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重金属的迁移模式

重金属的迁移模式

时间:2022-11-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工作区重金属在环境中的循环和在表生条件下的迁移方式,与上述硒的循环、迁移情况基本类似,都是遵循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这两个途径。一般情况下,重金属的迁移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机械迁移、物理-化学迁移和生物迁移。在酸性环境中,重金属Hg、Cd、Pb、As、Cu、Ni、Zn等容易活化进入土壤溶液中,可能被作物根部吸收进入籽实。

工作区重金属在环境中的循环和在表生条件下的迁移方式,与上述硒的循环、迁移情况基本类似,都是遵循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这两个途径。与硒循环不同的是,硒在酸性环境中因活性降低而多被固定,但在碱性条件下活性增强易被迁移;但重金属的绝大多数在酸性条件下活性是增强的,在碱性环境中活性降低,易被有机质、土壤黏粒等以吸附、络合等形式固定下来,或生成碳酸盐而沉淀。

一般情况下,重金属的迁移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机械迁移、物理-化学迁移和生物迁移。机械迁移是指岩石风化物质通过外力搬运、磨蚀等以颗粒悬浮等形式进入大气、土壤、江河,土壤中重金属通过渗滤作用进入水体,或者通过污水灌溉作用再次进入土壤。进入河流中的重金属最终流入大海,在海洋中积聚沉入海底或被生物吞噬累积,最后死亡沉积下来,固结成岩或富集形成矿床。

物理-化学迁移是指岩石遭受风化淋溶以及燃烧挥发作用使重金属释放出来,经过风化淋溶作用,岩石中有机碳、钾长石等发生分解,其中富含的Hg、Cd、Pb、As、Cu、Ni、Zn等重金属元素一部分随烟尘进入大气,然后随干湿沉降又降落至陆地和水面,被有机质和黏粒吸附;另一部分发生淋溶或随酸性硫化物排水通过颗粒搬运、氧化作用、水解作用、溶解作用和络合作用,使重金属以简单离子、可溶性分子和络合物等形式从岩石进入大气、土壤和水体,大气中重金属以干湿沉降方式进入土壤和水体,土壤中重金属经氧化、水解和络合进入水体。因此,在表生条件下,无论岩石是处于未受触动的原生态还是次生态,岩石中的硒、镉均通过风化淋滤作用可以水或斜坡为介质进行远距离迁移。

富硒源区母质土壤中石英、长石、云母等富硅矿物含量较高,碳酸钙等含量低,由于硅化物风化分解,导致土壤、水环境酸度增强。在酸性环境中,重金属Hg、Cd、Pb、As、Cu、Ni、Zn等容易活化进入土壤溶液中,可能被作物根部吸收进入籽实。经过植物吸收、动物摄入等生物逐级放大作用,使重金属缓慢地积累和富集在生物体内,当它们排泄或尸体腐烂后归还土壤和水体,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重金属释放出来,再次被植物吸收进入新的循环。

通过对上述硒与重金属循环和迁移模式的总结,可以发现影响硒与重金属在环境中的迁移速率和迁移量的基本因素,包括地质构造因素、地貌景观因素、气候因素、土壤理化性质(pH、Eh和土壤质地、有机质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