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大豆田间管理

大豆田间管理

时间:2022-11-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三分种七分管”充分说明在种好基础上,加强田间管理是实现大豆高产的根本途径。在不少大豆产区,大豆苗期常有地老虎等地下害虫危害,若发现有豆苗被害,主要是咬断子叶基,则应撒药治虫,结合捕杀除虫。据山东菏泽地区所苗保可等人的夏大豆高产生理研究资料,亩产300千克的夏大豆,吸收和蒸腾水分为650吨。

第三节 大豆田间管理

“三分种七分管”充分说明在种好基础上,加强田间管理是实现大豆高产的根本途径。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的精华,也是现代农业的基础。

一、播种后的田间管理

一是播种后要及时开沟,清沟,利灌利排。我国春夏秋大豆生育的6~8月是多雨季节,大部分雨水是在这期间降的,但降雨不均衡,时旱时涝是共同特点,尽管各地涝与旱的程度及危害不尽相同,但都要注意防旱、防涝,利灌利排。完成大豆播种作业,要立即清理厢沟、腰沟、围沟,以防突降阵雨水漫地面造成土壤板结。土壤较粘重的田块在雨过天晴之后,轻松表土以助出苗。二是在出苗以后要及早查苗。若发现缺棵断垄就及时补种,补种要早,特别是夏秋播大豆,因气温高,幼苗生长快,若补迟了,新出的幼苗赶不上,因大苗欺小苗而影响整齐一致的群体生长。若缺苗不多,还可以移苗补栽,移栽要早期(子叶期)进行,用小铁铲铲出预备苗或富余的豆苗,带土起苗,带土栽下,栽后及时浇水活根。移栽太晚,苗子大了移栽成活难,即使成活,因移栽使大豆生长受阻一段时间,跟不上大田苗的生长速度,会造成大小苗不一致,影响群体的齐整生长,降低产量。三是间苗、定苗。机条播、人工畜力条播、人工点播(穴播),常有下种不均匀现象,当下种过多时,容易造成苗挤苗,而苗挤苗胜于草荒苗,影响大豆苗个体的健壮生长,甚至徒长,不利于培育壮苗,所以要在豆苗出土后即间去多余的丛生苗,在第一片复叶展开时完成定苗,按计划密度的株行距留苗。四是查苗治虫。在不少大豆产区,大豆苗期常有地老虎等地下害虫危害,若发现有豆苗被害,主要是咬断子叶基,则应撒药治虫,结合捕杀除虫。

二、中耕除草

中耕的作用,一是造成疏松的表土层,有利于根系和根瘤菌的生命活动,有利于根系从土壤环境中吸收养分、水分,促进根系生长和根瘤形成及共生固氮活动;二是防除杂草,中耕作业结合除草,杂草同大豆幼苗争夺土壤养分、水分,若杂草旺盛生长还会加重豆株的荫蔽,妨碍大豆叶获取阳光。所以大豆高产田块一定要防除杂草,中耕锄地是防除杂草的主要措施,还可以药剂防治;三是有利吸纳降水,减少地面径流的降水损失,因中耕松土造成的疏松表层及土壤孔隙度,有利于接纳较多雨水。中耕方法有人工锄地与机械中耕深松等作业。在南方一户几亩地的分散种植户,以人工锄地中耕为主。在华北及东北平原连片种植的大豆地以机械中耕为主。大豆中耕宜早,且须2~3次。第一次中耕在大豆出复叶时即可进行,以后隔10天半月一次。群众经验,“大豆锄荚(指对叶展开时),压断扬杈”,“豆锄三遍粒粒圆”,是说早中耕,多中耕可促进大豆生长,增加结荚数和粒重,可以获得丰产丰收。大豆中耕或锄地的深度,第一次宜浅,第二次加深,第三次更深。北方农垦系统结合中耕进行深松,有利于促进大豆后期根系发育,有利于保蓄更多雨水,有条件的地方应大力推广。

三、灌溉与排渍

水是植物生命活动及生育过程最基本的条件。植株体的细胞繁殖、营养物质的合成运转以及各种生命过程均需在一定水分条件下进行。水分不足或过量都能直接影响大豆的生长发育、养分吸收和结瘤固氮,导致产量和质量降低。据谢甫绨、董钻的最近研究报告,不论什么大豆品种,不论什么时期遇干旱都会使硝酸还原酶活性大大降低,使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下降,干旱还导致根瘤固氮酶活性显著降低。

