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双孢菇栽培技术

双孢菇栽培技术

时间:2022-11-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菇房的具体尺寸因地形、气候特点、栽培季节、栽培方式、规模等进行综合考虑,合理确定,建造材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各种农作物秸秆、人工种植的牧草、一些野生的杂草都可作为双孢菇栽培的草料。烘干鸡粪是双孢菇堆肥的优良添加剂,可显著提高产量。双孢菇培养料中粪肥与草料的干重量之比称粪草比。双孢菇培养料在发酵前最适含氮量为1.5%~1.7%,发酵后最适含氮量为2.0%~2.2%。科学合理的调控制这些变化,创造双孢菇最适生活条件。

第二节 双孢菇栽培技术

一、菇房(棚)设置

(一)菇房(棚)要求

菇房(棚)是双孢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分化发育的场所,其结构类型可以因地制宜,不拘一格,但不管是哪一种类型,都必须能为双孢菇的生长发育提供最佳的环境条件。良好的菇房应具备以下条件:

1.便于调温、调湿、通风换气;

2.冬暖夏凉、遮阴良好;

3.近离水源,四周清洁;

4.抗风、抗雨、坚固耐用;

5.开门一面有充足的堆料场地。

(二)菇房(棚)规格及建造材料

菇房大小以栽培面积150~200平方米为宜,太大不利于环境条件的调节,特别是后发酵升温。太小则利用率不高。菇房的具体尺寸因地形、气候特点、栽培季节、栽培方式、规模等进行综合考虑,合理确定,建造材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泾源县菇房(棚)的现规格之一是内宽(6.5米)×内长(20米)×中高(3.5米),墙体以砖、石材料为宜,房(棚)顶以结实的竹、木或钢材、棚膜、草帘搭建,必须能抵抗大风暴雨。

(三)床架设置

床架选用结实的竹、木或水泥预制材料,床架走向与菇房的宽向平行,架宽1.2~1.3米,设3~4层,底层距地面30厘米以上,顶层距房顶1米以上,层间距50厘米,边架距山墙50厘米,床架后面靠墙,床架之间及前面至少宽70厘米的走道。

(四)通风设置

1.在床架之间走道的前后墙上对开2~3排通风口,上排口略低于房檐,下排口高于地面7~10厘米,通风口的直径一般以30~40厘米为宜。

2.在房(棚)顶的最高处设置一排拨风筒,筒径30~40厘米,筒高50厘米,筒顶设防雨帽。

二、菌种制备及栽培季节的确定

(一)菌种制备

菌种应由菌种公司或有设备的单位或个人来制作。菌种要求品种优良、纯正、菌龄适宜、活力旺盛、菌丝粗壮,无杂菌和害虫。

在正常情况下,母种15天长满,原种和栽培种40多天长满,一般要求菌种长满后再延长一周使菌丝充分生长,播种后活力最旺。因此,制种时间的确定是母种的制作要比播种期提前120多天,原种提前100多天,栽培种提前50多天。

制种数量以1.5瓶(麦粒种)/平方米(栽培面积)×栽培总面积+损耗来计算。

(二)栽培季节确定

栽培季节的确定是以各地的气候条件尽量符合双孢菇的生物学特性为原则,在气候条件中温度是制约因子,其他条件较易控制。因此栽培季节确定依据是:

1.播种期选在当地白天平均气温稳定在20℃~24℃;

2.播种30天后日平均气温不高于20℃;

3.短时间、小幅度的高温可采取通风、喷凉水降温,尽量不要推迟栽培季节和控制出菇;

4.持续几天的高温(天气预报)可采取停止喷水,暂不出菇的措施来解决,也不要因此推迟栽培季节。

三、培养料的原料及配制

(一)原料

1.主料 占培养总量的90%~95%。

(1)草(C源)。各种农作物秸秆(麦草、玉米秆等)、人工种植的牧草(紫花苜蓿等)、一些野生的杂草都可作为双孢菇栽培的草料。

草料要求干透、新鲜、无霉变,质地坚实的草料在堆制前要破碎或铡成段。

有条件的最好是多种草料搭配使用。

(2)粪(N源)。各种禽畜粪便及人粪尿都可作为栽培双孢菇的粪料。粪料应及时晒干,打碎,妥善保存,防止发热、霉变。粪料既可单独使用,也可混合使用。

①马粪。性热、质松、保水性强、发热力强,C/N为21∶1,营养合理,含N量低(0.58%)。

②牛粪。新鲜牛粪质黏、性凉、发热力差。干牛粪性热、质较黏,含N量高(黄牛粪1.65%,奶牛粪1.33%),发热能力强,后劲大。

③羊粪。质粗、性热、发热力强,含N量低(0.65%)。

④猪粪。质黏、性凉,但含N量高(2%),P、K含量也高,是一种速效的完全肥料,用猪粪栽培的双孢菇出菇密,转潮快,但易早衰,无后劲。

⑤鸡粪。性热、质黏、碱性大,发热力强,营养较齐全,含N量高(鲜鸡粪1.65%,干鸡粪3%)。烘干鸡粪是双孢菇堆肥的优良添加剂,可显著提高产量。

⑥人粪尿。含有机质5%~10%、氮:0.5%~0.8%、磷:0.2%~0.4%、钾:0.2%~0.3%,是一种完全肥料,在堆料中添加一部分人粪尿或者建堆前用人粪尿软湿草料能够提高堆肥的质量。

⑦蚕粪。干燥蚕粪含氮量很高(5%~9%)、发热力好,使用时不宜过多。

(3)粪草比。双孢菇培养料中粪肥与草料的干重量之比称粪草比。培养料粪草比要适宜,若草多粪少,虽然通气性好,但料含氮量低,保水保肥能力差,产量低;若粪多草少,则透气性差,易造成厌气发酵、氨含量高。菌丝生长不良甚至中毒死亡,也不会高产。

我国蘑菇产区早期的粪草比为7∶3,近些年来改为5∶5或4∶6,由于粪肥越来越缺,近几年有的地方已采用半合成或全合成堆肥,即在培养料中不加粪肥,取而代之的是饼肥、化肥。

2.辅料 占培养料总量的5%~10%。辅料的作用是补充主料中营养成分不足,调节碳/氮,改善培养料的理化性质,提高发酵质量。

(1)饼肥(渣肥)。农产品加工后的下脚料(如豆饼、油渣、酒糟等),饼肥含氮量(一般为5%~6%),是补充氮的好原料。

(2)化肥。常用的有尿素、铵盐(如碳酸氢铵、硫酸铵)、石灰氮、氨水等。化肥含氮量高,用量要严格掌握,以防氨浓度过大。

(3)石膏(CaSO4)。

①作用:补充钙、硫;吸湿、脱黏,形成团粒;加速有机质分解,促使磷、钾释放;减缓pH值下降;减少氮素损失。

②用量;培养料干重的1%~3%。

(4)石灰[CaO或Ca(OH)2]。

①作用。软化草料;补充钙;调节pH值;降低农药的残留量;消毒、杀菌杀虫;防潮。

②用量。培养料干重的1%~2%。

(5)碳酸钙(CaCO3)。

①作用。提供钙;减缓pH值下降。

②用量。培养料干重的1%~2%。

(6)过磷酸钙[Ca(H2PO4)·H2O·CaSO4·2H2O]。

①作用。提供磷、钙;促进微生物分解活动;固定氨气;减缓pH值下降。

②用量。培养料干重的0.5%~1%。

3.碳/氮 培养料中碳元素的总量与氮元素总量之比称碳/氮;根据双孢菇菌丝体生长和子实体发育的最适碳/氮为17∶1这一要求,培养料堆制前的碳/氮应控制在30~33∶1。

4.含氮量 指培养料中氮元素占培养料总重的百分比。双孢菇培养料在发酵前最适含氮量为1.5%~1.7%,发酵后最适含氮量为2.0%~2.2%。

(二)培养料的配制

1.配制要求

(1)C/N为30~33∶1,含N量1.5%~1.7%。

(2)原料粗细搭配,原料种类搭配,配料结构合理。

(3)草粪最好晒干,粪块一定要打碎。

(4)麦秸∶鸡粪∶石膏为1∶0.8∶0.08(荷兰经验)。

2.参考配方

(1)福建配方:

①麦草2000千克 奶牛粪1300千克 菜子饼80千克 尿素30千克 碳铵30千克 磷肥30千克 石膏50千克 碳酸钙40千克 石灰100千克

②麦草或稻草1400千克 紫花苜蓿500千克 牛粪600千克 碳酸氢铵20千克 尿素10千克 过磷酸钙20千克 石膏40千克 碳酸钙40千克 石灰40千克

③麦草1500千克 棉子壳500千克 牛粪500千克 碳酸氢铵30千克 尿素10千克 过磷酸钙20千克 石膏40千克 碳酸钙40千克 石灰40千克

(2)河北“康益园”配方:

麦草3000千克 玉米秆1000千克 鲜鸡粪4000千克 尿素30千克 石膏40千克

(3)泾源县使用的配方:

①牛粪47% 麦草47% 尿素1% 石膏2% 石灰1% 碳酸钙1% 磷肥1%

②牛粪44% 麦草50% 油渣2% 石膏2% 石灰1%

(3)四川巴县配方:

小麦草1250千克 稻草500千克 玉米秆250千克 菜子饼150千克 人粪尿2500千克 尿素37.5千克 石膏60千克 过磷酸钙60千克 石灰40千克

(4)江苏江阴配方:

干牛粪1650千克 猪厩肥1650千克 稻、麦草2000千克 菜子饼250千克

人粪尿165千克 尿素16.5千克 石膏50千克 过磷酸钙33千克 石灰50千克

3.投料量 投料量为25~30千克(干料重)/平方米(栽培面积),床面铺料抖松时厚度为35~40厘米,菌丝吃透料后的厚度为18~25厘米。

四、培养料的发酵

目前双孢菇培养料的发酵都采用的是二次发酵工艺。二次发酵工艺包括前发酵和后发酵。

(一)发酵的作用

培养料通过二次发酵工艺,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生物、物理、化学变化。科学合理的调控制这些变化,创造双孢菇最适生活条件。

1.前发酵的主要作用

(1)使原料混合均匀,含水量适宜。

(2)通过好氧微生物的活动①产生70℃左右的高温杀灭有害生物;②降解原料,便于双孢菇吸收;③消耗部分可溶性物质,抑制杂菌生长;④形成菌体蛋白,成为双孢菇吸收的良好营养;

(3)改善培养料的理化性状,排除有害气体。

2.后发酵的主要作用

(1)通过巴氏消毒(60℃),大量杀灭有害生物。

(2)培养特定的微生物群落,使培养料形成特别适合双孢菇菌丝生长的最佳营养状态和最佳生态环境,使培养料具有选择性。

(3)进一步改善培养料的理化性状;排除有害气体,特别是降低了NH3浓度(小于0.07%)。

(二)前发酵(室外发酵)

1.堆料场 堆料场尽量靠近菇房的门口,宽4米以上,长依据堆料量确定,料场表面呈龟背形,压实、压平,四周要便于排水。

有条件的可用灰土、砖、混凝土等材料铺面。

2.预湿 在建堆前2~3天,将草、粪分别拉运到堆料场向长(最好是南北走向)的两则,并边拉边洒水,草捆要撕散、粪块要打碎,使草、粪尽量均匀地吸足水分,含水量分别达50%、60%(经验检测法是手拧草茎有水滴下但不成线为度,手握粪肥指缝间有水渗出但不滴下为度)。

3.建堆

(1)通气设置。为增加料堆底层的通气性,减少厌气性发酵,有条件的在建堆时堆底埋设通气管、通气道、通气架等设置;或在建堆时在堆中间间隔一定距离竖直插入木棒,待堆建成后拨出作为通气孔;也可在堆建成后用锥形木棒(或铁钎)在堆的顶部、四周间隔一定距离插孔,促进料堆的通气性。

(2)建堆规格。一般情况下堆宽1.8~2.5米,堆高1.5~1.8米,堆长依据堆料量确定。料堆的大小因原料的种类、堆料的季节,气温高低、通气设置等灵活掌握。一般原则是:原料质松、气温低、通气设置好、堆大为宜;反之,堆小为宜。

(3)建堆方法。建堆时应集中劳力,一层草(底层厚一些,20厘米左右,其余10厘米左右),一层粪(5厘米左右)交替堆积,顶层堆草,整成龟背形,料堆边缘应上下垂直,四角圆弧形。

建堆时应边堆边浇水,浇水原则是底层不浇,下层少浇,上层多浇;湿处不浇,半干处少浇,干处多浇,尽量使原料吸足,吸匀水分,堆建成后四周有少量的水流出为宜。

建堆时均匀的加入部分辅料,必须要加入一部分尿素(总量的1/2左右);饼肥打碎,预湿后全部加入;也可加一部分石灰(总量的1/3左右),也可不加。

堆建成后堆顶用棚膜、草帘、秸秆等材料覆盖,以防雨淋日晒,堆四周最好用草帘、秸秆等等材料盖住,保温、保湿促进堆温上升。

(4)料堆管理。要求每天测堆温(以中心温度为准)1~2次,随时掌握料堆温度变化情况,一般在建堆后3~5天,堆温可上升到50℃,6~7天可达70℃以上。如果温度上不去就要认真分析原因,及时处理,甚至拆堆重建。

