理部门主办的期刊评奖活动。此次评奖,共从全国3500余种科技期刊中评选出优秀期刊351种,其中获一等奖的期刊50种,二等奖期刊100种,三等奖期刊201种。此次评选还议定,每3到5年举办一次“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

1996年2月国家科委、中宣部、新闻出版署联合发文,正式开展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的评比活动。此次评选其宗旨是贯彻“出版业发展由以规模数量增长为主要特征的阶段向优质高效为主要特征的阶段转移”的方针。参评期刊被分成五大类(指导类、学术类、技术类、检索类、科普类),评委遵循“抽样审读、全面浏览、横向比较、量化打分、核实汇总”的既定方法,从“政治质量”、“学术技术水平”、“编辑质量”、“出版印刷质量”等方面依次对每种参评期刊进行百分制打分。1997年1月,初评结果报送三个主管部门。最终共确定417种期刊为此次评出的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其中获一等奖的期刊60种,二等奖期刊119种,三等奖期刊238种。

(二)“全国优秀社科期刊”的评选

1995年,国家新闻出版署举办全国社科期刊评奖活动,这是我国第一次由国家期刊出版主管部门主办的社科期刊评优活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按学术理论类、时事政治类、综合文化生活类、教学辅导类等四类推荐参评期刊216种。最终共有69种期刊获“′95优秀社会科学期刊奖”,其中,“优秀社科学术期刊奖”7种,“优秀时事政治期刊奖”7种,“优秀综合文化生活期刊奖”7种,“优秀社科学术理论期刊奖提名奖”14种,“优秀时事政治期刊奖提名奖”14种,“优秀综合文化生活期刊奖提名奖”14种,“优秀教学辅导期刊奖提名奖”6种。此次评奖制订了较为严格的《社会科学期刊质量管理办法》和《评估办法》。评奖结束后,新闻出版署期刊管理司结合评奖实践和专家意见,对已公布的《质量标准》进行了补充和修改,并于1996年7月5日正式公布《中国社会科学期刊质量标准》。这是我国期刊史上第一部社会科学期刊质量标准,标志着我国期刊的政府评价进入了有章可循的阶段。此后,“各新闻出版管理单位,期刊主管单位及期刊社(编辑部)进行期刊的评审、自评工作”均以此《标准》为依据。[1]

此次评选共有21种社科学术理论类期刊获奖。其中获得“优秀社科学术理论期刊奖”的7家刊物是《考古》、《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敦煌研究》、《中国法学》、《中共党史研究》和《中国军事科学》;获得“优秀社科学术理论期刊奖提名奖”的14家刊物是《历史研究》、《经济学家》、《林业经济》、《哲学研究》、《华夏考古》、《社会科学战线》、《文博》、《国际问题研究》、《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农业经济问题》、《学术研究》、《天津社会科学》、《西藏研究》(汉文版)和《社会科学》。

(三)“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的评选

为“加强管理、优化结构、提高质量”,1997年2月新闻出版署发出《关于推荐全国100种社科期刊的通知》(新出期字[1997]99号),得到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和中央有关单位的积极响应,各地共推荐209种期刊参评。经新闻出版署多次讨论并商中宣部,于1998年1月确定出102种重点扶持和推广的社科期刊(简称为“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此项活动是新闻出版署提出并组织实施的“三刊工程”(百刊工程、社刊工程、署刊工程)的重点工作之一。入选期刊的条件,一是《关于推荐全国100种社科期刊的通知》中规定的条件;二是当时于友先署长在全国报刊管理工作会议讲话中提出的5个标准(即“政治方向正确”;“模范遵守党和国家有关宣传纪律和出版法规、规章”;“文化含量高,在本地区、全国或本行业、本专业、本学科领域有深刻影响”;“印装精美”;“市场定位准确,发行量居同类刊物前列”);三是在同等条件下,以“发行量居同类刊物前列”为取舍依据。此次评选,期刊被分为9类,即“学术理论期刊”、“业务指导期刊”、“时事政治期刊”、“文学艺术期刊”、“文化生活期刊”、“教育教学期刊”、“文摘期刊”、“少年儿童期刊”和“解放军期刊”,各类期刊的入选数目和比例如下:

