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测验规范及测站任务书

测验规范及测站任务书

时间:2024-11-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955年7月,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水文测站暂行规范》出版,10月由水利部正式颁发。由于《水文测站暂行规范》中未涉及降水量的观测和记载,水利部水文局复于1958年8月颁发了《降水量暂行规范》,并要求于1959年1月起正式贯彻执行。修订后的水文测验规范下达后,省水文局立即行文,要求各地区水文机构采取不同形式,组织测站职工进行学习。强调要进行规范改革工作,制订必要的技术规定和办法,尽快使水文测验工作纳入正常轨道。

一、测验规范

新中国成立前,全国有些流域机构和管理单位曾编制过与水文测验有关的技术规定、方法、细则等规范性条文。例如:民国十七年(1928年),扬子江水利委员会制订出《水文测量规范》;同年,太湖流域水利工程处编制了《水文测量施行方法》、《洪水时期施测流量方法》和《雨量记载方法》;民国二十一至三十四年间,东北地区的伪满机关制订了《河川测量规程》;民国三十年,中央水工试验所提出了《水文水位测候站规范》、《水文测读及记载细则》和《雨量气象测读及记载细则》;民国三十二年至三十七年,中央气象局先后编发了《测候须知》、《测候手册》和《雨量观测委托办法》;民国三十五年,珠江水利局制订了《水文测验规程》。但是,就全国而言尚未有过完整的普遍适用的水文测验规范。河北省当时的测验工作只是依据设站机构的有关规定和指示,参照临时编发的技术参考材料进行观测和记载,所以各站技术标准混乱,年际间也极不连续统一,资料质量良莠不齐。

新中国成立后,各大行政区的水文领导部门和水利部水文局即着手研究制订水文测验规范,由于此项工作涉及面较广且又繁琐,一时难以完成。为此水利部于1951年先期颁发了《水文测验报表格式和填写说明》,用以统一全国水文测验报表的格式和填写方法。河北省水利厅也于同年制订了《水位观测法》,并就加强水文测验工作严格执行测验报表的填写方法等发出通知。1954年初,水利部水文局又向全国印发了《流速仪测量》、《浮标测量》、《泥沙测量》、《断面布设和测量》等技术规定,河北省水文分站(后改为水文总站)立即向各基层测站转发,并要求各站组织学习,认真贯彻执行。这对统一全省测验技术标准,提高测验质量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1955年7月,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水文测站暂行规范》出版,10月由水利部正式颁发。该《水文测站暂行规范》共分六册,各册内容见表3-3。1956年10月,水利出版社以合订本的形式公开出版发行。随后,河北省水文总站就如何全面贯彻执行《水文测站暂行规范》下发了通知,要求全省水文职工把《规范》当作测站工作的法规,一定要深入学习领会,全面贯彻执行。一些水文站边学习、边结合工作,逐条对照检查,寻找差距,制定改进措施,在全省范围内掀起了一个学习《规范》,贯彻《规范》的热潮。

表3-3 《水文测站暂行规范》包括内容

由于《水文测站暂行规范》中未涉及降水量的观测和记载,水利部水文局复于1958年8月颁发了《降水量暂行规范》,并要求于1959年1月起正式贯彻执行。

从1959年起,水利电力部水文局开始组织人员对《水文测站暂行规范》进行补充修订,计划共分七卷十五册,采取“全面安排、分册修订”的办法陆续完成。从1960年开始,水利电力部先后印发了其中的第一卷、第三卷、第四卷、第五卷中的九册,详见下表,至于其他卷册中如:第二卷第一册《普通测量》、第二册《水文调查》;第三卷第一册《降水量观测》、第三册《土壤蒸发观测》;第六卷《地下水测验》;第七卷《受调节河流测验》等,由于尚未起草或虽已起草但未能通过审查定稿等原因而没有颁发。

表3-4 经补充修订后颁发的规范内容

修订后的水文测验规范下达后,省水文局立即行文,要求各地区水文机构采取不同形式,组织测站职工进行学习。省水文局也选派技术骨干深入基层督促规范的贯彻落实。如石家庄地区水利局,于1960年秋冬在赞皇县竹山水库筹备处举办了两期由全区水文职工参加的规范学习班。地区水利局廖献礼副局长亲临学习班担任领导,省水文局朱押生工程师和李灿章到学习班任教。在学习班上,朱押生等就水文测验规范中的一些主要章节进行讲授辅导,对日常测验中如何贯彻执行新的规范提出了具体的方法和措施;廖献礼副局长也经常深入班组参加学习讨论,并在第一期学习班结业时宣布,为了督促测站全面贯彻执行水文规范,经常了解测站工作、生活、学习情况,决定实行测站检查员制度,同时宣布了检查员人选,成为全省建立测站检查员制度最早的地区之一。

尽管中央和省、地一些水文领导部门,就如何贯彻执行新的水文测验规范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但由于当时正逢经济困难时期,受职工生活及工作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的困扰,致使新的规范贯彻大打折扣,甚至部分测站的测验质量还有些下降。

