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桑树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桑树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时间:2022-11-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掌握初孵幼虫群集嫩梢危害,及时药杀,更为经济有效。桑毛虫又名桑毒蛾。全国蚕区均有桑毛虫危害,湖北省危害较重。幼虫于早春及伐条后食害桑芽,桑树枝叶生长季节食害桑叶,影响桑树发芽和桑叶产量。春季桑芽萌发时,此虫危害最严重,开始危害桑芽,待桑芽食尽后,连芽周围的枝条皮层亦遭食害,严重影响春叶产量。人工摘除幼龄幼虫群集危害叶。

野蚕属鳞翅目,家蚕蛾科。全国蚕区均有危害,湖北省危害较重。野蚕以幼虫食害桑叶,特别喜食嫩叶。该虫危害严重时,全株桑树叶片被食殆尽,影响桑树生长和蚕茧生产。染病野蚕排泄物及尸体,能感染家蚕发病,给蚕作安全带来隐患。

(1)形态与习性。成虫体暗褐色。多在白天羽化,产卵于枝条、树干上越冬;产卵于桑叶背面为不越年卵,这种不越年卵多在一处。卵扁平椭圆形,初产出的卵色黄白,后变灰褐色。幼虫初孵为灰黑色,有长体毛,成长幼虫为灰褐色,第八腹节上生一尾角,两侧气门灰褐色,有黑边。幼虫有三眠和四眠虫之分,三眠全龄为12~26天,四眠全龄为14~34天。初龄幼虫喜食梢头嫩叶,且在一根枝条上聚集危害。幼虫老熟卷叶,或两叶重叠或叶柄与枝条之交处吐丝结茧。蛹略呈纺锤形,棕褐色,茧椭圆形,黄白色。野蚕一年发生4代。

(2)防治方法。幼虫期,用80%敌敌畏乳油2000倍液喷洒叶片。掌握初孵幼虫群集嫩梢危害,及时药杀,更为经济有效。刮除枝干上的越冬卵块,摘除蛹茧,保护天敌。

桑螟属鳞翅目,野螟科。分布全国蚕区,湖北省蚕区危害较重。该虫以幼虫食害桑叶的下表皮及叶肉,仅留叶脉和上表皮,使之成为半透明薄膜状。夏秋季桑园是该虫危害盛期,虫口密度大时,成片桑园无一绿叶,严重影响秋蚕饲养。

(1)形态与习性。成虫体白色,具茶褐色斑纹。日中隐伏叶下,夜间活动,有趋光性;产卵于枝条梢端叶片背面。卵扁圆形,淡绿色,半透明。多雾或潮湿气候利于卵的孵化。幼虫初孵淡绿色有光泽。成长幼虫头为黄褐色,胸腹部浅绿色,背线深绿色,越冬幼虫体呈淡红色。初孵幼虫在桑叶背面或叶脉分叉处取食下表皮及叶肉,3龄吐丝卷叶危害。非越冬代幼虫老熟时卷叶结茧,越冬代幼虫在树干裂缝、蛀孔、束草结薄茧蛰伏越冬。一年发生4~5代,非越冬代幼虫全龄经过16~18天,越冬代幼虫全龄经过250天左右。蛹纺锤形,黄褐色,蛹期5~27天。

(2)防治方法。在夏秋季见桑园有卷叶、重叠叶而数量不多时,人工随即捏杀幼虫。各代幼虫发生期,用80%敌敌畏2000倍液喷叶面防治。在冬季农闲时,清除桑园内落叶杂草,并在春末成虫羽化前,用黏土填塞树干裂缝。束草诱杀越冬幼虫,灯光诱杀成虫等。

桑毛虫又名桑毒蛾。属鳞翅目,毒蛾科。全国蚕区均有桑毛虫危害,湖北省危害较重。幼虫于早春及伐条后食害桑芽,桑树枝叶生长季节食害桑叶,影响桑树发芽和桑叶产量。幼虫虫体和结茧均有毒毛,触及人体时,毒毛刺入皮肤便出现奇痒红疹,如从呼吸道吸入过量毒毛,对健康极为不利。毒毛触及蚕体能引起黑斑。幼虫食性甚杂,还危害苹果、梨、桃、李、柿、梅等果树。

