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环形匝道的设计

环形匝道的设计

时间:2022-11-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互通式立体交叉中,喇叭型立交运行性能较好,占地较少,造价也比较适中,而且适于征收通行费,故被广泛地采用。为了使S形曲线获得较好的线形,喇叭型互通立交的左转匝道按交通功能分为A型、B型出口匝道,按几何形态分为单圆及卵形。当受场地限制进口匝道半径小于40m的推荐下限值时,环形匝道常采用卵形线,大圆半径和小圆半径之比应小于1∶1.5。

5.3 环形匝道的设计

1)概述

在互通式立体交叉中,喇叭型立交运行性能较好,占地较少,造价也比较适中,而且适于征收通行费,故被广泛地采用。喇叭型立交的左转是由一条环形匝道和一条半定向(迂回定向)匝道组成,环形匝道和半定向匝道存在一组对应的平曲线R1和R3。为了使S形曲线(半定向匝道)获得较好的线形,喇叭型互通立交的左转匝道按交通功能分为A型、B型出口匝道,按几何形态分为单圆及卵形。

2)设计要点

在环形匝道线形设计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1)进口匝道应尽量采用单圆线形,环形匝道单圆半径一般宜采用60~40m,设计车速为40~35km/h。车辆在进口环形匝道上行驶的特点一般为逐渐加速,直至主线进口,若其线形采用卵形线,当大圆和小圆半径相差过大,且逐渐减速过程中大圆进入小圆曲率变化过大时,减速稍慢就易产生事故,且卵形线和行驶车速分配相反,而单圆就能避免必须减速的问题,故采用单圆线形较为理想,半径在60m左右较为合理,半径过大,使环道车速较高,也易发生危险。根据设计实践,同样占地条件下单圆半径要比卵形的最小半径大,有利于车辆行驶,如图5.2所示。

img149

图5.2 进口匝道单圆线形(A型)

(2)出口环形匝道一般采用卵形(水滴),半径大于60m时可用单圆线形。其外侧S进口匝道虽受到限制,但对应半径大于60m,对进口匝道运行没有什么影响(见图5.3)。

img150

图5.3 进口匝道单圆线形(B型)

(3)当受场地限制进口匝道半径小于40m的推荐下限值时,环形匝道常采用卵形线,大圆半径和小圆半径之比应小于1∶1.5(可能的话应小于1∶1.2)。因为当单圆半径小于40~20m时,单圆曲线制约了出口匝道,S形曲线所对应的半径过小,对驶出车辆相当危险,这时采用卵形线可放大在S形曲线对应的半径,使出口S形曲线能获得较好的线形(见图5.4)。

img151

图5.4 进口匝道卵形线(A型)

(4)流出匝道采用卵形线,线形美观顺适,大圆与小圆之比原则上应小于2.0。车辆在出口环形匝道上行驶的特点,是经缓和曲线减速进入R2曲线(小圆),卵形线轨迹和车速吻合,驶离主线车辆的快速行驶惯性,在匝道驶出端分流点设置的缓和曲线来逐渐完成使之适应,随车速降低逐渐减少半径至环形匝道最小半径。而且当单圆半径小于50m时,其对应的进口S形匝道最小半径应小于50m,对有逐渐加速行驶的要求来说,半径偏小,采用卵形则可达到放大半径的目的(见图5.5)。

img152

图5.5 出口匝道卵形线(B型)

(5)交叉点处两线斜交60°~70°时,环形匝道采用卵形线较为理想,因为有较长的缓和段与良好的视距。如果斜角过大,将使水滴拉长,而斜角过小,将使水滴增宽,都将增加内环长度,增大用地,且线形不理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