1962年,水利电力部根据当时水文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巩固调整站网,加强测站管理,提高测报质量”的工作方针。1963年3月,河北省水利厅即根据上级方针,印发了“关于测站整顿的意见”,要求3年内全省水文站达到规范规定的标准。包括测站设置位置和测验河段,断面布设及基本设施,洪枯水测验仪器设备,通讯设备,人员编制及站房修建等。省水文总站还加强了测验科的力量,并选派一些业务骨干深入测站检查指导。一些分站也陆续建立起检查员制度,分片包干,定期深入基层了解情况,指导工作。随着全国经济情况逐渐好转,水利电力部、河北省水利厅及水文总站围绕水文工作采取了得力措施,以致从1964年至1966年上半年是全省贯彻执行水文规范的鼎盛时期,也是测站基本设施比较标准和观测质量最好的时期。

从1966年5月,波及全国的“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后,水文测验规范及有关技术文件和规章制度被视做“修正主义管卡压”的条条框框受到批判,水文站的日常测验工作出现无章可循的混乱局面,测次减少,缺测漏测时有发现,资料质量再度下降。

1972年,水利电力部召开水文工作座谈会。会议根据1966年以来出现的情况明确指出:“无章可循,纪律松弛、操作无规程、质量无检查、安全无措施是不能做好水文工作和保证质量的”。强调要进行规范改革工作,制订必要的技术规定和办法,尽快使水文测验工作纳入正常轨道。会后,由重新组建的水利电力部水利司水文处着手组织包括河北省在内的有广东、长办、江苏、山东、黄委、辽宁等省和大流域的水文机构派人参加的规范修编小组,集中北京进行规范修订工作。至1975年4月重新编制的《水文测验试行规范》出版,11月由水利电力部正式颁布执行。为了便于《水文测验试行规范》的贯彻落实和实际操作,水利电力部水利司又组织编印了与之配套的《水文测验手册》。1979年至1980年,水利部和水文局又先后编发了有关小河站水文测验、地下水观测、水库水文泥沙观测和径流实验观测等方面的技术规定和办法,详见表3-5。

表3-5 《水文测验试行规范》及有关的技术规定内容

由于围绕《水文测验试行规范》所编发的一系列手册、技术规定和试行办法等的下达,对正确贯彻执行《水文测验试行规范》、扭转水文测验“无章可循、质量下降”的局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进入80年代后,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方针指引下,国家经济建设日新月异,水文工作也焕发了新的生机,一些测验方式方法和技术规程逐步向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靠拢。1981年冬,水文局在湖北武昌召开水文测验技术标准研习班,系统研究了水文测验方面的国际标准,还就如何在修订新的水文测验规范中采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从1982年起,水文局开始组织对1975年至1980年间颁发的《水文测验试行规范》及有关手册、技术规定的修订,并根据国家计划委员会标准定额局的布置,决定将水文测验术语和符号、水位、流量、悬移质泥沙四项编为国家标准(简称国标),由水利部门与铁路交通海洋等有关单位共同组织编写。其他各册列为部颁标准(简称部标),后自1989年起转为水利水电行业标准(简称行标)。截至1999年,共完成属于水文测验方面的国标、部标或行标级的规范、标准、规程、办法等22项,详见表3-6。

表3-6 1985年至1999年间下达的水文规范内容

在上述规范、标准、规程、办法的编制过程中,河北省水文系统参加了征求意见的讨论,有的还直接参与了编写工作。新的规范、标准、规程、办法颁发后,河北省水利厅及水文总站结合本省实际情况提出了贯彻落实措施,要求各分站认真组织测站职工深入学习,领会实质,并在日常测验工作认真执行。各地都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另外,1999年以前,由水利电力部或水利部直接批准,或转送有关部、局批准的水文仪器、测具标准等共有20项,如表3-7。这对正确使用仪器、测具,统一技术标准,直至对仪器、测具的养护与管理,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保证了测验成果质量的提高。

表3-7 1984年至1999年间下达的水文仪器、测具技术标准内容

二、测站任务书

新中国成立前,测站的工作任务是依据设站单位的意图而确定的,通常以行文的方式或直接派出技术人员到站予以明确,从来没有以任务书的形式下达。因此,测站工作程序混乱,特别是当人员变动或时局动荡时,测站的日常观测工作便出现时断时续和缺测漏测,甚至伪造等现象也时有发生。在原始水位和雨量观测记载中,有时可见“某某到站”几个字占据了水文读数或日降水量栏,其用意是说因某某上司的到来而未能观测水位或雨量,由此可见测站把日常观测工作视为儿戏。至于在流量、泥沙的测验上,全月甚至全年缺测的也屡有发生。总之,该时期内的测站工作比较混乱,资料无质量可言。