(1)形态与习性。成虫体白色,白天静息于桑树上,夜间产卵于桑叶背面,卵块排列不规则。卵扁圆形,灰黄色。初孵幼虫聚集桑叶背面,食害叶片下表皮及叶肉,3龄以后分散危害,食害桑叶成缺刻。成长幼虫头部黑褐色,背绒红色,气门下线的毛瘤为红色,其余毛瘤均为黑色或灰黑色。幼虫在桑树裂缝或束草内吐丝结茧,蛰伏越冬。幼虫触之即卷缩,并吐丝下坠至邻株危害。蛹黄褐色,背面色较深。茧椭圆形,灰褐色。该虫一年发生3代。

(2)防治方法。利用幼龄幼虫聚集危害的习性,摘除被害叶,放在地上踏死幼虫。利用束草诱杀越冬幼虫。药剂防虫,用80%敌敌畏乳油2000倍液喷洒被害桑叶背面和桑枝上。

桑尺蠖属鳞翅目,尺蛾科。分布于我国部分蚕区,湖北省受害较重,桑园中常年可见幼虫。春季桑芽萌发时,此虫危害最严重,开始危害桑芽,待桑芽食尽后,连芽周围的枝条皮层亦遭食害,严重影响春叶产量。

(1)形态与习性。成虫体灰黑色,昼伏夜出,白天两翅展开,平附在桑枝上,很难辨识。产卵于桑叶背面,群集一处,排列不整齐。卵扁平,椭圆形,水绿色。成长幼虫,体圆筒形灰褐色。越冬幼虫在裂缝、束草内,亦有平附桑枝上,尤以枝与干分叉处的阴面较多。早春幼虫食害桑芽,被食害桑芽仅留茎片。严重时全株桑芽食光,至无桑芽萌发生长,似枯死株。桑树生长季节,多在晚上食害桑叶,将叶片吃成大缺刻。老熟幼虫在树裂缝中结茧化蛹。茧粗糙疏松,黄褐色。蛹筒状,深酱红色。

(2)防治方法。深秋初冬,束草诱杀越冬幼虫,早春人工捕捉枝条上食害桑芽的越冬幼虫。药剂防治,早春冬芽开始膨芽露青和桑树伐条后,用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喷洒枝条及拳干。

人纹污灯蛾属鳞翅目,灯蛾科。全国蚕区均有危害,湖北省蚕区桑树被害较重。幼虫食性杂,除危害桑树外,还危害大豆、蚕豆、棉花、玉米、麦类、马铃薯柑橘、高粱、茶叶、向日葵、苜蓿、蔬菜、狗尾草等。

(1)形态与习性。成虫头、胸黄白色,腹背红色,腹面黄白色;前翅黄白色,杂有红色,后翅红色。越冬代翌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陆续于18~22时羽化,产卵于叶背或杂草上,每块180~200粒。卵扁圆形,直径0.6mm;初产卵色乳白,后转淡绿至珠灰色。幼虫体圆筒形,背棕黄色,有毛瘤,毛无毒,密布全身;有假死性。幼龄幼虫群集叶背危害,8~12天后由食尽叶片,顺次下移他叶危害,成熟幼虫食量大,抗药性较强;老熟幼虫通常在土表、石块间隙、杂草丛中化蛹。蛹深棕色,长约18mm。该虫一年发生3代,第三代幼虫在土表中营茧化蛹越冬。

(2)防治方法。人工摘除幼龄幼虫群集危害叶。根据人纹污灯蛾幼虫有集中一叶上危害的特性;适时摘下幼虫集中危害的叶片踏踩。适时采摘虫叶,能有效控制虫口密度。药剂防治:结合其他鳞翅目害虫防治(如桑螟、桑毛虫)喷药,即80%敌敌畏1000倍液,50%辛硫磷1000~1500倍液。

