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核心期刊”与“优秀期刊”关系辩正

“核心期刊”与“优秀期刊”关系辩正

时间:2022-05-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核心期刊”与“优秀期刊”关系辩正一、“核心期刊”与“优秀期刊”关系辩正“核心期刊”与“优秀期刊”看似一对孪生姐妹,其实有着本质上的不同。有鉴于此,仍有必要对“核心期刊遴选”与“期刊质量评价”之间的关系作些比较和申述。国内各家“核心期刊”的遴选采用的一些常用指标,大体能从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三版)中反映出来。

“核心期刊”与“优秀期刊”关系辩正

一、“核心期刊”与“优秀期刊”关系辩正

“核心期刊”与“优秀期刊”看似一对孪生姐妹,其实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对此,笔者曾不止一次地指出两者之间的差别,不少学人对此也曾作过论述。[1-5]但这并不是说人们就已清晰地认识到了这一点。相反,无论是在学术界、出版界,还是在图书情报界、科研管理部门,仍有不少人将“核心期刊遴选”等同于“期刊的质量评价”,误以为“核心期刊”就是“优秀期刊”,甚至至今还有人望文生义,认为“核心期刊”是比“优秀期刊”更“优秀”的期刊,是期刊群中的“优中之优”、“重中之重”。有鉴于此,仍有必要对“核心期刊遴选”与“期刊质量评价”之间的关系作些比较和申述。

有两点首先需要说明:

第一,“核心期刊”的上位概念是学术期刊,也就是说,“核心期刊”是针对学术期刊而言的。无论是当年的布拉德福,还是后来的加菲尔德,也无论是采用“载文”指标,还是“引文”指标,他们对期刊的选择都没有超出“学术期刊”这一界标。这本不该有什么疑问,现在却似乎有了问题。北京大学图书馆主持的四个版本《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都有非学术期刊(如文艺类杂志)的入选,这说明《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已将非学术期刊纳入了“核心期刊”的遴选视角。非学术期刊是否也存有“核心区”,这当然是可以研究和探讨的。但可以肯定,非学术期刊即便存在“核心区”,其遴选指标也不可能与学术期刊的遴选指标完全相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在没有任何理论阐释的前提下,贸然将部分非学术期刊列入“核心期刊”遴选范围,这就难免有任意泛化“核心期刊”之嫌。不过,《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的这种做法,并不能动摇和改变“核心期刊”与生俱来的属性。因此,我们这里遵循“同类相比”的原则,一以贯之地认为“核心期刊”是针对“学术期刊”而言的,同时也将这里的“期刊质量评价”界定在“学术期刊的质量评价”的层面上。这样,我们才有了深入比较的前提。

第二,现在人们谈论、讨论“核心期刊”问题时,虽同言“核心期刊”四字,但实际上所指并不相同,也就难免有些问题说不到一块儿去。归纳起来,人们所说的“核心期刊”有这么几个不同的含义:一是泛指国内各体系进行的“核心期刊”遴选;二是指各体系选出的“核心期刊”;三是指以刊物是否“核心”来评判论文学术水平高低的现象;四是指学术期刊群体中自然存在的“核心期刊”(不论选,还是不选)。至于对“优秀期刊”的理解,没有太大的分歧,多指办得较好的期刊,特别是在各级期刊管理部门期刊评奖中的获奖期刊。这也是需要事先说明的。

(一)体系不同

先来看“核心期刊”的遴选指标。

国内各家“核心期刊”遴选体系采用的遴选指标、数据来源不尽相同,具体的计量方法也有区别,但总体上来看,遴选思路还是相似的。国内各家“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的遴选采用的一些常用指标,大体能从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三版)中反映出来。这里不妨以《总览》(第三版)为例,来解析“核心期刊”的遴选指标[6]。《总览》(第三版)中的指标如下:

1.被索量:即某一期刊发表的文章被题录类、索引类刊物收录的情况。《总览》(第三版)“以索引类电子出版物为统计依据”,这些索引类出版物主要为电子版《中国社会科学文献题录》、《报刊杂志索引》、《全国报刊资料索引》等等。

2.被摘量:就是某一期刊的文章被文摘刊物摘登、转载的情况。《总览》(第三版)以“专业性文摘”为统计依据,以电子版为主,辅之以印刷版。这些文摘刊物大多为《报刊复印资料》、《新华文摘》及各学科专业文摘刊物。

3.被引量:就是某一期刊发表的文章被“来源期刊”引用的情况。《总览》(第三版)中科技期刊以《中国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为统计数据来源,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先选出“来源期刊”,再统计被引量。

