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二三八一”操作法

“二三八一”操作法

时间:2022-10-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铺灰这一动作比较关键,砌砖速度的快慢和砌筑质量的好坏与铺灰有很大的关系。初学者可单独在一块砖上练习铺灰,砖平放,铲一刀灰,顺着砖的长方向放上去,然后用挤浆法砌筑。用挤浆法操作时,铲灰和取砖的动作应该一次完成,这样不仅节约时间,而且减少了弯腰的次数,使操作者能比较持久地操作。由于我国古典建筑多数采用空斗墙作填充墙,所以瓦刀披灰法有悠久的历史。瓦刀披灰法砌筑时,因其砂浆刮得均匀。

第五章 砌筑基本技能

一、砖砌体的传统操作法

(一)砌砖的基本功

砖砌体是由砖和砂浆共同组成的。每砌一块砖,需经铲灰、铺灰、取砖、摆砖四个动作来完成,这四个动作就是砖瓦工的基本功。

(1)铲灰。无论是瓦刀还是大铲,都需要在盛灰器内铲灰。盛灰器可以是灰斗或半截柴油桶(大灰桶),也可以是小灰桶(俗称泥桶),在小灰桶中的取灰,最适宜于披灰法砌筑。这里仅介绍从灰斗中取灰、铲灰的方法,手法正确、熟练,灰浆就容易铺得平整和饱满。用瓦刀铲灰时,因为瓦刀是长条形的,铲在瓦刀上的灰也应呈长条形,一般可将瓦刀贴近灰斗的长边(靠近操作者的一边)顺长边取灰,就可以取得长条形的灰,同时还要掌握取灰的数量,尽量做到一刀灰一块砖。

(2)铺灰。铺灰这一动作比较关键,砌砖速度的快慢和砌筑质量的好坏与铺灰有很大的关系。灰铺得好,砌起砖来会觉得轻松自如,砌好的墙也干净利落。初学者可单独在一块砖上练习铺灰,砖平放,铲一刀灰,顺着砖的长方向放上去,然后用挤浆法砌筑。

(3)取砖。用挤浆法操作时,铲灰和取砖的动作应该一次完成,这样不仅节约时间,而且减少了弯腰的次数,使操作者能比较持久地操作。取砖时包括选砖、操作者对摆放在身边的砖要进行全面的观察,那些砖适合砌在什么部位,要做到心中有数。当取第一块砖时就要看准要用的下一块砖,这样,操作起来就能得心应手。砖在脚手架上是紧排侧放的,要从中间取出一块砖可能比较困难,这时可以用瓦工或大铲去勾一下砖的外面,使砖翘起一个角度,就好取砖了。所谓拿到合适的砖,是对砖的外观质量而言,如砌清水墙,正面必须色泽一致,楞角整齐,这时就要求操作者托在手掌上用旋转的方法来选换砖面,这也是砖瓦刀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之一。初学时可以用一块木砖练,将砖托在左手掌上,使掌心向上,砖的大面贴在手心,这时用该手的食指或中指稍勾砖的边棱,依靠四指向大拇指方向的运动,配合抖腕动作,砖就在左掌心旋转起来了。操作者可观察砖的四个面(两个条面、两个丁面),然后选定最合适的面朝向墙的外侧。

(4)摆砖。摆砖是完成砌砖的最后一个动作,它直接体现砌体的结构,反映砌体的质量。砌体能不能做成横平竖直、错缝搭接、灰浆饱满、整洁美观的要求,关键在摆砖上下功夫。练习时可单独在一段墙上操作,操作者的身体同墙皮保持20厘米左右的距离,手必须握住砖的中间部分,摆放前用瓦刀粘小量的灰浆刮到砖的端头上,抹上“碰头灰”,使竖向砂浆饱满。摆放时要注意手指不能碰撞准线,特别时砌顺砖的外侧面时,一定要在砖将要落墙时的一刹那跷起大拇指。砖摆上墙以后,如果高出准线,可以稍稍揉压砖块,也可用瓦刀轻轻叩打。灰逢中挤出的灰可用瓦刀随手刮起甩入竖缝中。

