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利润和现金流量如何增加

利润和现金流量如何增加

时间:2022-02-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确定现金等价物的原则及其变更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二)利润与经营现金流量和自由现金流量的关系利润指标常为投资者广为关注,因为它在公司财务报表中最容易获得。前三季度该公司经营现金流量为3800万元,而上年为4870万元。但它的使用频率要少得多,因为经营现金流量只能从其他已披露的财务报表中推导得出。

第一节 现金流量概述

一、关于现金概念

(一)2006《企业会计准则》中的规定

1.现金,是指企业库存现金以及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不能随时用于支取的存款不属于现金。

具体讲,现金包括“现金”账户核算的库存现金,“银行存款”账户核算的存入金融企业、随时可以用于支付的存款,如结算户存款和通知存款等,以及“其他货币资金”账户核算的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和在途货币资金等其他货币资金。但是,其中有些不能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如不能随时支取的定期存款等,不应作为现金,而应列作投资;提前通知金融企业便可支取的定期存款,则应包括在现金范围内。

2.现金等价物,是指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

期限短,一般是指从购买日起3个月内到期。现金等价物通常包括3个月内到期的短期债券投资。权益性投资变现的金额通常不确定,因而不属于现金等价物。企业应当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现金等价物的范围,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现金等价物虽然不是现金,但其支付能力与现金差别不大,可视为现金。一项投资被确认为现金等价物必须同时具备四个条件: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例如:企业购买了期限仅为3个月或在3个月内即将到期的国库券或其他短期债券,这类国库券和短期债券因离到期日很近,随时可转换成确定数额的现金,所以其利率变动对其价值的影响较小而可忽略不计,这类短期投资即可视同现金等价物。

企业应当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现金等价物范围,并且一贯地保持其划分标准,如改变划分标准应视为会计政策变更。确定现金等价物的原则及其变更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

3.现金流量表,是指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报表。

相关案例

案例A

Morrison Kundsen公司在两个主要部门中经营——生产环境污染较小的发动机以及制造机车头和火车。在其1993年年度报告中,该公司阐明“现金等价物由不超过三个月初始到期日的高流动性证券投资组成”。

案例B

在其1993年年度报告中,波音公司把现金及短期投资定义为:“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包括距到期日一般不超过三个月的高流动性证券,如存单、定期存款、中期国库券,以及其他的货币市场工具。”短期投资以近似于市场价的成本入账。

资料来源:华夏出版社《现金流量与证券分析》。

(二)利润与经营现金流量和自由现金流量的关系

利润指标常为投资者广为关注,因为它在公司财务报表中最容易获得。公司利润的突然变化会引起分析人员、投资者、债权人和金融媒体的广泛注意。以前的研究表明,利润的变化与证券收益呈正相关,也就是说,利润增长证券价格上涨,利润下降则证券价格下降。然而,在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会计核算中,利润是在特定的会计方法下得出的,它可能受到经理的调控。我们认为,投资者如果使用较少受经理控制的指标可能会更好。另外,不同的公司往往就同一业务选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方法的不同使得会计利润有很大的可调整性,也使得不同企业甚至企业的不同期间的利润缺乏可比性。这样,基于会计利润的各种评估方法就显得十分脆弱。

利润指标的这些缺陷使得人们必须寻找到可以在不同企业之间进行比较的新型评估法,这种新型评估方法必须与所用的传统会计方法无关。基于现金流量的估价方法就可以达到这一要求。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同,现金流量分析方法可以检验企业利润的质量。

相关案例

越来越多的企业不仅仅注意企业利润的变化,而且注意现金流量的变化问题。如钢铁制造企业商用金属公司在新闻公告中分析了其利润和现金流量的变化情况:

商用金属公司利润1200万元。

1991年10月22日,商用金属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报道今天公布,至1991年8月31日为止,该公司完成1200万的净利润,每股收益2.27元,销售收入11亿元。前三季度该公司经营现金流量为3800万元,而上年为4870万元。

该公司的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Stanley A.Rabin说:“在以后的三年半中本公司将保持较强的获利能力和良好的现金流入能力,本公司本年利润的下降是因为行业的不景气。”

资料来源:华夏出版社《现金流量与证券分析》。

经营现金流量是利润的一个替代指标,相对于利润而言,更不易受企业管理层的控制,对检查企业的财务健康状况和价值评估更有道理,人们在投资选股时会把它作为参考指标。但它的使用频率要少得多,因为经营现金流量只能从其他已披露的财务报表中推导得出。它在投资决策中有其局限性,特别是当公司报告的经营现金净流量包含有非常项目,如来自因竞争对手侵权公司专利的赔款、取得根据法院裁决必须支付的或收入的保险赔偿金,分析人士一般较难准确计算出必须排除的非常部分。另外,经营现金净流量不包括公司为保持当前增长率所做的投资。因此,尽管获取正的经营现金流量的能力对公司来说十分重要,但是这远非投资决策的终点。

