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留在画面上的记忆

留在画面上的记忆

时间:2022-05-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留在画面上的记忆《清明上河图》:留在画面上的记忆《清明上河图》原画为绢本长卷,卷宽248毫米,卷长5287毫米,是北宋末驰誉中外的工笔彩绘风俗画。《清明上河图》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成画于北宋末,是绘画中的绝世珍品。我们且不谈其艺术价值,仅就画面上留下的记忆略谈其历史价值。

留在画面上的记忆

清明上河图》:留在画面上的记忆

《清明上河图》原画为绢本长卷,卷宽248毫米,卷长5287毫米,是北宋末驰誉中外的工笔彩绘风俗画。

画作者张择端(1085—1145),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他少年时饱读诗书,成年后游学于汴梁(今河南开封),开始学画,北宋末进入国家画院。他的画作长于写生,以《清明上河图》、《西湖争标图》等最享盛名。

《清明上河图》以京城汴梁为背景。北宋时期,开创了文治的格局,出现了相对统一的政治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农业生产力大大提高,一批新型农具,如用于提水灌溉的龙骨翻车、代替牛耕的踏犁、用于插秧的秧马等,不仅粮食产量提高了50%,而且江淮地区扩大了蔗、棉、茶、桑、麻等经济作物种植。矿冶、纺织、制瓷、造纸、印刷等手工业得到较快发展,尤其是造船技术有了很大进步,每年造船3300多艘,造船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商业繁荣。北宋时10万户以上的城市有40多个,汴京人口在百万以上,城中店铺6400余家,打破了前代“坊”(居住区)与“市”(商业区)的区分,出现市场繁荣的景象。为便于交易还出现了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对外贸易扩大,丝绸、瓷器、金属等商品远销国外,香料、药材、象牙、珠宝等进入国内市场。

《清明上河图》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成画于北宋末,是绘画中的绝世珍品。我们且不谈其艺术价值,仅就画面上留下的记忆略谈其历史价值。一般而言,历史记忆的存留主要依靠文字。而在这幅画卷上,除了画龙点睛的标题和落款外,没有其他文字,但作者却以绘画的语言告诉了我们很多、很多。长卷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汴京市郊清明时节的风光,从构图看,大致可分为左、中、右三段:

左段。空旷的原野,轻拂的嫩柳,稀疏的村落,成片的田畴,一派市郊田野的景象。在回城的道路上,有轿、车、马、行人,那是不同阶层的人们扫墓归来,展现了特定节日的民风民俗

中段。聚焦于穿城流淌的汴河,这是沟通东西南北的交通孔道。巨大的漕运船只,或来往穿梭于河上,或停泊于码头装卸货物。精致宽阔的拱桥像凌空的彩虹横跨河上。桥上熙来攘往,还有人在桥上观看河上景色,桥下有一艘大游船正准备穿桥而过,水手们正各就其位地忙碌着。桥上桥下互相呼应,一派繁荣景象。

右段,以高大的城楼为中心,描写了市区街道的繁华。有商铺、旅店、茶坊、酒肆、寺观、官署、医药门诊、大车修理、修面整容、看相算命,还有沿街叫卖的小商贩等等。各种商品琳琅满目,有沉香檀香、绫罗绸缎、香火纸烛等,无所不备。街道上来来往往的行人,有男女老幼、士农工商各色人等,摩肩接踵,络绎不绝。

这幅长卷给后人留下鲜活的历史记忆:

其一,再现了古代的民风民俗。清明扫墓的习俗始于何时尚不清楚,从唐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描写中,冒着丝丝细雨行走于路途的大多是扫墓人,说明当时此风已十分盛行了。《清明上河图》进一步对这种风俗提供了实证:在城郊结合部的道路上,人流朝着归城的同一方向,他们既有乘车骑马的达官富人,也有更多徒步而行的平民,纷纷扫墓而归,盛况空前。

其二,反映了北宋的经济状况。汴京的社会经济状况,在一些史籍中多有记载。图中所描绘的虽然仅是汴京城郊的一角,由此可窥见城市经济蓬勃发展的一斑。欣欣向荣的市场交易,五花八门的服务行业,穿梭往来的水运船只,各式各样的陆路交通,无不说明汴京已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画图中还有牛、马、骡、驴、驼等动物40多只,有大小船只20多艘,反映了当时水、陆交通十分发达。

其三,刻画了众多的人物群像。长卷中画了550多个人物,这在古代画卷中实属罕见。他们中有老有少,有贫有富,有船工小贩,有富商大贾,面貌不同,衣饰迥异,神态各别,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我们可以从人物神态衣着鉴别其身份、地位、职业,特别是研究古代衣饰的学者可以从中找寻到实际的依据。

《清明上河图》原件现存台湾故宫博物院,它是中国的国宝,也是两岸同根同源的见证,海峡风波隔不断血浓于水的同胞情谊,隔不断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水乳交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