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企业会计准则》对计算机会计的新要求

《企业会计准则》对计算机会计的新要求

时间:2022-04-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的出台意味着对企业会计的新的要求,同时也就产生了对企业计算机会计的新要求。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中确认和计量的规定,制定了相应的新的会计科目。与旧《企业会计准则》中的会计科目相比,新会计科目发生了许多变化。

第二节 《企业会计准则》对计算机会计的新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扩大与深入,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新的会计交易和事项的不断出现,为了规范企业在新形势下的会计核算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在人民大会堂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该基本准则要求上市公司从2007年1月1日起实施,同时鼓励其他企业执行。

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由一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组成,其中的38项具体会计准则由原有16项具体会计准则修订版本和新增的22项具体准则组成。这次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在原有的基础上,不管是体例结构,还是内容上都作了较多修改,语言更加言简意赅,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合理性、规范性、可用性等特点。

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的出台意味着对企业会计的新的要求,同时也就产生了对企业计算机会计的新要求。随着新准则的实施,将会给实施企业的会计核算体系带来较大影响,国内的企事业单位不同程度地使用了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因此企业原有的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也要面临着新的调整或升级乃至更换。而且新会计准则的落实也很大程度上依靠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会计核算软件需要适应新准则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主要问题。本节我们就从会计科目财务报表等方面简要地介绍一下《企业会计准则》对计算机会计的新要求。

一、新准则所带来的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新挑战

自中国2001年加入WTO以来,中国在国际上并没有得到当初想象的那样,使中国的产品可以自由地畅销全球。而面对着一系列的反倾销诉讼。不论是打火机还是皮鞋案例,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国内会计制度不够完善,提供的会计信息难以令外界信服所造成的。国外投资者和社会公众读不懂国内的会计信息,不理解国内的会计制度,难以令国际信服这是必然的。新会计准则不仅强化了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而且它的报告体系相对完善,同时也体现了国际趋同。这将使我们的会计信息更具有真实性和可靠性。而这样就可以从容面对对方的反倾销调查了!

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主要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反映企业的资金、成本、利润及供、销、存的有关信息,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可分为账务处理、工资管理、固定资产、应收应付款管理、购销存、成本核算子系统等。

我国的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模拟手工的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

这一阶段特点是将传统的手工会计模式利用计算机的计算优势结合起来。

第二阶段:向管理型发展的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

这一阶段特点是主要将预测、计划、控制和决策等管理方法应用到软件上去,使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等软件拥有了这些功能。

第三阶段:集成于ERP的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

这一阶段特点是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成为ERP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达到信息集成,提高会计信息处理效率,提高会计作息的及时性、即时性。

随着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不断完善,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大的变动变得不可能了。而且不停的变动的话会给企业增加成本,而且造成数据的不稳定性!不符合企业实际应用的要求。根据客户的需求和现在新准则的实施等需要对系统进行一些小的修改和完善,这会给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带来一些新的挑战!

国内会计体制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将来可能还会有一些变化和改进。新准则只是这个里程中的一部分。这就要求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对各种会计核算处理的变化能够有很强的适应性,由于国内的准则正在向国际准则趋同。软件在开发阶段应该研究不同准则之间的差异,尽可能地将一些问题都考虑到,这也是走向国际化的必经之路,是否使软件功能扩大到由客户自由化定制呢?这有可能将是未来的方向。

二、新《企业会计准则》对会计科目的要求

会计科目是填制会计凭证和设置账户的依据,是分类核算和编制报表的基础,它在会计核算中起着绝对重要的桥梁作用。

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中的账务数据一切都是围绕着会计科目进行的,从凭证到账簿再到报表,它们之间的系统中关联和标志就是会计科目代码,相应的科目代码与科目名称是对应的,财政部在颁布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同时,也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指南,而指南中已经将会计科目体系进行了一级科目重编码和分类。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中确认和计量的规定,制定了相应的新的会计科目。与旧《企业会计准则》中的会计科目相比,新会计科目发生了许多变化。下面先总括介绍主要变化,再分项详细说明。

(一)主要变化

1.会计科目的种类发生变化

新会计科目共分为六大类:资产类、负债类、共同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比旧会计科目多了一个共同类。