表6 “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评选(1998)各类期刊入选情况

img19

资料来源:全国新闻出版局长会议参阅文件之六《关于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入选情况说明》

(四)“国家期刊奖”的设立与评选

“国家期刊奖”是我国目前期刊界最高的政府奖,1999年开始设立,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负责举办,每两年评选一次,迄今我国已进行了三届“国家期刊奖”的评选。

1.首届“国家期刊奖”的评选

1999年3月至2000年1月,新闻出版署组织实施“中国期刊奖和第二届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评比活动”。中央有关期刊主管部门及各地新闻出版管理部门推荐272种社科期刊参加评选,科技部推荐278种科技期刊参评。最终,共有112种期刊获得“国家期刊奖”(社科期刊48种,科技期刊64种),45种期刊获得“国家期刊奖提名奖”(社科期刊23种,科技期刊22种),同时还评出“第二届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108种。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评选加大了社会监督和审计力度。对发行量100万以上的期刊要求进行公证和审计,由《出版经济》杂志负责公布申报数与审计数出入较大的期刊。初评结果在各大媒体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后,再由新闻出版署正式发布。此次评选是建国50年来首次由国家新闻出版署组织的全方位期刊评奖活动,这标志着“继压缩数量和整合结构这两大阶段之后,中国期刊业的战略调整正雄心勃勃地跃进创造品牌的新时代。至此,以8000余种期刊为底、重点期刊为腰、获国家期刊奖的优秀期刊为顶、大型品牌期刊为尖的中国期刊业‘金字塔’雏形初具”。[2]但此次评选采取了“国家期刊奖”和“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同行并举的方式,造成了不少期刊重复获奖的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期刊奖”权威性的确立。

2.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的评选

2002年9月至2003年1月,新闻出版总署举办“第二届国家期刊奖评选活动”。这次评选活动在奖项设立、入选数量上作了重大调整。在奖项设置上只设三个等级奖项:“国家期刊奖”、“国家期刊奖提名奖”、“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奖”,废止了“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百刊工程”)的评选,从而“改变了‘首届国家期刊奖’与‘百刊工程’评选层层选拔、重复获奖的情况”。[3]入选数量也有所扩大,特别是“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奖”不再局限于社科期刊,而是社科期刊、科技期刊各设100名。此次评奖,各地各部门共推荐参评期刊971种,其中社科期刊449种,科技期刊522种。经参评资格审查,实际参评期刊为713种。评审的总体原则是“坚持导向,注重质量;严格标准,客观公正;滚动评比,优胜劣汰”。[4]2002年12月,初评结果在《光明日报》、《科技日报》、《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国图书商报》上进行公示。终评结果“第二届国家期刊奖”共有347种期刊入选。其中“国家期刊奖”期刊60种(社科期刊、科技期刊各30种)、“国家期刊奖提名奖”期刊97种(社科期刊47种,科技期刊50种)、“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奖”期刊189种(社科期刊90种,科技期刊99种)。此次期刊评选,在明确指导原则、建立评审体制、规范评选程序、广告检查等方面作了重要改进。[5]

3.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的评选

按照“国家期刊奖”评选活动每两年举办一次的思路,第三届“国家期刊奖”评选活动如期举行。2004年6月新闻出版总署发出《关于举办第三届国家期刊奖评选活动的通知》(新出报刊[2004]689号)。截至2004年8月上旬,评委会共收到各地新闻出版管理部门推荐的参评期刊976种,其中社科期刊485种,科技期刊491种。[6]经资格审查,取消了68种期刊的参评资格,实际参评的期刊为908种,其中社科期刊445种,科技期刊463种。2004年年底初步确定出拟入选期刊357种,其中社科期刊177种,科技期刊180种。拟入选期刊名单在《光明日报》、《科技日报》、《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华读书报》公示一个月。2005年2月28日,新闻出版总署公布最终入选的357家期刊名单,其中“国家期刊奖”获奖期刊60种(社科期刊、科技期刊各30种),“国家期刊奖提名奖”获奖期刊100种(社科期刊、科技期刊各50种),“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奖”获奖期刊197种(社科期刊97种,科技期刊100种)。