桑蓟马属缨翅目,蓟马科。全国蚕区均有危害,湖北省蚕区发生危害较重,特别夏秋季高温干旱时,桑叶被害严重。成虫、若虫的锉吸式口器锉破桑叶、叶柄表皮,吸食汁液,使桑叶上出现无数褐色小凹点,受害桑叶容易失水,提早硬化。严重时,成片桑园枝条中上部叶片干瘪卷缩,呈锈褐色,叶质劣变无法饲蚕。

(1)形态与习性。成虫体近纺锤形,淡黄色。在树干裂缝、蛀孔、枯枝落叶和杂草中越冬。卵多产于桑叶背面叶脉组织内,椭圆形,白色透明。若虫初孵无色透明,成长若虫体黄色。虫口密度高峰在8月上旬,大批若虫、成虫密集于枝条中上部嫩叶上危害。

(2)防治方法。清理桑园。冬季桑树落叶后,将枯枝落叶,杂草集中烧毁,桑树主干用新鲜石灰浆涂擦,杀灭在主干裂缝、枯枝落叶、杂草中越冬的成虫。药剂防治。8月上旬是害虫发生高峰期,虫口密度大,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洒桑叶背面。如果饲养中秋蚕,为了蚕作安全,可将采叶桑园划片喷药,以避免蚕儿中毒。

桑木虱属同翅目,木虱科。分布于我国南方部分蚕区,湖北省蚕区发生较重。该虫的成虫和若虫吸食桑芽和叶片液汁,其嫩叶卷曲。若虫危害枝条上部叶片,叶背布满白色蜡丝,并分泌甜汁,滴落污染下部叶片,易诱发桑叶煤病和招引蚂蚁,严重影响桑叶质量。本虫除危害桑树外,还危害柏树。

(1)形态与习性。成虫初羽体色为淡绿色,后变为褐色,在桑、柏树体裂缝或蛀孔中越冬。夏伐时迁飞柏树危害。产卵于尚未展开的叶片上。卵近椭圆形,末端尖,有一卵角,初为乳白色,后变为黄色。若虫五个龄期,成长若虫期翅芽肿大,基部有两黑纹,尾端有白毛4束。若虫以针状口器吻在叶背上取食,致使叶面不能均衡生长,叶缘向叶背卷缩,最后枯黄脱落。该虫一年发生1代。

(2)防治方法。实现桑树良种化,栽植湖桑类型的桑品种,减少危害。4月上中旬,即时摘除嫩叶叶缘向背卷缩的有卵叶,降低虫口密度。用80%敌敌畏乳油1500倍药液,或40%乐果乳油1200倍药液,喷洒受害桑树的叶片背面。

桑瘿蚊属双翅目,瘿蚊科。分布于我国南方蚕区,湖北省蚕区危害较重,特别是罗田、南漳、远安、郧县等地的部分桑园被害严重。该虫危害桑梢顶端嫩芽,由成虫在其上产卵,幼虫吸食嫩芽汁液,轻者造成桑叶畸形卷曲,重者造成“止心”,以致侧枝丛生,枝条短壮,严重影响秋季桑叶产量,秋蚕小蚕用叶难觅。该虫繁殖快,传播迅速,一旦发生来势很猛,能在短期内导致桑树受害成灾。

(1)形态与习性。成虫似蚊,体形小,色淡黄,头部球形,复眼大,黑色。傍晚至上半夜羽化为多,白天在叶背等隐蔽场所栖息,傍晚后飞翔、活动。羽化当天交尾产卵,寿命1~6天,雌比雄长。卵散产在顶芽未开叶片的内侧中下部,或将开叶片内侧皱缩处。卵长圆形,微弯,状似香蕉。幼虫“蝇蛆”状,纺锤形共13节。初孵时无色透明,老熟时呈淡黄色。初孵幼虫多分布在新梢顶芽未开叶内侧中下部,用口器锉伤嫩芽组织,吮吸汁液致使顶芽弯垂,卷缩而枯死。幼虫经7~14天老熟,体淡橙黄色。老熟幼虫在嫩芽表面用胸骨片固定,身体蜷曲弹跳落地钻入5~10cm土层中,结成圆形囊包,虫体在囊包内卷成“C”形。藏于其内幼虫约一周后体渐粗短,伸直而化蛹。蛹有初蛹期、中蛹期、后蛹期之分,后蛹期的蛹体扁椭圆形,淡橙黄色的离蛹。该虫世代重叠现象明显,在广东蚕区一年发生4代,湖北省发生世代尚未清楚,但危害最重的时期是7月中下旬。

