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竹子在先秦时期的应用与栽培

竹子在先秦时期的应用与栽培

时间:2022-11-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竹子对中国文化的贡献,突出地表现在竹器的广泛使用上。据考古发掘的实证,早在5 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已经出现了竹编制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竹器的种类日益增多,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品。据考证,战国时期,华北西南部已有经济竹林栽培。至于竹材用于建筑、水利工程的历史至少皆逾2 000多年。在中国菜肴中,竹笋是普遍受人喜爱的美味佳品。

第一节 竹子在先秦时期的应用与栽培

“先秦”是指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以前的历史时期。该时期起自远古人类的产生,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为止,是中国历史上自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

最新的考古发现已经证明:我们今天仍在使用的、笔杆杆材为竹质的毛笔其实早在远古时期就已经出现了。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约公元前5 000年~公元前3 000年)发掘出土的竹制品实物,说明竹的利用已有约7 000年的历史。

在距今约6 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陶器上,就可清晰地辨认出“竹”字符号;该文字符号的创造,表明在原始社会末期竹子就和人们的生活有了密切关系。

竹子对中国文化的贡献,突出地表现在竹器的广泛使用上。据考古发掘的实证,早在5 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已经出现了竹编制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竹器的种类日益增多,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品。

在距今已有3 300多年历史的河南安阳殷墟(公元前14世纪~公元前11世纪)出土的我国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之中,就已经出现了箕、笰箙等与竹有关的字体。用竹做箭矢、书简(竹简)都不晚于殷商。

西晋咸宁五年(公元279年)在今河南省卫辉市(原汲县)西战国墓中发现的竹书(竹简)——《穆天子传》是一部记录西周(约公元前1100年~公元前771年)时期周穆王西巡史事的著作,书中即有“天子西征,至于玄池,乃树之竹,是曰竹林”的记载。

这里介绍一个与成语“滥竽充数”有关的故事。据《韩非子·内储说上》记载:早在周代(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齐国的国君齐宣王(他于公元前827年就位)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一种外形类似于笙的竹制吹奏古乐器)。为此他还下令专门组建并供养了一支由多达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组成的大型吹竽乐队。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阔绰、讲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出作为国君的派头和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让这300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当时有个压根儿就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听说了齐宣王的这个癖好,觉得有机可乘,便也想借此混口饭吃,于是他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并撒了个弥天大谎,吹嘘自己说:“大王啊,我可是个有名的乐师,凡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颤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欣赏!”齐宣王听罢甚为高兴,便不加考察、很痛快地收留了他,把他也编进了那支300人的吹竽乐队之中。从此以后,每逢演奏之时,南郭先生就装模作样,也捧着竽混在队伍中,随那300人一块儿“演奏”给齐宣王听——看到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看到人家摆头他也摆头,脸上装出一副动情、投入和忘我的样子,看上去和别人一样、似乎吹奏得挺投入,几乎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就这样,南郭先生靠着蒙骗混过了一天又一天,虽然他并没有什么真本事,却能够不劳而获,白白地拿着和其他那些具有高超演奏技艺且卖力气吹奏的真正乐师们一样优厚的酬劳和丰厚的赏赐,心里美滋滋的,得意极了!可是好景不长,在爱听竽合奏的齐宣王过世之后,他的儿子齐湣王继承了王位。虽然齐湣王也爱听吹竽,可是他和父亲齐宣王不一样,认为300人一块儿吹实在太吵不如独奏来得悠扬、逍遥。于是齐湣王就下令要这300人各自都要好好练习,作好准备,他将让他们一个一个单独地轮流来吹竽给他欣赏。乐师们得知此令后都不敢有丝毫的怠慢,而是积极练习,都想一展身手此时,只有那位压根儿就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他思来想去,知道这次再也混不过去了,便只好连夜收拾行李,偷偷摸摸地溜走了。这便是成语——“滥竽充数”的由来。这个故事也教育和启发人们:那些像南郭先生一样不学无术、一心梦想着靠坑蒙拐骗过活的人,他们虽然可能侥幸骗得了一时,却终究骗不了一世;假的就是假的,最终肯定逃不过实践的检验而被揭穿伪装;我们要想取得成功,唯一的途径就是要勤奋努力,踏实肯干,只有练就一身过硬的真本领,才能够经受得住一切严峻的考验!同时,由这个故事我们也就可以推断:用竹子制做乐器迄今为止至少有2 800年的历史。

在距今约有2 600年历史的《诗经》中也已有了以竹为书简、以笋为菜蔬的记载,并且有多处提及筐、筥、簟、筵等竹编制品和簧、笙、籥、篪等竹制乐器。《诗经·卫风·淇奥》篇中有“瞻彼淇奥绿竹猗猗”、“瞻彼淇奥,绿竹青青”、“瞻彼淇奥,绿竹如簧”的诗句,说明当时人们已经开始懂得欣赏竹子。《诗经》、《周礼》(距今约2 000年)中还有关于当时竹子分布的记载。据考证,战国时期,华北西南部已有经济竹林栽培。至于竹材用于建筑、水利工程的历史至少皆逾2 000多年。

在记载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齐国政治家晏婴言行的一部著名历史典籍——《晏子春秋》中载“景公树竹,令吏谨守之,公出,过之。有斩竹者焉,公以车逐,得而拘之。”可见景公对种竹之重视。

《战国策·乐毅传》称“蓟丘之竹,植于汶篁”。蓟丘在今之北京附近,汶在山东泰安附近,把汶水的竹移植到北京附近,是中国境内有文字记载最早的远距离竹子引种记载,也是最早的南竹北移之举。

在中国菜肴中,竹笋是普遍受人喜爱的美味佳品。先秦文献中已有关于食用竹笋的记载,如《周礼·天官·醢人》就记载“箈菹雁醢”、“笋菹鱼醢”,箈、笋所指的都是竹笋,可见早在两三千年前,竹笋已成为席上珍馔。其后,食用竹笋的记载越来越多(除了极少数有毒或笋味太苦而不堪食用外,不少竹笋是可以食用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