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神思①第二十六

神思①第二十六

时间:2022-02-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闕之下。”是以意授於思,言授於意,密則無際,疎則千里。這裏所說的,正是我們要論述的神思這種精神現象了。精神原本存藏在胸臆之中,由心氣意志統領成爲調控的關鍵;外物通過耳目傳遞給人身,則靠言語辭令掌管以作表達的樞紐。自《神思》至《總術》計十九篇,抽繹文章寫作的共通要求,論述了包括修辭手段在内的諸多創作課題。

古人曾經說過:“形寄江河湖海之上,心繫宮廷魏闕之下。”這裏所說的,正是我們要論述的神思這種精神現象了。作家創作時的思緒,能使心神走得很遠很遠,因而靜寂凝思的時候,思慮可以連接千載;悄然動容的瞬息,視野又可貫通萬里;吟詠嗟歎之間,口中會發出珠玉一般的音韻;眉睫舒展之際,眼前又閃現風雲變幻的景象。這些,想就是思維活動中的最高境界了吧!所以,人類的思維活動是相當微妙的,它能驅使精神與外物一起遨遊。精神原本存藏在胸臆之中,由心氣意志統領成爲調控的關鍵;外物通過耳目傳遞給人身,則靠言語辭令掌管以作表達的樞紐。言辭的樞機如順暢通達,外界事態便可以物無隱貌;志氣的關鍵若阻滯堵塞,心神活動則又會隱匿消失。所以醞釀創作的文思,貴在心境的空明寧靜,要疏通臟腑心靈,淨化內在的精神,還要積累學識以儲存寶貴的材料,辨酌事理來豐富自己的才智,探究人生以求透徹的理解,並逐漸掌握文辭運用的能力,然後纔談得上依仗深邃的思考,去推敲音律並確定繩墨;好比是獨具慧心的工匠,總能根據想像的圖形來運用刀斧一樣。這應當就是駕馭創作的先決條件,謀篇構思的基本要求了。祇要想象活動一經展開,千思萬緒便會紛至沓來,這時描狀的事物還在虛幻之中,刻畫的對象也屬無形的東西,猶如登山之時情滿於山,觀海之際意壯於海那樣,作家此刻的思緒才情,正在與變幻的風雲並駕齊驅。一旦進入秉筆寫作的階段,創作前期仍可以意氣倍增,但待到落筆成文篇章寫就,思謀的初衷往往又打了對折。原因何在呢?思想凌空翻騰易於新奇瓌麗,言辭講求切實則又難趨工巧。所以,內容受之於思想,言辭又取決於內容。結合得緊密,文與意便能渾然無間;疏遠而隔離,辭與情則會相距千里。有時候理思就在胸中,卻要到遠處尋求表述;又有時含義即在眼前,思緒則跑得遙隔山河。由此可見,把持心緒且掌握方法,謀篇就不用冥思苦索;精心構思並駕馭好文字,創作也不至勞心費神了。

【註釋】

①本篇論題,註家多解作論想像或論構思。其實,全篇論述了作家思維活動的諸多方面,且兼及學養、言辭、功力等内容,“神思”二字理解爲論作家的精神活動,或更顯確切,涵蓋力亦更強,故能置創作論之首而起總綱作用。自《神思》至《總術》計十九篇,抽繹文章寫作的共通要求,論述了包括修辭手段在内的諸多創作課題。

②古人:指戰國時魏國的公子牟。 “形在”二句:《莊子·讓王》載公子牟問賢者瞻子的話:“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闕之下,奈何?”魏闕,宫門外巍峨的闕門,也指宫門外兩側的樓臺,常代指宫闕朝廷。魏同“巍”,指高大。公子牟本爲表白身在江海、心繫朝廷的苦惱,劉勰借此語形容精神活動不受時空的限制。

③寂然、悄焉:均爲寂靜意。然、焉皆作形容詞詞尾。 吐納:本指呼吸,此處爲偏義複詞,祇有“吐”即“呼”的含義,指發出。 其:任副詞,表揣度語氣。思理:思辨能力,也是一種精神活動,但與“神思”概念還有層次上的差異。致:註家多解作達到,但此處當訓盡、極爲勝。在劉勰看來,思理乃人所共有,神思則是作家所特有的一種更活躍、更開闊、也更富創造性的思維活動,一種最高的境界,故云“思理之致”。

⑤遯心:本指逃遁之心,與上文“隱貌”對,意相近同,引申指消失藏匿。遯,“遁”的本字。

⑥陶鈞:製瓦的器具和轉輪,這裏爲醞釀文思意。 虚靜:本老子“致虚”、“守靜”說,取虚則能納、靜則能照之意。 疏瀹(yuè):疏通。五藏:即五臟,這裏指人的心靈和情性。 澡雪:洗刷乾淨。“疏瀹”、“澡雪”兩句,語出《莊子·知北遊》,說孔子問道於老子,老子說,你首先應當齋戒,要疏通你的心靈,清潔你的精神……。此二句具體說明了上句“虚靜”二字的内涵。老莊的“虚靜”說,充滿棄聖絶智的消極思想;劉勰這裏僅借用其語,且賦予積極的涵義,指出醞釀創作時應有虚心專一、冷靜觀察的心境要求,與《荀子·解蔽》篇所倡的“虚壹而靜”說十分接近。

