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经略江河的中华伟力

经略江河的中华伟力

时间:2022-11-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古称“四渎”之一的淮河,是中国东部地区的南北方分界线,是孕育中华民族的一条重要河流。新中国大规模治水事业开端于治淮。1991年9月,国务院召开治淮治太会议,做出《关于进一步治理淮河和太湖的决定》,新中国治淮进入第二次大规模建设时期。针对淮河发生严重洪涝灾害暴露出的问题,实施以防洪除涝为主要内容的治淮19项骨干工程。

丹江口大坝巍然矗立,陶岔渠首闸门洞开,一江碧波奔腾向北。2014年12月27日,经过数万建设者历时12年的艰苦努力,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

这是人类迄今为止最为宏大的调水工程。自湖北丹江口发端,穿越河南、河北、北京、天津,把汹涌的洪流化作滋养生灵的甘泉,惠及亿万民众,实现了20世纪中叶一代伟人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的世纪构想。

这注定是中国乃至世界水利史上一座伟大的丰碑。截断滔滔汉水,洞穿黄河河底,驱那一江清水北去三千里,滋润北国无数城镇以及干渴的大地。

古老的长江文明与悠远的黄河文明,实现跨地域对接,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相互连通,构成中国水资源“四横三纵”的庞大水网,南北文化真正实现水火相济。这是唯一不曾断代的古老中华文明最为辉煌的当代表达之一,凸现了当代中国经略江河的人间伟力。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江河治理和水利工程建设,把水利建设放在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地位。毛泽东同志先后号召“一定要把淮河修好”“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一定要根治海河”,华夏大地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水利建设热潮。

“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淮河流域流传的民谣,与其说是远古时期先民生活的写照,不如说是先民对淮河寄托的期待。

古称“四渎”之一的淮河,是中国东部地区的南北方分界线,是孕育中华民族的一条重要河流。据历史文献统计,在公元前252年至公元1948年的2200年中,淮河流域每百年平均发生水灾27次,是一条极其复杂难治的河流。

新中国大规模治水事业开端于治淮。1950年8月,政务院召开第一次治淮会议。10月14日,政务院颁布了《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确定成立隶属于中央人民政府的治淮机构——治淮委员会。由此掀起了新中国第一次大规模治理淮河的高潮。

“蓄山水”“给出路”“引外水”…… 20世纪50年代,是新中国第一次大规模治理淮河的高潮,在当时国民经济异常困难的情况下,河南南湾水库、安徽佛子岭水库、梅山水库等一大批大型水利工程开工建设,保障了新中国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

1991年9月,国务院召开治淮治太会议,做出《关于进一步治理淮河和太湖的决定》,新中国治淮进入第二次大规模建设时期。针对淮河发生严重洪涝灾害暴露出的问题,实施以防洪除涝为主要内容的治淮19项骨干工程。入海水道工程竣工,使淮河800多年来,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入海尾闾;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竣工,使淮河干流正阳关以下的防洪标准提升到了百年一遇。

经过长达60多年的蓄水、挖河和修堤,淮河基本解决了水多和水少的矛盾。淮河流域共修建大中小型水库5700余座,总库容300亿立方米。建成各类水闸6600多座,提高了防洪除涝控制能力,为有效利用水资源创造了条件。先后开挖了茨淮新河、怀洪新河等人工河道,兴修加固各类堤防5万余公里,重要堤防1.1万公里。淮河干流上游防洪标准达到十年一遇,中下游重要防洪保护区和重要城市的防洪标准提高到百年一遇;沂沭泗水系中下游重要防洪保护区的防洪标准总体提高到五十年一遇。

“中国川源以百数,莫著于四渎,而河为宗。”被誉尊为百川之首的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也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的河流。

“黄河平,天下宁。”从古至今,黄河治理都是治国兴邦的一件大事,黄河安危,事关大局。

传说大禹治水时,滔滔黄河流经潼关时被中条山和华山挡住去路,大禹劈山导滞,让黄河穿山而过,从此,人们便用中条山的“中”字和华山的“华”字组合起来,命名黄河流过的地方为“中华”。

善淤、善决、善徙是黄河的特性,一旦决口,洪水可北抵京津、南达江淮。历史上黄河决口1590次,改道26次,水患所至,黄沙扑空城,人或为鱼鳖。历史上,为了把黄河治好,有为君主宵衣旰食,河工百姓舍死忘生。

1946年,新中国还没有成立,冀鲁豫解放区就成立了黄河水利委员会,开启了人民治理黄河新纪元。

沿着被称为“悬河头、华北轴”的郑州沿黄河南行,两岸雄伟的大堤已成黄河一景。从当年“一手拿枪、一手拿锨”,到现在机械化作业,成千上万的军民,先后四次加高培厚黄河大堤,筑起了1400公里固若金汤的长堤,相继修建了三门峡、故县、小浪底等干支流水库工程。据统计,新中国成立至今,加固黄河大堤所用的土石方量能建15条万里长城。