相关案例

Morrison Kundsen公司,1993年的经营现金流量为负值。该公司主要从事火车车厢生产业务,这是一种长期合同业务,所以库存很多。但如果订单发出以后,该公司将从客户手中收到大笔现金,届时就可以归还因库存积压而筹借的短期借款。在以后的两年中,人们估计该公司将出现正的经营现金流量,但分析师不了解的是,该公司为了获得其中几个大的合同,压低了价格。因此,其1994年的现金流量仍不够偿还短期银行借款,这种尴尬局面出现后,该公司股价一路下滑。

资料来源:华夏出版社《现金流量与证券分析》。

自由现金流量更少地受到经理的调控,从直观上讲是较为合理的参考指标。企业可以将自由现金流量以股利的形式派发给股东,或者将自由现金流量留在企业中产生更多的自由现金流量。由于有真实的现金支出,自由现金流量不受会计方法的影响,也不受经理的操纵。自由现金流量等于来自顾客的现金收入净额减去用以保持当前增长率所需的现金支出。但它在实际投资决策中鲜为应用,这主要是因为它最难预测。

图7-1描述了得出自由现金流量、经营现金净流量和利润的信息来源。

二、新旧准则关于现金流量的规定

2006年财政部颁发的由1个基本准则和38项企业会计准则构成的《企业会计准则》与1997年至2001年期间颁布的16项具体会计准则相比有很多改进。

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关于现金流量表的规定与旧企业会计准则相比的主要变化有以下六个方面。

图7-1 自由现金流量、经营现金净流量和利润的信息来源

(1)定义。

取消了“现金流量指企业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的”定义。增加了现金流量表的定义。新准则规定,现金流量表是指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报表。

(2)适用范围。

新准则第三条规定,合并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和列报,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明确与其他准则的分工,即本准则只规范个别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和列报。原准则没有这方面的规定。

(3)新准则第十三条规定,在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中单独列示“购买或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产生的现金净额”项目,原准则没有单独列示这个项目。

(4)简化了金融企业现金流量项目的列报。

新准则第十一条规定,金融企业可以根据行业特点和现金流量实际情况,合理确定现金流量项目的类别。只是给出金融企业现金流量列报的原则规定,没有列出具体项目。

原准则第十七、十八、十九条,对金融(包括保险)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内容作了较详细的规定。

(5)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信息中增加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调整项目。

新准则体系中主要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等方面采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计量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因此在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部分采用间接法将净利润调整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应将公允价值产生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的部分作为调整项目单独列示。原准则没有列示这个项目。另外,新准则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递延税款”项目改为“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项目。

(6)在第六章披露部分增加了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与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有关的下列信息,包括:①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构成及其在资产负债表中的相应金额。②企业持有但不能由母公司或集团内其他子公司使用的大额现金和现金等价物金额。

三、影响现金流量的主要因素

由于企业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均会导致现金流量发生变动,因而,影响这三类活动的因素也就成为影响企业现金流量的因素。主要因素包括企业主营业务活动、营运资金管理水平、企业筹资能力和企业投资状况四个方面。

(一)企业主营业务活动

企业为了生存,必须获得现金,以便支付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开销。尽管企业可以通过外部筹资来获取现金,但从长期看主要的现金来源仍然是企业的主营业务活动。在会计核算上,尽管权责发生制下的净收益并不等于收付实现制下的净现金流量,但净收益却是净现金流量的基础,企业一定时期的净收益大小对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仍然具有较大的影响。在正常情况下,企业实现净收益越多,对应的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也越多;而企业实现的净收益越少,对应的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也就越少。

影响企业净利润创造的因素,同时也影响着企业现金流量的状况。企业利润的形成具有层次性:第一层次,企业的利润是因各种业务活动产生的,因而要分析它们对企业现金流量的影响;第二层次,企业各项业务活动又是由一系列因素构成的,如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就是由商品生产及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两个最主要的环节构成,而这两个环节一个形成企业的现金流出,一个形成企业的现金流入;第三层次,企业的主营业务是由更加具体的交易或业务循环构成的,交易或业务循环的同时伴随着现金循环的重叠出现,因而,这两种循环之间的匹配性就需要深入研究;第四层次,交易或业务循环是由多环节的相互关联的具体项目构成的,各项目的不同变化必然导致现金流量随之发生变化;第五层次,在企业整个价值链的背后还有着更深层次的影响因素,这些因素就是导致企业价值链上每一个环节的具体项目变化的最基本原因。从宏观方面看,有企业经营环境,地域范围,包括与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分销商之间构成的价值链关系、企业自身的经营规模及管理水平等;从微观方面看,其产品的获利能力、生产技术、成本水平等,均会影响主营业务的现金流入与流出,并直接影响着企业现金净流量。可以说,经营活动现金盈余创造是企业具有活力的主要标志之一。

(二)营运资金管理水平

营运资金即企业的流动资金,是指一个企业维持日常经营所需要的资金,一般是指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差额,它基本上等于企业存货加上应收账款减去应付账款后的余额。很明显,存货库存时间的延长、产品生产周期的延长、应付账款付款期的缩短、应收账款收款期的延长等,均会导致高额的流动资金占用,进而导致较长的现金回收周期,影响企业现金流量状况。而通过高水平的营运资本管理,可以实现较短的现金回收周期,提高企业现金流量状况。

