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创意是娱乐节目灵魂

创意是娱乐节目灵魂

时间:2022-07-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超女、快男、好男儿,一阵阵选秀旋风在中国席卷而过。明星不足为奇,舞蹈也不足为奇,但是明星的舞蹈就有点意思了:俊男美女加上通俗和带有韩国民族特色的舞蹈组成了节目的第一要素,最为直接的视觉要素。做到这一点需要演员作出的牺牲是不可避免的,不过韩国综艺节目中嘉宾的表现方法和我国也不大相同。

超女、快男、好男儿,一阵阵选秀旋风在中国席卷而过。接下来玩什么?接下来用什么来吸引观众眼球?恐怕成了很多电视台的综艺节目导演思考的第一要务。实际上,就在选秀节目在国内引起褒贬不一的讨论时,《美国偶像》节目视频已在各个视频门户网站广为传播,并成为一种制作水平的对比,不论在选手水平还是情感共鸣上,“美”均胜对手一筹,更重要的是,从模仿秀到选秀,我国的综艺节目一直没有摆脱创意匮乏的硬伤。

假设资讯速率降低20倍,或许“引进、借鉴、包装、本土化”这样的策略还是可以给我们的创意文化产业留下一定的待发展空间,但是这不是治本之策。况且在资讯的发达扩展了观众眼界的同时,也提升了观众的审美需求,这是一块在过去几十年完全空白的市场,可惜的是我们在取得部分先机之后,又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威胁。

(一)“情书”来了

“情书”在2006年被吉林教育电视台引进来,其后迅速成为了年轻人的热点话题之一,各个网吧的硬盘中也迅速提供了包括“X - MAN”在内的韩国综艺节目的全部剧集。其后其内容就在视频门户网站鲜艳登场,以其独特风格取代了华语综艺节目包括台湾地区的“我猜我猜我猜猜”等节目的点击地位。不仅如此,就像所有成功的文化产品一样,这个节目迅速在网络上聚集起一个文化群体,并且把一些原本退出我国观众综艺视线的老面孔,像韩国的演艺团体HOT、BABYVOX重新带入我国观众的视野,并在青少年中树立起一个新的偶像——东方神起。

一件产品火了,特别是一件文化产品火了,是尤其值得我们去寻找其“火源”的。

(二)产品本身依然是根本

如果就其产品本身而言,很多元素我们也是具备的,如:一个有趣的主持人、明星、舞蹈、一个主题。除此,我们要探讨是更深一层的原因。

对于习惯了集体舞视觉的观众来说,“情书”第一个卖点就是明星舞蹈。明星不足为奇,舞蹈也不足为奇,但是明星的舞蹈就有点意思了:俊男美女加上通俗和带有韩国民族特色的舞蹈组成了节目的第一要素,最为直接的视觉要素。

其二就是节目的主题——获得爱情。这是一个既古老又永恒的话题,最重要的是这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并不受语言、文化、民族等因素的影响。而且用男女嘉宾人数不对等的形式加入了竞争环节,也就是说最后有一对男嘉宾会组成无奈的男男情侣,这就为节目提供了几条线索,不至于让节目变得松散,这是节目的一条逻辑要素。

第三是节目中的游戏环节,并不高难,但是充满乐趣。比如斗舞、还有技巧性的击破表演,男嘉宾抱着搭档用脚脱袜子等简易可行的游戏,特别是X-MAN中一个比试反应能力的“那是当然”的环节,令人印象深刻,如果和“辩论”比较起来是很小儿科的,但是他们会根据明星的特色,或者嘉宾间互相揭短,根据对手语言的漏洞去攻击对方,直到对方反应不过来为胜,也可谓是斗智斗勇。如男嘉宾看到女嘉宾耳环略为夸张的形状,问对方:难道你把公交车上的吊环把手拿过来了么?女嘉宾除了暴笑无法作答了,更重要的是这样能给观众带来笑声。

国内那些形式内容都颇为相似的游戏环节与其相比,确实相形见拙,让人不得不承认韩国艺人表现出来的风采具有一定的魅力。

(三)文化创意是亮点

除去第一点中所涉及的,在电视的表现形式上,这个节目特别注意运用了多媒体的技术,在播出的电视画面上加入画外音、网络卡通和第三方评论,来增强节目的效果,刺激人们的感官,让观众感觉画面上出现的就是自己想表达的情感,从而起到心理放大器的作用。

做到这一点需要演员作出的牺牲是不可避免的,不过韩国综艺节目中嘉宾的表现方法和我国也不大相同。他们似乎更直率,而且更乐于表现自我,这一点是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但是对于长幼尊卑、父母家庭的观念却是浓重的东方文化色彩,这也是吸引观众的特点之一。就如韩剧一样,中国人对于礼依然是念念不忘的,需要自然大胆的表达。同样,我们的观众对于煽情也是越来越不买账了。

娱乐人不在乎调侃自己,如高大的主持人姜虎东的口头禅:“粮食是什么?粮食是我们的生命。”如喜欢跳舞但是技术很凑合的主持人刘载锡经常希望表现自己的舞蹈技巧,在某一期的节目中大跳“热舞”,但由于其相貌的特征,电视屏幕立即相继出现了:“大蚂蚱起舞”、“鬼上身的蚂蚱”等字符。