(二)砍砖的基本功

砍砖的动作虽然不在砌筑的四个动作之内,但为了满足砌体的组砌要求,砖的砍凿是必要的。砍凿一般用瓦刀或刨锛作为砍凿工具,当所需形状比较特殊且用量较多时,也可利用扁头钢凿、尖头钢凿配合手锤开凿。开凿尺寸的控制一般是利用砖作为模数来进行划线的,其中七分头用得最多,可以在瓦刀柄和刨锛把上先量好位置,刻好标记槽,以利提高工效。

1.七分头的砍凿方法

(1)选砖。准备开凿的砖要求外观平整、无缺楞、掉角、裂缝,也不能烧过火的砖和欠火砖。符合这些条件后,应一手持砖、一手用瓦刀或刨锛轻轻敲击砖的大面,如果声音清脆即为好砖,砍凿效果好。如果发出“壳壳壳”的声音,即表明内在质地不匀,不可砍凿。

(2)标定砍凿位置。当使用瓦刀砍凿时,一手持砖使条面向上,以瓦刀所刻标记处伸量一下砖块,在相应长度位置用瓦刀轻轻划一下,然后用力斩一、二刀即可完成。当使用刨锛时,一手持砖使条面向上,以刨锛手把所刻标记对准砖的条面,轻轻晃动刃口,就在砖的条面上划出了印子,然后举起刨锛砍凿划痕处,一般1~2下即可砍下二分头。以上两个动作在实际操作时是紧紧相连的,仅需2~3秒的时间,七分头的砍凿如图5-1所示。

图5-1 七分头的砍凿

2.二寸条的砍凿方法

二寸条俗称半半砖(约5.7厘米×24厘米),是比较难以砍凿的。目前电动工具发达,可以利用电动工具来切割,也可利用手工方法砍凿。

(1)瓦刀刨锛法。砍凿时同样要通过选砖和砍凿两个步骤。

选砖的方法和步骤和砍七分头砖一样,但是二寸条更难砍凿,所以对所选的砖要求更高。选好砖以后,利用另一块砖作为尺模,在要砍凿的砖两个大面都划好刻痕(印子),再用瓦刀和刨锛在砖的两个丁面各砍一下,然后用瓦刀的刃口尖端或刨锛的刃口轻轻叩打砖两个大面,并逐步增加叩打的力量,最后在砖的两个丁面用力砍凿一下,二寸条即可砍成。

(2)手锤钢凿法。利用手锤和钢凿(錾子)配合,能减少砖的破碎损耗,也是砍凿耐火砖的常用方法。初级砖瓦工,可能对瓦刀、刨锛法还缺乏一定的经验和技能,可以利用手锤和钢凿的配合来加工二寸条。另外,当二寸条的使用量较多时,为了避免材料的不必要损耗,也可指定专人利用手锤、钢凿集中加工。集中砍凿时,最好在地上垫好麻袋或草袋等,使开凿力量能够均匀分布,然后将砖块大面朝上,平放于麻袋上,操作者用脚顶踩转的丁面,左手持凿,右手持锤,轻轻开凿。一般先用尖头钢凿顺砖的丁面→大面→另一丁面→另一大面轻轻密排打凿一遍,然后以扁钢凿顺已开凿的印子打凿即能凿开。

总之,无论是以手持砖和旋转,还是砖的开凿,都需要一定的基本功,基本功是靠勤学苦练才能学到手的,要求初级砖瓦工花很大的功夫在枯燥乏味的基本功练习上,不能仅仅满足于书本知识,只有多练,才能尽快地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瓦刀披灰的基本功

