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有关漕运的其他诗歌

有关漕运的其他诗歌

时间:2022-11-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漕粮截留北仓,对漕运人员和当地居民都有好处。对旗丁而言,能早日回空,避免漕船冻阻守候,对天津居民来说,搬卸转运漕粮可以给他们带来一定的收入。这首诗反映了漕运在人口和风俗方面给天津带来的变化。“歌谣屡易新”表明了漕运对天津语言的重大影响。《咏史》这首诗反映了海运漕粮经由天津之事宜。受漕运影响,天津商业得到极大的发展,从而促使众多文人学士云集天津。

四、有关漕运的其他诗歌

除了以上与漕运有关的诗歌外,还有一些与漕运其他方面相关的诗歌。

1.关于存贮漕粮仓廒的诗

驿路通畿甸,敖仓俯漕河。
骑瞻西日去,帆听北风过。
燕蓟舟车会,江淮贡赋多。
近闻愁米价,素食定如何。

——元傅若金《河西务》[35]

天津河西务是漕船进入京师和通州的必经之地,因为北运河经常被流沙阻塞,所以漕粮经常需要在此转运,于是在河西务运河沿岸建造了众多仓廒,以备存贮漕粮,“敖仓俯漕河”恰好反映了这一情况。

截漕南粮建北仓,军民胥被圣恩长,
拨船更许新排造,有利于人不厌详。

——清爱新觉罗·弘历《北仓》[36]

北仓位于天津城北,是雍正初年专门为存贮截留在天津之漕粮而建造的。漕粮截留北仓,对漕运人员和当地居民都有好处。对旗丁而言,能早日回空,避免漕船冻阻守候,对天津居民来说,搬卸转运漕粮可以给他们带来一定的收入。

2.关于漕运改变天津风俗的诗

廛市环衢巷,帆樯接海滨。
荒城三面水,小邑五方人。
冠履羞从古,歌谣屡易新。
迩来风俗异,罗刹动比邻

——清李庆辰《津俗》[37]

这首诗反映了漕运在人口和风俗方面给天津带来的变化。漕运带动了天津商业的发展,从而使越来越多的人移居天津,“小邑五方人”恰好说明了这一点。随着天津商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多,天津的风俗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冠履羞从古”说明了在服饰方面天津人崇尚新潮。“歌谣屡易新”表明了漕运对天津语言的重大影响。

3.关于回空漕船夹带私盐之弊端的诗

千艘转粟正回空,此际销盐获利丰。
官令森严勤访缉,独教老少得通融。

——清王韫徽《津门杂咏》[38]

明清时期,天津是生产芦盐的地区,漕运船只在缴纳完漕粮回空南返时,往往私自偷载芦盐,沿途发卖以获利。因此,每当漕船回空之时,官府就会下令严查,不许沿河人民把盐私自卖给漕船,但如果是老弱残疾之人背负少量盐斤发卖以资生计,不在查禁之内。

4.关于海运漕粮的诗

云帆万里转燕辽,粳稻南来迹未销。
五两才飞黄浦月,千艘已度直沽潮。
成劳峰接鼍棋岛,渤碣波通鲤淀桥。
信有天吴能效顺,祥风几日送回飙。

——清叶绍本《咏史》[39]

《咏史》这首诗反映了海运漕粮经由天津之事宜。“云帆万里转燕辽,粳稻南来迹未销”反映了南方漕粮通过海上源源不断地被输送至北京和辽东这一事实;“五两才飞黄浦月,千艘已度直沽潮”表明了海船到达天津的时间;“成劳峰接鼍棋岛,渤碣波通鲤淀桥”两句讲述的是海运路线;“信有天吴能效顺,祥风几日送回飙”讲述了海运船运行在江南和天津之间所需要的时间,即如果风顺浪平,海船几日就能从天津返回江南。

值得一提的是,漕运除了从以上方面对天津文化产生影响外,还推动了天津右文风气的形成。受漕运影响,天津商业得到极大的发展,从而促使众多文人学士云集天津。受此影响,天津人思想开化早,从商和读书人也较多,出现了许多大商人和达官显贵。正如歌谣所传唱的:“侯家后里出大户,三岔河口拢不住,出进士,出商贾,数数能有五十五。”[40]侯家后是天津三岔河口一带的居民区,也是天津商业繁华之区,受漕运的影响,这里出现了很多官员和经商之人。

另外,民国《静海县志》记载了位于运河沿岸的静海县,由于其位于漕船进入京通边仓的必经之地,地理位置优越,所以也出现了众多盛极一时的人物。“自永乐迁燕京,为全国首都已五百余年,静海距京师密迩,又为南北通途,被其风教,开发独早,以故明清两朝,显宦达官,先后相望,如励氏、高氏、元氏、边氏,皆累叶簪缨,极一时之盛”[41]

