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我国西北地区的土地荒漠化

我国西北地区的土地荒漠化

时间:2022-11-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已有四分之一以上的国土出现荒漠化,其中95%以上的荒漠化土地集中在西部地区,作为土地荒漠化的重灾区,我国西部地区存在着大量荒漠化的土地。对土地沙漠化的防治已成为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西北地区的土地荒漠化主要表现为农田和草场的沙化。如此广袤的沙漠、戈壁是我国西部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观,也是西部地区土地荒漠化的重要表现。同时,西部地区的降水较少,这更加重了沙漠化的蔓延。

       土地荒漠化就是指土地退化,也叫“沙漠化”。沙漠化是指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引起生态系统的破坏,使原来非沙漠地区出现了类似沙漠环境的变化。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在干旱多风和具有疏松沙质地表的情况下,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使原来非沙质荒漠的地区,出现了以风沙活动、沙丘起伏为主要标志的类似沙漠景观的环境退化过程。

       由荒漠化的定义可知,在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面前,人类没有加以保护,反而进行过度的、不合理的开发,从而导致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进而导致了大面积的土地荒漠化。

       我国已有四分之一以上的国土出现荒漠化,其中95%以上的荒漠化土地集中在西部地区,作为土地荒漠化的重灾区,我国西部地区存在着大量荒漠化的土地。从某种意义上讲,土地荒漠化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并且给国计民生带来极大困难,影响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土地沙漠化的防治已成为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

       西北地区的土地荒漠化主要表现为农田和草场的沙化。众所周知的“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内蒙古草原,现在已寥寥无几。陕北地区和内蒙古科尔沁、西拉木伦河上游、锡林郭勒及察哈尔草原,宁夏中东部地区、贺兰山西麓山前平原,甘肃弱水流域、阿拉善中部及河西走廊绿洲边缘地带,沙漠不断向外扩展,使大片农田、草场呈现出荒漠景观。除沙漠之外,西部地区还有将近60万平方千米的戈壁。如此广袤的沙漠、戈壁是我国西部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观,也是西部地区土地荒漠化的重要表现。

1 (33)

       西南地区的土地荒漠化则主要表现为农田的石漠化。石漠化是“石质荒漠化”的简称,指在喀斯特脆弱的生态环境下,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而造成人地矛盾突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生产能力衰退或丧失,地表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岩石逐渐裸露的演变过程。石漠化地区土层浅薄,植被稀少,生态环境脆弱。在漫长的岁月中,西南诸省区形成一些面积较大的岩溶地貌和石漠景观。

       除沙漠化和石漠化外,水土流失等原因引起的土地退化也相当普遍。20世纪末,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约为179万平方千米,西部地区水土流失面积约占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的三分之二。由于水土流失,地力不断下降,不少原本适宜农牧的地方也出现了荒漠化的倾向。

       产生荒漠化的原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

       充足的沙源是土地沙漠化的物质基础,西北地区深处内陆,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干燥,沙漠较多。同时,西部地区的降水较少,这更加重了沙漠化的蔓延。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大部分地区及新疆北部的一些地区年降水量在100毫米至700毫米之间,而内蒙古西部和新疆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均在100毫米以下,有些地方年降水量甚至不足20毫米。在降水量极少的西北干旱地区,土壤的含水量主要靠地下毛管水供给。当地下水位下降,毛管上升水不能达到地表或植物根系层时,植被开始衰退,覆盖度降低,受到沙化的潜在威胁。如果地下水位进一步下降,土壤变成干旱土时,植物便会干枯死亡。而当土壤上层长期处于干燥状态,植被衰败以后,就容易受到风蚀破坏,从而出现沙漠化。

       人为因素既包括来自人口激增对环境的压力,又包括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以及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等。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综合作用于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植被破坏,荒漠化现象便开始出现和发展。

1 (6)

       防沙治沙,事关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事关全球的生态安全,我们需要从制度、政策、机制、法律、科技、监督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好资源、人口、环境之间的关系,促进荒漠化防治工作的有序发展。

1 (55)       

       荒漠化是一个世界性的生态环境问题。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统计,全球已经受到和预计会受到荒漠化影响的地区占全球土地面积的35%。世界平均每年约有5万~7万平方千米的土地荒漠化,以热带稀树草原和温带半干旱草原地区的发展最为迅速。半个世纪以来,非洲撒哈拉沙漠南部荒漠化土地扩大了65万平方千米,撒哈拉地区已成为世界上最严重的荒漠化地区。

1 (4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