4.载文量:即某家期刊在统计期内刊发文章的总量。《总览》第三版以“见文即录”的电子出版物为依据。

5.被摘率:即在统计期内,某种期刊刊载的某学科(或某专题)文章被摘转的总次数与发表文章的总篇数之比。《总览》(第三版)是以公式“此刊1995~1997年在某学科范围内被摘的次数/此刊1995~1997年刊载此学科论文的篇数”来计算某刊的被摘率的。

6.影响因子:即某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的总次数与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的总篇数之比。这是一个国际通用的测度指标。《总览》(第三版)的“统计当年”为1997年,其计算公式为:某刊(A刊)1997年的影响因子IF97(A)=(1997年“来源刊”对A刊1995~1996年文章的引用数)/A刊1995~1996年可供引用的文章数。

上述指标共有6个,其中“被索量”、“载文量”两个指标,着力反映期刊的载文数量,两者虽有一定的区别,但所得数据不会相差太大;“被摘量”、“被摘率”,着力考察期刊文章被转载的情况,“被摘率”的大小由“被摘量”和“载文量”来决定;“被引量”、“影响因子”,均是从文献引证的角度来考察期刊的,一般说来,期刊“影响因子”越大,它的学术影响力就越大。这样,我们可以把“核心期刊”的遴选指标初步分为三组:一是“载文量”、“被索量”,二是“转载量”、“转载率”,三是“被引量”、“被引率”(“影响因子”)。如果我们对这些指标作进一步的归纳,就可发现“转载量”、“转载率”、“被引量”、“被引率”四个指标是对期刊学术质量的评价,而“载文量”、“被索量”大体只是对期刊发文数量的统计。这样,我们便可清晰地看出,“核心期刊”的遴选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考察和选取期刊的:一是期刊的载文数量,二是期刊的载文质量。

再来看看期刊的质量评价指标。

长期以来,期刊质量的高低一直停留在读者“心知肚明”的认识层面,未有系统的期刊评价理论和期刊评估指标。上世纪90年代以来,这一情况有所改观。1994年国家科技部(原国家科委)公布了“五大类科技期刊质量要求及评估标准”(国科发信[1994]148号)[7]。该“标准”将科技期刊分成指导(综合)类、学术类、技术类、检索类、科普类五个类别,分别列出了这五类科技期刊的质量要求和评估指标。根据这一标准,前四类科技期刊的质量从下列四个方面来进行评估:政治标准、技术标准(学术类采用“学术标准”)、编辑标准、出版标准。第五类是检索类科技期刊,因有自身的特殊性,评价标准略有不同,是用“全”、“便”、“快”、“综合”四个指标来进行评估的。每个标准均分优、良、差三个等级。该标准颁布后一直是各级科技期刊评估和期刊社自检的依据。1996年国家新闻出版署期刊管理司公布了《中国社会科学期刊质量标准》。[8]这项标准包括“社会科学期刊质量标准”、“社科期刊评分原则和方法”、“政治质量标准评估办法”三大部分,将社科期刊分为7大类别,逐一列出了各自的“质量标准”和“评估方法”。相应的评估指标为“政治标准”(用系数K表示,K=0~1)、“业务标准”(40分)、“编辑标准”(30分)和“出版标准”(30分)。如果我们用V1、V2、V3来分别代表“业务标准”、“编辑标准”、“出版标准”的得分,那么某一期刊的最终得分(V)就可以通过下列公式求得:V=K(V1+V2+V3)。与科技期刊相比,社科期刊评价指标的量化程度更高一些,操作性也更强一些。另外,在社科期刊评价中,“政治标准”占主导地位,起决定作用,这是与科技期刊评价明显的不同之处。

尽管上述两种期刊质量评价体系尚不完善,但总体上来看,反映了目前人们对学术期刊评价的普遍认识,即衡量一种学术期刊的优劣应综合考虑刊物的“政治标准”、“学术标准”、“编辑标准”和“出版标准”。而“核心期刊”的遴选多是从学术期刊的载文数量和引用情况两个方面来进行评价的,这种评价首先是不完全的。“核心期刊遴选”与“学术期刊质量评价”两者之间的差异,可以从下图中清晰地看出:

img14

图6 “社科学术期刊质量评价”与“核心期刊遴选”指标对比示意图

这里我们选取的是《中国社会科学期刊质量标准》的“学术类期刊质量指标”来与《总览》(第三版)的遴选指标进行对比。上图的左侧反映的是社科学术期刊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共有4个一级指标。其中,“业务标准”又包括“学术水平”、“社会影响”、“写作质量”、“知识产权”等4个二级指标。上图右侧反映的是“核心期刊”遴选的指标体系,只有两个一级指标:“载文质量”和“载文数量”。其中,“载文质量”由“文摘量(率)”和“引文量(率)”构成。由上图可以看出,“核心期刊”的遴选指标只对应期刊评价中的“学术水平”一个指标(图中的阴影部分)。

