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虾类常见病防治

虾类常见病防治

时间:2022-11-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用显微镜观察虾的胃肠无食物,中肠腺、胃和整个消化道均呈白浊状。中肠腺白浊病至今还没有好的治疗方法。病虾食欲明显减退,常不想吃食,病久会死亡。③由于该种病发生与水质污染有一定关系,病原体常由丰年虫卵带入,故保持池塘水质清洁,对丰年虫卵进行药物消毒,是防止该种病的最好方法。病虾消瘦乏力,活动焦躁,食欲减退,严重者将会死亡。

六、虾类常见病防治

1.出血病

(1)症状。该病是由单胞菌侵入虾体所致。病虾体表布满大小不等的出血斑点,尤其是附肢和腹部十分突出,肛门明显红肿。患病虾食欲减退,行动无力,有时浮出水面做深呼吸,且呼吸加速,不久就会死亡

(2)防治方法。该病来势凶猛,发病率高。

①发病季节,每10~15天用生石灰消毒1次,方法是:每亩水深1米用生石灰25~30千克,溶水后全池泼洒。

②发现病虾,要及时进行严格隔离,防止蔓延。

③每亩水深1米用750克烟叶温水浸泡5~8小时后,全池泼洒,有很好的疗效。

④每千克饲料中加内服纳克菌102药10~15克,连喂5~7天;或每千克饲料加内服盐酸环丙沙星原料药1.3~1.5克,连喂5天,均有一定效果。

2.黑鳃病(镰刀菌病)

(1)病因。该病是由真菌中的半知菌类所致。本菌同马铃薯、大豆类植物上的马铃薯镰刀菌是一个种。池塘水质不良时形成孢子落于池中,黏附在虾体上萌发成新的菌丝。

(2)症状。虾鳃先由微红白色变为褐色,渐而变成黑色,而后导致鳃萎缩,功能退化,不久死亡。

(3)防治方法:

①发病季节,每10~15天、每亩水深1米用生石灰25~30千克,溶水后全池泼洒,可改变水质。

②定时清除池中残饵和杂物,常加新水,确保池水溶氧充足。

③每立方水体用甲基蓝0.2~0.3克,溶水后全池泼洒,有一定疗效。

3.中肠腺白浊病(中肠腺坏死病)

(1)病因。此种病是由杆状病毒所致。

(2)症状。病虾行动无力,有时浮游水面,如用物击虾体,几乎无反应。有的幼虾头和尾弯向一侧略呈弯弓形。有的头部向上,身体与水面呈垂直状,有的来回旋转。用显微镜观察虾的胃肠无食物,中肠腺、胃和整个消化道均呈白浊状。该种病蔓延迅速,危害严重,自发病之日起1~2天将有60%~70%虾死亡。

(3)防治方法。中肠腺白浊病至今还没有好的治疗方法。据资料介绍,国外每立方米水体用二氟苯乙酸钠0.5~1克,溶水后全池泼洒,每月施药1次,可达到预防目的。

4.烂鳃病

(1)症状。鳃丝发黑,局部霉烂,有的出现鳃丝缺损,排列不整齐,严重影响虾呼吸而导致死亡。

(2)防治方法:

①按时清除虾池中残饲、污物,常加新水,避免水质污染

②养虾池要种植适宜虾生长需求的水草。

③每立方米水体用二氯海因0.01毫克或溴氯海因0.02毫克,溶水后全池泼洒,隔日再重复1次,效果很好。

5.烂尾病

(1)症状。病虾尾部出现水泡,边缘明显溃烂、坏死和残缺不全;随着病情不断加重,溃烂从边缘逐渐向中间蔓延,严重恶化时,病虾整个尾部烂掉。

(2)防治方法:

①在运输和投放苗种时,要注意不能堆压虾体,避免苗种损伤。

②在投喂饲料时,注意投匀、投足,防止虾因饲料不足相互争食,导致残杀。

③每立方米水体配茶粕10~15克,用清水浸泡3~4小时后全池泼洒,有一定效果。

6.烂肢病

(1)症状。发病的虾附肢明显腐烂,肛门红肿,食欲减退,严重时行动缓慢,几乎不吃饲料,不久死亡。

(2)防治方法:

①在捕捞运输和放养时,一定要精心操作,尽量不要损伤虾体。

②放养时,用2%~3%食盐水给虾种洗浴10~20分钟(洗浴时间长短根据观察虾种的耐受程度而定)后放养,可起到杀菌作用。

③每立方米水体用生石灰5~10克,溶水后全池泼洒,连续泼洒2~3次,有一定疗效。

7.甲壳病(又称甲壳溃烂病)

