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森林防火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森林防火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时间:2022-11-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参照《全国森林火险天气等级》中的技术规定,气象要素的划分级别如下,专家可根据该划分标准对火灾扑救的安全程度进行打分。除了与林火燃烧特性有关的外界条件因素之外,扑火队伍及其装备水平等也是与特定火灾扑救安全程度有关的因素。在林火扑救安全评价时,可以根据灭火指挥人员的指导思想进行相应的增减。

5.2.2 森林防火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火灾发生、发展原理,评价森林火灾安全程度的影响因子包括:地形要素、气象要素、可燃物要素等。

(1)地形要素

地形要素包括坡度、坡向、坡位、地形起伏度等表达微地形环境的指标因子。不同的地形要素条件下,火灾发生、蔓延的规律不一样,扑灭火灾的难度、风险亦不同。因此,根据坡度的陡缓级别、坡向的冷热级别、坡位的位置、地形的复杂度等判断森林防火安全程度是合理的。本文将坡度、坡向、坡位、地形起伏度划分为几个等级,如下表,专家可参照该划分标准设置火灾安全程度的分数。

表5.1 地形要素分级表

img78

(2)气象要素

气象要素包括温度、湿度、风速等影响可燃物水分含量高低的因子。高温、低湿度、大风的情况下,火灾安全系数越低;相反,低温、高湿度、无风情况下,火灾安全系数相对较高。参照《全国森林火险天气等级》中的技术规定,气象要素的划分级别如下,专家可根据该划分标准对火灾扑救的安全程度进行打分。

表5.2 气温分级表

img79

表5.3 湿度分级表

img80

表5.4 风速分级表

img81

(3)可燃物要素

依据Rothermel模型,在林地内直径大于8cm的粗大的死的可燃物对地表火蔓延的影响较小。因此,结合野外可燃物调查和云南省可燃物调查的具体情况,将引发地表火的可燃物分为四个级别:

腐殖质:位于细小可燃物下层的,处于分解及半分解状态的地被物。可燃物微粒直径为0~0.6cm。

②细小可燃物:在林地内直径小于7厘米的死的,处于未被分解状态的地被物。可燃物微粒直径为0.6~7cm。

③活的草本层:处于灌木层下方,生长有草本的活地被物;活的草本层含水率的变化对林火蔓延有较大的影响,所以它决定了可燃物模型的类型(静态或动态)。

④活的低矮木本层:因生境恶劣或其他原因生长的低矮灌木型的乔木树种以及胸径小于2cm的小杂竹丛的活地被物。

(4)其他

除了与林火燃烧特性有关的外界条件因素之外,扑火队伍及其装备水平等也是与特定火灾扑救安全程度有关的因素。例如:扑救人员能力、装备水平、灭火方法优劣、灭火前线部队与指挥部信息交互能力、距离隔离带远近程度等。在林火扑救安全评价时,可以根据灭火指挥人员的指导思想进行相应的增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