4.翻堆

(1)翻堆时机。当料堆温度上升到最高点(70℃),开始下降时为翻堆的最佳时机。一般情况下,料堆的最高温度为70℃左右,但有的可达75℃甚至更高,如果堆温高于75℃,也应及时翻堆,否则会造成“烧堆”。

(2)第一次翻堆。一般在建堆后的6~7天甚至10天可达到翻堆时机。翻堆方法是先将料堆表层10厘米左右的干、生料刮下;再将余料抖松翻匀(里翻外、上翻下、外翻里、下翻上);边翻边将刮下的干生料翻于料堆中心(最高温度处)。翻堆时视料的干湿情况浇足水分;均匀地加入辅料,本次加入的辅料有剩余的尿素、1/3左右的石灰(如建堆时未加石灰本次应加1/2)、其他辅料的全部(磷肥、碳酸钙、石膏等);在翻堆过程中埋设通气设置或翻堆结束后打通气孔,盖好覆盖物促使料温上升。

(3)第二次翻堆。第一次翻堆后4~6天可达到翻堆时机。翻堆要求基本同第一次,但更要将料抖松、翻匀;水分基本要调好(含水量65%左右);均匀地加入所有剩余的辅料。多打通气孔,加强通风。

(4)第三次翻堆。第二翻堆后3~4天可达到翻堆时机。翻堆要求基本同第二次,需要注意的是熟料(特别是过熟的)一定要翻到外层,较生料翻到中心,结块的料一定要抖散;继续调好调匀水分(含水量65%)及pH值(7.6~8.0),通气孔要更多,加强通气。

(5)第四次翻堆。一般情况下,培养料通过前三次翻堆就可达到进棚的标准,如果达不到标准,可进行第四次翻堆。翻堆要求将料抖松、抖化、翻均匀、打通气孔通气,并调好水分和pH值(分别为65%和7.6~8.0)

(6)前发酵标准。棕红色(或茶褐色);稍有氨味;草茎柔软,较长,有弹性、较结实;含水量65%或稍高,pH值7.6~8.0。

(三)后发酵(室内发酵)

1.加热设置

img17

图3-2 加热设置平面图

(1)热蒸气加热。在菇房的避风处盘砌土灶,灶上卧放废油桶3个,底部两桶在火塘的正上方,两桶之间留一宽缝(使火焰烧到上桶),桶上焊接加水管口及出蒸气管口,管口连接软管通入菇房,桶内装水1/3~1/2,另一桶置于两桶之间缝隙的正上方,桶端近底部的火塘要大,最大限度的增大油桶的受热面积。

使用时,密闭菇房,用大火猛烧,产生足够的蒸气通入菇房,如果棚顶是棚膜,在晴天时可配合日光增温,效果更好。

(2)热蒸气与烟、火加热,在菇房门口处砌一火灶,灶上置油桶1~3个,灶的结构基本同第一种加热法的土灶,只是灶的火口留在棚外,烟口留在棚内,油桶留在棚内的一端上部开一大孔(出蒸气),另外在菇房(棚)的两端近地面处分别挖两个开孔,以便出烟和更换新鲜空气。

使用时密闭菇房,用大火猛烧,使热蒸气、烟、火一齐进入菇房加热,并适时适量调节菇房两端的开孔,以便排烟和换气。如果再配合日光增温,效果更好。

此法与第一种方法相比较,其优点是热利用率高;节省燃料;加热效果好;节省油桶。缺点是加热前期烟会污染菇房;对有益微生物有不利影响;培养料的水分易散失(原料进棚前适当的提高湿度)。

2.菇房消毒、杀虫 培养料进房前3~5天,将菇房彻底打扫干净,墙壁最好涂上石灰浆,地面撒上石灰粉,床架(特别是木质的)等用石灰水清洗,并涂上石灰乳;用杀虫药物喷洒或熏蒸菇房,做到彻底的消毒杀虫处理。如果是老菇房,消毒杀虫要更加严格、彻底。否则会留下后患,出菇过程中易染病虫害,极难防治。

3.后发酵

(1)搬料进房(棚),第三次(或第四次)翻料后3~4天,集中劳力,趁热快速将培养料搬到菇房(棚)的上、中层床上,立即密闭菇房,使培养料继续发酵自然升温1~2天,晴天可配合日光增温。

(2)加热升温,搬料1~2天后,对菇房进行加热,使培养料温度很快上升到60℃~62℃(以中层床架上的中心料温为准)维持6~10小时,然后徐徐换进新鲜空气,降温至48℃~52℃维持5~7天,需要注意的是菇房温度最低不低于45℃,最高不高于62℃,每天最好进行短时间的通风换气,一般每天通风2次,每次15~20分钟,促使有益微生物的大量繁殖。

(3)降温换气,当温度维持到规定时间后,停止加温。逐渐换气降温,具体做法是先打开背风面的上通风口,经一段时间再打开中通风口,以后逐渐开启下通风口及其他通风口,最后打开门及拔风筒,使培养料降到常温。

4.后发酵标准 暗褐色,料内有白斑及灰白色的毛状物;草茎较短,轻拉易断,培养料膨松,富于弹性,无异味或有微甜香味,含水量60%~62%,pH值7.2~7.5。

五、播种及发菌

(一)播种

后发酵结束后,应抓紧时间及时播种,否则培养料易造成杂菌污染。

1.匀料铺床 后发酵结束,菇房降到常温时,集中劳力,快速将中、上层床架上的培养料匀到下层床架上,调好培养料的水分及pH值(分别为60%~62%和7.2~7.5),将料抖松、翻匀、铺成龟背形。

2.消毒杀虫 料铺好后,立即密闭菇房,用药物熏蒸进行消毒杀虫一昼夜,常用的药物有:(1)每立方米的空间用甲醛10~30毫升加5~15克高锰酸钾;(2)每立方米的空间用硫磺10~20克点燃。熏蒸结束后立即通风换气,及时播种。

3.播种

(1)菌种挑选及杀虫消毒。在播种前1~2天,要仔细地挑选菌种,剔除生长不良、污染杂菌、发酸发黏的菌种;选用菌丝粗壮、生长旺盛的菌种,若发现有害虫,就应对菌种进行杀虫处理(常用方法是拔掉菌种瓶塞,蘸少许40%DDV原液,再塞紧瓶口,熏蒸12小时)。播种前将菌种瓶用0.2%高锰酸钾液或石灰水浸泡(防止药水进入瓶内)进行消毒,播种用的器具及播种者的双手也要用药水(如来苏尔、酒精等)消毒。

(2)播种。播种量为1.5瓶/平方米(栽培面积),常用的播种方法是:将1/2的菌种均匀地撒在料面上,用手轻抓料面,再将剩余的菌种再次均匀地撒在料面上,用木板轻轻拍平即可。

(二)发菌

播种后要严格控制菇房温、湿度,灵活地进行通风换气,3天内微通风,3天后增加通风,7天后逐步加大通风,使菌种2天内萌发,3~4天“手拉手”,6~7天完全封面,20天左右吃透培养料。

1.初期保湿发菌 播种后2~3天,菇房以保湿为主,菇房空气湿度维持在75%以上。最好在床面覆盖经0.5%的甲醛溶液消毒过的报纸;料面非必要时,一般不宜直接喷水;菇房不通风或微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即可),促使菌种萌发;3~4天后增加通风,略降低菇房湿度促使菌丝吃料封面,6~7天菌丝封面。

2.中期通风发菌 播种7天后,菌丝基本封面,此时要加大通风量,菇房湿度控制在70%左右,适度吹干料面(手摸料面有刺手感),即使较干也无妨,促使菌丝“吃料”抑制杂菌滋生。

3.后期打孔发菌 播种10天后,菌丝可“吃料”达料厚的1/2左右,此时用1厘米粗的锥形木棍从料面打孔到料底,孔间距13~ 20厘米,增加料的通气性,排出有害气体,促进菌丝生长,2~3天后根据菌丝的生长情况,也可以从料底打孔到料面,进一步改善料的通气性,促使菌丝吃料,一般20~30天菌丝就可完全吃透培养料。

4.发菌管理要求

(1)温度适宜。播种后菇房的温度最好维持在22℃~25℃,不能超过28℃,由于菌丝的生长料温会升高,故应随时掌握料温的变化情况,及时通风降温,以防料温过高造成“烧菌”。

(2)湿度适宜。湿度应“先湿后干”,播种前6~7天,菇房的湿度应保持在75%左右,菌丝封面后控制在70%左右。即使较干也无妨。迫使菌丝“吃料”,防止杂菌滋生。

六、覆土、调水、吊菌

(一)覆土的基本知识

1.覆土的作用

(1)形成CO2浓度梯度,诱导结菇;合理的二氧化碳浓度梯度是培养料(2%~3%)>覆土层(0.4%~1%)>菇房空气(小于0.2%),这样的梯度有利于诱导双孢菇原基的形成。同时也形成了氧气浓度梯度,即菇房空气>覆土层>培养料,有利于向培养料中的菌丝供给氧气。

(2)产生营养差,促使菌丝结菇。由于覆土层的营养远差于培养料,当菌丝由培养料长入土层,菌丝生长受到抑制,迫使菌丝扭结增粗,向生殖生长转变。

(3)有益微生物的活动,诱导结菇。

(4)为子实体提供水分,覆土层提供的水分大约占产菇量40%~45%。

(5)覆土的重力刺激,诱导出菇。

(6)支持子实体。

(7)稳定pH值。

2.覆土材料及其制备

(1)双孢菇对覆土材料的要求。

①具有团粒结构,持水力强。通透性好,反复喷水团粒结构不破坏,不沾污菇体。

②含有促进出菇的有益微生物。

③不含或少含病原菌、害虫等有害生物。

④有一定的重量。

⑤中性或微碱性(pH7.2~7.8)。

⑥含少量的腐殖质(5%~10%)。

⑦含盐量低于0.4%。

(2)覆土材料及其制备。

泥炭土。泥炭土是湿生植物(芦苇、苔藓、水草等)残骸在不通气和大量水分存在的条件下,经不完全分解而形成的。其特点是:结构疏松,持水量大,保水性强(含水量可达80%~90%),通气性好,酸碱度适中,病菌、害虫少,有机质、矿质含量充足,有利于双孢菇菌丝生长及正常结菇,且菇质好、产量高。

泥炭土挖出后,应保持原有的湿度,不要晒干,使用时可做成1.5~2.0厘米的粗土和0.5~1.0厘米的细土,制好后按其重量加入2%~3%的石灰混匀保存备用。

泥炭土也可与普通土按1∶1~3的比例混合制成混合土。制作方法是一层普通土、一层泥炭土交替堆积,边堆边喷石灰清水,堆成后3~4小时翻均匀即可(pH调到7.2~8,湿度调至手握成团,手捏能开),也可将泥炭土作为粗土,普通土作为细土来覆盖。

②粗、细土。普通土由于土质比较黏重,喷水后易板结,通气、保水性差。因此制成粗细土两次或多次覆盖,较合理地解决了覆土层的持水性、透气性和保湿性等问题。

粗土要求壤土偏沙(沙壤土),结构疏松,毛细孔多,持水、保水性好,土粒直径1.5~2.0厘米(约蚕豆大小);细土要求壤土偏黏(黏壤土),结构较紧密,喷水不易松散,不板结,土粒直径0.5~1厘米(约黄豆大小)。

粗、细土的制作多是从农作物田地中,铲去15~30厘米深的耕作层,再将下方的土成块地挖出运到空地晒成半干,敲碎过筛,按规格制成粗细土,充分暴晒,拌入1%~2%的石灰存放于通风、干燥处备用。

稻田15厘米以下的青紫泥土(夹心土)制作细土效果较好。

制作粗细土时,必须清理其中的石块等杂物,同时也要清除土粒中的泥粉,如果土粒中混入较多的泥粉,喷水后易造成板结。

③砻糠土。砻糠土是由稻壳与一般土按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主要有河泥砻糠土、细土砻糠土等。

制作砻糠土时,砻糠要求干燥,新鲜无霉变,使用时暴晒1天,用pH为9~10的石灰清水浸泡1~2天捞出沥干,再用DDV、多菌灵等药剂喷洒,然后用塑料膜包严熏蒸24小时,待药味散尽后使用;土要求选不含或少含病菌、害虫的土塘(如河泥、河床土、荒山土、荒地土等),使用时,清除土中石块等杂物。如果是河泥,挖出后要沥去多余水分,剔除杂物后与砻糠、石灰等按比例(干砻糠∶湿河泥为1∶8~10混合即成。如果是其他土,土壤必须晒干、过筛、剔除杂物,再与砻糠按比例(细土∶砻糠为24∶1)混合。

