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平菇生料栽培

平菇生料栽培

时间:2022-11-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生料栽培是指对培养料经药物消毒灭菌或未经消毒而通过激活菌种活力,并加大菌种用量来控制杂菌污染,完成食用菌栽培的方法。将菌种掰成蚕豆大小的粒状,播种时一层培养料一层菌种,菌种与培养料呈层分布,并在床面或料袋的两端多播一些菌种。生料栽培新工艺技术是生料栽培史上的一次革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第二节 平菇生料栽培

一、平菇栽培方法概述

依据对培养料的处理方式可分为:生料栽培、发酵料栽培、熟料栽培。

依据栽培容器的不同可分为:塑料袋栽培、瓶栽、箱栽等。

依据栽培场所不同可分为:阳畦栽培、塑料大棚墙式栽培、床架栽培、林间畦栽、窑洞栽培等。

二、平菇生料栽培

(一)生料栽培的概念

生料栽培是指对培养料经药物消毒灭菌或未经消毒而通过激活菌种活力,并加大菌种用量来控制杂菌污染,完成食用菌栽培的方法。

img13

图2-2 传统生料栽培工艺流程

(二)传统生料栽培工艺

1.培养料配制 要求主料为85%~90%,辅料占10%~15%,料水比1∶1.5。

例:玉米芯87%,麦麸10%,石膏粉1%,石灰粉2%。

2.培养料药剂消毒灭菌 生产中常用的消毒药物及药量为0.1%多菌灵,0.1%食菌康,0.1%威霉。

3.播种 将菌种投放于培养料的过程称为播种,注意与接种有不同之处。播种时要洗手、消毒,并对各种播种用具也要消毒。生产中常用的播种方法有以下3种。

(1)混播。将菌种掰成蚕豆大小的粒状,并与培养料混合均匀后铺床或装袋,并在床面或料袋的两端多播一些菌种。床栽时播种后可用塑料薄膜覆盖床面,但要注意通气。袋栽时,袋口最好用颈口圈加盖牛皮纸或报纸。

(2)层播。将菌种掰成蚕豆大小的粒状,播种时一层培养料一层菌种,菌种与培养料呈层分布,并在床面或料袋的两端多播一些菌种。

(3)穴播。当菌种量较少时,为使播种均匀,可在床面上均匀打穴,播入菌种。

4.发菌 即菌丝体培养的过程,和菌种培养不同之处在于生料栽培的发菌只能采用低温发菌,发菌温度不得高于18℃。

5.出菇管理 在适宜的条件下,通常30天左右,菌丝即可吃透培养料,几天后菌床或菌袋表面出现黄色水珠,紧接着分化出原基,这时就应进行出菇管理。

(1)温度的调控。一般在菌丝吃透培养料后,应给予低于20℃以下的低温和较大的温差,有利于子实体的分化。

(2)湿度的管理。出菇阶段要保持空气湿度为85%~90%,对地面可洒水,对空间可喷雾。

(3)通风换气。平菇在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若通风不良,则会产生菌盖小菌柄长的畸形菇,甚至出现菌盖上再生小菌盖的畸形菇。但通风时应有缓冲的过程,不能过于强烈。

(4)光照的控制。在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应给予一定的散射光,光线太暗也会出现畸形菇。

6.采收 平菇的采收期要根据菇体发育的成熟度和消费者的喜好来确定,一般应在菌盖尚未完全展开时采收,最迟不得使其弹射孢子。

(三)生料栽培新工艺

1.设计原理 传统的生料栽培为了减少污染,对培养料进行药剂处理,同时减少辅料比例,这是其不足之处,新工艺技术正是克服了以上不足,采用激活菌种活力,并加大菌种用量,从而在短期内使食用菌种优先占据料面,杜绝杂菌萌生扩散,从而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标。

2.工艺流程

img14

图2-3 生料栽培新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说明:

(1)培养料中辅料占15%~20%,营养丰富,培养料干重等于菌种鲜重。

(2)激活菌种活力,采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常用0.5ppm三十烷醇、奈乙酸,用量为菌种重量的1%~2%。

(3)播种时最好采用混播,先将一半菌种混匀于培养料内上床,另一半菌种撒播于床面,用塑料膜包被。

(4)发菌。播种后温度控制在不高于20℃,经6~9天菌丝即可吃透培养料。吃透培养料后,应立即称重,进行第二次投料播种,可重复3~4次。

(5)出菇管理。当菌料的数量达到设计要求时,可将菌料装袋或压成菌砖,待菌体恢复后,进行出菇管理,出菇管理同前。

生料栽培新工艺技术是生料栽培史上的一次革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无论哪种方法,都是来自于生产实践的总结,相信广大食用菌栽培工作者通过栽培实践,并不断探索研究,还会在栽培方法上有更多的创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