这样,通过分析企业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应付账款平均付款期等各种因素,能够找到影响企业不合理营运资金占用的根源。换言之,分析营运资本管理水平对企业现金流量状况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存货周转期的相关分析。可以从原材料周转期、产品的生产周期及产成品的周转期三个角度展开,深入下去就会涉及企业供应部门、生产部门及销售部门诸多职能部门的运作效率。其二,应收账款周转期的相关分析。可以从应收账款结构变化的原因、企业信用政策变化的原因、债权人的财务实力及信用状况等展开分析。其三,应付账款周转期的相关分析。这主要是对企业货款支付过程进行的分析,因为在合理的范围内尽量延长货款支付时间应该是企业的一项基本政策。企业应该对付款程序的每一个环节予以仔细审查,尽可能缩短现金回收期。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可有效控制企业现金流量。

(三)企业筹资能力

确保满足企业预期经营规模的资金需求是企业筹资活动的最主要功能。但一般而言,企业现金来源不能过度依靠企业筹资而取得,因为企业筹资的目标是既满足企业资金需要(包括日常运营及对内对外投资),又不使企业财富受到损失。企业筹集资金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再生产的需要,而使用资金是要支付成本的。当企业以借款或发行债券、股票等形式筹集资金时,会引起企业现金的流入;而当企业归还本金与利息时,又会引起现金的流出,如果企业资金不足,可能会造成营运状况不良,导致停工减产,利润下降;但如果筹资金额过剩,又会造成浪费,加大企业成本支付。因而,筹资活动应是一项极其谨慎的企业行为。企业筹资能力主要包括两方面含义:其一是指企业融入资金数量的合理性;其二是指融入资金成本的高低。影响企业筹资能力的因素主要有资金需求量、资本成本、筹资方式、筹资手段及企业信誉、生产经营状况等。

企业发行股票吸收权益性投资,发行公司债券及票据取得长期、短期贷款等,都会使企业现金流量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而当企业偿还到期的债券和银行借款、支付融资租赁租金中的本金部分及发行股票、公司债券或其他筹资形式而支出费用时,又会使企业现金流量大幅度减少。由于企业能否实现筹资目标要取决于企业外部及内部自身的诸多因素,为筹资而筹资是很危险的。

(四)企业投资状况

企业投资活动是企业进行的以营利为目的的资本性支出活动。企业投资既包括企业内部使用资金的过程,如购置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也包括对外投放资金的活动,如购买其他企业的股票、债券等。

投资活动是一项引起现金流出的活动,企业投资的过程就是一个现金流出企业的过程,投资量越大,现金流出量也就越大;而当企业收到投资收益时,又会引起现金流入。处于不同发展时期的企业,对投资的要求和资金需求量不同,得到的投资收益也不同。一般对处于成长期的企业来说,投资增长会耗费大量的资源,使得企业的现金流出量增加,现金流入量减少;而处于成熟期的企业,生产规模和投资规模都比较稳定,投资额相对减少,而以往的投资带来的收益开始增加,相对来说,现金流出量下降,流入量逐渐上升。而对于专用性较强的投资,其变现期限较长,变现能力受到一定的限制,当企业的投资增长过快时,容易导致现金短缺。

影响企业投资状况的因素主要有企业生命周期、企业投资报酬率、投资风险程度等。

四、现金流量分析的目的

企业现金流量是伴随着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产生的,而这些活动的背后是一系列交易行为。因此,现金流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交易行为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反映着企业财务状况的质量与经营成果的水平。对现金流量进行分析,站在不同利益相关者角度,其目的也不同。

(一)企业经营者

经营者最为关注的是企业的生存、发展和获利情况,从现金流量角度上看,经营者的一般原则是:销售商品与提供劳务所收到的现金,应该超过为生产商品与提供劳务而支付的现金,并且妥善利用销售收入。因此,企业经营者进行现金流量分析的目的是判断企业交易活动创造现金流量的能力,并通过分析企业账面净利润与实际现金流量之间差异产生的原因,来发现企业业务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为寻求改善和加强经营管理的措施与途径提供依据。

(二)企业所有者

投资者最为关注的是能否最大限度地获得投资收益及资本利得情况,而企业支付股利的能力取决于现金流量状况。因此,企业所有者进行现金流量分析的目的是判断企业获取现金利润能力、股利支付能力和风险规避能力。

(三)企业债权人

债权人最为关注的是企业对债权的保障程度,即以现金资产偿还本金及利息的能力。因此,债权人进行现金流量分析的目的是判断企业偿债能力的高低及企业信誉。

(四)其他利益相关者

现金资产是任何契约履行的最佳资产形式,良好的现金流量状况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企业的信用状况及信守合约的能力。因此,对于利益相关者来说,现金流量分析均可用来作为判断未来与该企业发生业务往来的可行性依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