2.会计科目的内容或名称发生变化

新会计科目共有156个,比原有的85个会计科目多了71个,但实际上新科目是有增有减。例如“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存放同业”、“结算备付金”、“存储保证金”等都是新增的一级科目,这些科目有的是为了核算新出现的一些会计业务而增加的,有的是为了更细致地核算会计业务而从原有的会计科目中细分出来的;而“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预付账款”、“应收补贴款”等科目则从新会计科目中删除了,它们所核算的科目被合并入了其他的会计科目中。许多新增科目都是从原来的会计科目分解产生,这就使得各会计科目核算的内容更加明确细致。

此外有些科目的核算内容与原会计科目基本相似,但会计科目的名称却发生了一些变化,以便能更准确地表达会计科目所核算的内容。如原“现金”科目改为了“库存现金”科目、原“短期投资”改成了“交易型金融资产”、原“应付工资”改为了“应付职工薪酬”等等。

3.科目编码发生变化

首先,由于新会计科目多了一个“共同类”,使得大类的科目编码发生了变化。如原会计科目用3字头代码表示“所有者权益类”、用4字头代码表示“成本类”、用5字头代码表示“损益类”;而新会计科目中用3字头代码表示“共同类”、用4字头代码表示“所有者权益类”、用5字头代码表示“成本类”、用6字头代码表示“损益类”。

其次,由于增加了很多一级科目,使得“资产类”和“负债类”科目的编码也发生了变化。如“其他货币资金”原编码为1009,现在改成了1012;“应收账款”原编码为1131,现在改为了1122。

再次,有的科目编码的排列顺序也发生了变化。如原“应收账款”科目编码排序在“应收利息”后面,但在新会计科目中它却排在了“应收利息”的前面。

(二)资产类

1.与投资相关的会计科目新旧准则主要差异

旧准则对企业的投资按照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其中长期投资又分为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划分,企业应当定期或至少在年终时对投资逐项进行检查并对其减值部分计提减值准备。按旧准则有关投资业务设置的会计科目有“短期投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新准则有关企业对外投资的分类设置及会计核算相对于旧准则均做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将企业的对外投资归入金融资产,按照金融资产的性质设置会计科目进行核算。由于企业对外投资中“长期股权投资”对企业影响较大,因此,新准则中将其从金融资产的相关准则中独立出来,单独进行规范,相当于旧准则中的“长期股权投资”。旧准则中的“短期投资”、“长期债权投资”根据其性质分别归入新准则中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科目进行核算,同时新准则中增加了“投资性房地产”科目,各科目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科目也分别进行了调整。

(1)“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主要核算企业持有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为交易目的所持有的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基金投资、权证投资等和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不在本科目核算。本科目应当按照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类别和品种,分别用“成本”、“公允价值变动”进行明细核算,其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

(2)“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核算企业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价值。企业委托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向其他单位贷出的款项,即原“委托贷款”科目中核算的内容也在本科目核算。本科目应当按照持有至到期投资的类别和品种,分别用“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进行明细核算,其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

(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核算企业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包括划分为可供出售的股票投资、债券投资等金融资产。本科目应当按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类别和品种,分别用“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公允价值变动”进行明细核算,其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

(4)“投资性房地产”科目核算企业采用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新准则中的投资性房地产是指那些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不包括企业自用或作为存货的房地产。旧准则有关房地产除房地产开发企业作为企业存货、土地使用权作为企业无形资产外,其余均作为企业固定资产进行核算,根据我国目前房地产业的具体实际情况,新准则将其独立出来,单独设置“投资性房地产”科目进行核算,其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分别反映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成本和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

(5)在资产负债表日,“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按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余额的差额分别计入其科目的“公允价值变动”明细科目核算。“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按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科目其资产负债表日发生的减值可以分别单独设置“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科目核算。

2.与存货相关的会计科目新旧准则主要差异

(1)新准则中增加了“代理业务资产”科目,核算企业不承担风险的代理业务形成的资产,包括受托理财业务进行的证券投资和受托贷款等。对应开设“代理业务负债”科目,核算企业不承担风险的代理业务收到的各类款项,如受托投资资金、受托贷款资金等。企业采用收取手续费方式受托代销的商品,可将“代理业务资产”科目改为“受托代销商品”科目,同时将“代理业务负债”科目改为“代销商品款”科目,并按照委托单位或资产管理类别进行明细核算,相当于旧准则中的“受托代销商品”和“代销商品款”科目。