过去,黄河干流上没有一座水库,如今,从青海龙羊峡到河南小浪底,18座水库如18颗明珠缀在黄河上。目前黄河水库仅发电装机容量就达1700多万千瓦,还在防洪、灌溉、供水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历史上受黄河水害最为严重的下游两岸大地,如今却成了受黄河惠泽最厚的地区,每年有100多亿立方米黄河水滋润着3900多万亩农田,成为我国最大的农业自流灌区。黄河以占全国2.2%的天然径流量,滋养着全国12%的人口,灌溉着全国15%的耕地,还为沿岸50多座大中城市供水,并支撑着流域内石油、煤炭等工业。

“黄河万里触山动,洪波喷流射东海。”从古代诗人笔下,我们读到的是一条水量丰沛,生命强健的黄河。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黄河突然停止了脚步,自山东利津断面开始断流。黄河顿失滔滔景观,举世震惊。

世界上没有哪一条河流像黄河这样,每年携带数亿吨泥沙扑向大海,多年平均输沙量达16亿吨,使河床越垒越高,成为悬河。黄河治理,既要治水,也要治沙。实现黄河不断流,维持河流健康生命,保障沿岸工农业生产,黄河担负着新的历史使命。

1999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黄河开始实施首次水量统一调度,沿黄利益各方顾全大局,确定了分水方案,保证了黄河生态流量,黄河水再入大海,黄河的河流生命得以延续。

2002年,黄河小浪底进行第一次调水调沙试验,不仅将6640万吨泥沙输送入海,还找到了黄河下游泥沙不再淤积的临界流量和临界时间。2003年和2004年,通过对万家寨、三门峡、小浪底等黄河干流水库进行联合调度,人工制造出流量更大、持续时间更长的洪水过程,对下游河道进行全线冲刷。2005年起,黄河调水调沙正式转入生产运用阶段。

水量统一调度,使黄河连续十多年没有断流,逐年刷深的主河道,不断增强的过流能力,意味着在中小洪水情况下,河水不会漫出主河道淹没庄稼和房屋。黄河下游主河道过流能力从1800立方米/秒恢复到3500立方米/秒以上,下游河道3.8亿吨泥沙被冲刷入海,主河槽平均下降1米,一条濒危的大河逐渐恢复了往昔雄浑的气势、奔腾的活力。

由于调水调沙,黄河口湿地呈现勃勃生机。黄河口湿地以年均5万亩的速度在增长,成为世界上土地面积自然增长最快的保护区。随着湿地面积增加和淡水水位上涨,初步遏制了下游生态恶化的趋势……

从20世纪50年代治淮为先导,新中国开展了对海河、黄河、长江等大江大河大湖的治理,在各流域上中游的水土流失区开展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治淮工程、长江荆江分洪工程、官厅水库、三门峡水利枢纽等一批重要水利设施相继兴建。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各地高举“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旗帜,广泛开展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强加固了农村水利的基础。

改革开放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利建设,进一步明确了水利的基础地位,对水利的投入大幅增加,江河治理和开发步伐明显加快,长江三峡、黄河小浪底、治淮、治太等一大批防洪、发电、供水、灌溉工程开工兴建,水利建设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1998年长江大水后,国家决定进一步加快大江大河大湖治理步伐。长江干堤加固工程、黄河下游标准化堤防建设全面展开,治淮19项骨干工程建设加快推进,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工程及尼尔基、沙坡头、百色水利枢纽等一大批重点工程相继开工,江河中上游水土流失治理力度进一步加大。

大型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是科学防控洪水和调度配置水资源的重要手段,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和象征,也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水利工作水平和能力。值得自豪的是,改革开放以来,一个新的时代孕育了一大批经典水利工程,而这些经典水利工程,又为时代的发展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水库正常蓄水位175米,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总库容达393亿立方米,作为长江中下游防洪体系中的关键性骨干工程,建成后使长江荆江段防洪标准达到百年一遇,水电站年平均发电量达882亿千瓦时,万吨级船队每年有半年时段可直航重庆市,年通航能力提高四五倍。其巨大的防洪、发电、航运、供水灌溉等效益,是世界上任何水利工程都无法比拟的。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黄河上最大的控制性枢纽工程,建成后大大缓解了花园口以下的防洪压力,使黄河下游防洪标准从原来的约六十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基本解除了黄河下游凌汛的威胁,同时,有效减少了泥沙淤积,发挥了供水、灌溉和生态修复等作用。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不仅防洪效益显著,还通过连续十多年调水调沙,实现黄河下游河道的冲刷疏浚,为两岸人民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淮河中游最大的水利枢纽,它的建成结束了淮河中游无防洪控制性工程的历史,实现了沿淮人民的百年夙愿和几代治淮人的世纪梦想,标志着淮河流域整体防洪保安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南水北调工程——优化我国水资源配置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2014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中线正式通水。工程建成后,将有效解决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实现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统筹规划调水区和受水区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中华大地从此可以形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资源配置格局。