(2)防治方法。耕翻晒土,杀灭休眠体。桑瘿蚊休眠体大部分集中于5~10cm表土中,通过耕翻晒土,既可以改良土壤,又可以把部分休眠体暴露于太阳下晒死,以减少越冬虫口密度。土壤药剂处理:每亩用“甲基1605”兑水3000kg以上,淋湿表土5cm。施药期应在1月上、中旬休眠体开始解除休眠至大量羽化前。此时虫体抗药力差,药效好。喷药杀幼虫,每代幼虫孵化期,用40%乐果乳油或80%敌敌畏乳油800~1000倍药液喷洒桑梢嫩头,滴液为度。

桑象虫又称桑象鼻虫,属鞘翅目,象甲科。分布我国南方面蚕区,湖北省蚕区桑园受害较重。该虫以成虫蛀食桑芽,致使幼龄树树型养成受影响,投产桑园春季推迟发芽,夏伐桑减少发条数,导致桑叶减产,特别在剪伐不整齐,半截枝多的桑园,最适于桑象虫繁殖。一般拳式剪定和整枝(剪去枯枝枯桩)较好的桑园,桑象虫危害显著减轻。

(1)形态与习性。成虫长椭圆形,黑色有光泽。头小,后头部隐于前胸内,口喙管状,向下弯曲,触角膝形。以成虫在半截枝枯桩的化蛹穴内越冬,春季钻出蛹穴在枝条上日夜取食冬芽萌发后的嫩叶。喜食嫩叶柄和嫩梢。成虫不善飞翔,但受惊下落,具假死性,产卵于半截枝皮层蛀穴内。卵长椭圆近不规则形,乳白色。幼虫头部褐色,胸腹部黄白色,常弯曲成新月形。幼虫孵化在半枯半湿润皮层下蛀食,老熟后蛀入木质部形成椭圆形化蛹穴,以细木丝为盖,化蛹其中,蛹长椭圆形,乳白色。该虫一年发生1代。

(2)防治方法。剪除枯枝枯桩。在冬季和夏季产卵盛期后,剪去半截枯桩枯枝带出桑园烧毁。药杀成虫。伐条后桑芽尚未萌发前及时用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喷洒虫体,桑拳,桑芽和枝干。

叶虫又称叶甲,属鞘翅目,叶甲科。危害桑树的有黄叶虫、桑叶虫、蓝叶虫、夏叶虫等四种,湖北省以蓝叶虫危害最重。幼虫期均在土中活动,食害草根、蔬菜等。成虫危害桑树春叶和夏叶,喜食成长的新梢嫩叶。常群集叶背沿叶缘向内嚼食成缺刻,严重时仅留叶脉。同时,成虫排出的粪便污染梢芽及叶片,严重影响桑叶质量和产量。

成虫食性杂,除桑树外还食害榆树、梧桐、大麻、枫、宁麻、樟树、黄桷树等。

(1)形态与习性。蓝叶虫成虫体长6~7mm,深蓝色,有金属光泽。幼虫体长10mm,胸腹部土黄色,头部、胸部黑色。腹部第5、6节较肥大,尾端弯曲。蛹长8mm,纺锤形,麦秆黄色。该虫一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下越冬,次年比黄叶虫早8日左右,4月中旬即出现成虫。具假死性。白天活动,日落至次日晨露水来时不活动。卵散产于土中,幼虫活泼,受惊后身体蜷缩呈假死状,取食草根,种子或茎叶。10月入土越冬。

