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冲裁工艺设计

冲裁工艺设计

时间:2022-11-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冲裁工艺性设计包括冲裁件的工艺性分析、冲裁件工艺方案的确定和技术经济性分析。上述成本中,模具费用、设备折旧费与生产量无关,加工费用中的工人工资、管理费在一定时间内也基本不变,这部分费用称为固定费用,用Ca表示;而材料、外购件费随产量变化而变化,这部分费用称为可变费用,用Cb表示。降低固定费用或可变费用都可以降低制造成本。如图3.31所示为总固定费用与产量、单位固定费用与产量的关系。

冲裁工艺性设计包括冲裁件的工艺性分析、冲裁件工艺方案的确定和技术经济性分析。劳动量和工艺成本是衡量冲裁工艺设计的重要指标。

3.6.1 冲裁工艺分析

冲裁件的工艺性,指冲裁件对冲裁工艺的适应性,即冲裁件的结构、形状、尺寸及公差等技术要求是否符合冲裁加工的工艺性要求。

(1)冲裁件的形状和尺寸

1)形状

冲裁件的形状应尽量简单、对称、排样废料少。

如图3.27(a)所示零件,若零件的外形对使用没有影响,仅三孔有要求时,可改成如图3.27(b)所示的形状,即采用了无废料排样,材料利用率大大提高。

图3.27 冲裁件形状对冲裁工艺的影响

2)避免尖角

除在少废料、无废料排样或采用镶拼模结构时允许有尖角外,冲裁件的外形或内孔交角处应采用圆角过渡,避免尖角。圆角值按表3.15选取。

表3.15 冲裁件的最小圆角半径R

注:t为零件厚度。

3)避免过长悬臂与狭槽

如图3.28所示,其悬臂应避免过长,悬臂宽b≥1.5t。

4)冲裁件中孔与孔、孔与零件边沿之间的壁厚不能太小

一般要求c≥1.5t,c′≥t,若在弯曲件或拉深件上冲孔,冲孔位置与零件壁间距应满足如图3.29所示的尺寸。

图3.28 冲裁件结构工艺性

图3.29 弯曲件冲孔位置

5)冲裁件孔径不宜过小

冲裁孔受凸模强度和刚度的限制不宜过小,否则凸模容易折断和压弯。冲裁孔的最小尺寸取决于材料的机械性能、凸模强度和模具结构。用自由凸模和带护套的凸模所能冲制的最小孔径见表3.16和表3.17,孔距的最小尺寸见表3.18。

表3.16 自由凸模冲孔的最小尺寸/mm

续表

表3.17 带护套的凸模冲孔的最小尺寸/mm

表3.18 最小孔间距/mm

(2)冲裁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

冲裁件的精度应在经济精度范围内,普通冲裁的经济精度不高于IT11,冲孔比落料高一级。冲裁件断面的表面粗糙度和允许的毛刺高度见表3.19和表3.20。冲裁件外形与内孔尺寸公差见表3.21。若工件的精度高于上述要求,则需在冲裁后进行修整或采用精密冲裁。冲裁件两孔孔心距所能达到的公差见表3.22。

表3.19 冲裁件断面的表面粗糙度

表3.20 冲裁件断面允许毛刺的高度/mm

表3.21 冲裁件的外形与内孔尺寸公差

表3.22 冲裁件孔中心距的公差

(3)冲裁件的尺寸基准

冲裁件的尺寸基准应尽可能与制模时的定位基准重合,以避免产生基准不重合误差。如图3.30所示,原设计尺寸的标注为如图3.30(a)所示不合理,这样标注,一旦模具磨损后就很难保证两孔的中心距,改为如图3.30(b)所示标注,即使模具磨损也不会影响两孔的中心距。

图3.30 冲裁件尺寸标注

3.6.2 冲裁加工的经济性分析

(1)冲裁件的制造成本

所谓经济性就是尽可能地减少生产消费,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在进行冲压工艺设计时,应运用经济分析方法找到降低成本,获取最优经济效果的工艺途径。

冲裁件制造成本

C=CC+CJ+CM(3.34)

式中 C——冲裁件制造成本;

CC——冲裁件材料费用;

CJ——加工费用(包括工人工资、设备折旧、管理等费用);

CM——模具费用。

上述成本中,模具费用、设备折旧费与生产量无关,加工费用中的工人工资、管理费在一定时间内也基本不变,这部分费用称为固定费用,用Ca表示;而材料、外购件费随产量变化而变化,这部分费用称为可变费用,用Cb表示。若产量为Q,则

C=Ca+QCb(3.35)

因此,产品的制造成本就由固定费用和可变费用两部分组成。降低固定费用或可变费用都可以降低制造成本。如图3.31所示为总固定费用与产量、单位固定费用与产量的关系。

如图3.32所示为总可变费用与产量、单位可变费用与产量的关系。

图3.31 固定费用与产量的关系

图3.32 可变费用与产量的关系

如图3.33所示为成本曲线,由图可知,单位成本随产量增加而下降。

(2)降低成本的途径

①降低小批量生产的成本费用。如试制或小批量生产时,以降低固定费用最有效,其中模具费用是最主要的。

图3.33 成本曲线

②工艺合理化。合理的工艺是降低成本的可靠保证。其工艺的制订与生产批量有着密切关系,工艺安排可采用工序集中或工序分散的原则:批量大采用工序集中原则,设计复合模具或级进模具;批量小采用工序分散原则,尽量采用简单模具。

③多件同时冲压。产量大时采用多件同时冲压,但要工件结构、尺寸允许,这样可大大降低成本。

④采用高速或自动化生产。

⑤提高材料利用率。

⑥节约模具费用。

3.6.3 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

在进行冲裁工艺分析和技术经济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冲裁件特点确定冲裁工艺方案。

(1)冲裁工序的组合

冲裁工序分为单工序冲裁、复合冲裁、级进(连续)冲裁。

单工序冲裁指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仅完成一道工序。

复合冲裁指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在模具的同一位置同时完成两道或两道以上的工序。

级进冲裁指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使条料在冲模的不同位置分别完成所要求的工序。

一般,组合工序冲裁精度低于单工序冲裁,而生产效率高于单工序冲裁。确定冲裁组合方式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①生产批量。单件小批生产采用单工序冲裁,大批生产采用组合工序冲裁。

②制件精度。单工序冲裁高于组合冲裁;复合冲裁高于级进冲裁。

③制件的尺寸和形状。尺寸较小时宜采用复合冲裁或级进冲裁,中等尺寸宜采用复合冲裁,尺寸较大宜采用单工序冲裁;形状简单宜采用单工序冲裁,形状复杂宜采用复合或级进冲裁;特别是形状复杂,宽度小且有一定厚度的异形工件,采用级进冲裁。

④模具制造、安装调试难度及制造成本。单工序冲裁模比复合模制造、安装调试容易,且制造成本低;复合模比级进模制造、调试容易,成本低。

⑤操作与安全。单工序冲裁操作简单,安全性较高;复合冲裁比级进冲裁操作困难,安全性较差。

综上所述,对于同一工件可以得出多种工艺方案,设计时对各种方案进行对比分析,根据需求得出最佳方案。

(2)冲裁顺序安排

1)多工序工件用单工序冲裁工艺

①先落料,后冲孔或冲缺口。

②先冲大孔,后冲小孔。

2)级进冲裁工艺

①先冲孔(或冲缺口),后落料(或切断)。

②采用定距侧刃时,定距侧刃切边工序与首次冲孔同时进行,采用两个侧刃时安排成一前一后或并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