(2)旧准则中的“物资采购”科目核算内容在新准则中通过“材料采购”和“在途物资”两个科目分别进行核算。“材料采购”科目核算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而购入材料的采购成本。“在途物资”科目核算企业采用实际成本(或进价)进行材料(或商品)日常核算,货款已付尚未验收入库的购入材料或商品的采购成本。

(3)旧准则中的“分期收款发出商品”和“委托代销商品”科目和核算内容均在新准则中的“发出商品”科目进行核算。该科目核算企业商品销售不满足收入确认条件但已发出商品的实际成本(或进价)或计划成本(或售价)。但分期收款发出商品采用递延方式分期收款、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销售商品则不在本科目中核算,而在“长期应收款”科目中核算。采用支付手续费方式委托其他单位代销的商品,也可以单独设置“委托代销商品”科目核算。

(4)新准则增加的“周转材料”科目核算企业周转材料的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包括旧准则中的“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科目核算内容。

(5)新准则取消了旧准则中的“自制半成品”科目,将其并入“库存商品”科目核算。

3.与融资租赁业务相关的会计科目新旧准则主要差异

新准则中的“长期应收款”和“未实现融资收益”科目是用来核算企业的融资租赁业务,它们是融资租赁业务中出租方使用的会计科目。“长期应收款”科目核算企业融资租赁产生的应收款项和采用递延方式分期收款、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产生的应收款项。这里应注意,“长期应收款”科目核算的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的部分,是符合收入确认条件的经营活动,不满足收入确认条件的,应在“发出商品”科目中进行核算。“未实现融资收益”科目核算企业应当分期计入租赁收入或利息收入的未实现融资收益。

旧准则中的“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的科目性质发生变化,改为负债类科目,仍核算企业应当分期计入利息费用的未确认融资费用,会计处理方法不变,期末仍为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摊余价值。旧准则中的“长期应付款”科目不变,核算内容同样是企业除长期借款企业债券以外的其他各种长期应付款项,包括以分期付款方式购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发生的应付账款、应付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费等。这两个会计科目属于融资租赁业务中承租方涉及的会计科目。

4.与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相关的会计科目新旧准则主要差异

(1)新准则中增加“累计摊销”会计科目核算企业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计提的累计摊销,以及作为投资性房地产的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土地使用权的累计摊销,从而取消旧准则对无形资产摊销直接计入“无形资产”科目的会计处理。

(2)新准则中增加“商誉”会计科目,核算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商誉价值,企业合并不再使用“合并价差”科目。商誉发生减值的,可以单独设置“商誉减值准备”科目进行核算。

(3)新准则中增加“递延所得税资产”会计科目,核算企业根据所得税准则确认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根据税法规定可用以后年度税前利润弥补的亏损及税款抵减产生的所得税资产,也在本科目核算。这是将旧准则中在负债类核算的“递延税款”科目分成“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两个科目进行核算。

此外,新准则取消旧准则中的“应收补贴款”、“待摊费用”和“在建工程减值准备”3个会计科目。原“应收补贴款”科目核算内容并入“其他应收款”科目进行核算;同时,新准则将损益类的“补贴收入”科目也一同取消,并入“营业外收入”科目核算。新准则中有关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在“在建工程”科目下设置明细科目核算。

(三)负债类

1.新准则中增加“交易性金融负债”会计科目核算企业承担的交易性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和企业持有的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其核算内容是从旧准则中的“应付债券”科目核算内容中分离出来的。新准则中的“应付债券”会计科目将只核算企业为筹集长期资金而发行的债券本金和利息。企业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新准则要求将其按负债和权益成分进行分拆,分拆后形成的负债成分也在“应付债券”科目核算。

2.新准则中设置“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的各种薪酬,取代旧准则中的“应付工资”和“应付福利费”科目。本科目应当按照“工资”、“职工福利”、“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辞退福利”、“股份支付”等应付职工薪酬项目进行明细核算。此外,外商企业按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也在本科目核算。

3.新准则中设置“应交税费”科目取代旧准则中的“应交税金”和“其他应交款”科目,核算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应交纳的各种税费,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所得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教育费附加、矿产资源补偿费等。企业代扣代交的个人所得税,也通过本科目核算。但企业不需要预计应交数所交纳的税金,如印花税、耕地占用税等,不在本科目核算。