(1)瓦刀披灰法。瓦刀披灰法又叫满刀灰法或带刀灰法,是一种常见的砌筑方法,特别是在砌空斗墙时都采用此种方法。由于我国古典建筑多数采用空斗墙作填充墙,所以瓦刀披灰法有悠久的历史。用瓦刀披灰法砌筑时,左手持砖右手拿瓦刀,先用瓦刀在泥桶中刮上砂浆,然后用瓦刀把砂浆正手披在砖的一侧,再反手将砂浆抹满砖的大面,并在另一侧披上砂浆。砂浆要刮布均匀,中间不要留空隙,丁头缝也要满披砂浆,然后把满披砂浆的砖块轻轻按压在墙上,直到与准线相平齐为止。每皮砖砌好后,用瓦刀将挤出墙面的砂浆刮起并甩入竖向灰逢内。

(2)瓦刀披灰法的优缺点。瓦刀披灰法砌筑时,因其砂浆刮得均匀。灰逢饱满,所以砌筑的砂浆饱满度较好。但是每砌一块砖都要经过6个打灰动作,工效太低。这种方法适用于砌空斗墙、1/4砖墙、窗台、花墙、炉灶等。由于这种方法有利于砖瓦工的手法锻炼,历来被列为砖瓦工入门的基本训练之一。

(3)操作方法。瓦刀披灰法适合于稠度大、黏性好的砂浆,有些地区使用黏土砂浆和白灰砂浆则更宜使用。瓦刀披灰法应使用泥桶存灰,取灰时,右手提握瓦刀把,将瓦刀头伸入灰桶内,顺着灰桶靠近身边的一侧轻轻刮取,砂浆即粘在瓦刀上,所以又叫带刀灰。这样不仅可使砂浆粘满瓦刀,而且取出的灰光滑圆润,利于披刮。瓦刀披灰法的刮灰动作如图5-2所示。

图5-2 瓦刀批灰法的刮灰动作

以上的6个动作仅仅刮了一个砖的大面,如果在黏土砂浆或白灰砂浆,这个面上形成一个面高中间低的形状,俗称“蟹壳灰”。

大面上灰浆打好以后,还要根据是丁砖还是顺砖,打上条面或丁面的竖向灰。砖砌到墙上以后,刮取挤出的灰浆再甩入竖缝内。条面或丁面的打灰方式可参照大面的办法进行,只要大面的灰能够打好,条面和丁面也没有问题的。

砌筑空斗墙时,特别要弄清灰应该打在砖的哪一面,因为砖在手中和在砌体内的位置和方向是不一样的,打灰时必须弄清手中的砖砌到墙上以后是什么方位,哪几个面要打灰。空斗墙内的砖有很多地方是不需要打灰的,不能生搬硬套图5-2的做法。

二、“三·一”砌筑法

(一)“三·一”砌筑法的三个步骤

所谓“三·一”砌筑法是指一铲灰、一块砖、一揉挤这三个“一”的动作过程。

(1)铲灰取砖。如前所述,理想的操作方法是将铲灰和取砖合为一个动作进行。先是右手利用工具勾起侧码的丁面,左手随之取砖,右手再铲灰。拿砖时就要目选好下一块砖,以确定下一个动作的目标,这样有利于提高工效。铲灰量凭操作者的经验和技艺来确定,以一铲灰刚好能砌一块砖为准。

(2)铺灰。砌条砖铺灰采取正铲甩灰和反扣的两个动作。甩的动作应用于砌筑离身较远且工作面较低的砖墙,甩灰时握铲的手利用手腕的挑力,将铲上的灰拉长而均匀地落在操作面上。扣的动作应用于正面对墙、操作面较高的近身砖墙,扣灰时握铲的手利用手臂的前推力将灰条扣出。

砌三七墙的里丁砖,采取扣灰刮虚尖的动作,铲灰要呈扁平状,大铲尖部的灰要少,扣出灰要前部高后部低,随即用铲刮虚尖灰,使碰头缝灰浆挤严。砌370墙的外丁砖时,铲灰呈扁平状,灰的厚薄要一致,由外往里平拉铺灰,采取泼的动作。平拉反腕泼灰用于侧身砌较远的外丁砖墙,平拉正腕泼灰用于砌近身正面的外丁砖墙。

