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交通安全设施

交通安全设施

时间:2022-11-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主要包括标志、标线、道路护栏、防眩设施以及交通监控和通讯系统。隔离栅可有效排除横向干扰,避免由此产生的交通延误和事故,因此在一级公路沿线设置隔离栅可以降低交通事故率。依据现行的规范制定的防眩板设计要素见表5-25。根据交通事故种类的调查来看,夜间交通事故中,重伤、死亡等重大事故所占比例较大,而设置道路照明后,这类事故可以大幅减少。

5.1.2 交通安全设施

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主要包括标志、标线、道路护栏、防眩设施以及交通监控和通讯系统。它们在保证道路交通安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整个道路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5.1.2.1 交通标志、标线

道路上设置齐全的交通标志,能够有效地保护路桥,保障交通秩序,提高运输效率和减少交通事故。交通标志标线颜色不够醒目、交通标志的反射性、视认性较差等均可能导致交通事故多发。交通标志设计与交通安全的关系:

(1)交通标志的视认度。当标志版面的颜色、汉字大小、行距不恰当或被其他交通设施、设备、树木遮挡时,会导致驾驶人辨认时间过长或注意力分散,影响正常驾驶,造成安全隐患。因此标志牌须设置得大而醒目,且不被任何物体遮挡,增加辨认度。

(2)夜间的反光性。为了保证交通标志在夜间发挥良好的作用,需要选择反光性能良好的材料作为涂料,并且分清版面内容的主次关系,底色和图案的区分度要明显,保证夜间的视认性。

(3)交通标志设置的位置。标志的前置距离应符合在设计行车速度下的驾驶人辨认和采取行动的要求,保证标志的有效性。

目前国内高速公路标志设置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一是指示标志密度稀疏,如高速公路断头处大多设一块标志,易导致车辆在夜间冲出路障;大型复杂立交桥通过示意图标志少、道路标志密度稀疏,特别是在夜间,易使个别车辆找不到正确的通过车道或发生跑过站的现象,导致有些车辆采取冒险的逆行,增大交通事故率;沿途服务设施等信息的标志也少;部分警告标志、合流标志少;弯道、曲线桥、弯隧道处表示弯曲率改变的侧向标志极少,常致使车辆减速动作过猛,路面负荷加大,驾驶人精神紧张。

二是侧滑路段标志少,在冰雪恶劣天气条件下,安全性下降。事故多发段标志和部分禁令标志少,如中、大桥梁的长度、吨位标志和提示少;最大行车高度标志少;还有收费广场收费道宽度和最大高度的标示少,许多地方未设置,造成超宽超高的特种车,或大型集装箱车在进出高速公路时发生盲从与停滞。

三是可变标志少。在恶劣天气、大雾冰雪、大型车队通过时因路况变化,要求行驶限速、限车道时,可变标志将发挥重大作用,此时的固定标志不能满足非正常行驶的要求。

5.1.2.2 防护设施

道路防护设施是交通工程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安全护栏和隔离栅。公路上设置安全护栏可以实现以下功能:

(1)防止车辆越出路外,保护路外建筑物的安全,确保行人不致受到重大伤害;防止车辆穿越中央分隔带闯入对向车道而发生正面相撞的严重事故。

(2)能使失控车辆回复到正常行驶状态。

(3)在车辆与护栏碰撞时,良好的吸收能量作用保证驾驶人及乘客损伤最小。

(4)诱导驾驶人视线,使其能看清道路的轮廓及前进的线形,增加行车的安全性。

隔离栅是防止人或动物随意进入或横穿汽车专用公路,防止非法占用公路用地的人工构造物。隔离栅可有效排除横向干扰,避免由此产生的交通延误和事故,因此在一级公路沿线设置隔离栅可以降低交通事故率。

5.1.2.3 防眩设施

防眩设施是指防止夜间行车受到对向车辆前照灯眩目的人工构造物。夜间在公路行驶的车辆会车时,其前照灯(大灯)的强光会引起驾驶人眩目,致使驾驶人获得的视觉信息显著降低,造成视觉机能的伤害和心理的不舒适感觉,使驾驶人产生紧张和疲劳感,是诱发交通事故的潜在因素。在夜间,驾驶人依靠头灯来分辨物体,强光照射使驾驶人产生眩目,视力明显下降,而且,驾驶人受到强光照射后,视力由亮到暗有一个适应过程,需要2~3min才能恢复到照射前的视力。