4.新准则中增加的“应付利息”科目核算企业按照合同约定应支付的利息,包括吸收存款、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长期借款、企业债券等应支付的利息。新准则中增加的“递延收益”科目核算企业根据政府补助准则确认的应在以后期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企业在当期损益中确认的政府补助,在“营业外收入”科目核算,不在本科目核算。

此外,新准则中取消了“预提费用”和“待转资产价值”两个会计科目。旧准则“待转资产价值”科目核算的企业待转接受非现金资产捐赠的价值,在新准则中与其他企业接受的非现金资产捐赠采用相同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核算。

(四)共同类

新准则增加了共同类会计科目,主要有“衍生工具”、“套期工具”、“被套期项目”。

1.“衍生工具”科目核算企业衍生金融工具业务中的衍生工具的公允价值及其变动形成的衍生资产或衍生负债,可按衍生工具类别进行明细核算。衍生工具作业套期保值的,在“套期工具”科目中核算。

2.“套期工具”科目核算企业开展的套期保值业务中套期工具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资产或负债,包括公允价值套期、现金流量套期和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资产或负债,可按照套期工具类别进行明细核算。

3.“被套期项目”科目核算企业开展的套期保值业务中被套期项目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资产或负债,并可按照被套期项目类别进行明细核算。

共同类科目核算的均是企业的金融工具,它们既具有资产的性质,又具有负债的性质,因此称为共同类科目。这类金融工具具有较大的风险,对企业的资产或负债影响较大,新准则要求对其单独设置会计科目进行核算,以保证企业资产的安全。

(五)所有者权益类

新准则有关所有者权益类科目较旧准则变化不大。由于现有的法律规定允许回购公司股票用于股份支付或注销,因此新准则为核算此类业务新增加了一个“库存股”科目,核算企业收购的尚未转让或注销的本公司股份金额。同时,新准则中删除了中外合作企业使用的“已归还投资”科目。

(六)成本类

与旧准则的成本类会计科目相比,新准则增加了“研发支出”会计科目,对企业进行研究与开发无形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支出进行单独核算。根据准则规定,该科目应当按照研究开发项目,分别用“费用化支出”与“资本化支出”进行明细核算。期末或月末,应将本科目归集的费用化支出金额转入“管理费用”科目,其期末或月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正在进行无形资产研究开发项目满足资本化条件的支出。

(七)损益类

新准则中增加“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资产减值损失”科目,对相关价值变动进行单独核算,则不再通过其他损益类科目进行核算。“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核算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以及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衍生工具、套期保值业务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资产减值损失”科目核算企业计提的应收款项、存货、长期股权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期末,两个科目余额均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科目无余额。

旧准则中的“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所得税”科目,在新准则中分别改为“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所得税费用”科目,其核算内容基本不变。

特别提醒

在对资产负债表项目进行重新分类、确认和计量时,应注意新旧会计科目中的金额并不一定是完全直接对应的,即使是前后没有变化的会计科目也应注意。一方面,新准则中对相关的项目是否有新的确认与计量的要求,如公允价值法的影响;另一方面,某些会计科目的核算范围也发生了变化,如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等,在使用时应特别予以注意。

(八)必须按新准则的口径统一调整

新会计科目发生的这些变化自然而然地引起了对会计核算的新的要求,因此同时也对计算机会计产生了新的要求。

首先,需要对会计科目进行重新编码。对于正准备从手工会计转换为电算化会计的企业,应按照新的会计科目编码和名称在电算化软件中设置企业会计科目;而对于已经使用电算化会计的企业,则需要重新设置账套,在新账套中按新的要求进行编码。

其次,需要解决科目转换的问题。不论原先是否使用电算化会计的企业,都需要将用旧会计科目核算的内容转化为用新会计科目进行核算。这就需要在电算化软件中装入科目初始余额及当年已发生数时,按照各科目的实际内容将原科目拆分或合并填入新的科目中,以使得企业的业务能保持前后一致。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中重新给会计科目编号和名称进行了分类和命名,与企业会计制度的区别差异总结如表1-1。

表1-1 科目差异归类总结表

产生的问题就是如何将新年度的会计科目转换成新准则要求的核算科目,不影响正常工作而且核算内容要准确。

不管企业之前实施的是《小企业会计制度》还是《金融企业会计制度》,涉及的科目变化均分为以上9类。在会计信息软件系统中的处理方法必定相同,此处以企业会计制度科目到新准则的科目为例来说明。