其实,就是这样一个阴影部分也还受到其他指标的制约。其一,在期刊质量评价中期刊的最终得分,受“政治标准”指标制约。某家期刊的“学术水平”即便能得满分,但如果“政治标准”系数K小于1,那么“学术水平”的有效得分就要低些。其二,在“核心期刊”遴选中,刊物能否入选并不仅仅由“载文质量”来决定,还受到“载文数量”这样一个非质量评价指标的制约。我们知道,“数量”与“质量”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能以一本杂志载文数量的多少,来评价刊物质量的高低,不能认为“数量多”就“质量高”,也不能认为“数量少”就“质量低”。如某刊载文量较大,那么这一指标在“核心期刊”遴选中就会占上风,甚至会起决定性作用。事实上,有些期刊之所以能够进入“核心期刊”行列,就是因为载文量大,“以多取胜”的结果。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考虑,那就是在“核心期刊”遴选中期刊的学术质量,是不是从文摘和引文这两个方面,就能测定出来呢?恐怕也未必。引文分析法本身就存在着一些先天性的不足。其一,“漏引”(引而不用)、“假引”(用而不引)、“错引”(或张冠李戴,或标注有误)、“偏向引用”(偏引高知名度学者的文章)、“否定引用”(为批评而引用)、“杂糅引用”(难以辨明是“肯定引用”,还是“否定引用”)等等,这些均影响着对期刊文献学术价值的判断。其二,我国学术期刊的引文极不规范。据南京大学CSSCI的有关统计,1998年期刊发表的论文中,没有任何引文的占收录文章的40.6%。而那些有引文的论文,却又程度不同地存在着不规范的现象,从而大大地影响引文分析的准确性。[9]至于文摘指标,同样有其缺陷性。期刊定位、办刊特色、编者所好、人情因素等,都会对文摘情况产生影响。目前“核心期刊”的遴选,只用这两个方面的指标来定量评价期刊文献的学术质量,本身就有局限性。一篇文章的学术质量绝不是用有限的两个指标,在有限的时间内,就能准确测定出来的。在目前情况下,对论文学术质量的鉴定,还无法绕过“专家评审”或“同行评议”这个以定性评价为主的方法。此外,用考察期刊文献的“被摘量”、“被引量”的办法来对期刊质量进行评价,也存在着方法论上的不足。期刊文献的质量高,通常可以认为,这本杂志总体学术质量比较高。但这不是一成不变。如果一本杂志一两篇文章被多次摘录、引用,而其他文章却很少被文摘、被引用,也就是说一本杂志,文章的学术质量非常地不平衡,能根据一两篇文章的引用、文摘情况,来判断期刊的整体学术质量吗,这恐怕也值得商榷。需要指出的是,上述的这种不平衡,在我国众多综合性学术期刊尤其是高校学报中,是普遍存在的。

可见,期刊的质量评价与“核心期刊”遴选是两个不同的体系,“核心期刊”遴选并不是对期刊质量的完全评价。如果认为“核心期刊”的遴选带有期刊评价的性质,那么这种评价也只是对期刊的一种不完全评价,一种局部评价。

(二)本质各异

上文已述,国内“核心期刊”的遴选指标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数量指标(“载文量”、“索引量”),着重考察期刊刊载某学科领域论文数量的多少;一类是质量指标(“被摘量”、“被引量”、“被摘率”、“影响因子”),着重考察期刊文献的整体学术质量。这两类指标在“核心期刊”遴选中通常是处于同一平面,虽被赋予不同权重,但相互牵连,彼此兼顾。许多学人对“载文量”等数量指标颇为不解,其实这不难理解,因为从文献收集、读者利用的角度来选刊,当然就要同时考虑文献的数量和质量。其实,正是因为数量指标的介入,选出的“核心期刊”就只能是一种留有数量和质量两种“基因”的“混合物”,这也就注定了“核心期刊”的遴选就不是纯粹对期刊质量的评价。“选刊”与“评刊”之间有联系,选择是需要评价,但需要对被选对象的哪些方面进行评价,由选择的目的而定。从“核心期刊”的理论基础、指标体系、操作程序、原始用途来看,“核心期刊”仅是从文献收集、期刊馆藏、读者利用的角度对期刊进行的一种遴选。即便是对期刊质量评价的那部分,“核心期刊”的遴选与作为一种媒体的期刊质量评价之间也有本质的不同。

