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埃及文化的发展历史

埃及文化的发展历史

时间:2022-03-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原始时代勘探人员挖出的文物表明,阿拔西亚沙漠有旧石器时代人留下的遗物,同样,法尤姆和尼罗河谷两侧的沙漠地带亦发现中石器时代的古迹。由于村落的出现,持续不断的文明相应产生。在艾斯尤特代尔塔萨南面、梅利姆德拜尼萨拉玛和阿姆拉北部,也发现这一文化的遗迹。烧制陶土的工艺技术已被掌握。从加尔采阶段开始,艺术作品大为改观。
原始时代_岁月留痕:朱威烈译作选·社科艺术卷

第一节 原始时代

勘探人员挖出的文物表明,阿拔西亚沙漠有旧石器时代人留下的遗物,同样,法尤姆和尼罗河谷两侧的沙漠地带亦发现中石器时代的古迹。

新石器时代后期,随着气候变旱和沙漠地区雨水断绝,埃及人的活动转向尼罗河流域的肥沃平原,他们学会了耕耘、播种。从此,埃及有了农业。

考古学家温克勒教授根据尼罗河两岸一些部落居住过的地区内高耸岩壁上一组组的人、兽画,把组成那些部落的人分成三类。

img13

图1 动物和捕鸵鸟者

img14

图2 两种不同的原始船

他从那些画着人体形象的岩画上,识别出大干旱后从绿洲迁到尼罗河谷的居民;凭借雕刻的狩猎图(图1),辨认出因高原缺雨而不得不向尼罗河靠拢的山民,并通过一堵墙上画的船只形状(图2),认出了从东方漂泊而来的异族人。这些船只的底是平的,船头、船尾高高翘起,与埃及原始人古墓中发现的陶器上绘制的凹底埃及船(图7)大相径庭。凹底的埃及船在埃及古墓中描绘捕捉河马情景的装饰性织物上屡见不鲜。

这些不同的人群聚居在尼罗河谷地,他们的生活从辗转觅食转变为定居务农,从而促进了小村落的形成。由于村落的出现,持续不断的文明相应产生。这种文明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各以发掘出这些部落遗迹的地区或与之邻近的地区命名。

其中最早的遗迹,可以上溯到公元前5000年。[2]这一阶段的文明称为“塔萨文化”,是根据上埃及地区最具有这一文化特色的地点命名的。在艾斯尤特代尔塔萨南面、梅利姆德拜尼萨拉玛和阿姆拉北部,也发现这一文化的遗迹。这一阶段的出土物,包括手工制作的陶器(图3)和石头打制的小兵器。出土物还证明,那阶段的人擅长制筐、编织,并懂得用象牙、骨头和贝壳制作装饰品。

img15

图3 第八时代陶土锅埃及博物馆

img16

图4 拜达里时代后期陶器波士顿美术馆

在这以后1000年左右的漫长岁月中,埃及文明没有出现大的发展。接下来的文明,被称作“拜达里文化”,大家知道,它继承塔萨文化的传统,其遗迹见诸拜达里、穆斯塔吉达和米特马尔等城。拜达里文化遗物中,有一批工艺颇为先进的陶器;那个阶段的部分陶器上,饰有几何图形(图4)。烧制陶土的工艺技术已被掌握。同时,还发现小型的陶俑、骨头和玄武岩雕像。拜达里人最早利用铜制作饰针。

继拜达里文化之后,是公元前3400年间出现的著名的“奈卡代文化”,其遗迹散见于奈卡代、拜拉斯、阿姆拉、阿拜多斯和卡卜等地,努比亚的部分地区也发现那时期的遗物。奈卡代文化遗迹丰富,发展阶段清楚,研究者们把它划分为两个主要阶段,即奈卡代初期(或称阿姆拉文化[3])和奈卡代后期(或称加尔采文化[4])。那个时代,象牙制品和绘有人、兽图案的彩陶已经问世,纺织业进步,出现制作小型人物偶像的行业——这种人物偶像可能是当作禳灾祈福的避邪物使用的。

img17

图5 阿姆拉时代女陶像布鲁克林博物馆

img18

图6 前王朝时代末期玄武岩男像阿什莫林博物馆

从阿姆拉文化的遗物中,找到一种用陶土或象牙制作的男女偶像。女性偶像(图5)下半身的肢体并在一起,上半身的手臂向上举起。有时可以从这类偶像上看到刺上去的答青。这些偶像的制作表明,那时候对人体各部分的比例不太注意。

从加尔采阶段开始,艺术作品大为改观。这在一尊玄武岩雕像(图6)上可以看出。石像的设计证明,在表现人的躯体和面容上,具有精湛的技艺。那时期制作的器皿,也有明显的提高,勾画人物、走兽、水鸟和舟楫的图形(图7),线条柔和而流畅。

img19

图7 加尔采时代陶器埃及博物馆

img20

图8A 象牙刀柄罗浮宫

img21

图8B 刀柄两面的浮雕

加尔采文化末期是前王朝时代艺术的一个重要阶段,那时,手法细腻的艺术品大量涌现,为王国时代艺术的兴起奠定了基础。在加尔采时代,开始出现打磨的平面凹雕,尼罗河西岸丹达赖附近的阿尔克山出土的、现藏法国罗浮宫的一把刀柄,便是一例。这把刀柄用象牙制成(图8A),两面都有浮雕,一面描绘一群赤身裸体的人交战的情景和不同形状的船只(图8B右侧),另一面刻的是各种动物和一个站在两头雄狮中间的男人(图8B左侧)。这些浮雕显示了艺术家娴熟的技巧和对人体结构的知识,那些动物形象也证明艺术家表现动物各种特性的高超技巧。

从这些浮雕可以看到,艺术家在总的布局方面已有发展,开始把刀柄两面当作一个整体来处理。图8B右侧的人物,并不是杂乱无章地分散在一个平面上,而是横向分层分布,构成了一个整体;图8B左侧中的动物的排列方式,也别具一格,看上去是分布在几条垂直线上,但每一对动物占一条横线。

加尔采文化后期的遗物,还有凸浮雕青石板[5]。这种青石板起初是用来放置孔雀石[6]的,表面没有雕刻,后来逐步发展为加工雕琢的艺术品,《捕狮图》(图9)便是一例。我们从图中看到好几个人正在合力围捕雄狮。在希拉贡波利斯(今考姆艾哈迈尔)[7]发现的一块石板,两面都镌刻着当地的各种动物(图10),其中有些是人身长颈的神话动物。这些动物形象证明了埃及艺术家在临摹大自然和塑造各类动物形体方面的精细入微和惟妙惟肖的本领。

img22

图9 捕狮图不列颠博物馆

img23

图10 两面雕刻的青石板阿什莫林博物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