④发酵土。发酵土是通过厌气发酵制成的一种较为理想的覆土材料。发酵土具有较好的持水性、保水性和通透性,其制作比常规土简便、省工。覆盖后增产明显。

发酵土的制备(以100平方米栽培面积用土计)。取15平方米地块,挖表层25~30厘米厚的土壤,翻松拍碎,加入干牛(猪、马等)粪细末125千克、麦壳(或稻壳)150千克、石灰10千克、磷肥20千克,充分混匀,然后灌水,水面高出土表5厘米,2~3天后就有发酵气泡冒出,须指出的是有机质加入不宜过多,否则易造成菌丝徒长,不利出菇。

约7天后进行第1次翻土,翻土时水不要放掉,要把上、下层土互换,拌匀,土块打碎;通过7天后进行第2次翻土,并将pH调到8;如果第2次翻土气泡很多,可不进行第3次翻土,如果气泡少,则需进行。整个发酵过程为30天左右。

土发酵好后,放掉余水,待土表开裂起缝,人能在上走动时,挖起发酵土,晒至半干制成直径1厘米左右的土粒存放于通风、干燥处备用。

以上介绍了双孢菇的几种常用的覆土材料,其中最好的是泥炭土,泥炭土作为覆土材料有许多优点,特别是其持水量比一般土壤高很多,用泥炭土栽培双孢菇,产量高、品质优,国外采用的向来都是泥炭土,目前我国的双孢菇产量比国外低很多,跟采用低含水率的覆土材料有关。各地应根据泥炭土的资源分布情况尽量采用泥炭土作为覆土材料。

3.覆土厚度、次数及用土量估算

(1)厚度。覆土厚度主要根据覆土材料的性质、菇房的保温性能、菌床的铺料厚度及发菌情况、栽培品种等因素来合理确定。

一般情况下,粗细土厚3~4厘米,其中粗土厚2.5~3厘米,细土厚0.8~1.2厘米,河泥砻糠土厚2厘米左右;细土砻糠土厚度3厘米左右;发酵土厚3~3.5厘米;泥炭土厚3.5~4厘米。

(2)次数。覆土次数主要根据覆土材料的性质、规格来确定,并结合菌床土层菌丝生长情况灵活掌握。

一般情况下,菌床覆土次数2~3次。

(3)用土量估算。用土量的估算方法是用土量(立方米)=覆土层厚度×覆土层面积×110%(加10%的损耗及备用)。

一般情况下,栽培100平方米双孢菇,粗细土需4.5~5立方米,泥炭土4.5立方米左右,河泥砻糠(混拌后)2~3立方米,发酵土4.5立方米左右。

4.覆土材料的消毒、杀虫 覆土材料消毒、杀虫的目的是杀灭土中常见的病原菌、线虫、螨及菇蝇等有害生物。虽不能做到彻底地消除,但却能极大地减少其数量,常用的方法有两种。

(1)药物法。主要用甲醛、漂白粉等杀菌剂,三氯杀螨醇等杀螨剂、DDV等杀虫剂拌土熏闷2~3天。

①每立方米的土粒用甲醛0.5千克,DDV(土量的1%)、三氯杀螨醇(土量的1%),均匀的喷洒于土粒,拌匀,迅速用薄膜盖严,密封2~3天,摊晾至药味散尽后使用。

②在土粒堆的顶部挖一凹坑,坑内置一容器,先放入高锰酸钾(每立方米的土粒用量0.25千克),并注入适量的水,再加入甲醛(每立方米的土粒用量0.5千克),迅速用薄膜盖严、密闭熏蒸2~3天,再摊晾至药味散尽后使用。

(2)热蒸气法。将土粒用棚膜包严,通入热蒸气,温度控制在70℃~75℃,维持3~5小时,然后摊晾至土粒表无明水时即可使用。

5.覆土时间 覆土时间主要是根据菌床的菌丝生长情况来确定,一般要求是:翻开培养料,当菌丝吃料2/3以上,部分菌丝接近料底时为覆土时间,正常情况下,覆土时间是在播种后的两周左右。

6.覆土前菌床的准备

(1)检查病虫。覆土前详细查看菌床,若发现病虫,必须进行彻底的杀虫、消毒处理。

(2)吊菌丝。在覆土前1周左右,若菌床料面太干且干层较厚,菌丝生长不旺,就必须进行吊菌丝。具体方法是分次向床面轻喷干净的清水(也可用0.5%的石灰清水)使料湿润,并提高菇房的湿度,促使菌丝向料面蔓延生长,有利于覆土后菌丝“吃土”。

(3)整床、搔菌。覆土前2天用手轻轻抓一抓菌床料面,并将料面整平,用木板轻轻拍实。料面经过搔动,有利于覆土调水后菌丝“吃土”。

(4)适度吹干料面。覆土前一天,加大通风适度吹干菌床料面的水分,使覆土后调水时料面有一定的吸水能力,以减少“漏床”时水分过多引起菌丝萎缩。

(5)床边处理。为防止菌床培养料的塌落和土粒滚落,菌床四周要进行遮挡处理。常用的方法有:

①用木条、秸秆、杂草、树枝等材料遮挡。此法虽有助于菌床透气,但床边成为无菇区,且较费材料,易生病虫害。

②糊稀泥边。用麦秆铡成小段(消毒处理)混入经消毒杀虫处理的细土中(制作粗、细土时的土粉)和成稀泥,抹在菌床边,厚2厘米左右,宽以高出料面3厘米左右为宜,待泥较硬时用钉有铁钉的木板扎孔即可。此法使床边成为出菇区,一般可增加出菇面积20%左右,且材料易取,节省成本。

(二)粗细土的覆盖、调水、吊菌

1.覆盖方法

(1)预湿土覆盖。将土粒提前用2%~4%的石灰清水适当的喷湿或浸湿(要控制好土粒吸水量,使土粒具有一定的结实度),待土粒表面水分收干不黏手、不掉泥时,将土粒轻轻的、均匀的按规定厚度覆盖干床面。

此法的优点是:土粒吸水快,调水易掌握,不易“漏床”。缺点是土粒易碎,易糊,且较为费工。

(2)干土覆盖。把制备好的干土粒直接轻轻的、均匀的按规定厚度覆盖于床面。

此法的优点是土粒形成完整、省工,缺点是土粒吸水慢、调水困难,易造成“漏床”。

2.粗土覆盖、调水、吊菌

(1)粗土覆盖。当菌床的菌丝吃料约2/3时就可覆盖粗土。覆土前1~2天处理好床面。将处理好的粗土装入簸箕或箩筐等器物,轻轻的均匀地铺于料面(不允许把土在床面上倒成堆再铺匀),厚2.5~3厘米。空隙必须用中土(直径1厘米左右)填补,以防“漏床”。

(2)粗土调水。粗土覆盖好后先通风半天左右再开始调水,分多次在2~3天内调好,调水的原则是“先湿后干”。

调水应采用轻喷、勤喷,循回喷水的方法,喷头的喷眼先小后大,雾化程度要高,出水不能过急,防止冲糊土粒。每次喷水至土表发亮但不流水为度,待土表水分完全被土粒吸收后可进行第二次喷水。用水量应掌握两头轻,中间重的原则。即第一天和第三天轻,各占总调水量的1/4;第二天重,占总调水量的1/2。粗土调水量应根据覆土层的厚度、土粒的干湿、菌床的干湿等因素灵活掌握。调至粗土粒含水量为20%~22%(土表发亮,手捏发黏,没有白心)为宜。一般情况下总调水量为9~13.5千克/立方米。

粗土调好水后,菇房应加大通风5~10小时,以吹干土粒表面的水珠,再关闭门及通风口,控制好菇房的温度、湿度、通气等因素,进行“吊菌”。

(3)吊菌。吊菌的目的是促使菌丝由料面长入粗土层,并吃透粗土粒。吊菌的关键是控制好菇房及土层湿度,使粗土“先湿后干,内湿外干,下湿上干”。

①粗土调好水后,菇房加大通风5~10小时,吹干粗土粒表面的明水,使粗土形成“下湿上干,内湿外干”,再关闭门及风口。

②菇房温度控制在20℃~25℃,湿度80%~90%,保持空气新鲜,尽量少通风(天气闷热时夜间通风,较凉时白天通风)。

③严格控制好菇房及粗土层的湿度,要求粗土表层较干(能捏碎,无白心),下部较湿(捏得扁不散开),促使菌丝吃透吃足土层。防止粗土表层过湿,下部及土粒内湿度又不足,导致菌丝在土粒外及土层上部过快、过旺的生长,包住土粒甚至形成菌被,以影响出菇并降低菇质。

3.细土的覆盖、调水、吊菌

(1)细土覆盖。当菌床的菌丝普遍长到粗土粒的1/3的高度(少量菌丝已露出土面)时就应及时覆盖细土(若覆盖过早,会影响菌丝吃透粗土粒;若覆盖过迟,易造成“沉底菇”“顶泥菇”“变形菇”等畸形菇)。正常情况下粗土覆盖5天左右就可覆盖细土。

细土应覆盖干土或半干土,不能覆湿土,以防“冒菌”和过早结菇。覆盖时应将处理好的细土粒用簸箕等器具轻轻的、均匀的摊铺于床面(不允许先倒成堆再铺匀),厚度0.8~1厘米,空隙要用较细土粒填补。

(2)细土调水。细土覆盖好后0.5~1天再开始调水,分多次在3~4天内调好。调水的原则是“先干后湿”。

调水应采用轻喷勤喷,循回喷水的方法,喷头的喷眼要小,雾化程度要高,调水不能过急过快,要轻喷慢调。用水量先小后大,逐渐调湿细土粒。调水量视细土粒的干湿、土层厚度、菌床干湿等因素灵活掌握,调至细土粒含水量为16%~18%为宜(捏得扁,湿润即可),一般情况下第一天调水0.5千克/立方米左右,第二天调水0.6千克/立方米左右,第三天调水0.9千克/立方米左右,总调水量2千克/立方米左右。

细土调好水后,其湿度要小于粗土湿度,以利于菌丝吃透粗土粒,防止“冒菌”现象,如果细土太湿,粗土层菌丝生长不足,且易造成“冒菌”现象,将严重影响菇的产量和质量。

细土调好水后,菇房应加大通风2~3小时,以吹干细土粒表面的水珠,再关闭门及风口,控制好菇房温度、湿度、通风等因素,进行“吊菌”。

(3)吊菌。吊菌的目的是促进菌丝进一步吃透粗土粒。使菌丝在粗土层中发好、发足,并逐步诱导菌丝向细土层生长;同时要控制好“吊菌丝”的部位,即不能使菌丝过早地在粗土层或细土层内扭结出菇,也不能使菌丝在土层中徒长,造成“冒菌”甚至结成菌被、菌皮。吊菌的关键是控制好菇房及土层湿度,使土层“粗湿细干,细土“先干后湿,上湿上干”。

①细土调好水后,菇房加大通风2~3小时,吹干细土粒表面的明水,再关闭菇房的门及通风口,保持细土湿润,“粗湿细干,下湿上干”。

②菇房温度控制在18℃~20℃,湿度80%左右,菇房尽量少通风,甚至不通风,控制好土层湿度,使菌丝在相对稳定的温湿条件下,在含有一定CO2浓度的土层内充分生长,使菌丝发足发粗,吃透粗土粒,并逐步诱导菌丝向细土层生长,将菌丝“吊直”,当菌丝普遍长至粗、细土层之间或者长到与细土层齐平时,菇房应及时加大通风,降低湿度,抑制菌丝上冒,促使菌丝倒伏呈横向生长,形成线状菌丝——菌索。

③菌丝普遍到与细土层齐平的或者长到粗细土层之间有“冒菌”的,整个床面或者“冒菌”处的床面,大通风2~3天后还应及时覆盖第二次细土。第二次细土也应覆盖干土或半干土,厚度0.5厘米左右。

正常情况下,覆土后15天左右,就可进入出菇管理。

七、出菇管理

按自然季节栽培双孢菇,出菇阶段主要安排在秋季,因为入秋以后,气温逐渐凉爽,昼夜温差加大,为双孢菇从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以及子实体的分化、发育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条件。一般秋菇占总产量的70%以上。北方由于冬季寒冷,一般在秋末冬初(菇房温度小于8℃)就要停止出菇,进入越冬管理阶段,到来年春季菇房温度稳定在8℃以上时再进入春菇管理阶段。

近几年来,由于市场价格的驱动,南方一些地方不惜采用人工降温设施使出菇阶段提前到夏末秋初,北方一些地方(如宁夏固原市)由于夏季较为凉爽,秋末又较为寒冷,冬季更加寒冷,出菇阶段往往提前到夏季,至秋末冬初结束,一般不再进行越冬管理。

(一)夏、秋菇管理

1.水分(湿度)管理 水分管理是菇房管理中心环节。水分管理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菌床发菌的好坏,出菇的早晚,产量的高低,菇质的优劣,病虫害的轻、重等。出菇期水分管理技术要点如下:

(1)结菇水。菌床覆土调水后,当菌丝在土层中充分生长,吃透土粒,并长到一定部位时,需及时进行重调水,以迅速增加土层湿度,促使菌丝形成菌索,并扭结出菇。这次调水称为“结菇水”,又称为“菌丝低头水”或“定位水”。结菇水是菌床由发菌期转入产菇期管理的关键性用水,目的是促使菌床出菇。