三、新《企业会计准则》对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其他要求

新准则中《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第四条——首次执行会计准则,在首次执行日,企业应当对所有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重新分类,确认和计量并编制期初资产负债表,因此企业需要做科目调整,年初余额调整,编制期初资产负债表的工作。而这些工作主要是由于现行制度与新准则的差异所引起的,以下总结了它们在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中的差异,以及面临的一些问题。

(一)报表差异问题

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新的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和附注,比原《企业会计准则》中的规定多了一个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原损益表也改为了利润表。

此外,由于会计科目的变化,各报表的格式以及予以披露的内容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财务报表的变化意味着计算机会计企业对于原来在财务软件中定义的报表需要进行重新设置和编制。企业应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的所属的行业的报表格式在报表软件中重新定义所需的各表、设置各表格内容的取值公式等等。

1.报表项目的调整

例如:(1)资产负债表中由于短期投资的重分类,增加了相应的列报项目。还有如应付工资与应付福利费由于科目合并而在报表中也合二为一为应付职工薪酬。递延税款借项与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税款贷项与递延所得税负债变化。(2)利润表中的层次发生改变,进行了重排列。增加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资产减值损失,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等项目。⑶现金流量表中投资活动增加了两个项目: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收到的现金净额、取得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支付的现金净额。

2.报表取数公式的调整

报表取数公式随科目编码和科目核算内容的变化而改变,计算公式也随项目调整而变化。现有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公式:取数公式〈科目〉〈方向〉〈期间〉〈账套〉〈年度〉。

例如:

旧制度科目体系下的资产负债表中:应收票据取数公式为QM(1111,‘借’,月,001,2007)表示取001账套2007某月期末的1111应收票据科目借方余额。新准则下由于会计科目体系变更,取数公式则应为QM(1121,‘借’,月,001,2007)表示取001账套2007某月期末的1121应收票据科目借方余额。

为了能够符合新准则的列报要求,必须要对报表进行重新制作。

(二)快速凭证变更问题

针对每个月类似的工作,如税金及附加的计提凭证、待摊费用的分摊凭证等,一般软件都有快速凭证这样的功能,运用此功能可以提高凭证的录入速度和效率,而且还省略掉了手工记账中计算结转的繁琐,一切由软件来完成,但随着科目编码的更替,必须重新设定。

(三)后进先出取消使用问题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中第十四条,企业应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由于新准则只是在原来基础上取消了后进先出法。现在的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中均包含此三种计价法,差异之处在于企业原先存货是采用后进先出法,执行新准则后就必须进行更改。

(四)固定资产业务的处理问题

根据新准则要求,从原固定资产分离出的投资性房地产,《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中规定,投资性房地产分两种模式计量,即采用成本模式计量、公允价值模式计量,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视同《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处理,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不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会计期末价值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其账面价值,差额计入损益。且规定成本模式可转为公允价值模式,但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后,不得转为成本模式,且《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第十七条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另外,原有固定资产系统有这么一条约束:“当月新增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当月减少,当月仍计提折旧,下月开始不提折旧”。新准则中已经没有此项的限制,当月新增固定资产当月即可计提折旧。

(五)年金与无形资产问题

《企业会计准则第10号——企业年金基金》中规定,企业年金基金应当作为独立的会计主体进行确认计量和列报,而且应当分资产、负债、收入、费用和净资产进行确认和计量,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账务模块的报表必须支持此部分核算。《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对无形资产研发支出的合理化,资本化还是费用化以及摊销等进行了规定。

(六)相关从业人员适应问题

财务人员面临巨大挑战,随着新准则会计知识的更新,需要会计人员重新学习,极大考验着会计人员的执业能力。不仅是财务处理发生了变化,而且会计信息也会根据新准则进行一系列的改进或升级。如何将两种变化中的新知识迅速掌握,如何让两者之间相互结合。

不仅是企业财务人员,还有系统开发商从业人员、会计师事务所及会计咨询机构等,必然会掀起一股学习浪潮。新准则的实施,会计人员首先要做的是科目转换,转换需要使用软件提供商提供的转换工具,首先会计人员必须要掌握转换工具的使用,再是按新准则要求的财务核算在新的系统或改进的系统中进行处理。总的来说,会计人员首先必须读懂新准则,并且要熟悉软件功能与操作。对于软件开发商来说,就是读懂新准则,提出新需求,改进程序,或者开发新版软件。

