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风的变化特征

风的变化特征

时间:2022-11-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年平均大风日数逐年变化趋势也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其递减率为0.47天/年。河北东南部风速小,廊坊,衡水与石家庄之间的区域常处于涡旋区,污染物不易于扩散。承德西南部和石家庄地区常出现涡旋区,空气质量较差。冀西风速相对较弱,在风梯度小、弱高压控制的天气条件下,这一区域容易形成大面积的污染浓度高值区。天津、廊坊、沧州、保定、石家庄位于气流交汇带上,风速较小时,这一区域易形成高污染浓度带。

一、平均风速变化

冀北高原和沿海平原年平均风速大多在3.0米/秒以上,其中张家口西北部高原处的多年平均风速在3.4~4.4米/秒,为风速最大区域;在燕山丘陵和太行山区处存在两个风速低值中心,并且燕山丘陵区的风速尤其小,中心数值在1.1米/秒以下(参阅图1.5)。随时间推移,风速不断减小,但在不同年代,风速的高、低值中心基本不变。

京津冀地区的年平均风速整体呈下降趋势,平均每10年下降0.2米/秒;1981年以前的年份平均风速均高于平均值(2.4米/秒),1981年以后均低于平均值,1973年以前平均风速呈波动式变化,减小趋势不明显;1973~1989年,年平均风速迅速递减,之后年平均风速的变化较为平稳,数值基本稳定在2.0米/秒(图5.14)。

在6个气候分区中,各区的年平均风速逐年变化趋势与全区相似,均呈逐年减小的变化趋势,但各区变化幅度略有不同,冀北高原区下降幅度较大,年递减率为0.28米/秒/10年;京津区次之,年递减率0.27米/秒/10年;太行山区最小,年递减率为0.16米/秒/10年。

图5.14 1961~2012年京津冀地区年平均风速(米/秒)

二、最大风速变化特征

年平均大风日数逐年变化趋势也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其递减率为0.47天/年。其中京津区的递减幅度最大,变化率为-0.15米/(秒·年),冀北高原次之;另外冀北高原、冀东平原和太行山区的最大风速是从1970年开始有观测记录,燕山丘陵的观测则是从1971年开始,各区最大风速的极大值记录大多出现在开始有观测记录的头5年里,最小值则多出现在近5年(图5.15)。

图5.15 1961~2012年京津冀地区年最大风速

三、风向分布特征

就主导风向空间分布而言,全区域以偏南风(S、SSW)为主导风向的地区最多,占总站数的48.3%,主要分布在太行山和燕山山前平原地区;而冀北高原地区地势平坦开阔,且受蒙古高压影响较重,大部分区域主导风向以西北风和偏北风为主;太行山山区和燕山山区受地形影响,主导风向各地差异很大,其中很大一部分地区静风频率最高(图5.16)。从年主导风向分布图上可以看出,从保定廊坊位于气流交汇区,风速也比较小,可以推测这一带应当是污染扩散不通畅区域,污染相对严重。

图5.16 年平均主导风向分布

图5.17 主导风风向风速的空间分布

(a.1月;b.4月;c.7月;d.10月。黄色表示易出现高污染的地带)

根据对京津冀地区四季主导风向和风速的统计(图5.17),在1月(代表冬季),京津冀地区受大陆冷高压的控制,盛行偏北风,风速较大。河北东南部风速小,廊坊,衡水石家庄之间的区域常处于涡旋区,污染物不易于扩散。4月(代表春季),大陆冷高压逐渐变弱,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加强北上,故北部主导风仍为偏北风为主;南部主导风向转为偏南风。其中,东南沿海地区的偏南风风速较强。承德西南部和石家庄地区常出现涡旋区,空气质量较差。7月(代表夏季),除了冀西,其他地区盛行南风和东南风。冀西风速相对较弱,在风梯度小、弱高压控制的天气条件下,这一区域容易形成大面积的污染浓度高值区。10月(代表秋季),北部地区主导风向已由东南风转变为偏北风,南部地区主导风仍以南风为主。天津、廊坊、沧州、保定、石家庄位于气流交汇带上,风速较小时,这一区域易形成高污染浓度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