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我国低碳建筑认定的法律标准

我国低碳建筑认定的法律标准

时间:2022-11-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国内低碳建筑发展面临着诸多根本性的问题,尤其是低碳建筑的相关法律标准及体系建设工作亟待强化。低碳建筑认定的标准由技术标准向法律标准转变后使得建筑低碳化有了制度性的法律保障,它将建筑低碳化与现有的法律制度和规范有机衔接起来,能够有效保障建筑低碳化的实现。因而,低碳建筑认定的法律标准的探讨,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低碳产业是一种低能耗、轻污染的新型产业。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一种共识,低碳建筑作为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载体亦受到深切的关注。与建筑有关的空气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占环境总污染的34%,建筑垃圾占人类活动产生垃圾的40%。[1]我国目前每年新增房屋面积占到世界新增总量的50%,建筑能耗更是占到中国全社会能耗的40%。在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重视低碳建筑对于我们生存环境的影响,并将其置于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甚至更为重要的地位。

仅有宏观的指导并不能帮助低碳产业摆脱发展的困境。目前国内低碳建筑发展面临着诸多根本性的问题,尤其是低碳建筑的相关法律标准及体系建设工作亟待强化。如何界定低碳建筑,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低碳建筑认定的法律标准事关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也关乎国计民生的可持续发展。

低碳建筑认定的法律标准的制定,有利于低碳由理念向具体生活方式的转变,推动全社会低碳理念的形成;可以规制市场主体中建筑企业的行为,避免伪低碳建筑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影响低碳建筑市场的正常秩序。低碳建筑认定的标准由技术标准向法律标准转变后使得建筑低碳化有了制度性的法律保障,它将建筑低碳化与现有的法律制度和规范有机衔接起来,能够有效保障建筑低碳化的实现。因而,低碳建筑认定的法律标准的探讨,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