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明月夜,一厢思情寄予卿

明月夜,一厢思情寄予卿

时间:2022-02-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月出皎兮①,佼人僚兮②。月出皓兮,佼人懰兮④。月出照兮,佼人燎兮⑥。月亮,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浪漫意象。追根溯源,它的淡淡幽思和温情诗意,便是从《陈风·月出》里缓缓升起的。月光洁白澄澈,叫人心归纯净。和卯月一样,《月出》中的男子同样怀揣一份从未寄出的“情书”,在月光下黯然神伤。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陈风·月出》

自古以来,月亮就是澄澈、浪漫的象征,它宁静皎洁,神秘清冷,让人心生怜爱又动容。“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用豪放洒脱的吟唱,表达了对明月的向往和对人间的眷恋之情;遥望同一轮明月,唐朝的张若虚以一曲“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营造出宁静爽朗的温柔月色;月洒银辉,素影迷离,借着一壶好酒,李白演绎了“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千古绝句。

月亮,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浪漫意象。追根溯源,它的淡淡幽思和温情诗意,便是从《陈风·月出》里缓缓升起的。

月儿皎洁无瑕,照见你娇美的脸庞、娴雅的倩影,而这一切,只会使我暗自神伤;月儿素净幽雅,照见你妩媚的脸庞、优美的体态,而这一切,只能让我心乱如麻;月儿澄澈明朗,照见你精致的脸庞、婀娜的身姿,而这一切,只会使我焦躁不安。

一位优雅多情的诗人,心有所属,夜不能寐。为排遣纷乱如麻的相思之愁,他披衣下床,步入小院中央,徘徊良久。月光洁白澄澈,叫人心归纯净。朦胧间,远处一位女子的身影翩然而至,她体态匀称,身姿绰约,不似凡俗。“月出皎兮”,“月出皓兮”,“月出照兮”,月色从有到无,由朦胧渐至澄亮,宛如一幅灵韵生动的丹青水墨在我们眼前徐徐铺开,似乎幽幽现出真容的月儿,就是那位柔美多情的女子。

每每读到这里,我眼前便会浮现顾恺之笔下那位仪态万千的洛水之神。美丽的洛神时而遨游云端,时而徜徉水面,步履轻盈,飘飘欲仙,“可望而不可即”。难怪清代文学家方玉润在《诗经原始》里感叹:“活现出一月下美人,并非实有所遇,盖巫山、洛水之滥觞也。”月下的美人不过是诗人思念至深的产物,她就像在曹植梦境里出现的甄妃,再真再美也不过是一梦南柯,终成幻影。

我们无法确定诗人对女子是一见钟情还是自作多情,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因为自卑,所以生发出种种的忧伤与迟疑。“劳心悄兮”,“劳心慅兮”,“劳心惨兮”,男子将满心的悲怆融化成字句间平平仄仄的怅惘失落,在隽永的诗意中悄无声息地蔓延。或许,正是这种爱而不见的怅然若失,使中国几千年来的月光,从此沾染上“相思”之意。思念之切,几近成痴,便是清代张潮总结得最为恰当:“山之光,水之声,花之香,文人之韵致,美人之姿态,皆无可名状,无可执著,真足以摄召魂梦、颠倒情思!”

物欲横流的时代,纯粹的爱情犹如童话故事般奢侈珍贵。今天,当爱情被世俗的欲念层层包裹,你是否会怀念月光下那位踟蹰、迷惘的痴情汉?然而,爱情不是莺飞草长的花前月下,不是王子公主的恩爱缠绵,凡真心爱过的人,都会经历它带来的彷徨、苦难乃至刻骨铭心的伤痛。我们渴望拥有纯洁甜蜜、生死契阔的真爱,却无法奢望爱情的路途一帆风顺,甚至无法奢望自己爱的人也正好爱着自己。

读《月出》,时常有一种似曾相识的亲近感,那颗懵懂悸动的心,那种想爱又不敢爱的辗转反侧,或许,就是曾经的我们。有位朋友说,人的一生一定要经历一场不抱任何期望的暗恋,为此思服,为此忐忑,为此万劫不复。唯有体会过这种孤独无望的欢喜,我们才能展开自己爱的旅程,没有埋怨没有伤痛,淡然从容地找到一份属于自己的爱情,真正体会到相恋的幸福。

电影《四月物语》中,女主角卯月暗恋学长,却自始至终没有对他袒露心迹,守望着一份算不上爱情的感情,卯月无怨无悔。单恋的唯美,不正是来源于这种含蓄内敛、隽永悠长的涓涓情意吗?和卯月一样,《月出》中的男子同样怀揣一份从未寄出的“情书”,在月光下黯然神伤。或许,他不是找不到地址,而是愿意用这默默的凝望,呵护她的美丽和光环;或许,他寄给她的只是一场没有结局的等待,等待她,用足够的时间爱上自己。

【注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