⑦積:積蓄,積累。 酌:斟酌,含辨量意。 硏閲:閲指閲歷,硏閲猶今言探究人生。窮照:透徹到底的理解和觀照。 馴致:語本《易·坤》象辭:“馴致其道,至堅冰也。”《洪武正韻·真韻》:“馴,以漸而致曰馴致。”馴致即言逐漸達到。懌:通“繹(yì)”,指抽取,這裏指文辭運用。馴致以懌辭,實謂逐漸掌握運用文辭的能力。有註家訓“致”爲情致,指順著情致去組織言辭,恐不確。

⑧玄解:有版本作“元解”,蓋爲避清康熙帝玄燁諱。玄,深奧。宰:主宰,指作家的心靈。玄解之宰即謂深湛的思考。 墨:繩墨。定墨指組織文辭。 獨照:獨到的識見。匠:匠心。 闚:同“窺”。意象:王弼《周易略例·明象》說:“夫象者,出意者也”。意象即意中之象。運斤:揮動刀斧,喻裁剪寫作。斤,斧。大端:端,事的一頭或一方;大端指其重要方面。劉勰雖格外注重作家的精神活動,却也並不忽略學養、識見、表述技巧諸項,所論主次分明,並無片面性。

⑨萬塗:即萬途。萌:生。此謂各種思緒紛至沓來。 “規矩”二句:“規矩”、“刻鏤”均爲描繪、刻畫意。“虚位”、“無形”意亦相仿,指虚有其位,尚無實形,即謂情狀形貌都還在作家頭腦之中。以往註家多以爲二句指作家的任務在於描繪出虚幻之象,刻畫出無形之物,恐非是。此列二句仍指“神思方運”的狀況,即作家依然沉浸在運思階段,該描敍刻畫的物和象自然都還在“虚位”、“無形”之中,至下文“方其搦瀚”句後纔言進入寫作過程。這樣解句,也纔能與下言“情滿於山”、“意溢於海”、“與風雲而並驅”等句相銜。

⑩“我才之多少”二句:謂不論作家才情的高低多寡,此刻已全身心地投入了某個境界。

作家的天份才情不同,創作快慢是本能的區分;文章的篇製體例互異,寫作耗功的大小也就有別。司馬相如銜筆凝思含腐了筆毫,揚雄擱筆小臥受驚於惡夢;桓譚精思苦慮以至於害病,王充深長謀慮氣衰而志竭;張衡爲硏磨《兩京賦》共耗時十年,左思錘煉的《三都賦》又十二年乃成。雖說他們都寫出了鴻篇巨製,但畢竟應算得是文思緩慢的創作了。淮南王劉安一個早上寫成《離騷傳》,西漢的枚臯應詔作賦可立揮而就;曹植援筆書寫如口誦一般順暢,王粲下筆爲文似胸中早有成章;阮瑀能在馬鞍上寫成書信,禰衡又可於宴請時草擬奏章。縱然寫的是短小篇什,卻又堪稱是文思迅疾的例子了。思維神駿的文士,心中自能把握爲文的要領,敏捷的思考早就展開於謀慮的前期,故能當機立斷文湧如泉;深思熟慮的作家,情感大都又顯得曲折紛呈,鑒察判斷往往産生在定見定識之後,因而反復斟酌方可落筆。機敏能使才士倏忽之間撰寫奏功,沉思會讓作家磨礪日久顯現成績,雖說快慢難易懸殊不一,都要依靠博學練達則又相同。學識淺薄的祇能空有遲緩,才幹疏陋者不過徒具快速,單憑這些得以成器的,卻是前所未聞的事情。這樣的作家面對著謀篇構思,必不可免地會出現兩種毛病:思理不暢的常常苦於內容的貧乏,溺於辭采的又往往傷於組織的蕪雜。其實博識廣聞正是解救貧乏的食糧,中心貫一則爲醫治雜亂的藥石;既能廣博而且又有中心,也就可以有助於作家思力的運用了。

【註釋】

說到其他方面,由於文思起落複雜奇異,體式轉換又變化多端,因而拙劣的文辭有時會孕蓄著巧義,平庸的敍事或許又包藏了新意。猶如麻布比之於麻,質地雖則未見貴重,但經過機杼獻出其功勞,照樣可以變得光燦而珍貴。至於思緒以外的細微意蘊,言辭之外的隱曲情致,有時是文辭所無法表白的,筆觸自應懂得就此止步。要知道,精熟至極纔能體察爲文的奧妙,窮究變化方可把握其中的規律。伊摯說不清烹飪調和時的細節,輪扁道不出斧斤運用中的技巧,恐怕是其中的原理太微妙的緣故吧!

【註釋】

總之,精神因溝通物象而馳驅,情思在起落變換中孕育。描狀外物需摹寫形貌,抒發內心得順應理思。於是要雕鏤刻畫追求聲律,比興等手法也因此而萌生。精心構築,把握文辭,帷帳之下便可獲得創作的成功。

【註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