在这期间驾驶人不适应暗环境,看不清前方路况,往往冒险行车导致交通事故。另外驾驶人遇到强光直射时,会将头转向一边避开强光,引起对前方辨认误差,这样使得驾驶人冒险行车导致车辆碰撞或越过路外等事故,甚至减速、停车等候。

目前在公路上广泛使用的防眩设施结构形式主要为防眩板、植树、防眩网。三者的优劣如表5-24所示。

表5-24 不同防眩设施的综合比较

img170

从各方面看防眩板是一种经济美观,对风阻挡小,积雪少,对驾驶人心理影响小的比较理想的防眩结构形式,其次是间距型植树,再次是防眩网和密集型植树。依据现行的规范制定的防眩板设计要素见表5-25。

表5-25 防眩板设计要素

img171

对于防眩设施高度的设计,除了考虑公路道路构造物因素外,还应考虑主流车辆的组合,不同的车辆组合所要求的防眩设施高度有所差异,如表5-26所示。

表5-26 不同车辆组合时的防眩设施高度

img172

在设置防眩板时,建议在直线段、圆曲线段、缓和曲线段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确定防眩板的遮光角、防眩高度、板宽、板的间距;一定的板宽对应一定的板间距,随着板宽增加,板的间距增大;一定的防眩角对应一定的板的间距,防眩角增加越大,板的间距减少越多;在曲线段适当减小间距。另外防眩板宽度方向与路线方向应保持一定的偏角,也就是说防眩板宽度方向与路线方向不垂直,而与行驶车辆前照灯主光轴垂直。

5.1.2.4 道路照明

传递给车辆驾驶人的信息(外界情况),大部分要通过驾驶人的视觉。所以,如果不能确切地传递视觉信息,造成严重事故的可能性就会增大。一天当中,交通事故约有30%~40%发生在夜间,其原因在于给予驾驶人安全驾驶所必要的视觉信息不足。根据交通事故种类的调查来看,夜间交通事故中,重伤、死亡等重大事故所占比例较大,而设置道路照明后,这类事故可以大幅减少。

(1)不适当的视觉环境:道路照明不充分而引起的汽车事故,错车前照灯造成的眩光而引起的事故,隧道入口附近(隧道内的)的障碍物而引起的事故。

(2)缺少信号设备,信号不清楚或辨认不清:信号灯的故障,太阳光反射而引起的异常显示,信号不清楚等而引起的事故。

(3)大气混浊造成的视环境恶化:雾、霾等造成的视环境恶化而引起的多重撞车事故等。

仅仅可以通过亮度的控制,对道路和障碍物状况加以改善。为了保证驾驶人能清楚地识别前方的道路状况以及障碍物,则应给予路面所需照度。除了必要的照度外,还要求在一定范围内形成的视野内的亮度是均匀的。另外,如果是隧道,白天,从较亮的外面看向隧道内部以及进入隧道入口,都要有“暗适应”的过程,必须在入口部分设置比内部照度还要高的缓冲照明。视野内的亮度如极不均匀,对识别对象是非常不利的,特别对眩光问题,如在视野内经常出现高亮度的光源,则会因为眩光而随之产生不适或疲劳,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因此合理的道路照明是防止夜间交通事故的最为有效的手段。

5.1.2.5 沿线附属设施

沿线附属设施主要包括加油站、停车场、休息服务区、长途公共汽车停靠站点、收费站、检查站等,以上设施布置的合理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公路行车安全。如在视距不良、车速高、人车混杂等处,设置长途公共汽车停靠站点或停车场等,乘客下车后随意横穿马路,或为及时赶车不顾来往车辆强行横穿马路,进出停车场的车辆随意在马路上转弯、掉头等,往往导致该路段事故多发。服务区必须具有为人和车而设的各种相关设施,保证各项设备能满足交通量的需求,综合布置,合理安排;如果服务区间距较大,停车区中可设置加油站、维修间等。服务设施与公路的衔接应保证服务设施的进、出口处与停车场有一定距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