①喷水时机。当菌床菌丝长到粗土之上、细土层之间且快与细土齐平时,加大菇房通风,抑制菌丝上冒,迫使菌丝低头倒伏呈横向生长,形成菌素。加大通风2~3天后再覆盖一层细土(以保护原基),细土覆好后的第二天就可喷结菇水。贴生型菌株耐水性强(As2796)喷水应早一些,以防出密菇、小菇,当菌丝普遍长到粗土层之上,并进入细土层时,加大菇房通风,3天后便可喷结菇水。

②喷水量。结菇水用水量视覆土材料的持水性、菌株的耐水性、土层的厚度、菇房的保湿条件等来确定,喷水至粗土含水量恢复到20%~22%(土表发亮,手捏发黏,没有白心),细土含水量恢复到18%左右(捏得扁,搓得圆),通常情况下,气生型菌株用水量为2.25~2.7千克/立方米,贴生型菌株3.15~3.6千克/立方米(As2796),气生型菌株宜轻喷勤喷,在1~2天内分多次喷完,贴生型菌株可以重喷(喷水次数可减少,每次喷水量可加大),在1天内分4次喷完。

③喷水要点。

A.结菇水用量要偏重一些,每次喷至细土层发亮,水分渗至粗土层的上半部,使粗土充分吸水,同时将上冒菌丝打退至粗、细土层之间。贴生型菌株用水量较大,掌握喷水隔夜后细土层仍达到亮晶晶的程度。

B.喷水时菇房温度宜在18℃~20℃,宜在早、晚或夜间喷水,若温度低于15℃,宜在中午喷水。

C.喷水时要加强菇房通风,严禁闭门及在通风口喷水。喷水后菇房通风1~2天,适度吹干细土表层的水分,防止冒菌。

结菇水喷好后,严格控制菇房的各种条件,促使菌床原基普遍形成,并进一步发育、长大。

(2)出菇水。菌床喷用结菇水后,当原基普遍形成,并大部分发育至黄豆般大小(菌蕾)时,需及时进行重调水,以进一步补充土层的湿度,为迅速生长的菌蕾提供充足的水分,使菇体正常出土,达到高产优质。这次调水称“出菇水”又称“保质水”。生产上常采用重喷“出菇水”的方法来兼下一潮菇的“出菇水”的作用。即上一潮菇采完到下一潮菇发生前不再喷“结菇水”,水分在喷上潮菇的“出菇水”时就已加大。因此,上一潮菇的“出菇水”可理解为下一潮菇的结菇水。

①喷水时机。当菌床上原基普遍形成且大部分长至黄豆般(菌蕾)大小时喷水,一般在喷“结菇水”后3~5天喷水。过早原基易受水害而损伤,甚至死亡;喷水过迟,菌蕾缺水,发育不良,长速变慢。一般贴生型菌株要比气生型提早1~2天喷水(即大部分菌蕾长至绿豆大小时即可喷水)。

②喷水量。菌床出菇后,由于土层内的线状菌丝(菌索)增多,抗水性较强;菇体增多,生长快,耗水量增大;土表及菇体表面水分同时蒸发,水分散失量加大。因此出菇水的用量较大。一般情况下,气生型菌株的菌床用水量以2.7千克/平方米以上,贴生型2.7千克/平方米以上(As2796)在1~2天内分次喷完。

③喷水要点。

A.出菇水的用量要根据菌床上的土层的含水量、出菇量、菌丝长势、菇房保湿性、天气等因素来确定。一般情况下,用量要偏大,水要喷足,防止产生空心菇、薄皮菇、平顶菇、凹顶菇等畸形菇。

B.喷水时菇房温度宜在18℃以下,若温度高于20℃,宜选早、晚或夜间喷水,喷水时菇房要加强通风,喷完后仍需通风数小时,以吹干菇体表面的明水。

C.随菌床出菇潮次的增多,菌丝的长势逐渐减弱,气温逐渐下降。

出菇水用量应先高后低。1~3潮出菇水要高一些,喷至粗土捏得扁,无白心,不开裂,细土搓得圆,不黏手,喷水要达粗土层上半部。贴生型菌株的菌床用水隔夜后,土表层仍要达亮晶晶的程度;3潮菇以后,出菇水的用量要逐渐减少,喷水只要达粗土表层即可,喷至细土搓得圆,略有裂口,且菌床的用水要“干干湿湿”,以利边养菌丝边出菇。

(3)维持水。出菇阶段调好菇房的空气湿度,既可减少土层水分的散失,又可满足菇体吸水,以促进菇体快速良好生长,提高菇的产量和质量。菇房空气温度调节,主要是通过向菇房的空间走道、墙壁等处喷水结合通风换气来解决。调节菇房空气湿度的喷水称维持水。

出菇阶段,合理的喷用维持水,适时、适量的通风换气,使菇房的空气湿度维持在最佳范围,一般气生型菌株的菇房空气湿度维持在90%左右,贴生型菌株维持在90%~95%,若菇房气湿度过低,易造成菇体生长慢,重量轻,色泽暗,菇盖凹陷及起鳞片等不正常现象。若菇房空气湿度过高(>95%),易造成菌丝活力下降,导致红根菇、锈斑等畸形菇及病虫害的发生。

总之,出菇期的水分管理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菇房管理技术,掌握此项技术仅靠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加强实践,不断总结经验,逐渐掌握喷水技术。我国菇农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菇房水分管理的“十看、十忌”,其内容如下。

一看菌株喷水。同等条件下,贴生型菌株喷水比气生性菌株多。

二看气候喷水。晴天多喷,阴雨天少喷或不喷。

三看温度喷水。气温适宜时多喷,偏高或偏低时少喷、不喷或择时喷水。

四看条件喷水。菇棚保湿性差,多喷水,保湿性好少喷水。

五看覆土材料喷水。覆土持水、保水性差多喷水,反之,少喷水。

六看覆土厚度喷水。土层厚,用水可间歇重喷,反之,应分次轻喷。

七看菌丝喷水。培养料和覆土层中菌丝生长旺盛,喷水要重,反之,要少喷、轻喷。

八看菇体喷水。菇多多喷,菇少少喷。

九看菌床位置喷水。通风条件好菌床多喷,通风条件差的少喷,失水快的菌床多喷,失水慢的少喷。

十看培养料喷水。结构粗的培养料多喷,结构细的培养料少喷。

一忌关门喷水。菇房门及通风口在喷水时要打开和不能马上关闭,加强菇房通风,以免菌床菌丝缺氧窒息衰退,防止菇体表面明水滞留过长而产生斑点。

二忌喷水不匀。喷水不匀易造成覆土层形成菌被,出菇参差不齐或出现薄皮菇、小菇等。

三忌高温喷水。发菌期气温25℃以上,产菇期气温20℃以上不宜喷水。

四忌采菇时喷水。菌床至少在采菇前2小时喷水,通风吹干表面明水后方能采菇。

五忌寒流时喷水。天气冷凉甚至寒流时不宜喷水,以防降温过快,拉大温差,造成硬开伞甚至死菇。

六忌喷农药水。出菇期不要随便喷农药水,以防产生药害和污染菇体。

七忌阴雨天喷水。以免菇房湿度过大(>95%)造成菇体发育不良甚至烂菇,滋生病虫害。

八忌菌丝弱喷水。菌丝弱喷水易造成退菌而“黑床”。

九忌泼浇重水。造成土层泛黏、板结,甚至漏床退菌。

十忌喷用污染水。造成菌丝中毒,菇体污染。

2.温度管理 夏秋菇的出菇阶段,自然气温总体呈下降趋势,有利于菇体的生长、发育。但往往会出现短期的气温回升,加之菇体的代谢热,菇房温度也会过高造成死菇。秋末冬初由于寒流的侵袭,又会出现短期的低温,也能造成死菇。因此菇房温度管理的关键是:前期抓好气温回升时的降温措施,后期加强寒流来临时的保温、增温措施。

出菇期菇房温度应控制在14℃~20℃,最适16℃~18℃,最高不要超过22℃,最低不能低于8℃。

(1)前期抓好菇房降温措施。

①菇房要遮阴好,通风畅,晴热天宜选早、晚、夜间通风,阴雨天可选白天通风。

②闷热天气采取喷维持水,或棚顶(外)墙壁等喷水降温。

③若气温高且持续时间长(天气预报),采取停止喷水,立即清除菌床上的菇根、死菇及枯黄菌丝束等杂物,补好土,调好湿度(可喷营养液),进行养菌吊菌,待气温恢复正常后再喷水出菇。

(2)后期加强菇房的保温、增温措施。

①加强菇房的保温。尽量封闭菇房的缝隙;棚顶的覆盖要严、要厚,减少菇房的通风,通风宜在气温较高时进行(中午)。

②利用日光增温。白天可打开背光面的草帘增温。有条件的在棚内设置遮阴设施,棚顶揭开草帘或在菇房外覆盖棚膜增温。

③利用其他热源增温。有必要时在菇房内设置加热设施进行增温。

3.通风管理

通风管理的目的是:通过适当的通风,使菇房外的新鲜空气不断进入菇房,为菌丝及菇体的生长提供充足的氧气,同时将菌体代谢及培养料分解产生的废气尽快排出菇房,保持菇房内的空气新鲜。

菇房通风要适时、适度、通风必须兼顾菇房温度、湿度的维持。有经验者往往凭嗅觉就可判断出菇房空气是否新鲜,氧气是否充足,也可从菇体的生长情况及外观形态来确定菇房通气是否合理:通风不足,菇体发育不良,畸形,严重时不出菇,菌丝早衰缩,病虫害发生严重;通风过量,菇体常常外观泛黄,起鳞片,硬开伞,甚至大量死菇。

通风管理应根据天气,菇房保湿性,菌床菌丝的发育情况,菇体的生长情况灵活掌握,通风的原则是:出菇前气温高,菇体生长快,出菇量大,耗氧多,菇房在尽量不提高温度和降低湿度的前提下重点解决换气;出菇后期气温逐渐降低,菇体生长较慢,出菇量减少,耗氧少、废气少,菇房管理重点是加强保温、保湿,适时适量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1)菇房温度在20℃以上时,背风口昼夜打开,通风多在夜间、早晚、阴雨天进行;无风天气,两面风口全部打开,加强空气对流,使菇房处于徐徐换气状态;有风天气(4级以上),多开背风口,迎风口控制开放,分次短时打开(每次10分钟左右);白天气温高时(高于菇房温度)开背风口,关迎风口。

(2)菇房温度在20℃~16℃时,背风口要日夜常开;夜间无风时打开所有风口;棚内外温差不大时,只要风小(3级以下)除中午前后3~4小时关闭迎风口,其余时间打开所有风口。

(3)当气温降到14℃~10℃时,宜减少通风,通风宜先在中午前后;晴天若风力不大(3级以下),菇房内外温差不大,应延长通风时间,尽量使外面的热空气进入菇房,多开南通风口,减少对流通风;夜间、早、晚及阴冷天尽量减少通风。

4.温度、湿度、通气的协调管理 温度、湿度、通气是出菇期菇房管理的三大要素,科学合理的调节这三大要素使它们协调配合,创造出适宜双孢菇生长、发育的最佳生态环境,才能提高菇的产量和质量。

温、湿、气三要素关系密切,互为影响,彼此制约;菇房若要降温散热,就要通风换气,这样便影响菇房保湿;菇房若要保温、保湿,就要减少通风换气,这样便影响菇房空气的新鲜。

(1)出菇前期,要优先考虑菇房的通风换气。降低菇房的温度,湿度用喷维持水的方法来保持。高温高湿时,菇房通气尤为重要,尽管通风量偏大对菇体和菌床有不利影响,但比起高温高湿带来的危害要小得多,前者造成不利影响常常是局限性和暂时的,而后者带来的危害往往是灾难性的,且难以逆转。

(2)温、湿、气三要素既矛盾,又统一,一定要协调处理。具体要求是:保证菇房空气新鲜,温度适宜,同时要尽量调好菌床的水分和菇房的空气湿度,在菇房温度、湿度调控正常的情况下,菇房通过适时适度的通气量,以保持菇房的空气新鲜,为双孢菇的生长、发育创造最佳的生态环境。

5.转潮管理 每一潮菇成熟采收后,至下潮菇再次发生的这段时间的菇房管理称为转潮管理。不同的菌株、栽培方式、管理技术、转潮的快慢及潮次的明显程度差别较大。转潮管理的目的是促进菌床出菇均衡,缩短转潮间期,减轻病虫害危害,延长菌床产菇时间。

(1)缩短转潮间期。通常贴生型菌株转潮快,气生型菌株转潮慢,条件适宜转潮快,条件不适转潮慢。当菇房的温度(14℃~16℃)、湿度(土层水分充足、菇房空气湿度90%~95%),通气(空气新鲜)适宜时,转潮间期短,一般1~3潮转潮间期为5~7天,3~4潮以后(气温10℃左右)时,转潮间期为10天左右。

(2)及时整理菌床。及时清除菌床上的菇根、病虫菇、死菇、枯黄的、老的菌素等杂物,以免它们腐烂滋生杂菌害虫、占据出菇空间。清除后出现的凹穴要用细土(含一定的水分)补平并调好湿度;污染严重的土粒应及时铲除,更换新土,并整平调湿。