大豆高产地区及高产国家都注重大豆灌溉,灌溉是保证得到高产的重要条件,我国新疆大豆高产300千克的记录是雨水灌溉获得的,美国报道大豆灌溉可增产1.5倍,泰国报道灌溉增产1倍,黑龙江纳河灌水试验增产45.1%,山东夏大豆灌溉增产24.9%,湖南秋大豆灌水试验增产35.6%。

(一)大豆需水量

大豆的耗水量,因不同土壤,不同品种、不同气候及不同产量水平差异很大。据我们在武汉地区盆栽试验结果,不同施肥处理,形成1克干物质约耗水500~1 000克,每盆耗水量随着生物学产量增加而提高,耗水系数则随着生物学产量增加而降低。据山东菏泽地区所苗保可等人的夏大豆高产生理研究资料,亩产300千克的夏大豆,吸收和蒸腾水分为650吨。6月15日播种的夏大豆生育阶段耗水量比率,播种至苗期8%~10%,苗期至花期14%~18%,开花至鼓粒期60%~63%,鼓粒至成熟期8%~12%。吉林农科院在公主岭的田间试验结果,北方春大豆整个生育期的耗水量为播种至出苗占4%,出苗至分枝13.4%,分枝至开花16.8%,开花至鼓粒44.7%,鼓粒至成熟19.1%;山东德州灌溉试验站资料,山东夏大豆生育期耗水量,幼苗期23%,分枝期32%,开花结荚期17%,鼓粒期23%,成熟期4.3%,夏大豆开花以前耗水比率大,是因为开花前的土壤蒸发量大,开花以后的蒸发量降低,而大豆耗水量是大豆植株的蒸腾耗水量与土壤蒸发耗水的总和。

(二)大豆灌溉指标

大豆灌溉与否应根据生育期降水情况,土壤水分含量、大豆植株生理反应来定。据各地研究资料,春夏大豆生育期降水量在400~500毫米,且降水较均匀,不过分集中,则可满足亩产175~200千克的水分需求,一般可以不灌溉。生育期达不到以上降水量,则应考虑灌溉措施,即使生育期降水达到以上指标,但降水分布不匀,特别是大豆结荚鼓粒期降水少的地方,也应考虑灌溉。二是土壤含水量。一般可以凋萎系数作为土壤有效含水量的下限,田间持水量作为土壤有效含水量的上限,也就是当土壤含水量在凋萎系数以下必须灌溉。大豆高产则要求土壤含水量的范围更窄一些,也就是下限要高出凋萎系数,上限要低于田间持水量,这样可以保持土壤水气热的协调,有利根系和根瘤的生理活性旺盛。而土壤凋萎系数、田间持水量因土壤质地而变动。也就是说,不同质地土壤的凋萎系数,田间持水量的数字是不同的。所以应以作物生长反应结合土壤水分测定数据来确定大豆生育期的适宜含水量。根据各地研究结果,将我国大豆主产区生育期的适宜含水量列于下表,仅供参考。因为在同一产区内土壤、气候、大豆生长状况等变动很大,适宜土壤水分也不一样。生长的大豆植株对水分反应很敏感,当午间高温出现叶片萎蔫症状即为植株缺水表现,或测定大豆植株的含水量作为灌水依据,当植株体水分含量在69%~75%时为正常,64%以下则表示水分不足。

表5-5 几个大豆产区生育期的适宜土壤含水量(%)

img44

注:资料来源于《中国大豆育种与栽培》。

有的研究提出,大豆结荚期的植株含水率77.9%为正常,74.5%时呈现旱象。

(三)灌溉时期和方法

灌溉时期取决当地的降水与土壤湿度情况。一般应注重播前灌溉、苗期灌溉和结荚鼓粒期灌溉。春大豆可以趁早春湿地播种,除特别冬春干旱年份一般不必播前灌水,夏大豆播种时气温已高,土壤蒸发大,播种期的降雨不稳定,应当根据当时土壤墒情及天气预报情况,遇干旱则于麦收前或麦收后灌一次,抢墒播种得全苗。秋大豆播种前要排水晒田,播种当天或播后第二天灌一次跑马水,即灌即排,以利豆粒吸足发芽水分。此次灌水不可久停田面,以免大豆种子得水后萌芽时供氧不足而烂种。

