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市经济空间优势度的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

城市经济空间优势度的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

时间:2022-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城市经济空间优势度评价指标体系见表5.1。
城市经济空间优势度的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_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公平研究: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

1.城市经济空间优势度的评价方法

本研究选择主成分分析法评价城市经济空间优势度。主成分分析法也称主分量分析,旨在利用降维的思想,把多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解决在研究过程中由于指标选取过多而增加难度的问题,或由于指标选取过少而影响结果准确度等问题。通常的做法是把给定的一组相关变量通过线性变换转成另一组新的互相无关的几个综合变量,这些新的变量按照方差依次递减的顺序排列,并代替原来的指标作为新的综合指标。每一个主成分所提取的信息量可用其方差来度量,方差越大,变量包含的信息越多。因此,在数学变换中要保持变量的总方差不变,使第一变量具有最大的方差,称为第一主成分,其包含的信息量最大;第二变量的方差次大,并且与第一变量保持独立、不相关,称为第二主成分;依次类推,i个变量就有i个主成分。当少数几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到80%时,就可认定这几个主成分可以代表原来的多个变量。

2.城市经济空间优势度的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城市经济发展理论,城市经济差异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范畴,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单一指标数据无法完整、全面地反映出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需要建立一个多指标的、层次分明的综合评价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城市经济空间优势度需遵循以下原则选择反映经济水平的指标体系:

(1)可操作性原则。从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的角度,选择能准确反映经济发展水平且比较容易获得的指标,且这些指标能够定量描述反映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

(2)代表性原则。城市经济的评价指标体系所涉及的面较宽,选取的指标要有较强的代表性,能区分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低。

(3)全面与重点相结合的原则。指标体系在避免指标之间重叠性的同时要防止漏掉主要影响因素,即在充分考虑发展指标全面性的同时,又要突出重点,充分全面反映城市经济水平特征。

(4)实效性与动态性原则。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应与当下的城市经济发展动态相吻合,能够综合反映城市发展的现状特点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是简单的GDP增长,而是经济结构、效益、居民生活质量、发展活力等方面的全面提高。本研究依据城市经济发展理论与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借鉴当前已有研究成果,将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因素分为经济实力、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活力三个方面,然后从这三个方面选择可获得的9项组成评价城市经济空间优势度的指标体系。由于城市不同区域的人口密度差异很大,本研究认为人均指标更能反映城市各区域的真实经济差异,更具可比性,因此,除城镇化率、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等指标外,均采用人均指标。城市经济空间优势度评价指标体系见表5.1。

表5.1 城市经济空间优势度评价指标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