(1)病原。该种病可能是由两种细菌引起的,即黏球菌类的细菌或荧光极毛杆菌类的细菌。

(2)症状。病虾甲壳出现明显的棕色或红棕色点状病灶,随着病情的不断恶化其病灶逐渐发展成块状,病灶下的肌肉有溃疡状或孔穴,边缘呈黑色。病虾食欲明显减退,常不想吃食,病久会死亡。

(3)防治方法:

①发病季节,可选用优氯净、强氯精、生石灰溶液全池泼洒,可起到预防作用。

②每立方米水体用季胺盐络合碘0.2~0.3毫升,加适量清水后全池泼洒,有疗效。

③每千克饲料中加土霉素0.45克,饲料的每天投饲量是虾重的5%,连喂7~10天,有一定效果。

8.微孢子虫病

(1)病原。该种病是由微孢子虫寄生于虾的肌肉组织间或特定的器官所致。

(2)症状。病虾肌肉发白,组织松散且柔软,有的背面和背侧可见蓝黑色的色素沉淀。如感染了特汉虫,其寄生在虾头胸甲内的生殖腺中,也有寄生在血管和消化道的平滑肌中,其症状是在虾的背部中线有不透明的白色区域。

(3)防治方法。该种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取得治疗成功的报道,因而只有加大预防力度,减少得病机会。

①养虾池塘在放虾种之前,应选用漂白粉或生石灰进行彻底消毒;对已有发病史的池塘,可利用冬闲季节干池曝晒,达到严格消毒目的。

②虾种放养时,用1%~2%的食盐水体外消毒,可起到预防作用。

③由于该种病发生与水质污染有一定关系,病原体常由丰年虫卵带入,故保持池塘水质清洁,对丰年虫卵进行药物消毒,是防止该种病的最好方法。

④如发现已被感染的虾时,应及时捞出病虾深埋,对已死的虾也应采取同样的措施,因为腐烂患病的虾身上的微孢子虫的孢子散落于池水底部,会继续扩大传染面,危害健康虾。

9.纤毛虫

(1)病原。该病是由钟形虫、斜管虫、累枝虫寄生所引起的。

(2)症状。病虾体表有很多棕色或黄绿色绒毛,对外界刺激无敏感反应,活动无力,虾体消瘦,头胸甲发黑,虾体表多黏液,全身均沾满了泥状脏物,并拖着链条状物,俗称为“拖泥病”。如水温和其他条件适宜时,病原体会迅速繁衍,2~3天后将会大量出现,布满虾的全身,严重影响虾呼吸,不久会出现大批死亡。

(3)防治方法:

①由于该病发生与池水污染有着密切关系,又因病原体是由丰年虫卵带入的,因而,保持水质清洁,用药物彻底消毒,杀灭丰年虫卵是预防该种病的有效方法。在生产季节,每周加注新水1次,有一定效果。

②虾种放养时,用1%~2%的食盐水浸洗虾种3~5分钟。

③每立方米水体用硫酸铜0.5克、硫酸亚铁0.2克,两种药溶水后,全池泼洒,有一定疗效。

④每立方米水体用生石灰10~20克,溶水后全池泼洒,连续3次,使池水透明度提高到35~40厘米。

⑤用甲壳净、甲壳尽等药物,按厂家说明书的要求使用,效果很好。

⑥用苦楝树叶煮汁全池泼洒,水深1米,每亩水面用苦楝树枝叶25~30千克,煮汁后使用,效果很好。

10.聚缩虫病

(1)病原。此种病是由聚缩虫寄生于虾体甲壳上所引起的。

(2)症状。病虾体表沾满污物,摄食和活动能力逐渐减弱,重者多在黎明前死亡。镜检可见虾体步足、头胸甲、鳃部和额部均布满聚缩虫。

(3)防治方法:

①生产季节,每3~5天加注新水1次,以改善水质;也可采用生石灰(每亩水深1米用生石灰10~20千克)溶水后全池泼洒,调节水质。

②发病时,可采用土霉素或磺胺类药治疗,每立方米水体用药1~2克,溶水后全池泼洒,有疗效。

11.水肿病

(1)病原。水肿病主要是由于在生产过程中虾的腹部受伤后感染上了嗜水气单孢菌所致。

(2)症状。发病的虾头、胸内水肿,呈透明症状,解剖病虾体,会发现其体内充满水分。病虾常匍匐池边杂草丛中不吃不动,最后死于池边浅水滩。

(2)防治方法:

①在生产过程中,要精心操作,尽可能减少虾体受伤,做到以防为主。

②每立方米水体用土霉素0.5~1克,溶水后全池泼洒,有较好的疗效。

③用红霉素或土霉素拌饲料喂虾,每千克虾用药0.1~0.25克,连续喂5~7天,有一定效果。

12.蜕壳受阻症

(1)病原。虾类蜕壳受阻,可能是其生长的水体缺乏某种元素造成的。

(2)症状。病虾头部与腹部交界处出现裂痕,全身发黑,最终死亡。

(3)防治方法:

①生产季节,每10~15天,每亩水深1米用生石灰15~20千克,溶水后全池泼洒,有预防作用。

②每月每立方米水体用过磷酸钙1~2克,溶水后全池泼洒,效果很好。

③采用1‰~2‰的蜕壳生长素拌入饲料喂虾,促进虾类蜕壳。

④在饲料中提高骨粉、蛋壳粉和鱼粉等含量,增加钙素,有助于虾蜕壳。

13.畸形病

(1)病原。该种病是因水中重金属盐类过多和某种营养元素缺乏而造成的。

(2)症状。病虾身体明显弯曲,有的虾尾部弯曲,有的虾尾部萎缩,还有的虾附肢上有刚毛变弯甚至残缺不全。幼者趋光性较差,活动无力,多数沉入水底,蜕壳十分困难,时间长了会死亡。该病多发生在受精卵和幼体阶段,发病率可达30%左右。

(3)防治方法:

①要定期测定养殖水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一旦重金属含量超标,可采用约5毫克/升乙二胺四乙酸二钠进行调节。

②加强饲养管理,多喂些含钙、磷及营养丰富的饲料。例如:每亩水面投喂贝壳粉1.5千克,5千克豆浆中加500克生石灰全池泼洒,每天每万只虾投喂鱼粉500~1000克。三种方法任选一种,效果很好。

③亲虾在抱卵孵化时,要严格禁止重金属盐类入池,如铜、锌和铬等。控制水温在22~25℃。要常加新水,保持池水清洁,无污染。

14.痉挛病

(1)病原。此种病与养殖池塘水温过高有着密切关系。主要发病在高温季节,在生产季节由于经常捕虾,虾类受到惊吓而致病。

(2)症状。发病虾的腹部弯曲,严重个体头胸部以下到尾部明显僵硬,侧卧水底不动,捕出水面长时间不能恢复正常,轻者虽能做短暂划动,可身体均呈驼背形,伸展不开。还有的病虾腹部变白,不透明。

(3)防治方法:

①高温季节尽量避免捕捞,减少痉挛病的发生。

②生产季节,要经常加注新水,调节水质,提高池塘水位,以起到预防作用。

③发病时要及时加注新水,连续进行5天,有一定效果。

15.冻伤病

(1)病因。虾类属变温动物,在水温低于4℃时,虾就会冻伤或冻死。

(2)症状。虾类冻伤时,胸甲明显肿大,腹部肌肉出现白斑,随着病情的不断加重,白斑也由小变大,最后扩展到整个躯体。虾类病初呈休克状态,平卧或侧卧在浅水层草丛里。严重时,出现麻痹、僵直等症状,较短时间内就会死亡。

(3)防治方法:

①要提前做好防寒防冻工作,特别是早冬期,当自然水温下降到10℃时,应把池水加到位。

②在越冬期间,可在池中投放适量有机肥料或稻草,促使水底微生物发酵,提高水温。

③在秋冬季节,应多投些脂肪含量高的饲料,例如:花生饼、豆饼、菜子饼等,提高虾类抗病害能力。

16.水霉病

(1)病原。该种病是由水霉菌所致。原因是人工操作不慎碰伤虾体,在一定适温条件下感染上水霉菌,由于病虾抗病能力和活动能力明显下降而导致发病。

(2)症状。初期症状不太明显,当症状明显时,菌丝已侵入表皮肌肉。水霉菌菌丝细长,呈分枝状,一端似树根一样伸入皮肤组织,另一端游离于体表外,在水中呈灰白色,似棉絮状。伤口处的肌肉组织长满长短不等的菌丝,此处组织细胞慢慢坏死。病虾消瘦乏力,活动焦躁,食欲减退,严重者将会死亡。

(3)防治方法:

①每亩水深1米用生石灰75~100千克,溶水后全池泼洒,可起到预防作用。

②在捕捞、搬运过程中,要仔细小心,避免虾体受伤、黏附淤泥;拉网要选在晴天,切忌雨雪天进行,避免冻伤;越冬或放养的水体必须经过清整消毒,杀灭敌害、寄生虫和病原体,以减少水霉菌入侵的机会。

③虾类进池后的当天晚上,根据虾的规格大小,用适当浓度的福尔马林浸浴,可起到预防作用。

④每立方米水体用2克五倍子煎汁,稀释后泼洒全池,可以有效地防止水霉病菌感染。

⑤每立方米水体用400克食盐水和400克小苏打合剂全池遍洒,预防水霉病效果最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