开花结荚期灌溉。花荚期是大豆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的旺盛时期,为大豆需水量最多时间,东北春大豆正是7~8月,处于多雨季节,黄淮及长江流域的夏大豆花荚期也是雨季,所以春夏大豆花荚期虽然是需水最多的生育阶段,因处于多雨季节,一般不用灌溉,只在伏秋旱严重年份才应灌溉。天旱土壤湿度小,大豆旺盛的生命活动受阻,常会造成花荚大量脱落,从而造成减产,若灌溉1~2次,则可增产27%~45%。

鼓粒期灌溉。大豆在结荚至鼓粒初期处于需水高峰,此后需水量趋于降低,对适宜水分反应极为敏感,此期水分供应不足,会影响籽粒正常发育,减少荚数、粒数和粒重。而处于此生育阶段的东北春大豆,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夏大豆及南方的秋大豆,均是降雨减少的季节,且近十多年来秋旱频发,已严重影响大豆鼓粒期的水分供给,故应特别注重鼓粒期灌溉,以利保荚、保粒、增粒重,提高大豆产量和质量。群众经验“大豆开花,垅沟摸虾”及“干花湿荚”是说明大豆开花至结荚鼓粒都要求土壤湿度大,还要求空气的湿度大,保持豆林小气候较为潮湿的状态。鼓粒期比开花期的土壤湿度更大些,水分不足则会造成荚少、粒少,且籽粒小不饱满。此期灌溉一般可增产16%以上。

大豆灌水方法有沟灌、畦灌和喷灌。以喷灌方法最好,据吉林农科院及丁希泉等的试验资料,1977~1979年的三年灌溉试验结果,沟灌平均增产11.4%,喷灌增产20%~35%,喷灌比沟灌增产10%~20%,节约用水40%~50%。喷灌具有灌水效率高与节约水(40%~50%)以及提高豆林空气湿度,改善田间小气候不板结土壤等优点。灌溉还可以结合喷施化肥、农药,可以减少施肥、打药操作。但喷灌是一次投资喷灌设施,要有农业生产的总体布局安排,要有计划大面积成片生产,建立喷灌的机械和供水配套设施。友谊农场五分场购置大面积喷灌机械产生很好经济效益(表5-6)。

表5-6 大型喷灌机械作业的经济效益分析

img45

滴灌也是一种有效的灌水方法,滴灌可以提高水分利用率,节约用水,同时还可以结合滴灌施肥,适应于不同地形,不造成土壤板结。滴灌的时期和次数依大豆生长期的降水情况和土壤墒情决定。同喷灌一样,滴灌要有计划地安排,建立滴灌的管道和机械系统,要加强滴灌的管理、监测和技术指导。

(四)大豆田排水

如前所述,大豆生育季节一般是该地区降水较多的季节,仅南方冬播大豆例外。大豆播种到苗期,若遇连续降雨或大暴雨,都会对大豆出苗和幼苗生长产生不利影响。春大豆播种后遇连续雨天,会使土温降低,造成出苗慢,苗势弱。田面漫水则会造成烂种,夏播大豆出苗期及苗期常遇大暴雨,若田面排水不畅,则会造成土壤水分饱和,氧气不足而烂种,还会由于地面漫水过后土壤板结豆苗顶土困难而闷死在板结土层里。大豆开花前需水量不大,幼龄根系发育及根瘤菌的共生固氮活动要求水、气、热、养分协调的土壤环境。此时期若因降水多,地面排水不畅,则会造成土壤耕层的含水量过高甚至较长时间处于水分饱和状态,而不利根系生长,降低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力,还会抑制共生固氮活动。所以要注意大豆田的排水,要求达到雨过水流,不留渍水。

大豆田排水,应纳入农田基本建设,搞好农田沟、渠配套,使田间积水能畅排,小沟、大沟相通,即遇暴雨或连续降雨排得出去。还要注意田间排水工程,即种豆前后规划好围沟、腰沟、厢沟,沟沟相通,围沟深于腰沟,腰沟深于厢沟。在大豆播种以后的整个生育期都要保持沟相通,水畅排。

东北春大豆地区的垄上播种,有利于灌溉、排水,但周围要有排水沟渠相通。黄淮地区夏大豆和东北地区的春大豆,在一些低洼地区有台田耕作习惯,是一种排内涝、降低地下水的耕作方法,这种耕作方法也是要做到台田沟与其他沟渠相通。

南方实行豆稻两熟制栽培的春大豆区,特别要作好统一规划,实行连片种植,以便排水、灌溉,若丘陵稻田,则尽可能做到上下几块田都种大豆,有利于水源的调节,如果是上块种早稻,下块种春大豆则要特别注意挖好围沟、腰沟、厢沟,排除过田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