百色、尼尔基、沙坡头等水利枢纽工程作为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对所在河流提高防洪标准、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受益区供水安全、改善区域生态与环境及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据统计,在新中国成立至2009年的60年间,国家先后投入上万亿元资金用于水利建设,水利工程规模和数量跃居世界前列,水利工程体系初步形成,江河治理成效卓著。长江、黄河干流重点堤防建设基本达标,治淮19项骨干工程基本完工,太湖防洪工程体系基本形成。

大规模的大江大河治理,使我国大江大河主要河段已基本具备了防御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最大洪水的能力。中小河流具备防御一般洪水的能力,重点海堤设防标准提高到50年一遇。水利工程设施体系不断加强,大江大河大湖防洪状况极大改善,水利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保障作用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

兴水利,除水害,大水发生时确保防洪安全,大旱发生时确保供水安全和粮食安全,是治国安邦的大事。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防汛抗旱工作已经步入一个新天地,历史上一场洪水夺走几万、几十万人生命,一场大旱即造成饿殍遍野的景象不再重现。

1931年长江大洪水,死亡人数超过14.5万人。1954年长江大洪水,京广铁路中断100多天,死亡人数3万多人。1998年大洪水,因灾死亡人数降低到1931年长江大洪水的1%、1954年大洪水的4.7%,特大自然灾害损失减少到了最低程度。

1931年淮河特大洪水,死亡7.5万人。1954年发生类似于1931年的全流域性特大洪水,死亡人数下降为2000多人。1991年淮河、太湖流域发生大水,死亡人数大幅度减少。2003年淮河大洪水,及时启用行蓄洪区,运用治淮骨干工程科学调度,大大降低了洪水的威胁,人民群众生活基本稳定。2007年淮河大洪水期间,综合运用新中国成立以来建成的防汛应急管理体系,洪水管理科学有效,无一人因洪水灾害死亡,创造了新中国成功防御大洪水的新纪录。昔日“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旧景象一去不复返。

2006年,川渝发生百年不遇的大旱,水利基础设施发挥了关键作用,人民群众吃水无忧,无一人因旱灾死亡。2009年年初,北方冬麦主产区发生罕见大旱后,黄河数座大水库联合调度,各类水利基础设施共同发挥作用,群众吃水无忧,城市用水正常,而且确保了夏粮丰收。

进入21世纪,人类面临突出的问题是人口急剧增长,水资源日益紧张和水环境的日趋恶化。新中国的治水实践,在反思传统治水思路的基础上,形成了新的治水认识: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在治水中要坚持按自然规律办事,从人类向大自然无节制地索取转变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在防止水对人的侵害的同时,特别注意防止人对水的侵害;从重点对水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治理转变为在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治理的同时,要特别强调对水资源的配置、节约和保护;重视生态与水的密切关系,把生态用水提到重要议程,防止水资源枯竭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从重视水利工程建设转变为在重视工程建设的同时,要特别重视非工程措施,并强调科学管理;从以需定供转变为以供定需,按水资源状况确定国民经济发展布局和规划。

治水手段也不断创新,认为水是商品,是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坚持按经济规律办事,实行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拉动作用,积极探索建立水权制度和水权交易市场推进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和水价机制改革,促进水资源的节约利用、优化配置和有效保护。

1998年的长江大洪水促使防洪思路转变,从无序、无节制的人与水争地,转变为有序、可持续的人与洪水和谐。从1998年开始,党和政府累计投资数百亿元开展了大规模的长江综合防洪体系建设,退田还江还湖,就近移民242万人,恢复水面2900平方公里,增加蓄洪容积130亿立方米。这是中国历史上千百以来第一次从围湖造地、人水争地,转变为主动地大规模退田还湖,给洪水以出路。

从2002年10月1日起,中国开始施行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新水法按照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改革管理体制,强调水资源的统一管理,确立了流域管理机构的法律地位;把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放在突出位置,按照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原则,以实施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为重点加强用水管理;加强水资源的宏观管理,明确了水资源规划的法律地位,规定了一系列加强水资源配置管理的法律制度;重视水资源与人口、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协调,重视了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2000年,国家“十五”计划将“建设节水型社会”正式列为国策。开始探索节水型社会建设。2002年,水利部选择甘肃张掖、辽宁大连、四川绵阳等地区进行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其中张掖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是中国首次开展的区域性综合节水示范项目,通过明晰水权、调整产业结构,在连续数年大幅度削减用水量完成黑河分水任务的情况下,促进了当地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并使黑河的下游生态得到明显改善。2003年,水利部总结甘肃张掖试点经验,提出“建设节水型社会的社会意义绝不亚于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2004年以来,节水型社会试验的经验开始向全国推广,建设节水型社会已经成为政府的优先行动和全社会的共识。

面对困扰中国河流的诸多生态问题,2005年,首届“长江论坛”通过了《保护与发展——长江宣言》,第二届黄河国际论坛发表了题为《维持河流健康生命》的宣言,这两个宣言均强调河流是有生命的,维护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提出将河流健康作为流域管理的新目标。2006年,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首次提出“在保护生态基础上有序开发水电”,凸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理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