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改革开放前的春运概述

改革开放前的春运概述

时间:2022-11-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历史地看,春运现象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开始出现。为防止春节期间因旅客增多而形成的混乱拥挤现象,一些铁路局成立了“春节还乡旅客服务委员会”,以保证旅客旅途安全。另外,当时全国铁路还缺乏对春节客运统筹安排的经验,所以在一些大城市的铁路客运站出现了旅客滞留的现象。另外,“四人帮”对当时的铁路运输生产形成了极大的干扰破坏作用,客货列车晚点严重,一些站车秩序和治安情况不好,旅客伤亡和行包事故不断。

(一)改革开放前的春运概述

历史地看,春运现象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开始出现。1951年,新中国成立不久,基本建设开始恢复,人民生活基本稳定,人员外出和返乡活动并存的人口流动逐渐增加,交通运输能力紧张。为防止春节期间因旅客增多而形成的混乱拥挤现象,一些铁路局成立了“春节还乡旅客服务委员会”,以保证旅客旅途安全。

1953年,经过三年恢复建设,物价相对稳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员在城乡之间的流动增加;政府开始实行公休假制度,大多数职工假期回乡或外出旅游。这些都给运输能力相对紧张的交通运力增加了不小的压力。另外,当时全国铁路还缺乏对春节客运统筹安排的经验,所以在一些大城市的铁路客运站出现了旅客滞留的现象。因此,“春节客运”在1953年就作为问题出现了。

1954年,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城市工矿区人口的增加、人民生活质量的普遍提高,还乡过节的旅客比往年增多。1954年春节期间,铁路加开临客1 288列,使用客车12 216辆,棚车4 600辆,顺利输送2 344.6万人次,比1953年增加37.5%。[3]随着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春运问题越来越突出。1957年,国务院第一次专门就做好春运工作发出指示,各省、市、自治区成立“春节旅客运输委员会”,各大城市政府派出大批工作人员到车站维持秩序。

之后的1967年至1976年,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春节客流中串联多、外调多、盲流多、无票乘车多。另外,“四人帮”对当时的铁路运输生产形成了极大的干扰破坏作用,客货列车晚点严重,一些站车秩序和治安情况不好,旅客伤亡和行包事故不断。其间,1976年铁道部文件《关于做好1977年春节旅客运输工作的通知》中,第一次明确出现“春节旅客运输工作(简称春运)”的提法。

由此可见,在计划经济时期,随着社会制度的稳定和乡土观念的影响,整个社会的人口流动逐渐增加,加之后来的经济建设的恢复、发展和政治形势的变革,春运逐渐作为一个日益重视的问题被提出,但这时的春运显然并没有像今天这样凸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