(2)防治方法。捕杀成虫。利用假死性,于清晨露水未干前,用脸盆盛肥皂水或用簸箕盛风化石灰,置于枝下,震动枝条,成虫受惊落入脸盆或簸箕中,集中杀死。药杀成虫。危害盛期晨露未干,用80%敌敌畏乳油1000倍喷洒,隔一周后采叶饲蚕。留叶诱杀。夏伐时留少数新梢枝不剪,诱集成虫取食,喷洒敌敌畏药液1000倍。

桑叶蝉类属同翅目、叶蝉科。危害桑树有桑斑叶蝉、凹缘菱纹叶蝉、拟菱纹叶蝉、青叶蝉等。它们又称浮尘子、叶跳虫。桑园中,叶蝉常混合发生,以成虫和若虫在桑叶背面刺吸汁液,叶面呈现许多小白斑,致使叶质差,提前硬化。拟菱纹叶蝉和凹缘菱纹叶蝉还能传带桑萎缩病病原,使桑树患病。青叶蝉于晚秋集中在一年生枝条皮层内产卵,形成新月形卵痕,使桑枝水分大量蒸发,降低抗寒能力,易干枯,影响翌春冬芽萌发。

表23 四种叶蝉比较

续表

防治方法 剪梢除卵。危害严重地区,桑树落叶后,剪去条长1/3。冬季清除落叶杂草,消灭桑斑叶蝉越冬成虫。药杀成、若虫,用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喷洒桑叶背面。喷药枝条杀卵,用50%杀螟松乳油500~1000倍液喷枝。此外,防治青叶蝉必须与大田防治相结合。

桑天牛属鞘翅目,沟胫天牛科。全国蚕区均有危害,湖北省蚕区受害较重。该虫以幼虫蛀食枝干和成虫咬食桑梢皮层。危害严重时,能使整株桑树枯死,其蛀孔及虫道常成为其他害虫的隐伏场所。如果成虫环食夏伐后新梢和咬食枝条皮层,造成水分养分输送受阻,枝条枯死或被风折等。它还危害多种果树和林木。

(1)形态与习性。成虫体黑色,密被黄褐色茸毛。羽化成虫咬食新枝皮层,卵产在一年生枝条基部的木质部内,卵痕明显。卵长椭圆形,略弯曲,乳白色。幼虫圆形,乳白色。蛀食枝干木质部,在树体内要经两个冬天。老熟幼虫在树干中下部木质部咬蛀成横穴近外皮层,以木丝填塞孔道。化蛹其中。蛹纺锤形,淡黄色。该虫一般两年发生1代。

(2)防治方法。捕捉成虫,捏杀虫卵。6月底至7月初是天牛成虫羽化盛期,上午7~9时咬食枝条皮层时进行人工捕捉;在春伐或夏伐后新梢枝基部发现桑天牛产卵痕,用手指捏压虫卵至死。药剂防治。在幼虫活动期间,在枝干有新鲜虫粪排出孔,注射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杀幼虫。或用钢丝插入虫孔,机械杀死幼虫。

桑蛀虫属鳞翅目,透翅蛾科。分布我国南方蚕区,湖北省蚕区也有危害。幼虫蛀食一年生桑树枝条,致受害枝条生长不良,叶小而薄,蛀孔靠近桑芽时,影响发芽开叶,甚至整枝枯死。

(1)形态与习性。成虫体深绛色,夜间不活动,静止时四翅竖起,栖息于桑叶上或杂草中。卵多产于叶背沿主脉一侧,一叶产卵一粒。卵三角锥形,暗紫色。幼虫头部棕色,口器强大而坚硬,胸腹部乳白色。孵化幼虫沿叶柄向下爬至叶柄基部蛀入枝条。受害枝上蛀孔一般在一条线上排列,最下蛀孔有黄色圆柱状粪便排出。幼虫在蛀道中越冬,蛹圆筒形,黄褐色。该虫一年发生1代。

(2)防治方法。用注射器注入25%亚胺硫磷乳油500倍液,药杀蛀道内越冬幼虫,药液从最后蛀孔注入。剪除受害枝条烧毁,降低虫口。冬季用细钢丝从最后蛀孔刺杀幼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