(3)揉挤。灰铺好后,左手拿砖在离已砌好的砖约有30~40厘米处开始平放,并稍稍蹭着灰面,把灰浆刮砌一点到砖顶头的竖缝里,然后把砖揉一揉,顺手用大铲把挤出墙面的灰刮起来,再甩到竖缝里。揉砖时要做到上看线下看墙,做到砌好的砖下跟砖棱,上跟挂线。

(二)“三·一”砌砖法的动作分解

“三·一”砌砖法的基本操作是“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可分解为铲灰取砖、转身、铺灰、揉挤和将余灰甩入竖缝5个动作,如图5-3所示。

图5-3 “三·一”砌砖法的动作分解

(三)“三·一”砌砖法的步法

一般的步法是操作者背向前进方向(即退着往后),斜站成步距约0.8米的丁字步,以便随着砌筑部位的变化,取砖、铲灰时身体能转动灵活。一个丁字步可以完成1米长的砌筑工作量。在砌离身体较远的砖墙时,身体重心放在前足,后足跟可以略微抬起,砌到近身部位时,身体重心移到后腿,前腿逐渐后缩。在完成1米工作量后,前足后移半步,人体正面对墙,还可以砌0.5米,这时铲灰、砌砖脚步可以以后足为轴心稍微转动,砌完1.5米长的墙,人就移动一个工作段。这种砌法的优点是操作者的视线看着已砌好的墙面,因此便于检查墙面的平直度,并能及时纠正,但因为人斜向墙面,竖缝不易看准,因此,要严加注意。“三·一”砌筑法的步法如图5-4所示。

图5-4 “三·一”砌筑法的步法

(四)“三·一”砌筑法的手法

“三·一”砌筑法的手法如图5-5所示。

图5-5 “三·一”砌筑法的手法

(五)操作环境布置

砖和灰斗在操作面上的安放位置,应方便操作者砌筑,安放不当会打乱步法,增加砌筑中的多余动作。

灰斗的放置由墙角开始,第一个灰斗布置在离大角60~80厘米处,沿墙的灰斗距离为1.5米左右,灰斗之间码放两排砖,要求排放整齐。遇有门窗洞口处可不放料,灰斗位置相应退出门窗边60~80厘米,材料与墙之间留出50厘米,作为操作者的工作面。砂和砂浆的运输在墙内楼面上进行。灰斗和砖的摆放如图5-6所示。

图5-6 灰斗和砖的摆放

三、“二三八一”操作法

二三八一操作法就是把瓦工砌砖的动作过程归为二种步法、三种弯腰姿势、八种铺灰手法、一种挤浆动作,叫作“二三八一砌砖动作规”,简称二三八一操作法。

经过仔细分析,砌一块砖要有17个动作:90°弯腰→在灰斗内翻转砂浆→选砖→拿砖→转身→移步→把砂浆扣在砌筑面上→用铲推平砂浆→刮取碰头灰→把砖放在砌筑面上→一手扶砖、一手提铲并用铲尖顶住砖的外侧揉搓→敲砖→第一次刮取灰逢中挤出的余浆→将余浆甩入碰头竖缝内→第二次敲砖→第二次刮取余浆→将余浆甩回灰斗内。

这是根据一般砖瓦工的操作进行分解的。对于技术不熟悉的工人和有不良习惯的操作者来说,还可能有其他多余的动作。这样一分解,发现砌一块砖实在太复杂了,而瓦工1天要砌1000多块砖,特别容易疲劳,于是根据人体工学的原理,对使用大铲砌砖的一系列动作进行合并、并使动作科学化,按此办法进行砌砖,不仅能提高工效,而且人也不易疲劳。

