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东亚飞蝗的生态型变化与密度的关系

东亚飞蝗的生态型变化与密度的关系

时间:2022-11-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调查记载各处理的蝗蝻蜕皮及变型情况,发现笼内有死亡的蝗蝻时,立即用龄期、生态型一致的蝗蝻补齐。2.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 为掌握在自然状态下,不同蝗蝻密度与生态型变化的关系,1989~1990年,河北省植保部门在黄骅的黄灶洼和献县张村乡于夏蝗发生期分别随机取样,每次调查面积15hm2,取样点20个,每样点面积1m2,分别调查每平方米蝗蝻密度为1头、2.2头、27.8头、500余头共5个类型中不同生态型蝗蝻分布情况。

1988年以来,河北省植保总站、沧州市植保站和黄骅市、安新县植保站进行了专项研究,研究采取饲养观察和野外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观察不同密度下群居型蝗蝻出现情况。

1.飞蝗生态型的变化 1988~1990年在黄骅市的沿海苇洼地进行试验,采用罩笼的方法,养笼规格为底边1m×1m,高0.8m,外罩尼龙网,笼内放养初孵蝗蝻,笼内蝗蝻取食笼内自生芦苇,食料不足时,人工饲喂新鲜苇叶。饲养观察设蝗蝻密度每平方米分别为4头、10头、15头、20头、30头、40头、60头、80头、100头、150头共10个处理,每个处理5次重复。调查记载各处理的蝗蝻蜕皮及变型情况,发现笼内有死亡的蝗蝻时,立即用龄期、生态型一致的蝗蝻补齐。研究结果表明:

4头/m2的处理,从1龄至成虫均不出现群居型个体,只在成虫期出现了10%的中间型个体。

10头/m2的处理,有群居型个体出现,但不同龄期群居型个体所占比例不稳定,变动幅度较大。

15头/m2以上80头以下的处理,到5龄期群居型个体数量有所下降,密度越高,下降幅度越小。

80头/m2以上的处理,到4~5龄期群居型个体稳定在同一水平上,其中100头以上的处理全部为群居型,但进入成虫期后又出现一些中间型个体,使群居型个体略有下降。

同一龄期,处理密度不同,群居型个体所占比例不同,二者呈指数回归关系,通式为y=axb。式中y为群居型所占百分比,x为处理密度。2龄y2=0.0194x0.8425,3龄y3=0.0263x0.7809,4 龄y4=0.0167x0.8936,5 龄y5=0.0199x0.8425,成虫y=0.0111x0.9502

2.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 为掌握在自然状态下,不同蝗蝻密度与生态型变化的关系,1989~1990年,河北省植保部门在黄骅的黄灶洼和献县张村乡于夏蝗发生期分别随机取样,每次调查面积15hm2,取样点20个,每样点面积1m2,分别调查每平方米蝗蝻密度为1头、2.2头、27.8头、500余头共5个类型中不同生态型蝗蝻分布情况。

与此同时,选择高密度发生的点片进行调查,调查高密度点片中群居型个体所占的比例。田间蝗蝻密度在10头/m2以下时,不出现群居型个体,超过10头/m2时,则有一定比例的群居型个体产生。当田间出现高密度点片时,几乎全部为群居型个体。当田间出现500头/m2左右的点片时,蝗蝻迅速聚集,蝗群密度和容量迅速扩大。

3.基本结论 当田间蝗蝻密度在4头/m2以下时,不产生群居型个体,成虫期有中间型个体出现。4~10头/m2时有可能出现群居型和中间型个体,10头/m2以上时会出现群居型个体,其比例随虫口密度的增加而增加,80头/m2时群居型个体为90%(表3-10)。按理论公式推算,蝗蝻在5头/m2时,从2龄到成虫出现的群居型个体比例分别为6%、9%、7%、8%、5%。

因此,当荒洼蝗区田间蝗蝻平均密度在2头/m2以下、最高密度不超过10头/m2时,无群居型个体产生,样点密度达10头/m2以上,极易产生群居型个体,大田调查与笼内饲养基本一致。东亚飞蝗型相的产生、发展、转变、稳定是在外界环境条件作用下,飞蝗本身行为和习性的形成及表现,乃是环境因子与飞蝗行为习性不断刺激神经内分泌系统,通过不同激素的产生和释放,影响内在的遗传系统,使飞蝗的型相特征表达出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