【注释】

[1](清)程凤文:《天津府志》卷39《艺文志》,清乾隆四年(1739年)刻本。

[2](清)英廉:《梦堂诗稿》卷8,《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6册。

[3](清)英廉:《梦堂诗稿》卷8,《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6册。

[4](清)蔡新:《缉斋诗稿》卷6,清乾隆(1736—795年)刻本。

[5](清)吴廷华:《天津县志》卷22《艺文·直沽口》,乾隆四年(1739年)刻本。

[6]天津市文史馆编:《天津文史丛刊》第五辑《天津风物诗选》,天津市文史馆出版社1985年版,第143页。

[7]天津市文史馆编:《天津文史丛刊》第五辑《天津风物诗选》,天津市文史馆出版社1985年版,第195页。

[8]徐晓望:《妈祖的子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393—400页。

[9](清)吴廷华:《天津县志》卷8《学校·附坛庙·天后宫》,乾隆四年(1739年)刻本。

[10](清)黄掌纶:《长芦盐法志》卷19《营建·庙宇》,《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840册。

[11]郭金智:《当年一段“数来宝”》,选自贾长华编《老城旧事》,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96—97页。

[12](清)吴惠元:《续天津县志》卷19《艺文(四)·闺秀》,清同治九年(1870年)刻本。

[13](清)沈家本、荣铨等修,徐宗亮、蔡启盛纂:(光绪)《重修天津府志》卷26《风俗》,《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690册。

[14]天津市文史馆编:《天津文史丛刊》第五辑《天津风物诗选》,天津市文史馆出版社1985年版,第151页。

[15](清)沈家本、荣铨等修,徐宗亮、蔡启盛纂:(光绪)《重修天津府志》卷26《风俗》,《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690册。

[16](清)阎廷谟:《北河续纪·附余后》,《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223册。

[17](清)阎廷谟:《北河续纪·附余后》,《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223册。

[18]天津市文史馆编:《天津文史丛刊》第五辑《天津风物诗选》,天津市文史馆出版社1985年版,第14页。

[19](清)李卫:《畿辅通志》卷9《宸章》,《四库全书》史部第504册。

[20](清)李卫:《畿辅通志》卷9《宸章》,《四库全书》史部第504册。

[21]天津市文史馆编:《天津文史丛刊》第五辑《天津风物诗选》,天津市文史研究馆1985年刊印,第48页。

[22]天津市文史馆编:《天津文史丛刊》第五辑《天津风物诗选》,天津市文史研究馆1985年刊印,第268页。

[23]天津市文史馆编:《天津文史丛刊》第五辑《天津风物诗选》,天津市文史研究馆1985年刊印,第268—269页。

[24]天津市文史馆编:《天津文史丛刊》第五辑《天津风物诗选》,天津市文史研究馆1985年刊印,第264页。

[25]天津市文史馆编:《天津文史丛刊》第五辑《天津风物诗选》,天津市文史研究馆1985年刊印,第293页。

[26]《静海县志》土地部《方舆志·风景》,民国23年铅印本。

[27]天津市文史馆编:《天津文史丛刊》第五辑《天津风物诗选》,天津市文史研究馆1985年刊印,第298页。

[28]《静海县志》土地部《方舆志·风景》,民国23年铅印本,第65b页。

[29]《宁河县志》卷14《题咏原八景·潮河银练》,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刻本,第24b页。

[30](清)黄掌纶:《长芦盐法志》卷18《文艺·诗》,《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840册。

[31](清)吴廷华:《天津县志》卷22《艺文》,乾隆四年(1739年)刻本。

[32]天津市文史馆编:《天津文史丛刊》第五辑《天津风物诗选》,天津市文史研究馆1985年刊印,第64页。

[33](清)黄掌纶:《长芦盐法志》卷4《天章二》,《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840册。

[34]《武清县志》卷12《艺文·诗》,清乾隆七年(1742年)刻本,第43a页。

[35]《武清县志》卷12《艺文·诗》,清乾隆七年(1742年)刻本,第38a—38b页。

[36](清)黄掌纶:《长芦盐法志》卷4《天章二·高宗纯皇帝御制诗》,《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840册。

[37]天津市文史馆编:《天津文史丛刊》第五辑《天津风物诗选》,天津市文史研究馆1985年刊印,第206页。

[38](清)吴惠元:《续天津县志》卷19《艺文四·闺秀》,清同治九年(1870年)刻本。

[39](清)叶绍本:《白鹤山房诗钞》卷17《今体诗六十七首·咏史四首》,《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483册。

[40]贾长华:《宝地三岔河口·三岔河口一带的民谣》,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41—42页。

[41]《静海县志》首部《新序·序一(吴闿生)》,民国23年铅印本,第1a—2a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