(一)两种步法

在总结“三·一”砌筑法的基础上,对步法进行了分析,并规定了比较轻松的两种步法,那就是丁字步和并列步。

砌砖时采用“拉槽取法”操作者背向砌砖前进方向退步砌筑。开始砌筑时,人斜站成丁字步,左足在前,右足在后,后腿紧靠灰斗。这种站立方法稳定有力,可以适应砌筑部位的远近高低变化,只要把身体的重心在前后之间变换,就可以完成砌筑任务。后腿靠近灰斗以后,右手自然下垂,就可以方便地在灰斗中取灰。左足绕足跟稍微转动一下,又可以方便地取到砖块。砌到近身以后,左足后撤半步,右足后撤一步,第二次又站成丁字步,再继续重复前面的动作。每一次步法的循环,可以完成1.5米的墙体砌筑,所以要求操作面上灰斗的排放间距也是1.5米。这一点与“三·一”砌筑法是一样的。

(二)三种弯腰姿势

(1)侧身弯腰。当操作者站成丁字步的姿势铲灰和取砖时,应采取侧身弯腰的动作,利用后腿微弯、斜肩和侧身弯腰来降低身体的高度,以达到铲灰和取砖的目的。侧身弯腰时动作时间短,腰部只承担轻度的负荷。在完成铲灰取砖后,可借助伸直后腿和转身的动作,使身体重心移向前腿而转换成正弯腰(砌低矮墙身时)。由于动作连贯,由腿、肩、腰三部分形成复合的肌肉活动,从而减轻了单一弯腰的劳动强度。

(2)丁字步正弯腰。当操作者站成丁字步,并砌筑离身体较远的矮墙身时,应采用丁字步正弯腰的动作。

(3)并列步正弯腰。丁字步正弯腰时重心在前腿,当砌到近身砖墙并改换成并列步砌筑时,操作者就取并列步正弯腰的动作。

二三八一操作法采用“拉槽砌法”,使操作者前进的方向与砌筑前进的方向相一致,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而各种弯腰姿势根据砌筑部位的不同而进行协调的变换。侧弯腰→丁字步弯腰→侧身弯腰→并列步弯腰的变替变换,可以使腰部肌肉交替活动,对于减轻劳动强度,保护操作者腰部健康是有益的。三种弯腰的动作分解如图5-7所示。

图5-7 三种弯腰的动作分解

(a)丁字步弯腰 (b)丁字步弯腰 (c)并列步正弯腰 (d)侧身弯腰 (e)侧身弯腰 (f)丁字步弯腰

(三)八种铺灰手法

1.砌条砖时的三种手法

(1)甩法。甩法是“三·一”砌筑法中的基本手法,适用于砌离身体低而远的墙体。铲取砂浆要求呈均匀的条状,当大铲提到砌筑位置时,将铲面转90°,使手心向上,同时将灰顺砖面中心甩出,使砂浆呈条状均匀落下,甩灰的动作分解如图5-8所示。

(2)扣法。扣法适用于砌近身和较高部位的墙体,人站并列步。铲灰时以后腿足跟为轴心转向灰斗,转过身来反铲扣出灰条,铲面的运动路线与甩法正好相反,也可以说是一种反甩法,游墙在砌低矮的近身墙时更是如此。扣法时手心向下,利用手臂的前推力扣落砂浆,其动作形式如图5-9所示。

图5-8 砌条砖“甩”铺灰动作分解

图5-9 砌条砖“扣”的铺灰动作

(3)泼法。泼法适用于砌近身部位及身体后部的墙体,用大铲铲取扁平状的灰条,提到砌筑面上,将铲面翻转,手柄在前,平行向前推进泼出灰条,其手法如图5-10所示。

图5-10 砌条砖“泼”的铺灰动作

2.砌丁砖时的三种手法

(1)砌里丁砖的溜法。溜法适用砌一砖半墙的里丁砖,铲取的灰条要求呈扁平状,前部略厚,铺灰时将手臂伸过准线,使大铲边与墙边取平,采用抽铲落灰的办法,如图5-11所示。