6.调整pH值,追肥 1~3潮菇的间歇期以及3潮菇以后要结合床面的整理,土层的松动等管理措施对菌床进行必要的追肥及调整土层的pH值。

(1)调整pH值。随时检测菌床土层的pH值,若pH值偏低(小于7)时,要及时喷1%的石灰清水,一般每周喷1次(最好在转潮间期喷施)。

(2)追肥。常用的追肥及使用方法如下:

①发酵料浸出液。将剩余的或事先发酵晒干的培养料加入约10倍的水浸泡(最好用开水冲泡),取其滤液煮沸,冷却后再兑1倍的清水喷施于菌床,经常喷施可延长出菇高峰期,而且能使菇体肥厚。

②菇根汤。采菇时切下的菇根是一种很好的追肥原料,使用时将菇根切碎,加2倍的水煮沸15分钟,取其滤液,再兑2倍的清水喷施。

③糖、碳酸钙液。用葡萄糖或蔗糖(食糖也可)配成1%的溶液喷施或用1%的糖液及0.5%的碳酸钙混合液喷施,注意气温在15℃以上不宜使用,否则易造成小菇蕾开伞,菇体变薄。

④豆浆水。用黄豆1千克浸泡后磨成浆,取其滤液兑清水5千克喷施,2~3天喷1次。可使小菇洁白粗壮

⑤尿素稀释液。用尿素配制0.1%~0.2%的稀液,每2~3天喷施1次,能促进中、后期子实体肥厚,须注意的是要严格控制好浓度,切忌浓度过大,否则将不利于菌丝的生长。

⑥蘑菇健装素。蘑菇健壮素分I号和II号,I号主要促进菌丝生长,II号主要促进子实体生长。

I号配方:比久(VB9)0.5克、维生素B140毫克、硫酸镁40克、硼酸10克、硫酸锌20克、尿素100克、水100千克。

喷用方法:每包成品健壮素50克,可加水100千克,若用量小,可将一包健壮素加水0.5千克配成原液贮存于瓶中,使用时按50毫升原液加水10千克,在覆土前喷施于培养料上(0.25毫升/平方米),有促进吊菌作用。在间歇期每隔2~3天喷施1次(每次喷0.25毫升/平方米),共喷2~3次,有促进养菌的作用。

II号配方:比久(VB9)1克、维生素B1100毫克、硫酸镁50克、磷酸二氢钾100克、水100千克。

喷用方法:稀释喷量与I号相同,当菇蕾长至黄豆般大小时,每1~2天喷1次,每潮喷2次,能促进子实体生长。

⑦蘑菇增产灵。当子实体长至黄豆大小时,喷施其稀释液能促进菇体生长。

(3)追肥注意事项。

①一般在2~3潮菇后开始追肥。

②菇蕾长至黄豆大小时喷施。

③宜在整理好菌床、调好pH、气温<18℃时喷施。

④追肥浓度不宜过大,追施后立即喷施清水,以免培养料表面养料积存而滋生病虫害。

⑤蘑菇健壮素不能与石灰水等碱性物质混用。

(二)菌床越冬管理

一般情况下,夏、秋菇到秋末时,菌床培养料的养分基本耗尽,出菇全部结束,就没有必要进行越冬。但若播种较迟,菌床培养料又较厚,到天气寒冷时菌床培养料的养分还较多,仍能继续出菇,就有必要进行越冬管理。

菇房越冬管理的主要技术要求是恢复和保持菌床菌丝的生活力,为春菇打好基础。主要管理措施如下。

1.整床、打孔 当气温降低后(11月中旬),气温降至8℃以下时,应停止出菇管理,先将床面的死菇、老根仔细清除干净,再用削尖的小木棍从床底向床面轻轻打孔,孔间距15厘米左右,以改善菌床的通气性,促进菌丝生长。

2.喷水、追肥 每星期喷水一次,喷水量为0.5斤/平方米左右,喷水时可结合进行追肥,追肥可用I号健壮素、粪肥水、糖、尿素、菇根汤、胡萝卜汤等,将上述肥料按一定浓度均匀喷在床面,肥料可选一种喷,也可选几种混合喷,但一次量不宜过大,次数可多(具体见追肥管理)。还应喷1~2次2%的石灰清水。

3.保温、换气 冬季虽温度低,但菌丝仍在生长,因此菇棚仍应保持一定温度、空气要新鲜,温度应保持在4℃左右,尽量不使棚内结冰。每天中午通风1小时左右(阴雪天可少通或不通风)。

4.整理床面、喷水出菇 来年4月上旬开始整理床面,主要是清除床面上的杂物,将床面整平、补土。4月中旬(菇房温度稳定在5℃~8℃时)开始喷水,喷水由轻到重,次数要多,每次量不宜太大。

(三)春菇管理

春菇管理较夏秋困难,其难点主要是春季气温变化幅度大,且变化无常。气温变化总趋势是由低到高,与双孢菇的生长规律相抵触。

1.温度控制 由于春季的气温虽然逐渐升高,但往往忽高忽低,变化无常,昼夜温差大,如果菇房温度控制不好,极易造成大量的死菇。因此春菇温度管理的关键是前期抓好菇房的保温、增温、预防寒流措施,后期抓好菇房的调水,控温和通风措施。

2.水分调节 菌床经过漫长的冬季,失水严重,特别是经过干过冬的菌床由于越冬期间整个菌床基本不喷水,失水更为严重。因此调好菌床湿度及控制好菇房的空气湿度是提高春菇产量、质量的关键。

春菇管理阶段菌床调水一定要适时,当菇房的气温经常稳在8℃以上时就可进行调水,调水过早,低温易损伤新生菌丝,调水过迟,则出菇推迟,影响产量。

春菇菌床调水应掌握由小到大,逐渐增加,前期稳,中期准,后期狠的原则。调水要求如下。

(1)对于干过冬的菌丝健壮的菌床,调水时间可稍提前(菇房温度经常稳定在5℃以上),调水量偏大,可用5%的石灰清水分次喷浇菌床,至水渗到床底为度,一般用水量为5~9千克/平方米,调好后保温保湿,适量换气,发菌15天左右待床面新生绒毛状菌丝普遍发生时,喷结菇水,5~7天就可出菇。

(2)对于湿过冬的,菌丝细弱的菌床,调水要晚一些(菇房温度经常稳定在8℃~10℃以上时),调水量偏小,可用5%的石灰水轻喷勤喷,逐渐调湿土层,待气温稳定在10℃以上,当绒毛状菌丝普遍发生时,再喷结菇水,促使菌床出菇。

3.通风换气 春菇阶段的通风换气要根据天气,菌床菌丝生长情况,菇房的空气湿度、出菇的多少等因素灵活掌握,一般前期尽量少通风以保温为主,中期增加通风,后期加强通风,前、中期通风宜选在中午天热时进行,后期气温较高时宜选在早、晚或阴雨天通风。

总之,春菇的菇房管理与秋菇基本相似,菇房管理技术的关键是抓好温、湿、气三要素的控制与调节,前期以增温、保温、保湿为主,少通风、轻喷水,严防低温而三伤菌;后期以控温增湿为主,加大通风换气,用足、用准、用好水分,防止温度过高死菇。

八、采收、分级、包装

(一)采收时期

在出菇高峰时期,特别是高温出菇盛期,要及时采收成熟菇。当双孢菇子实体的菌盖边缘与菌柄间包裹的菌膜已开始拉紧而未破裂时,是采收最佳时期,这时的菇体柔嫩,产量高,风味好,过早采收,产量低;过晚采收,菌伞已开,风味差,价值降低,同时开伞后水分大量损失,重量轻,产量低。

(二)采收方法

由于双孢菇是连续成批生长的,所以采收时不能伤幼菇。在出菇高峰期采收时,用拇指、食指、中指轻轻捏住菇盖,左右转动,使菇体与下面的菌丝断离,以免带动周围的小菇,如大小菇丛生时,则用小刀挑大的切下,留小菇继续生长。出菇后期,菌丝衰老,将床面上菇体拔起,除去一部分老根,促使菌丝更新,并松动上层,提高后期产量。刚采下的蘑菇应放在篮子里,立即用小刀把菇柄下端带有泥土的部分削去。在削菇时,动作要轻,避免机械损伤,刀口要和菇根垂直,一刀切下,这样菇根很平整,质量好,在切削过程中,严防菇根带泥,否则影响加工。削根时要注意避风,不要在风口处切,以防蘑菇吹风后而变色。

(三)分级标准

1.三等级分级标准

一级菇:菌盖直径1.8~4厘米,菌柄长度0.5~1厘米,菇体新鲜洁白,菇形圆正,菇柄粗壮,菇盖内卷,柄端切削平整,无空根白心菇,无虫蛀、锈斑,无泥根,无机械损伤。

二级菇:菌盖直径1.8~4.5厘米,菌柄长度小于1厘米,菇体新鲜洁白,允许略有轻度的畸形菇及薄皮菇;无空根白心菇,无虫蛀、锈斑,无泥根,无机械损伤。

三级菇:菌盖直径1.8~4.5厘米,菌柄长度小于1厘米,有畸形菇;薄皮菇;无空根白心菇,无虫蛀、锈斑,无泥根,无机械损伤。

2.正、副分级标准

正品菇:色泽洁白、无斑点,无薄皮菇,无开伞菇,无畸形菇,菇形完整,菌盖直径1.8~5.5厘米,柄长不超过1厘米,不带泥,切削平整。

副品菇:色泽洁白,菇形完整或稍有畸形,薄皮菇不超过10%,无开伞菇,菌盖直径1.8~5.5厘米,柄长不超过1厘米,不带泥,切削平整。

3.用于加工罐头的分级标准

A~D级菇:菇形完整,不开伞、无病斑、无虫孔、柄短口平。菌盖直径:A级:1.5~2.5厘米;B级2.5~3.5厘米;C级3.5~4.5厘米;D级:4.5厘米以上;

E级菇:菇形不完整,部分开伞,有病斑及虫孔,菌盖直径小大不一。

(四)包装运输

鲜菇组织细嫩,含水量高,不耐贮藏;采下后仍继续生长;同时体内含大量氧化酶,放置久则受伤处极易变色。所以采收应尽快包装销售。装运一般可用竹篮或桶,底部衬软纸或纱布,每篮最好不超过10千克,否则搬运不便,易压伤和发热变质。为防颠簸碰撞,必须装实,最好采用扁盒,内填一块薄纸皮,上面并列打许多孔,把菇柄插入孔中,装好后盖上玻璃纸,再填些刨花丝等。

九、病虫害防治

近几年我区双孢菇生产中,由于病虫害的危害,轻者导致菇质变差,产量大减,重者造成退菌死菇,甚至绝产。因此,病虫害防治(特别是老菇棚)就成为双孢菇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必须引起广大菇农和技术人员的高度重视。

(一)指导思想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指导思想,坚持“综合防治措施”贯穿于双孢菇生产的各个环节之中。

(二)综合防治

综合防治包括合理安排栽培期、生态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及搞好环境卫生等内容。在生产中各个环节都要注意杜绝或减少病虫入侵的途径和机会,把病虫害的发生,危害控制到最低限度,达到安全无残毒,经济而有效,简易又可靠。

1.合理确定栽培期,避开病虫害的高发季节 双孢菇的栽培期应确定在当地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双孢菇生长的季节,尽量地避开病虫害的高发期。如果逆自然规律进行大规模的生产,一旦暴发病虫害,任何技术措施将于事无补。

2.生态防治 生态防治是运用一切栽培管理措施,有目的地创造蘑菇生长发育的良好条件,加强对病虫害发生的生态环境的控制,消灭或减少病虫害发生,达到控制或直接消灭病虫害的目的。

防治病虫害的许多方法:只能通过栽培措施来达到良好的效果,如晒粪、晒草、培养料好气性发酵、后发酵、通风换气、剔除死菇残根等,都对防治病虫害起到积极作用,而这些方法往往被广大栽培者所忽视,甚至错误认为只有农药才能解决问题。

实践证明,一旦菇房发生病虫害,农药仅仅是暂时地使病虫害受到抑制,而不能铲除病虫种群繁殖基地。当然,生态防治在病虫害大量发生时往往是不奏效的,必须结合化学防治和其他辅助措施。

3.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指利用自然或人为的高温和低温处理或一些生物技术的应用,破坏害虫的生理机能或改变害虫的生存条件,致使害虫残废或抑制其繁殖。

高温杀虫:害虫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如在高温条件下(43℃~48℃),部分处于昏迷状态,超过52℃有的害虫会迅速死亡(线虫要求60℃),这是由于害虫在高温条件下,壁脂质层溶化,虫体失水,生理机能严重失调,同时,高温使虫体蛋白质凝固,神经组织中的脂类物质液化,使虫体组织遭到破坏。多种害虫在50℃以上达到6小时即死亡,高温杀死害虫的方法如下。