偶像的力量在增强还是减弱节目的可观性,很难判断,但有一点,观众对于八卦新闻的关注度、炒作的判别能力越来越强,中国演艺阶层的宣传手法可能真的需要有所改变了。

(四)内容紧跟时代文化背景的变化

如果缺乏外景,那么节目可能会让观众看得发腻了,于是在综艺节目中,“情书”、“X-MAN”的制作方加入了“特辑”,比如“中秋节特辑”(相当于我国的春节),世界杯特辑(在德国外景),巴厘岛特辑和圣诞特辑等等。

节日色彩的加入介绍了很多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一些比较有特色的外景地也从另一个角度向观众展现,使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除此之外,一些笑料演员的表现也是节目的一大看点,同时也赢得了一大批“粉丝”的追捧,网络就很常见“裴涩琪”、“金钟民”的节目片段专辑,很多就是其粉丝所为。

当然,我国也有一批不错的栏目,如“快乐中国”为口号的湖南卫视的很多节目。吉林卫视的忽悠姐妹花也是值得一提的,它带有明显的地方色彩,但是摆脱了地方性的限制,用改述、角色扮演的形式,加上同样多媒体化的电视画面处理,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然而随后正是因为缺乏内容和模式的创新而昙花一现。

(五)与“情书”相关的分析

实际上,与《越狱》一样,“情书”与“X-MAN”并非是收视率最高的综艺节目,2006年5月,韩国各个节目的排行大致如下:

很壮观的收视率,很可怕的节目数量,韩国的综艺节目竞争很激烈,所以在2006年“情书”与“X-MAN”在韩国相继停播。这则消息可能只让部分韩国观众感到可惜,却在中国受众中产生了很强的反响和讨论,并出现了多种关于停播原因的猜想:主持人结婚,当家嘉宾服兵役等等,可见其在中国受欢迎的程度,也给了我们很多惊叹,为什么我国的电视节目停播却没有什么声息。在2006年,除了“绝对挑战”的节目停播在大学生中间引发了很多“可惜”和“为什么”之外,似乎没有其他节目有这么大的号召力。

(六)从模仿秀到选秀的心理魔方

1.从精英走向草根的个性释放。很显然,明星因其认知成本的低廉成为了综艺节目收视率的保证,但是综艺节目的重心越来越向草根阶层靠近。模仿秀本身就是将这个世界的偶然总结到一起,让与明星近似的民众走上舞台,不论是明星脸还是明星声音都是为了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这个世界还有这么巧的事。

但是随着资讯的爆炸和个性意识的喷发,这种心理刺激已经变得稀疏平常。大众的心理越来越能接受发掘普通个体的特性,所以在台湾省的“我猜”与“城市猎人”等节目就将普通人请上来。“城市猎人”中寻找一个城市的美女和“我猜”中用竞猜的方式来猜测职业、身份、身材这些环节,明星已经变成嘉宾,而普通人是主角,目前我国的“梦想舞台”也处在这个阶段。

随后大众就不再满足造星权利的集中,所以选秀节目应运而生。自己投票选明星,既有主宰者的痛快还通过主动权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寄托,“超级女声”们的诞生就是基于这个原因。每个人都可以决定谁会成为明星,每个人也都有成为明星的机会,短信投票也越来越成为一种参与的重要手段。

2.从表演走向娱乐的精神放松。制作方操纵性逐渐减弱或者说隐藏是娱乐节目的另一大进步。也可以说这与计划经济心理影响的逐渐减弱有关,人们越来越希望看到临场的东西,所以主持人成为了电视节目的一个很重要的人力资本。与其说观众认同一个节目不如说认同一个节目主持人。

所以表演化和预设情节的成分越来越少,也越来越隐形,否则会招骂或者遭换(换台)。其节目内容也越来越脱离程式化的东西,加入了许多意料之外和情理之中的角色,这一点在“情书”和“X-MAN”中,体现尤为明显:节目中的明星——姜虎东、金钟民、申千组合、哈明国组合扮演都是此类的角色。这类角色的出现与大众生活节奏逐渐紧张有关,人们已经在工作中习惯和厌烦了科层和程式,他们更希望看到自由和放松,甚至是散漫。

3.从一元走向多元的生活互动。电视节目中加入了越来越多的生活元素也是趋势之一。这是电视节目从“经院”走向“通俗”的一大信号。

语言生活化、搞笑生活化、过程生活化在韩国的综艺节目中大行其道。嘉宾并不是只有一副面孔,而是从一元人走向多元人。搞笑的人认真起来更让人感动,天赋不佳的人努力起来更让人赞叹,这一切都是通过多元化的理念和对比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如“情书”和“X-MAN”中的捣蛋青年的爱情名言就被一些网友整理成册,如“我会爱你到999年12月31日59分59秒,你只要爱我一秒,我们的千年爱情就实现了。”这不得不让我们佩服节目的编导。相形之下,我国目前的节目水平从名称、内容到嘉宾风格就显得千篇一律了。从超级到绝对,从反串到戏剧化的夸张莫不如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