新中国成立后,在集中力量理顺水文测站管理工作的基础上,逐渐摸清各站的工作任务,包括观测项目、测次安排、技术手段、仪器配备和报表填制等。并从整体上规定,凡水文站均应观测水位,施测流量和含沙量,观测包括降水量和蒸发量在内的有关气象项目。至1955年,水利部颁发了第一部《水文测站暂行规范》后,河北省水利厅为配合《水文测站暂行规范》的贯彻落实,立即着手制订《水文测站任务书》。这是首次根据各站所在河流的水文特性,断面变化规律和设站目的等情况,有区别的以任务书的形式规范了测站的工作任务,并于1955年底由河北省水利厅颁发至各站,要求自1956年1月1日起正式执行。《水文测站任务书》中明确了测验项目,提出了枯季、汛期、洪水过程中的测次安排,并对测验报表的填制、寄送以及资料整理、水情拍报、执行规范等均提出了具体要求。任务书一式三份,测站、分站、总站各一份,既便于基层执行,又便于上级检查、指导。自此,各站测验质量明显提高,全省的水文工作也开始步入正常轨道。

刚刚进入60年代,水利电力部便于1960年至1962年颁发了新的水文测验规范。河北省水文总站再次从贯彻执行新的水文测验规范和消除三年困难时期给水文工作带来的影响,进一步提高测站的测报质量着想,立即组织力量重新修订《测站任务书》和《测站考证簿》,并由河北省水利厅于1962年底颁发至测站,要求自1963年1月1日起正式执行。这是河北省第二次全面颁发《水文测站任务书》。

新的《水文测站任务书》是在对各站河流特性、测验河段控制条件、断面变化规律重新提高认识的基础上,结合设站目的,并遵照新的水文测验规范的要求,经反复研究讨论后制订的。它包括:总则、设站目的、水文测验、资料整编、水情拍报、属站管理等内容。新的《水文测站任务书》对国家三年困难时期给全省水文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起到了扭转局面的作用,测报质量因此有了改善。

然而,从1966年夏季开始的全国范围的“文化大革命”,又一次给全省水文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水文测站任务书》被当成管、卡、压的条条框框受到批判,特别是在“破旧立新”和“先破后立”的口号下,水文测验规范、任务书和一些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统统被“破”掉,一时间水文工作处于无章可循的混乱局面。有的测站测验项目缺漏,测次减少,成果质量明显下降。全省水文工作形成上无领导,下无规程的自流局面。

进入70年代,水利电力部在以“无章可循、纪律松弛、操作无规程、质量无检查、安全无措施是不能做好水文工作和保证质量的”思想指导下,并在当时社会形势的影响下,将60年代颁发的水文测验规范进行删繁就简,于1975年4月至1980年7月间,先后颁布了以《水文测验试行规范》为主,辅以《水文测验手册》及有关的办法、规定等作为补充的一套水文测验规范。这在那个特殊的时期内,对扭转测验“无章可循、质量下降”的局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配合水利电力部颁发的《水文测验试行规范》的贯彻落实,也是在全国“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形势影响下,为使全省水文工作尽快步入正规,省水文总站于1981年初组织力量编制新的《测站任务书》。在编制过程中。除遵循《水文测验试行规范》的有关规定外,并对设站以来取得的水文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在对河流特性、测验河段控制条件、断面变化规律等充分认识的基础上,结合测站类型、设站目的等因素,提出《测站任务书》草稿。经测站和分站广泛讨论后,再行修订定稿。《测站任务书》共包括总则、设站目的、观测项目、观测要求、基本设施校核及养护要求、“四随”工作及资料整编要求、水情拍报和预报工作、水文调查工作、属站管理工作、测站任务变动记载等10项。1981年12月正式颁发,要求于1982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新的《测站任务书》下达后,各站积极组织学习讨论,认真贯彻落实。承德保定、唐山、张家口等一些分站,还提出了全年或分阶段的测验质量评分和测验质量检查制度,其目的是通过对测站工作的评分、检查,全面推动水文测验规范和任务书的贯彻落实。这对扭转当时的“无章可循、纪律松弛、质量无检查”的混乱局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一些测站职工,特别是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职工,是一次严格执行规范、认真按照任务书办事的职业道德教育,使全省测报工作有了新的起色,为即将进行的水文改革奠定了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涉及水文技术方面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陆续颁布执行,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遂于1996年开始着手修订《测站任务书》。在整个修订过程中全面按照1984年以来国家有关部、委、局颁布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中的规定要求,既能满足设站目的需要,又全面结合测站水文特性、设备控制能力等客观因素,广泛听取基层和直属局的意见,反复讨论修改后制订的。这次修订的《测站任务书》除包括1982年下达的《测站任务书》的全部内容外,新增加了“流量测验方案”一项,其中明确以水位及其相应的流量值作为高、中、低水的控制,并按高水期、中水期、低水期和枯水期分别规定了多种测流方案,其中还明确了测流时的垂线、测点、测速历时的下限要求,甚至对不同水位变化时期在测流中使用的测验设施及单次流量的系统误差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规定。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除上述由省统一颁发的4次任务书外,在“文化大革命”后期,一些地区水文分站还单独编发过任务书。如1972年保定水文分站革命委员会就曾向所属各水文站下达过任务书。这对理顺测站业务工作,提高测报质量,同样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