(1)日光暴晒法。在炎热高温季节将畜类、草、覆土材料进行暴晒,达到杀虫的效果。

(2)培养料后发酵。经前发酵堆制后,进行室内培养料后发酵,保持料温在60℃,2个小时以上,可杀死害虫。

(3)低温杀虫。一般害虫在8℃以下时活动能力减弱,在0℃以下,处于麻痹状态,如0℃以下低温时间长,即会冻死。

低温使害虫体内酶的活性受到抑制,细胞破裂,原生质脱水而引起死亡。冬季可视需要打开菇房门窗,让寒冷空气进入,杀死越冬虫卵,达到杀虫目的,灯光诱杀,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诱杀。

4.生物防治 利用有益生物及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不污染环境和产品,是以后病虫害防治的发展方向。

如,天津南开大学合成“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属于抗生素类杀虫剂;“益菌克害菌”用于二次发酵可有效地防治病虫害,利用捕食螨捕食害螨、害虫等。

5.化学防治 当菇房发生病虫害以后,必须及时进行化学药剂防治和采取其他辅助措施。但是任何一种农药对蘑菇病虫害都没有广谱杀菌杀虫作用,同时也很少有专一性。使用农药时应注意使用方法,防止造成药害。如果用含有煤油或石油蒸馏液的药剂来防治,则会造成蘑菇严重畸形和药害,蘑菇对敌百虫敏感,一旦使用,会使蘑菇严重减收。不适当地使用甲基托布津和敌敌畏,也会造成药害。为此,使用农药并不是安全的最有效办法,仅是一种应急措施。如对覆土层中的各种危害菌丝体和子实体的幼虫,药剂防治也是困难的,目前很少有有效的药剂。因此防治病虫害时,必须以平时生态防治为主。在使用农药的过程中,多菌灵对多数的半知菌类有抑制作用;0.5%敌敌畏对大多数害虫是有效的。但要注意,多次重复使用同一种药剂,将会产生抗药性,降低药效。

6.搞好环境卫生 搞好清洁卫生是各种防治方法的基础,通过搞好清洁卫生工作,造成不利于病虫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结合清理菇房和菇房消毒,从而达到消灭和抑制病虫生长繁殖的目的。

清洁卫生工作大致可分为:1.清洁工作:菇房内外一切场地,必须彻底清扫,经常检查整理,旧菇房做好:刮、垫、堵等工作,消灭死角,消除潜藏害虫,使害虫无藏身之处。菇房所用床架、器具要经常保持清洁,床架在使用前采取:沉浸水底、洗刷、暴晒等措施,做到既清洁又无病虫。

7.改造环境 菇房内通风窗要设置塑料防虫网。空房做到通风干燥,地面最好是水泥地。做好清洁工作,有效的防治病虫害的另一个重要环节是对旧菇房进行消毒。如向菇房喷洒刹虫剂及用硫磺粉熏蒸等。

(三)常见病害及其防治

1.菌床上的病害

(1)胡桃肉状菌(块菌病)。

①发病原因。含有胡桃肉状菌孢子的堆肥和覆土材料是致病的原因。病原菌为小孢假胶拟块菌,是一种竞争性真菌,能干扰蘑菇菌丝体的生长发育。这种真菌从走菌、覆土到出菇阶段都能在菇床形成一个很大的病区,抑制蘑菇菌丝的生长。此病一旦发生,收成甚微。培养料堆制时由于可利用的资源不足,致使胺和氨的转化不完全,在料层中积累,为胡桃肉状菌在培养料中大量繁殖提供机会:在高温、高湿、郁闷状态的菇房极易生长蔓延。发现培养料表面出现块菌病,栽培者往往误认为是蘑菇菌丝体徒长。覆土调水后块菌病继续向覆土层发展,而后形成粒状似胡桃肉状的子囊果,子囊果破裂后,放出大量的子囊孢子。对那些走菌特别快,菌丝体短而浓密的白色菌块的菇房应引起警惕。

②防治方法。合理配料,清理堆料场地,用800倍多菌灵土壤消毒。

严格检查菌种,发现异味或菌丝产生白色扭结的应立即淘汰。

培养料严格进行后发酵。

春菇结束,废料废土应远离菇房。将发病部分的覆土拿掉。将培养料用石灰等调到pH7.2呈弱碱性,可以抑制块菌病发生。

适当推迟播种期,防止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播种走菌。一旦发现块菌病应立即停止喷水,加强通风抑制杂菌蔓延。当气温下降至16℃以下,再按常规管理出菇。

(2)绿霉菌。

①发病原因。氮源丰富有利于绿霉菌发生。这种杂菌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浸染。孢子易在酸性培养料或过于潮湿而没有萌发的菌种上形成菌落;肥沃的覆土或未腐熟的有机物也是绿霉菌的发生环境。酸性的肥沃土壤能够促进绿霉菌的发生。当气温在25℃以上,空气相对温度在90%以上时,绿霉菌蔓延较快。在绿霉菌生长的地方,蘑菇菌丝和子实体生长不良,严重的甚至萎缩死亡,该菌常发生在秋季蘑菇菌种下种以后,出菇以前。

②防治方法。培养料发酵要均匀,避免酸性反应。选择好菌种,杜绝使用过湿的蘑菇菌种,一旦发现绿霉菌及时挖掉。

禁止使用酸性肥土作覆土,酸性土壤促进绿霉菌大量发生。如发现杂菌在覆土层感染,应停止喷水,除掉感染的覆土与培养料,再用1∶2硝石粉和土粒混合填穴或作覆土。床面其他部分拍少量石灰粉,加强菇房通风,防止蔓延。待气温降到16℃以下时,用10%石灰水调重水使之出菇。仍可挽回损失。

及时除去死菇、残根和其他废料、未腐熟的有机物及杂草等。保持菇床内的清洁。

(3)黄霉菌。

①发病原因。黄霉菌又称为马特(Matt)病。此病主要发生在菇床培养料的上层和履土层的下面。有些病斑能穿过培养料。菌丝最初呈白色绒毛状,后来变为黄色至淡褐色,扩展后为平铺的一层。该病的发生原因主要是培养料C/N失调,氮多碳少。腐熟过甚,不适当的使用重水,通透性差,菇房通气不良造成相对湿度过高等。据有关报道,此病感染来源于覆土或混入培养料的土壤。一旦该菌蔓延,蘑菇产量显著降低。

②防治方法。合理配料。控制室外发酵时间。及时打扦,加强通风换气。

(4)石膏状霉菌(白霉菌)。

①发病原因。关石膏状霉菌又叫臭霉菌。常发生在履土前或履土后的表面。为浓密的色斑状菌丝,似涂上一层石灰。菌丝体初呈白色,后变成黄色粒状孢子,菌丝自溶,且有典型的“蚯蚓”臭味。该菌发展蔓延阶段常抑制蘑菇菌丝生长发育,一旦该菌衰老,蘑菇菌丝就会继续正常生长,发病主要原因是青草堆制,培养料发酵过热和过量使用石灰造成了碱性(pH8.2以上),培养料过湿等。

②防治方法。杜绝青草堆制培养料。合理配制和加工培养料,防止过碱、过熟。防止培养料过湿,菇房相对温度过高和通风不良。

一旦发现该菌就立即加强通风,用1%多菌灵防治有特效。

(5)棉絮状杂菌。

①发病原因。菌丝呈白色棉絮状,分生孢子呈粉红色。该菌在秋季出菇后期及春菇阶段发生比较严重。发生该菌的地方,出菇稀少,产量受影响。

此杂菌的产生,切断了氧气以对覆土层子实体的供应,从而促使子实体缺氧死亡。

②防治方法。覆土层干干湿湿。覆土层干有利于养菌,增加抗性,加速棉絮状杂菌的衰亡。覆土层湿,使子实体突然得到水分,加快生长,大大减轻棉絮状杂菌危害。

拍药调食盐水。发现该菌用多菌灵原粉拍之,然后结合调水用0.4%食盐水喷洒覆土层,有良好效果。

用0.1%甲基托布津或0.5%托布津防治该菌有良好效果。

(6)橄榄绿霉菌。

①发病原因。这种杂菌在培养料上呈橄榄绿色,斑很小,仔细检查才能发现。这种霉菌能使培养料产生一种典型的发霉气味。杂菌发生在没有分解的培养料中,一般与培养料混合在一起,带入菌床。在后发酵期间料温过高(64℃以上),在厌气情况下更易发生。一旦浸染,蘑菇菌丝生长缓慢,产量较低。

②防治方法。搞好室外通气发酵。

控制室内培养料后发酵温度不超过64℃以上。

一旦发生,菇房加强通风,在一定程度上有抑制作用。

使用0.1%多菌灵防治。

(7)鬼伞菌。

①发病原因。长根鬼伞俗称假蘑菇,是一种争夺蘑菇营养物质的最有害的杂菌。该菌初期与蘑菇相似,菌柄很长,子实体似纽扣大小,呈卵形白色,有白色绒毛状鳞片。不久开伞,成熟时菌褶变白色并渗出墨汁状黑色液滴,菌盖向中心作辐射状开裂。常发生在堆料周围,菇房内多发生在后发酵后,走菌初期,覆土后很少发现。鬼伞菌往往发生在没有堆制好的培养料中,在有氨气的条件下,它生长更快,料含水量高,气温适宜,就大量发生,成熟的堆料一般不会产生长根鬼伞。

②防治方法。合理配料。堆制培养料时有机氮肥和无机氮肥,应在开始建堆时一次加入,预防培养料后期游离氨的大量产生,是防止鬼伞菌最有效的办法,进房含氨量要求<0.05%。控制培养料后期水分,适时下种。发现鬼伞菌应立即拔除。

(8)黄丝束。

①发病原因。该菌生于腐木及树皮上,是一种半知菌。菌丝金黄色,丝束状,常发生在旧菇房潮湿的杂木架、屋顶上。由杂木部分发生,向覆土层蔓延。黄丝束传染能力很强,凡受传染,覆土层常常不会出菇。

②防治方法。挖掉覆土根除菌源。凡受到黄丝束传染的,杂木附近一圈的覆土,要全部挖掉,换上新土。同时把发生该菌的杂木刮去一层,将被刮的杂木用薄膜包扎,使菌层、覆土与木架互相隔离,杜绝菌源。

覆土层干湿管理。出菇阶段覆土层潮湿,落潮阶段干燥,可以暂时抑制黄丝束蔓延。室内屋顶上发现黄丝束,一般是不会影响菇床的。

(9)蘑菇死菌丝病。

①发病原因。是蘑菇菌床常见病害之一,其发病原因尚未明确,可能与真菌或病毒的感染有关,培养料中的菌丝初期生长正常,在采收1~2批菇后,出现菌丝自上而下萎缩死亡,并使已形成的小菇发黄变僵,成批死亡,罹病部位的覆土层似水浸状,培养料变成土黄色,变得很疏松,料中白色菌丝消失。另外一种现象是病区培养料内菌丝生长仍可形成少量发黄子实体,生长十分缓慢。死菌丝现象多发生在老菇房,主要通过床架材料传播病害,高温、高湿、通风不良能促进死菌丝现象的发生。

②防治方法。目前对死菌丝的防治措施,主要是对床架材料进行彻底消毒和隔离。其具体方法是:在蘑菇生产结束后,将床架材料拆下,先在水中浸1个月,然后晒干,再将材料浸入3%烧碱或30%碱液中,边浸边取出晾干,再用石灰水涂刷,菇房反复用甲醛或硫磺熏蒸。采用以下措施,防治效果可达95%以上。

2.子实体的病害

(1)细菌性病斑病。

①发病原因。细菌性病斑又叫锈斑病。被害子实体的菇盖表面出现黄褐色和微陷的斑点,使蘑菇失去商品价值。此病发生的温度为8℃~18℃特别是在春季高温情况下蔓延更猖獗。

②防治方法。使用400ppm(剂量60毫克/平方米)土霉素与覆土材料混拌,并在子实体形成之前床面再喷洒一次,防治该病可达85%的防治效果。

在蘑菇扭结成针头状之前,向菇床面喷洒400ppm土霉素或400ppm的链霉素两次,亦可收到82%或84%的防治效果。

(2)褐腐病(水泡)。

①发病原因。该病只感染子实体,不感染菌丝。蘑菇开始长出来亦不是畸形,早期生长是没有一定形状的白色棉絮状团菌,典型的褐腐病是分不出菌盖的,像一团面粉从覆土层中长出来。轻度的蘑菇出现肿大或球状的菌柄,引起蘑菇菌褶的严重畸形。当病害进一步发展时,菇体上滴下一种褐色的液滴,并能闻到一种腐败的气味。在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的情况下更易发生此病。

②防治方法。覆土是病原菌的主要来源,一旦发生此病会造成防治上的严重困难。所以要防止用表土作为覆土,覆土应暴晒消毒。搞好覆土试验,测定覆土是否带菌。菇床覆土后的温度要控制在18.5℃以下,出菇期温度不超过15℃。

及时清除菇房内废料、病菇,杜绝病源。如该病对蘑菇出现毁灭性威胁的时候,应摘除全部蘑菇,让菇床干燥,然后用2%甲醛溶液喷洒,每平方米喷洒4.5公斤。温度掌握在16℃左右,喷洒后不再调水,直至药液气体挥发完为止。经处理,蘑菇生长虽然推迟了,但是再长出的蘑菇多数无病。经甲醛处理,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3)褐斑病(干泡或真菌斑)。