图5-11 砌里丁砖“溜”的铺灰动作

(2)砌丁砖的扣法。铲灰条时要求做到前部略低,扣到砖面上后,灰条外口稍厚,其动作如图5-12所示。

图5-12 砌里丁砖“扣”的铺灰动作

(3)砌外丁砖的泼法。当砌三七墙的外丁砖时可采用泼法。大铲铲取扁平状的灰条,泼灰时落点向里移一点,可以避免反面刮浆的动作。砌离身体较远的砖可以平拉反泼,砌近身处的砖采用正泼,其手法如图5-13所示。

图5-13 砌外丁砖的“泼”法

(a)平拉反泼 (b)正泼

3.砌角砖时的溜法

砌角砖时,用大铲铲起扁平状的灰条,提送到墙角部位并与墙边取齐,然后抽铲落灰。采用这一手法可减少落地灰,如图5-14所示。

4.一带二铺灰法

由于砌丁砖时,竖缝的挤桨面积比条砖大一倍,外口砂浆不易挤严,可以先在灰斗处将丁砖的碰头灰打上,再铲取砂浆转身铺灰砌筑,这样做就多了一次打灰动作。一带二铺灰法是将这两个动作并起来,利用在砌筑面上铺灰时,将砖的丁头伸入落灰处接打碰头灰。这种做法铺灰后要摊一下砂浆才可摆砖挤桨,在步法上也要作相应变换,其手法如图5-15所示。

图5-14 砌角砖“溜”的铺灰动作

图5-15 一带二铺灰动作(适用于砌外丁砖)

(a)将砖的丁接碰头灰 (b)摊铺砂浆

(四)一种挤浆动作

挤浆时应将砖落在灰条2/3的长度或宽度处,将超过灰逢厚度的那部分砂浆挤入竖缝内。如果铺灰过厚,可用揉搓的办法将过多的砂浆挤出。

在挤浆和揉搓时,大铲应及时接刮从灰逢中挤出的余浆,像“三·一”砌筑法一样,刮下的余浆可以甩入竖缝内,当竖缝严实时也可甩入灰斗中。如果是砌清水墙,可以用铲尖稍稍伸入平缝中刮浆,而且减少了勒缝的工作量和节约了材料,挤浆和刮浆的动作如图5-16。

图5-16 挤浆和刮余浆的动作

(五)实施“二三八一”操作法的条件

“二三八一”操作法把原来的17个动作复合为4个动作,即双手同时铲灰和拿砖→转身铺灰→挤桨和接刮余灰→甩出余灰,大大简化了操作,而且使身体各部肌肉轮流运动,减少疲劳。但和“三·一”砌筑法一样,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很好的实施“二三八一”操作法。

(1)工具准备。大铲是铲取灰浆的工具,砌筑时,要求大铲铲起的灰浆刚好能砌一块砖,再通过各种手法的配合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铲面呈三角形,铲板弧线平缓,铲柄角度合适的大铲才方便使用。可以利用废带锯片根据各人的生理条件自行加工。

(2)材料准备。砖必须浇水达到合适的程度,即砖的里层吸够一定水分,而且表面阴干。一般可提前1~2天浇水,停半天后使用。吸水合适的砖,可以保持砂浆的稠度,使挤浆顺利进行。

砂子一定要过筛,不然在挤浆时会因为有粗颗粒而造成挤浆困难。除了砂浆和配合比和稠度必须符合要求外,砂浆的保水性也很重要,离析的砂浆很难进行挤浆操作。

(3)操作面的布置。同“三·一”砌筑法的要求。

(4)加强基本功的训练。要认真推行“二三八一”操作法,必须培养和训练操作工人。本法对于砖瓦工的初学者,由于没有习惯动作,训练起来更见效。一般经过三个月的训练可达到日砌1500块砖的效率。

四、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在施工中,应根据不同的特点和要求,适当的选择砌筑操作方法。但无论哪种方法都必须掌握如下的基本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

(1)选砖。砌筑中必须学会选砖,尤其是砌清水墙面。砖面的选择很重要,砖选好,砌出的墙好看。选不好,砌出的墙粗糙难看。砌筑清水墙时,应选用规格一致颜色大致相同的砖,把表面方整光滑不弯曲和不缺棱掉角的砖放在外面,砌出的墙才能颜色灰缝一致。