此次期刊评选在“坚持导向,注重质量;严格标准,客观公正;滚动评比,优胜劣汰”的总体原则下,确定了“评出导向、评出质量、评出品牌、评出权威”的评选目标。评委会还制定了《第三届国家期刊奖评选办法》和《第三届国家期刊奖评审工作纪律规定》。在具体评选中,注重五个方面的结合,即“对参评期刊的集中深入评审与对该刊平时的考察相结合;对所有参评期刊的普遍评审与对重点学科、重点领域、重点内容的重点关注相结合;对专家组深入审核和反复研讨提出的意见与社会反馈的意见相结合;思想内容的高品位、高质量与贴近读者、具有较大发行量相结合;对中文期刊的严格审核与对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文种和外文期刊重点关注相结合”,[7]收到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五)“中国期刊方阵”建设

2000年8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就“把一个什么样的期刊带入新世纪”话题展开讨论,提出要建设“中国期刊方阵”的设想。这一设想很快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重视,丁关根同志两次做出批示,“要集中精力办好一批名牌期刊,争取有几种能进入国际市场,如旅游风光、民族工艺、服装等。交流合作,要积极吸取国外先进科技和优秀文化,同时要按章经营,依法加强管理”;“尽最大努力,建设‘中国期刊方阵’,创出10~20个有世界影响的名牌期刊”,并要求“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2001年4月,新闻出版署下发建设“中国期刊方阵”工作方案。同年11月“中国期刊展”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参展期刊达7000余种,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期刊出版盛会,也是世界期刊史上规模最大的博览会”。[8]在这次展览会上,专辟“中国期刊方阵”展区,集中展示了拟入选“中国期刊方阵”的1500余种期刊。同时新闻出版署发布公告,向社会公布“中国期刊方阵”拟入选的社科期刊名单,接受社会监督。2001年岁末,新闻出版总署最终排定“中国期刊方阵”阵容,共有1518种期刊进入“中国期刊方阵”。其中,“双高”期刊65种,“双奖”期刊107种,“双百”期刊192种,“双效”期刊1154种。

中国期刊方阵由四个队列组成。第一队列是“双高”期刊,就是高科技含量和高学术水平的期刊,大约20种,这部分期刊是我国创世界品牌期刊的中坚。第二队列是“双奖”期刊,是指获得“国家期刊奖”和获得“国家期刊奖提名奖”的期刊,大约100种。这些期刊基本上是国内的大刊名刊。第三队列是“双百”期刊,就是每两年一届滚动式评选出的百种重点社科期刊和百种重点科技期刊,大约200种,是“中国期刊方阵”中最充满活力的一批期刊。[9]第四队列是“双效”期刊,以全国现有的8000多种期刊为基数,选取10%~15%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都好的重点期刊,大约1000种左右。这一部分是“中国期刊方阵”的基础。“中国期刊方阵”实际上就是由上述四类期刊组成的一个“宝塔”般的队阵,走在最前排的是“双高”期刊,走在第二排的是“双奖”期刊,走在第三排的是“双百”期刊,走在第四排的是“双效”期刊。图示如下:

img20

图8 “中国期刊方阵”示意图

“中国期刊方阵”的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择优组建”,“优胜劣汰”,不断让优秀期刊进入“中国期刊方阵”。获得国家期刊奖、国家期刊奖提名奖和“双百”期刊以及省部级优秀期刊均可依次进入“中国期刊方阵”中的相应层次,而对违法乱纪的期刊则及时从“方阵”中予以剔除。“中国期刊方阵”的管理实行“分工负责制”,省级期刊出版管理部门和中央国家机关期刊管理部门重点抓“双效”、“双百”期刊的建设,新闻出版总署协同有关部门重点抓“双奖”、“双高”期刊的建设。[10]

此外,这一时期,教育部举办了“全国优秀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及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的评比活动,并已启动“名刊工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科技厅举办了数次期刊评优和评估分级活动;中国科学信息技术研究所举办了“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评选活动(自2002年起,每年举行1次);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举办了两届“全国高校社科学报评优活动”(1999年、200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也于1999年、2002年举办了两届“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期刊奖”的评选活动,如此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