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人口承载力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人口承载力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时间:2022-03-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人口承载力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1.人口承载力的国外研究现状“承载力”一词最早出自生态学,其特定含义是生态系统所提供的资源和环境对人类社会良性发展的一种支撑能力。这套方法被后来很多国家在人口承载力研究中认同使用。当前,尽管对宁波市人口状况的研究比较多,但是从人口承载力的角度来具体分析和测算宁波市人口容量和适度人口的研究则少之又少。
人口承载力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_2010浙江省人口普查重点课题及优秀论文集

(二)人口承载力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人口承载力的国外研究现状

“承载力”一词最早出自生态学,其特定含义是生态系统所提供的资源和环境对人类社会良性发展的一种支撑能力。简言之,就是在不削弱生态系统所提供的资源和环境的生产能力下,对既定的生物种群而言,该环境所能支撑的最大的生物量。而关于人口承载力,虽然迄今为止国际组织和学术界所下的定义多达几十种,但都认同这一概念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某一可能或者期望的生活方式下所能养活的人口数(3)

国外对于人口承载力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679年荷兰人代尔夫特对于“地球能养活人口数”的研究(4)。按照他的估计,地球上最多能够养活134亿人口。之后,众多学者从多角度、多领域对人口承载力展开了研究,较为典型的有:(1)1978年马尔萨斯在《人口原理》中提出了“两个公里”和“两种级数”等命题,首次强调了人口过剩问题的严重性。他指出人口以几何速率增长而粮食仅以线形速率增长(5),因此人口的数量将受到限制;(2)Verhust(1938)及Pearl和Read(1920)分别提出了人口承载力的逻辑斯特方程,通过数学模型表达了马尔萨斯关于资源限制影响人口增长的观点(6)。逻辑斯特方程的出现,对人口承载力的研究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它在许多方面得到了应用,如Pearl等利用美国人口普查数据拟合逻辑斯特方程;(3)“罗马俱乐部”的梅多斯教授在《增长的极限》一书中,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人口、粮食、资源和环境污染问题等一系列全球性的问题进行了研究,阐述了环境的重要性以及人口与资源之间的基本联系,对人口承载力提出了相对悲观的观点;(4)20世纪50年代,威廉·佛格特提出了用环境阻力与土地可提供食物总量之比来表示人口承载力,他指出人口增长已经完全超出土地承载力,应当重视控制人口数量,保持人口、资源的平衡发展。英国的威廉·阿伦提出用粮食潜力来表示人口承载力,采用土地面积、耕地等要素来简单估算未来某个时期粮食产量能够供养的人口数量;(5)20世纪70年代初,澳大利亚学者用多目标决策分析,从土地、水、气候等资源对人口的限制因素出发,研究了该地区的人口承载力;(6)联合国粮农组织采用的农业生态区位法,对人口资源进行了定量分析,其中包含了气候生产潜力及土地生产潜力。这套方法被后来很多国家在人口承载力研究中认同使用。其中最常用的是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illiam提出的生态足迹模型。此外还有瓦赫宁根法及实验室统计资料模型法(7);(7)关于城市人口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有:Joardor等和RijibermanJ等都是从水资源的角度对城市人口承载力进行了研究(8)

2.人口承载力的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人口承载力主要集中于环境科学、社会科学、物理、地理、生态学等领域,研究目前呈现以下态势:(1)从单一的资源承载力研究向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研究发展;(2)逐渐强调资源系统的综合研究;(3)分析方法继续向模式化和模式的动态化方向发展;(4)特定地区(特别是生态脆弱地区)的资源承载力研究进一步得到重视。

具体研究状况如下:(1)生态学领域多以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人口承载力研究为主体;(2)田雪原从经济发展角度研究中国适度人口的数量;(3)1986年由中科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主持的“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项目对人口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此研究通过定性及定量的分析,并依靠GIS等信息手段,从人口、粮食、土地的角度研究了我国的粮食生产潜力,并分析了人口土地承载力;(4)聂庆华(9)从土地利用潜力、程丽莉(10)通过三次平滑系数、一元线性回归方程预测安徽粮食产量;(5)李新伟(11)、穆光宗(12)、唐国平(13)、杨晓鹏(14)等从系统动力学的角度对人口承载力和适度人口进行量化研究;(6)张芳、谢高地、郝永红等根据灰色系统等维灰数递补动态预测模型对未来50年中国的人口数量进行了动态预测;(7)分类人口承载力研究分布较广,包括水资源、矿产资源(15)、森林资源人口承载力研究等。

近年来,宁波市人口系统状况研究日益引起广泛关注:(1)王益澄(16)从人口的身体素质、文化素质、思想素质三方面,系统地论述了宁波市人口素质现状及其成因,指出人口素质对宁波市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与制约作用;(2)黄天元(17)利用第四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资料,全面分析了宁波市人口再生产的现状;(3)竺亚平(18)通过对宁波市总人口性别比、出生人口性别比、择偶期人口性别比的分析,研究了宁波市人口性别比例失衡的原因;(4)王益澄(19)从宁波市人口机械增长与城市协调发展关系(发展与控制的关系、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城市布局与人口布局的关系)的角度,研究了人口机械增长的调控对策。当前,尽管对宁波市人口状况的研究比较多,但是从人口承载力的角度来具体分析和测算宁波市人口容量和适度人口的研究则少之又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