(2)放砖。砌在墙上的砖必须放平。往墙上放砖时,砖必须均匀水平的按下,不能一边高一边低,造成砖面倾斜。如果养成这种习惯,砌出的墙会向外倾斜或向内倾斜。也有的墙虽然垂直,但因每皮砖放不平,每层砖出现一点马蹄棱,形成鱼鳞墙,使墙面不美观,而且影响砌体的强度。

(3)跟线穿墙。砌块必须跟着准线走,俗语叫“上跟线,下跟棱,左右相跟要对平”。就是说砌砖时,砖的上棱边要与线约离1毫米,下棱边要与下层已砌好的砖棱平,左右前后位置要准。当砌完每皮砖时,看墙面是否平直,有无高出、低洼、拱出或拱进准线的现象,有了偏差应及时纠正。不但要跟线,还要做到用眼穿墙。即从上面第一块砖往下穿看,穿到底,每层砖都要在同一平面上,如果有出入,应及时修正。

(4)自检。在砌筑中,要随时随地进行自检。一般砌三层砖用线锤吊一次大角直不直,五层砖用靠尺靠一次墙面垂直平整度。当墙砌起一步架时,要用托线板全面检查一下垂直度和平整度,特别要注意墙大角要绝对垂直平整,发现有偏差应及时纠正。

(5)不能砸不能撬。砌好的墙千万不能砸不能撬。如果墙面砌出鼓肚,用砖往里砸使其平整,或者当墙面砌出洼凹,往外撬砖,都不是好习惯。因为砌好的砖墙,砂浆与砖很快就黏接,甚至砂浆已经凝固,经砸和撬以后,砖面活动,黏接力破坏,墙就不牢固,如果发现墙有大的偏差,应拆掉重砌,以保证质量。

(6)留脚手眼。砖墙砌到一定高度时,就需要脚手架。当使用单排立杆架子时,它的排木的一端就要支放在砖墙上。为了放置排木,砌砖时就要预留出脚手眼。一般在1米高处开始留,间距1米左右一个。对脚手眼的位置不能随便乱留,必须符合质量要求中的规定。

(7)留施工洞口。施工洞口必须按尺寸和部位进行预留。不允许砌完砖后凿墙开洞。对大的施工洞口,必须留在不重要的部位。如窗台下的墙可暂时不砌,作为内外通道用,或在山墙(无门窗的山墙)中部预留洞,其形式是高度不大于2米,下口宽1.2米左右,上头成尖顶形式,才不至影响墙的受力。

(8)浇砖。在常温施工时,使用的黏土砖必须在砌筑前1~2天浇水浸湿,一般以水浸入砖四边15毫米左右为宜。不要当时用当时浇,更不能在架子上及地槽边浇砖,防止造成塌方或沉陷。

浇砖是砌好墙的重要环节。如果用干砖砌墙,砂浆中的水分会被干砖吸走,使砂浆失水过多,将影响砂浆的和易性和黏聚性,降低整个砌体的强度和稳定性。反之,如果砖过湿或当时浇砖当时砌墙,这时砖表面水分过多,形成水膜,这些水会使砂浆的水分增多,使砂浆的流动性变大,这样,砖的质量往往容易把灰缝压薄,同时出现流浆现象,将降低墙体中砖与砖之间的黏聚性,使其强度降低。浇砖还能把砖表面的粉尘、泥土冲洗干净,对提高砌筑质量有利。砌筑灰砂砖时亦可适当洒水后再砌筑。注意冬季施工一般不要浇砖。

(9)文明操作。砌筑时要保持清洁,文明操作。混水墙要当作清水墙来砌。每砌至十层砖高,场面必须用刮缝工具划好缝,划完后要清扫墙面,砍砖头不要随便往下乱扔,做到工完场清,确保墙面清洁美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