①发病原因。此病早期在子实体上发生模糊的褐色斑点,斑点开始时只有针头大小,以后逐渐扩大,常常发生凹陷。子实体被浸染后常常呈缺唇状,在菌盖边缘呈锯齿状的缺刻,或菌柄显著的弯曲,引起蘑菇菌盖边缘裂开像木片一样。后期子实体变干和革质化,并且可以在感病部位看到灰色的霉。有些蘑菇早就被侵害,但并不发展,只形成一个小的、干瘪的、像马勃菌那样的子实体。在畸形蘑菇上没有液滴,也没有不良气味。

②防治方法。覆土带菌是发病的主要条件,高温、高湿、通风不良有利于此病发生,预防方法基本上和褐腐病相同。

(4)软腐病。

①发病原因。此病是由枝状轮枝孢霉引起的。发病初期,在床面子实体基部出现白色网状物,然后向四周密生放射形的白色菌丝,同时迅速蔓延,包围蘑子实体,子实体渐变褐色,最后枯死腐烂。覆土带菌是该病发生主要原因。

②防治方法。清除病区子实体和带菌的覆土。菇房停水,加强通风换气。换掉原来采菇工具。

药剂防治。局部发生时,病区可用5%的福尔马林液喷洒,并洒上石灰粉;或用1000倍硫酸铜表面喷雾,或用500倍量式波尔多液喷洒。

3.猝倒病

(1)猝倒病的早期症状为病菇常零星出现在健康的蘑菇中间。病菇在形态上和健康蘑菇几乎没有区别,但是撕开蘑菇菌柄则可看到髓部萎缩,菌柄内部变褐。当病菌扩展时,菌盖外部颜色比正常的暗,最后蘑菇长不到纽扣大小,并表现为不对称的僵化的症状而死亡,菌盖很容易脱落,在菇床上几乎不烂。

(2)防治方法。此病病原菌来自土壤,当发现严重侵害时,应清除病区蘑菇和覆土,通风干燥,更换新的无菌履土。

一旦发现该病菌蔓延,除更换履土外,还可用等量式和倍量式波尔多液喷洒除治。如结合调水用等量式500倍波尔多液喷洒或用11份硫酸铵加1份硫酸铜混合物280克加水45公斤喷洒。

僵病

①发病原因。病菇有较长的菌柄,并且菌盖不能达到正常大小。病菇经常是歪的,引起菌盖不正常的开裂。病菇成淡灰色和具干瘪的外形,通常有小斑点,然后迅速扩大而开裂,较老的病菇呈僵化、干瘪、海绵状,可以看到其部变褐色。病菇长出后,菌柄则带有腐烂的水渍状的条纹。

②防治方法。主要是土壤带菌,要进行覆土消毒。

一旦发生时开沟隔离,隔离的位置至少离开发病点2.3米。

石灰水害

①发病原因:石灰水[Ca(OH)2],如果使用不当,往往也会造成伤害。如果出菇阶段喷洒石灰水会造成蘑菇表现褐色鳞片状,降低了商品价值。

②防治方法:出菇阶段禁止使用石灰水调节土层水分(调节土层pH除外)。

4.其他药害

①发病原因。蘑菇由于使用煤油或石油类作为化学溶剂的农药,会引起畸形菇。

②防治方法。在蘑菇生产中,禁止使用石油溶剂和一切高浓度农药来防治病虫害。

(四)常见害虫及其防治

1.菇蝇、菇蚊类

(1)菇蝇

①形态和习性。在菇房经常发现的菇蝇有三四种,它们在形态上基本相似。成虫小、细长、深褐色或黑色。足、触角和翅膀都比较长。步行和休息的时候,翅膀平叠在背上。卵很小,椭圆形、白色或淡黄色,除非是几个集成一团,否则肉眼是看不见的。一只雌虫产卵多至300多粒。卵产在培养料中或覆土和蘑菇上面,在正常条件下,经4~5天孵化成为幼虫。幼虫是白色的蛆,头部黑色有光泽。幼虫需要10~14天成熟。成熟幼虫长度约为6.4毫米。在幼虫期它不断取食并且挖隧道进入菇体内部。幼虫后来爬入履土或培养料中进行化蛹。5~6天后,蛹变成成虫,在几小时内它们就能交尾。整个生活循环差不多只要3个星期。菇蝇经常在菇床周围或者在床架附近来回爬行。

②危害。菇蝇幼虫的危害一般是挖针头大小的隧道进入菇体,因而使其失去商品价值。幼虫还能严重危害蘑菇菌丝体。成虫可携带褐斑病或细菌性斑点病和螨类,作为病虫害的媒介。

(2)厩蝇

①形态和习性。在菇房发现的有几个种类。它们的形态不同于菇蝇,成虫体形较矮胖,头部小,胸部大,驼背状。比菇蝇活泼,活动迅速,呈跳跃式。卵细小、白色、长椭圆形,在正常条件下6天孵化。幼虫是白色或黄色的蛆,没有足,头部尖,尾部钝,不像菇蝇幼虫那样黑色的头,在菇床上很容易把这两种幼虫区别开来。厩蝇幼虫取食10天或更多些时间,然后形成黄色蛹。蛹经过一段时间的休眠羽化成成虫。

②危害。主要是幼虫期危害。幼虫会挖隧道进入子实体,大量发生时造成蘑菇减产。成虫和菇蝇一样,能够携带病菌和螨类。

(3)瘿蚊

①形态和发生。成虫极微小,橙黄色。幼虫体色各种各样,如水红色、橙色以至淡黄色。幼虫身体两端尖,长度小于6.4毫米。幼虫发生迅速,因为它不需要经过成虫的发育阶段就能进行繁殖。在某种条件下,一只雌幼虫内可怀育小幼虫达20只。

②危害。幼虫可把菌丝及蘑菇全部吃光,危害严重。轻微时,幼虫钻入菌柄、菌盖内危害取食,蛀成洞孔或缺列。

菇蝇类的防治是相同的,但防比治更重要。

培养料后发酵能杀死料内的幼虫和卵。

及时钉好纱窗,用0.5%的敌敌畏等农药喷雾或用原液棉球悬挂,挂瓶等。在菌丝体发育期间必须好好管理。在采收蘑菇期间,要严防成虫从室外飞入,到料内产卵。

药剂喷杀。一旦菇蝇严重发生,可用1000倍锌硫磷或500倍敌敌畏进行床面喷药防治,也可用溴氰菊酯类防剂防治。如使用除虫菊花的提取物,其中含有浓缩的除虫菊精,可用细土充分拌匀成分粉剂撒施。将增效剂加入粉剂中能大大提高除虫菊精的杀虫力。无论是否看到成虫,都应定期喷药。一般温度的菇房,即16℃以上喷药是有效的。

干燥法。在菇蝇危害特别严重时,最好的办法是让菇床干燥2星期,温度保持在16℃以下,使幼虫因缺乏水分而死亡。在这期间菇房应每天喷药防治,以使把虫杀死。

利用灯光诱杀。在菇房窗口安装电灯,灯泡下放食油盐,对捕捉成虫有良好作用。灯光强弱要适中,最好使用25瓦乳白灯泡。

控制菇房温度、湿度,有助于菇蝇的防治。

地面处理。地面如果忘记适当处理,会造成害虫的避难场所。

由于杀螟粉有毒,在蘑菇生产期,床面不能喷雾或喷粉。

2.蘑菇螨类

危害蘑菇菌丝体的和子实体的螨有好几种。无论是哪一种螨,形状都很小,多为白色或黄色,身体柔软,体壁上生有坚硬的刚毛。

(1)蒲螨。体形小,肉眼不易看到,多在料面和土粒上集中呈团,体呈咖啡色,似六六六粉。

以蘑菇菌丝体为食,危害程度较大。

(2)干酪螨。又名粉螨。粉螨体形较大,白色亮晶晶,不成团,多时集中呈粉状。分布极广泛,各地均有发生。

以菌丝为食,危害性比蒲螨小。

(3)红辣椒螨。体形很小,微红色或肉色,繁殖迅速,大量存在时能够使履土变成铁锈色。蔓延和消亡都很迅速。主要侵害菌丝体,危害一到二次以后就消失。

(4)红蜘蛛(食肉性螨)。体形较大,红色,行动迅速,主要由堆料带入菇房,如果堆料配制不当,就会大量发生。红蜘蛛对蘑菇无害,能捕食危害蘑菇的螨类和蝇类幼虫,可减轻菌虱(危害蘑菇菌丝的螨类)、菌蝇及瘿蚊幼虫的危害。但大量发生时,会严重影响栽培者的操作。

螨类防治较其他任何害虫都重要。

螨类平时喜欢在储藏物表面活动,因此清除菇房杂物,搞好环境卫生,可减轻螨类发生。

旧菇房彻底干燥以后,在高温期间用硫磺熏蒸防治效果甚好。合理配料,堆肥及时用1%敌敌畏喷洒,或堆料喷浇三氯杀螨醇或三氯杀螨砜杀虫、杀卵。

堆料进行室内发酵处理,杀死螨类。

保护蘑菇天敌食肉性红蜘蛛。

3.跳虫

(1)形态和习性。在菇房附近垃圾里经常发现小灰色跳虫,看起来好像烟灰,所以又叫烟灰虫。

它们爬行很慢,但一触到它时,它就会用尾部弹跳器相当迅速地跳动。卵白色、球形、半透明。卵大量产在培养料里。幼虫颜色较白,体型与成虫相似,在休眠期脱皮,颜色逐渐变为暗色。它不会改变形状,也不会发育成飞翔的成虫。

(2)危害。跳虫吃菌丝凶狠,严重时可造成蘑菇完全毁灭。一旦成灾,很难扑灭。并且跳虫还能携带和传播病害。

(3)防治。防比治更重要。利用跳虫的趋光性,进入菇房时注意门内观察,及早发现,灯光透杀。

①当跳虫发生时,可用1000倍氧化乐果或硫酸烟碱地面喷杀,或用500倍敌敌畏和乐果的混合喷杀。

②火焰喷杀。利用跳虫不耐高温特点,地面发现局部跳虫时,用DDT喷筒火焰喷杀,是经济实效的办法。

③喷水诱杀。利用跳虫喜欢潮湿的特点,可引诱跳虫到床面、地面上来(床面、地面预先喷水),4~5小时后再喷农药(菌丝体阶段用0.1%甲胺磷效果很佳)。

4.线虫

(1)形态和习性。线虫形体很小,白色,线形,透明似鳗,像蚯蚓似的波浪式蠕动。据报道,一条线虫在同一时间内生几条幼虫,经2~4天后成熟,可再次生幼虫。由此可见,线虫繁殖极为迅速。

(2)危害。线虫能传播侵害蘑菇的细菌,使被害菇体呈淡黄色至褐色腐斑,并且病斑多见于菌盖近菌褶部分,水渍状而且迅速腐烂。线虫大量存在时可造成菇床培养料潮湿,菌层中很少见到蘑菇菌丝,并伴有强烈的刺激味,蘑菇几乎要绝收。

线虫是由土壤和水带入菇房的。

(3)防治。①改造堆料场地,改变覆土来源;②培养料进行后发酵处理;③废弃线虫危害严重的培养料,空菇房用5%甲醛消毒。

5.磷化铝的使用技术利用磷化铝片(或粉剂),是当前防治上述害虫最理想的熏蒸剂。具有高效、广谱杀虫力,对害虫的成虫、幼虫、蛹和卵几乎都能杀灭。无残毒,使用方便,用量少。磷化铝片能吸湿分解出渗透性极强的磷化氢,通过昆虫气门与呼吸系统进入虫体,使其中毒死亡。

磷化铝熏蒸可以在蘑菇生产任何阶段发生虫害时进行。使用方法如下。

施药量按菇房体积计算,每立方米空间用10~15克(每10克约三片)熏蒸24~48小时,能消灭各种害虫及老鼠。投药时按每距1米投放2~4片磷化铝于纸上,每片相隔2厘米。虫口密度大可多投放。投放完毕,立即封闭门窗,48小时后打开窗门,通风半小时,进入观察。药物有残渣应深埋远离人畜活动的地方。

经这一处理,一般在3~4个月生产期无虫患之忧。1983年秋,经江苏省常熟市美丽乡、周行乡多种经营公司小样试验及大面积应用,效果良好,建议有条件的单位在覆土完毕以后,应用磷化铝熏蒸。

使用磷化铝时要注意如下事项:

菇房要密封好,熏蒸效果好,气温高于21℃效果更佳。

磷化铝吸湿后,放出磷化氢对人体有剧毒,因此在进行熏蒸时要戴上面具。

投药时,应由顶层向下层逐步进行,投放完毕不要停留在菇房以免中毒,严防误食。

磷化铝易吸湿分解,会引起中毒事故,因此保管、运输时要特别注意密封、防潮。

如果发现有中毒现象,要及时送医院治疗。

菇房密封条件差的,或邻近居民处,不宜使用磷化铝。

十、栽培中易出现的问题、原因及解决办法

(一)前发酵堆温上不去

1.培养料水分不适

(1)水分偏干。培养料内的微生物代谢受阻,不能正常活动,堆温上不去,多出现堆料的前期。解决的办法是调足培养料的水分,建堆前培养料要充分预湿,建堆及翻堆时要调足调均水分,堆好后要盖好料堆。

