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陈子昂诗歌赏析

陈子昂诗歌赏析

时间:2022-05-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陈子昂家世豪富,少任侠,性情豪迈。从唐初到陈子昂数十年间,人们一直在呼唤文学新潮的到来。陈子昂顺应时代的需要,提出清晰而透辟的理论主张。贯穿在陈子昂诗歌中的是对人的关注和对人生所处背景的体察。陈子昂不仅在文学上,而且在更广义的精神上,开启了盛唐整整一代诗人,赢得后代的仰慕。刘希夷略晚于四杰中的卢、骆,而比陈子昂稍前。在唐诗由初入盛的最后阶段,陈子昂以风骨胜,而刘希夷、张若虚又益之以情韵。

风气直转

落霞孤鹜图

明代唐寅作,取王勃《滕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诗意而作。

初唐四杰的创作实践,构成了唐诗发展中重要的一环。杜甫在谈到这几个初唐诗人时说:“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他从大处着眼,看到四杰的历史作用,确是不刊之论。

3.渐入佳境

陈子昂(659~700)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人,活动年代略晚于四杰中的王勃和杨炯。陈子昂家世豪富,少任侠,性情豪迈。24岁举进士,官至右拾遗,多次上书论政,陈述时弊。他曾随武攸宜出击契丹,相处不合,后解职还乡,被县令段简诬陷入狱,忧愤而死。

从唐初到陈子昂数十年间,人们一直在呼唤文学新潮的到来。陈子昂顺应时代的需要,提出清晰而透辟的理论主张。他在总结了前代诗歌发展的历史以后,标举出“汉魏风骨”,恢复和发扬文学中的英雄性格,以矫正诗界软弱柔靡的倾向,为唐诗注入了蓬勃的生命力。

贯穿在陈子昂诗歌中的是对人的关注和对人生所处背景的体察。他的代表作《感遇》三十八首和《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就是带有强烈自我意识的、充满进取精神的对政治、道德、命运等一系列根本问题的观照与思考。陈子昂总是以博大的胸襟,注视着时空无限的宇宙;把个人的生存放在这巨大的背景上来观察,表现出对永恒的渴望。他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虽抒写了自身不遇的悲怆,其中却蕴含着自信,有一种得风气之先而不被理解的孤独感。作者以无限的时间和无穷的空间为背景,高耸起一个伟大而孤傲的自我,给人以崇高的美感。陈子昂不仅在文学上,而且在更广义的精神上,开启了盛唐整整一代诗人,赢得后代的仰慕。

这一时期,唐诗的浪漫气质日趋强化。它以另一种风格,呈现于刘希夷、张若虚等人赞美青春,表现对生命永恒之渴望的诗篇中。

刘希夷略晚于四杰中的卢、骆,而比陈子昂稍前。他的诗歌颇多赏春、惜春之作,如《春女行》、《春日行歌》等。这些诗充满了对自身青春常驻的依恋和向往。他的代表作是《代悲白头翁》,诗歌一方面抒发了韶华易逝、青春不永的感情,另一方面是万物生生不息、衰而又新的感叹,在伤感之中,透露出对大自然的永恒生命力的向往,包含了更广泛的人生哲理

这种青春情调,到了张若虚笔下,又由惜春而一变为对春天的更为炽热的正面讴歌。一首《春江花月夜》奠定了他在唐代诗坛的大师地位。后人在论唐诗的时候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李贺、商隐挹其鲜润;宋词、元诗,尽其支流。”全诗以灵动的语言,展现出一派鲜丽华美而又澄澈透明的景观,并进而生发出对宇宙、对人生的无限遐想和反思。

刘、张的诗较多摄取了南朝乐府诗的营养,风格明丽优美,与主要取径于汉魏古诗的陈子昂有很大不同。在唐诗由初入盛的最后阶段,陈子昂以风骨胜,而刘希夷、张若虚又益之以情韵。他们的出现,意味着诗坛对建安以来直至南北朝时期艺术经验的总结,摈弃其糟粕,发展其精华,唐诗的高潮正是在这一过程趋于水到渠成的境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