从出版的角度讲,无论是一般杂志,还是学术期刊,他们的本质属性都是媒体。既是媒体,对他们的评价就只能是从媒体传播、文化传播的角度来进行评价。像社科类学术期刊的评价,就不能离开政治标准,在社会主义国家如此,在资本主义国家同样如此。换句话说,只要有国家政权的存在就无法避开政治这样一个衡量媒体质量的重要指标,甚至还要考虑媒体是否反映了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是否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再如,对媒体质量进行评价的另外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受众的接受情况。对期刊而言,发行量无疑是受众情况的“晴雨表”,因此对期刊进行评价,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没有忽视“发行量”这个指标。当然,对期刊这一媒体而言,还不得不考虑编校质量,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传播的效果。如此等等。要对期刊这种媒体质量作出全面评价,就无法回避上述指标,而“载文量”、“索引量”等,却不应是期刊媒体质量的评价指标。“核心期刊”的遴选之所以不是纯粹对期刊媒体的质量评价,就是因为没有将上述的“发行量”、“政治标准”、“编校质量”等纳入指标范畴,相反却是将“载文量”、“索引量”这些非质量指标纳入了遴选视角。从本质上来看,“核心期刊”的遴选更多地是把期刊作为一种文献载体来看待,只是以文献和引文的期刊分布特征为基础,来对期刊进行选取,而不是完全把期刊作为一种传播媒体来对它进行评价。

(三)属性有别

“核心期刊”的本质属性是它的“学科性”(“专题性”)。也就是说,“核心期刊”通常是针对某个学科领域或某个专题领域而言的。这一点应无太大疑义。“核心期刊”最为原始的理论基础——布拉德福文献离散定律也是基于“地球物理学”和“润滑”两个学科领域而提出来的。国内一些“核心期刊”的代表性定义,也是将“核心期刊”界定在“学科性”的基础之上的。如《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核心期刊”的定义:“某学科的核心期刊是指发表该学科领域数量较多,文摘率、引文率、读者利用率相对较高、影响力较大的那些期刊。”[10]《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04年版)的“核心期刊”定义也没有离开“学科性”这一前提:“某学科(或某领域)的核心期刊,是指那些发表在该学科(或该领域)论文较多、使用率(含被引率、摘转率和流通率)较高、学术影响较大的期刊。”[11]

正是因为“核心期刊”的“学科性”特征,在遴选“核心期刊”之前,通常必须先框定某一学科或者某一专题,然后再进行具体遴选。像北京大学图书馆主持的四次“中文核心期刊”的遴选,就分别选出了135、131、75、74个学科领域的“核心期刊”。这种方法,同一学科领域入选期刊之间有较强的可比较性,但不同学科领域入选期刊之间则无法进行比较。而一般意义上的学术期刊评优是将所有的学术期刊或某类学术期刊放在同一平面上,分别对各刊进行多指标评价,然后依各指标的总分值从高到低依次排序,截取排位靠前的若干种期刊为入选期刊,这样入选期刊之间就有了一定的可比性。为了便于理解,这里不妨打个比方。“核心期刊”遴选就好像是要从某班学生中分别选出数学、物理、化学考试成绩前若干名的学生。很显然,按各科成绩分别选出的学生,未必就是班上最好的学生,因为一个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他的物理、化学成绩则可能不优秀,而单科成绩虽不冒尖的学生,数理化的总分则是完全有可能名列前茅的。而期刊评优过程则好像是先计算每个学生的数理化总分(或平均分),然后选出总分(或平均分)靠前的若干名学生。因此说,选取的目的不同,选取的方式、程序就会有所不同。

综上所述,尽管“核心期刊”的遴选与期刊质量评价之间有联系,但“核心期刊”遴选并不等同于期刊的质量评价,两者指标不同、本质各异、目的有别,由此选出的“核心期刊”也不等于“优秀期刊”、“重点期刊”,更不是期刊群中的“优中之优”、“重中之重”。从本质上来看,“核心期刊”的遴选更多地是把期刊作为一种文献载体来看待,只是以文献的期刊分布特征为基础,对期刊进行选取,以此来作为文献利用、期刊馆藏的参考,而不是完全把期刊作为一种传播媒体来对它进行综合评价。因此,并不能简单地以“核心期刊”遴选来代替期刊的质量评价,也不能简单地以期刊是否“核心”来评判学术期刊的整体办刊质量。学术期刊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不应削足适履,一味去迎合和追逐“核心期刊”的遴选指标,否则只能以牺牲刊物的自身特色为代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