(2)水分偏湿。培养料通气不良,产生厌气发酵,使培养料发黏,酸臭,呈黑蓝色,堆温也上不去,解决的办法是及时翻堆摊晾,以散失多余的水分,或按比例加入干的草、粪料;重新建堆时缩小堆的宽和高,并打开通气道和通气孔。

2.培养料质量差 草料已发霉变质,粪肥已发过热或者掺杂大量的杂质(土、砂等)。这样的培料发热能力差,使堆温上不去。解决的办法是及时翻堆,补加一些优质的草料及粪肥。

3.培养料的配方不合理 培养料的C/N比过大,含N量太低,使堆温上不去。解决的办法是调整配方,增加N含量,重新估算C/N。

4.堆制技术不当

(1)堆建时气温太低,微生物难以启动。解决的办法是覆膜增温或人工增温。

(2)料堆大小不合适。若堆既窄又低,堆温难升高,解决的办法是加大料堆。

(3)料堆覆盖不好或与主风向垂直,使料堆保温性差,散热快,堆温上不去。解决的办法是适当加大料堆,盖好覆盖物,迎风面设置挡风设施,加大料堆的保温性能。

(二)播种后菌种不萌发或菌种萌发不吃料

1.菌种不萌发

(1)原因。①播种后料温连续2~3天高于33℃,菌种被烧死;②室温高于30℃菇房通风不良,菌种被闷死;③培养料发酸、发臭;④培养料水分不适;⑤菇房空气湿度太小。

(2)解决办法:①通过通风(在早、晚、夜间)喷水等措施降低菇房温度,保持新鲜空气;②调整培养料的pH值;③料内打孔甚至重新翻料;④菌种死亡的重新播种;⑤调整培养料的水分;⑥增加菇房的空气湿度,必要时向床面喷水。

2.菌丝不吃料

(1)原因:①培料水分不适(偏干或偏湿);②培养料pH值不适;③培养料内NH3浓度过高;④培养料成分不当甚至含有害物质;⑤料温过高;⑥菌种不良。

(2)解决的办法。①调好培养料的水分及pH值;②撬动培养料或向培养料内打孔并加强菇房通风,排除有害气体;③培养料的配方要先试验再应用;④降低料温;⑤更换菌种。

(三)菌丝生长稀疏或退菌

1.原因

(1)培养料发酵不均匀;

(2)培养料混合不均匀;

(3)培养料含水量偏高,pH值过大;

(4)铺料过厚、过紧;

(5)料内有害气体浓度过大;

(6)螨类等害虫发生;

(7)培养料营养不适。

2.解决的办法

(1)拣出料内的生粪块;

(2)使培养料混拌均匀;

(3)调节好培养料的水分和pH值;

(4)翻料并加强菇房的通风,排出有害气体;

(5)用药物熏杀螨虫等害虫,重新播种;

(6)减少培养料的厚度并抖松;

(7)合理配制培养料使其营养成分充足。

(四)覆土后菌丝不上土

1.原因

(1)覆土层调水不当,覆土后调水过急过多,大量水分流入培养料内,使土层板结,料表层的菌丝萎缩或窒息死亡,形成“夹层”,菌丝难以上土或上土时间推迟;调水不足,与料面接触的土粒偏干,虽土表层较湿润,但菌丝也不上土。

(2)覆土层土粒太大或没有覆均匀,形成较大的空隙,空隙没有填补,喷水时易造成“漏床”现象,料面菌丝萎缩死亡,也会形成“夹层”,菌丝不上土或上土参差不齐。

(3)覆土层pH值不适:当覆土层pH低于5.0时或大于9时,菌丝难以上土或上土不良。

(4)覆土材料中含有害物质,覆土盐碱度大(>0.4%);从地下挖出后没有摊晒,Fe2+或其他有害物质含量高;消毒杀虫时用药不当或用药后药味没有散尽产生药害;覆土材料被工业废水污染等都会造成菌丝不上土或上土不良。

(5)病、虫害发生严重:培养料、覆土层有病虫的严重危害,培养料内菌丝萎缩甚至“退菌”,土层内杂菌或害虫相继发生,菌丝也难以上土或上土不良。

2.解决办法

(1)立即停水,从床底向床面打孔,加强菇房的通风,促使料内菌丝恢复生长。

(2)若粗土偏干,及时调湿粗土,促使菌丝上土;

(3)从地下挖出的土必须进行摊晒,排除有害气体并使Fe2+转为Fe3+

(4)调整好覆土的pH值(7.2~7.8);

(5)不要选盐碱度过大的土作为覆土材料。

(6)严格覆土的消毒、杀虫,选合适的药物和用药浓度,待药味散尽后再使用。

(7)若有病虫为害,应先用药物杀灭病虫害待菌丝恢复后再调水上土。

(五)菌丝徒长甚至结成菌皮

1.原因

(1)播种后菇房温度长时间处于20℃~25℃,温差小;

(2)覆土层营养丰富,有机质含量过高;

(3)菇房及覆土层表面的湿度过大,造成菌丝徒长甚至结成菌皮;

(5)菇房通风不良;

2.解决办法

(1)控制好菇房的温、湿、气三要素;

(2)选好覆土材料;

(3)调好土层的湿度,适时适度通风;

(4)已结成菌皮的用竹签或刀片扎孔或划破。

(六)死菇

1.原因

(1)持续高温。菇房持续几天在22℃以上的高温和气温突然升高都会造成死菇。

(2)通气不良。若菇房通气不良,致使CO2等废气浓度过高,氧气不足,将严重影响子实体的生长发育甚至死亡。

(3)养分不足。氮源不足,培养料的C/N失调;辅料太薄(不足10厘米厚);培养料发酵不良等都可造成死菇。

(4)用水不当。培养料及覆土层水分不足,调水过重,甚至漏床,导致菌丝死亡;菇房空气湿度过大(大于95%)。

(5)菌丝老化。原种、栽培种在制作培养过程中出现培养料不适,高温培养或菌龄过长等引起菌丝退化衰老,活力下降。

(6)培养料pH不适,出菇期当覆土层的pH值降到5.0以下就会导致死菇。

(7)出菇过密且部位过高:由于出菇过密营养跟不上、采菇时拉断菌索或扭伤菇体都会造成死菇。

(8)病虫为害,病虫发生严重时会造成大量的死菇。

(9)滥用农药,产生药害,使菇体畸形甚至死亡。

2.解决办法

(1)合理安排栽培季节,尽量使出菇期的气候条件能够满足双孢菇的生物学特性;

(2)提高培养料的发酵质量,投料要足;

(3)选用优良菌株、优质菌种;

(4)掌握用水技术、科学用水;

(5)适时、适度通风换气;

(6)控制好菇房的湿度;

(7)加强温度、湿度、通气的协调管理;

(8)加强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七)畸形菇

1.硬开伞

(1)发生特征。子实体还很幼嫩,菌盖与菌柄就分离裂开,露出粉红色的菌褶而开伞。

(2)发生原因。主要是菇房温度突然下降,造成菇房气温、覆土层及培养料之间的温差加大,使子实体的菌柄和菌盖生长不均衡而非正常开伞。其次硬开伞与菌种的菌株有一定关系。

(3)解决办法。控制好菇房的温度,协调好菇房的温、湿、气三要素,促使子实体均衡生长。

2.地雷菇(顶泥菇)

(1)发生特征。出菇部位偏低,通常在培养料内,料表或粗土层下部,长大后破土顶泥而出,往往菇形不圆整,柄长,个大,沾有泥等杂物,商品价值低,产量低。

(2)发生原因。①培养料混有泥土;②覆土层调水不均匀;③粗土调水时间过长,调水后通风过量,菇房湿度降低;④细土覆盖过迟、过厚、调水不及时,调水过快过急或调水后通风过量使土层湿度不够,菌丝迟迟不上细土;⑤结菇水喷用过早、过急、过大。

(3)解决办法。①播种前翻料床时,拣净混入培养料中的土块;②覆土时整平床面,防止土粒陷入培养料内;③覆土层厚度要适当、调水适宜、均匀;④通风适时、适度。

3.丛生菇(球菇或群菇)

(1)发生特征。数个或数十个子实体,密集簇生于一处,形成高低、大小参差不齐的丛生菇,多发生于第1~2潮菇。丛生菇拥挤成团,菇体挤压变形,次品菇多,采收时采大伤小,影响产量,菇根成块,浪费营养。

(2)发生原因。①培养料堆制时一定要混合均匀,调水均匀;②铺料时厚度均匀;③播种均匀、适量;④覆土均匀,调水一致;⑤使用结菇性能强的菌株,调水时水量要偏大,采菇时适当早采。

4.薄皮菇

(1)发生特征。子实体瘦小柄长,菌盖与菌柄之间间隙偏大,菌膜偏薄,菌盖薄(手触易碎),开伞早,品质差。

(2)发生原因。①培养料过生、过干、过薄或养分差;②覆土层过薄,含水量低;③出菇期温度高,通风不良,出菇密,菇房湿度低;④采收偏晚;⑤与菌株有一定关系。

(3)解决办法。①调好培养料的C/N,提高堆制质量,投料要足(料厚15厘米以上);②覆土厚度适当、均匀、调水要足;③控制好出菇部位,防止出菇部位过高造成出菇过密;④若菌床养分不足时可进行追肥和补盖细土;⑤贴生型菌株水分管理要偏重。

5.空心菇

(1)发生特征。子实体不充实,内部出现白色疏松的髓部,菇体干燥或煮熟后,髓部收缩或脱落呈中空状态,菇产量和质量都很低。

(2)发生原因。主要原因是水分不足,特别是出菇盛期,湿度高,出菇多,生长快,若土层及菇房的湿度不够,就会造成菌柄中间缺水,组织不紧实,出现空根白心现象。

(3)解决办法。①及时足量喷结菇水和出菇水,防止土粒“内干外湿,下干上湿”的假湿状态;②保持菇房的空气湿度在90%左右。

6.床底菇

(1)发生特征。从菌床底部长出子实体,由于受空间的限制,子实体往往受挤压、变形,商品价值低,浪费营养,影响产量。

(2)发生原因。①培养料内杂有泥块、粪块,翻料整床时将泥粪块铺于床底;②发菌期料表层过干,履土层过厚,调水不适;③料内菌丝衰弱,长势差,覆土层偏干,菌丝爬土困难,迫使从湿度适宜的床底出菇;④培养料进房时遭雨淋。

(3)解决办法。①培养料进房时切忌雨淋;②翻料整床时拣去泥块、生粪块等杂物;③播种前调好培养料的含水量;④发菌期防止菌床表层过干,避免菌丝干缩死亡;⑤覆土前注意菌床表层菌丝的复壮,必要时进行吊菌;⑥覆土层调水适宜,防止漏床或水分偏大,使水分流入培养料而伤菌丝,形成“夹层”,使菌丝迟迟不能上土。

7.锈斑菇

(1)发生特征。子实体表面出现铁锈色的斑点,不能洗净,菇质差。

(2)发生原因。①菇房空气湿度过高(95%以上);②菌床喷水后未及时通风;③菇体表面明水滞留时间过长;④覆土材料不好。

(3)解决办法。①喷水时必须加强通风;②加强阴雨潮湿天气的菇房通风;③控制好菇房空气湿度(90%左右);④选不带铁锈色的覆土材料。

8.红根菇

(1)发生特征。菇柄基部发红,甚至发绿,菇质差。

(2)发生原因。①土层含水量过大;②采菇前菌床喷水过多;③追肥过多或肥液浓度过大,加之追肥后未喷清水;④菇房湿度过大,通风不良;⑤喷石灰水浓度过高。

(3)解决办法。①严格控制土层及菇房的湿度;②控制追肥的次数和肥液的浓度;③石灰水一定要用澄清的,浓度适宜;④采菇前喷水要轻,有菇蕾时喷水更要小心谨慎。

9.玫冠菇

(1)发生特征。发生初期,菌盖上有疙瘩或肿瘤状物出现,而后菌盖边缘翻翘卷起,菌褶长到菌盖表面,菌褶密挤形同海绵状,当褶片变红时又很像玫瑰或鸡冠。

(2)发生原因。①某些化学物质污染菌床或培养料;②菇房内有害气体浓度过大。

(3)解决办法。①喷水的器具及盛水的容器要干净;②加强菇房的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10.凹顶或起鳞片菇

(1)发生特征。菌盖组织松软、干瘪、盖顶下凹;有的菌盖表面龟裂,起皮,灰褐或浅棕色,似鳄鱼皮或鱼鳞片,菇质差。

(2)发生原因。①产菇期土层板结,土层含水量低,菇房空气湿度小,菇体所需营养和水分不足;②菇房温度低,干湿差大;③菇房有害气体浓度大。

(3)解决办法。①产菇期菌床要保持良好的供养供水状态;②菇房空气湿度维持在90%左右;③菇房禁用刺激性的药物,加强菇房的通风,保持空气新鲜;④通风时避免干冷风直接吹到菇体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