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大规模填海造地导致生态功能退化

大规模填海造地导致生态功能退化

时间:2022-11-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填海造地是人类海岸带开发活动中的一项重要的工程,是人类向海洋拓展生存空间和生产空间的一种重要手段。填海造地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地质环境问题,如:改变海域水动力条件,港湾内纳潮减少;海水自净能力减弱,海水水质恶化;引起港湾内泥沙淤积等。现经人为改造,海岸带已发生较大变化,“填海造地”现象愈演愈烈,在遥感影像上也愈发清晰。填海造地的需求变大,海岸带地质环境的压力也进一步增大。

填海造地是人类海岸带开发活动中的一项重要的工程,是人类向海洋拓展生存空间和生产空间的一种重要手段。填海造地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地质环境问题,如:改变海域水动力条件,港湾内纳潮减少;海水自净能力减弱,海水水质恶化;引起港湾内泥沙淤积等。

珠江每年带来约1×108t泥沙倾注入海,使二角洲不断发育。据推算,每年平均向海面伸展约27m。堆积特别旺盛地段伸展更快,如万顷沙63m/a,灯笼沙121m/a。这些泥沙还在二角洲前缘形成广阔滩涂。珠江口海域滩涂面积超过100万亩,主要分布于伶仃洋西岸(23万亩)、磨刀门(30万亩)和崖门的黄茅海(25万亩),其余分布在伶仃洋东岸。这些滩涂土质肥沃,淡水源丰富,其中约1/3滩涂围垦条件已很成熟,是人多地少的二角洲地区相当宝贵的后备土地资源。

以珠江口东岸为例,此处基岩海岸较少,大部分为淤积型海岸,早期以自然淤积为主,形成近岸滩涂和红树林等生态景观,后来人类活动加强,滩涂被改造为人工围垦水塘,红树林减少呈点条状分布,海岸线快速向海推进,整个淤积型海岸发生迅速变化,在多时期遥感影像上尤为明显。

在近海地区,土地资源显得日益紧张,人类不断向海要地。现经人为改造,海岸带已发生较大变化,“填海造地”现象愈演愈烈,在遥感影像上也愈发清晰。红树林由于填海造成环境变化而日益减少,滩涂被人工围垦成水塘供人类进行养殖活动,在影像上呈现方块状网格,如沙井和太平等地尤为明显。在更多的区域,由于工程活动,海岸带被改造为码头、机场、民房等建筑,影像上更具几何特征,显示出人类大规模改造海岸带的现状,以深圳宝安机场、大铲湾码头等处为例(图4-8)。

图4-8 海岸带人工改造实景照片

在珠江口东西两岸,填海造地普遍存在,以人工围垦和吹填为主,大部分先开挖成水塘进行养殖生产活动,不断淤积向海推进,土地平整处也已建设各种工业与民用建筑,水体污染、沙滩泥化、软基沉降等可见(图4-9)。

20世纪末以来,广东省持续实施了十大重点建设工程,其中珠二角地区是工程建设的集中区域,有一大批向海要地项目。据《广东省海洋功能区划》,全省将新形成填海区24个,面积达14610.20m2。填海造地的需求变大,海岸带地质环境的压力也进一步增大。

近年来,由于重开发、轻保护和开发中的无序、无度状况及分散的、粗放的开发方式,造成了珠江口海岸带景观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如:红树林和珊瑚礁遭受严重破坏,面积明显减少;滨海湿地退化,局部滩涂被填埋;沙滩泥化,邻近海域水质恶化;生物资源过度开发,生物多样性降低等,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图4-10~图4-13)。

图4-9 海岸带受填海造地影响实景照片

图4-10 红树林稀疏

图4-11 湿地堆放生活和建筑垃圾

图4-12 小铲岛近海大量养殖生蚝

图4-13 大铲湾堤坝变黑色

深圳市西海岸的大铲岛和小铲岛附近海域,曾是著名的对虾产卵地,由于开挖航道和填海,引起水流改变和洄游路线受阻,珠江口对虾产量从10多年前的25×104t,减至10×104t左右。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特有的海岸景观。它不仅是生物的栖息地,而且能净化海水和防护海岸。1989年,9号台风袭击广东沿海,凡有红树林防护的堤段,海堤均安然无恙,而没有红树林的堤段,则海堤被毁造成灾害。广东原有红树林面积约2×104km2,由于盲目填海造陆,现只剩1.2×104km2。大量红树林被人为破坏,其结果是近岸海水污染加剧,促进了赤潮的形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