四、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解决方法

(一)科目差异问题解决方法

使用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企业,必须按照准则指南中指定的科目编码和名称来定义企业的科目,在此基础上根据企业需要进行增加下级科目或删除不需要用的科目(之前应该做调查并做科目的准备工作)。在实行新准则前就已经使用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企业必须将旧的科目体系先转换成新科目。转换后才能在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中根据新准则的核算要求做后续的凭证和编制报表的处理。科目差异可通过开发科目转换工具来进行转换。这样就不会花费很多的时间,利用软件工具,几分钟就能搞定。不过此前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比如新准则的科目哪些是企业需要的哪些是不需要的,哪些需增加下级科目哪些与旧科目核算口径不一致的,都要进行与现在核算科目进行对比调查,做预备性工作。做好准备工作后可在新年度账套中将原来的科目和科目名称使用工具将其替换掉(涉及调整的可先在上年末旧账中进行调整)。

根据科目差异分析,科目转换工具设计要求如下:

(1)必须提示进行数据备份,提示其他工作站退出操作并进行约束控制。

(2)必须是会计主管权限指令的人控制。

(3)科目应允许一对多(可选择两个同样新科目对应两个不同旧科目)

(4)科目对应表中新准则科目可以进行编辑,即可以增加下级科目。

(5)必须有转换进度显示。

(6)转换完毕必须出提示报告,注明需要检查的注意点。

对于软件企业来说就是尽快编写出此工具程序,帮助用户将科目转换问题解决掉,这不仅是客户的要求,也是软件能否立足市场的保证。软件开发企业对于将来新出版本软件,必须要进行科目表预置到软件中去,对于新会计主体新建账套来说直接就可以调用。

(二)报表差异问题解决方法

报表差异问题相对于科目差异变更的问题要简单得多,对于熟练使用报表系统的会计人员来说根本就没有影响,通常报表系统会提供自己定义报表模板的功能,在科目体系更新之后,用户只要花时间和精力根据新准则所要求的列报项目和新的会计科目体系来自定义的报表,并且将其设为模板即可,之后就可以随时调用。对于不会使用报表系统进行设定的会计人员来说,则会要求软件中预置新准则的会计报表模板,以便其随时调取。这种情况下可以请软件的维护人员上门将预先设定好的报表保存到用户的报表模板中去即可,但这种解决办法有个缺点就是用户由于各种原因自行重装软件,新准则的报表模板就会丢失!要么自行将已根据新准则模板生成的报表再增加到模板中去,否则又要去请软件的维护人员,增加了企业的费用,当然作为软件使用企业是不愿意其出现的。这就要求软件提供商在以后开发出的版本将其预置进去。

然而对于新准则中要求首次执行新准则首份年度财务报表至少包括上年度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列报的比较信息,这就要求需要对上年度比较数据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列报要求进行调整。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境外上市的公司或企业,需要对报表进行调整来符合上市地的列报要求。软件企业应该尽快开发出报表调整系统,减少企业因调整报表花费的大量费用。

(三)快速凭证变更差异解决方法

对于快速凭证设置的变更,则在科目转换之后,根据新科目及核算要求进行重新设置,对系统不会有什么影响,只是增加会计人员第一个月的工作量。重新设定的第一个月可进行与手工处理凭证与系统自动生成凭证进行一一对照,检查其生成凭证的正确性,以保证财务数据没有错误。

(四)后进先出取消使用问题解决方法

存货核算的企业,在新年度对存货计价方式进行更改即可,注意的是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中存货属性中有计价方法设置,仓库属性中也有计价方法设置,在存货核算初始设置中有按仓库进行成本核算和按存货核算两种之分,若采用按仓库进行成本核算,则将仓库的计价方法将原来的后进先出法更改成其他计价方法,若采用按存货核算,则将存货属性设置中的计价方法将原来的后进先出法修改为其他计价方法。

(五)固定资产业务的处理问题解决方法

对固定资产的差异问题,总体上就必须修改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了。对于投资性房地产差异问题可以在现有系统中变通处理,即投资性房地产在现固定资产系统中进行管理,若采用成本模式计量,视同其他固定资产处理,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可设不提折旧,即每月不计折旧,公允价值变动可做原值变动单。对于与账务系统科目对账则要更改一下软件了!允许固定资产原值与账务系统中的固定资产科目与投资性房地产科目同时进行累计对账。对于“当月新增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当月减少,当月仍计提折旧,下月开始不提折旧”以及能否转回减值准备,均可将其设为可选择项(考虑到未实施新准则企业,所以不将其去除),软件企业应开发相应的修改程序的补丁和数据库补丁。

(六)年金与无形资产问题解决方法

对于年金账务处理应该在账务系统中预置相应科目,在报表系统中预置相应报表。处理方法同科目差异和报表差异,满足企业年金管理需求。对于无形资产管理软件企业应该开发出无形资产管理系统,作为一个子系统来对无形资产进行管理。

(七)对相关从业人员开展培训

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离不开各种培训,如大专院校和各社会培训机构对会计知识的培训、对计算机的培训,以及软件企业给用户做的培训。各种培训推动着其前进,应用推广。新准则实施要求企业财务人员在电算系统中按照新准则去处理相关业务。从现行制度到新准则,不仅要改变相关的会计处理流程处理方法,还要改变旧的操作习惯,这样才能确保财务信息处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必要时参与培训或自我学习。

新准则必然要求提供信息处理软件的软件企业对产品进行升级研发或制作相关补丁去完善和修改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要求软件企业开展内部培训,包括新准则培训以及根据新准则系统的改进点培训。

而新准则实施所涉及的不仅是软件的升级和修改。主要涉及的是会计数据的衔接转换问题和后续使用问题。这就要求软件企业提供数据转换升级服务以及相关培训和财务咨询和软件应用咨询服务。数据转换必须要开发适合新准则的转换工具,提高效率!提供相关培训和咨询服务来解决用户的困惑。

五、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开发问题

新准则变化带来的问题是有限的,曾在2001年已经有过一次企业会计制度的转变,不管是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使用企业还是软件提供商都已经积累了解决这方面问题的经验。不管是科目转换还是报表重编制,应该从容面对。软件提供商和上市公司及其他企事业单位应该积极合作共同推动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推动我国会计事业的发展和软件应用的发展,保证经济快速发展,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更为主要的是在未来开发的软件系统的功能,提供可以自由选择性的定制各业务控制与业务流程,使之适用不同国家准则和国内会计制度不断完善更替的要求,尽量减少制度的不同对电算化系统的影响。举个例子来说:各种存货计价方法,可以将其设在系统初始化设置当中进行多项选择的设置,将所有可能的计价方法排成一列表,在用户使用新账套之初可进行选择自己所要使用的计价方法。选择后,在存货管理子系统中的存货属性才可进行对已选的计价方法进行参照设置,这样不论是增加还是取消均方便自如。这样新准则中要求后进先出法不再使用问题,或者将来制度又可以再使用都不会影响业务了。

【本章新词】

1.计算机会计

2.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

3.系统构成

4.数据流程

【阅读资料】

《企业会计准则》

【本章小结】

1.计算机会计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管理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计算机会计包括现代信息管理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开发、使用、培训、服务、制订和执行法规与制度,以及实施微观与宏观管理等会计业务和会计管理现代化的全部内容。

2.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是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以电子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为数据处理工具,以会计信息为对象而互相联系形成的一个系统。

3.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由五个部分组成,即硬件、软件、数据、掌握一定技能的人员和必要的规章制度。

4.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实施新准则,他们几乎都使用着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本节从新准则与现行制度之间的不同核算要求所产生的问题开始,分别分析了科目差异问题、报表项目差异与报表取数公式差异问题、快速凭证变更问题、后进先出法取消使用问题、固定资产系统中的对投资性房地产核算与减值准备不得转回等业务的处理问题、年金与无形资产问题、及相关从业人员对新准则的适应等问题,提出了开发科目转换工具,重新设置报表和建立报表模板,快速凭证与存货计价方式重新设置,投资性房地产在固定资产系统中变通处理方法,开发无形资产管理子系统,对相关从业人员开展培训等解决办法。解决了这些问题不仅能够使企业会计核算符合财政部新准则的要求,还能够为新准则的实施起到推动作用。

【思考题】

1.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是如何构成的?关键要素是什么?

2.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3.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包含哪些功能模块?各功能模块之间的数据关系是怎样的?

4.新准则与现行制度之间的不同核算要求有哪些?应如何处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